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组合教学设计

时间:

组合教学设计共3篇(奇妙的组合教学设计)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3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1235个字,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组合教学设计共3篇(奇妙的组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组合教学设计共3篇(奇妙的组合教学设计)

组合教学设计共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知识能力竞赛试题 1.按规律填数。(1)

1、

3、

5、

7、()、()。

个西瓜的重量=3个菠萝的重量。一个菠萝的重量=3个梨的重量,1个西瓜的重量=(

)个梨的重量。 3.最小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

)。

比(

)少1,10比(

)多2。 5.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

)、(

)。

6.哥哥给了弟弟6支铅笔后,还剩下13支,这时两人铅笔就同样多,原来弟弟有铅笔(

)支。

7.今年姐姐比妹妹大3岁,2年后,姐姐比妹妹大(

)岁。

8.一次排队,从左边开始报数,小亮报了“8”,小军报了“10”,从右边开始报数,小亮报了“5”,小军应报(

)。

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2个小朋友,还藏着(

)个小朋友。

10.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2分钟,那么锯成3段要(

)分钟。

16.△+○=3 △+○+○=5 △=(

) ○=(

二、我会填。

  1.从

6、

2、

3、9中选三个数写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2.

□○□=□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组合作学习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共4篇)

  小组合作教学设计(共3篇)

  小组教学设计

组合教学设计共2

  组合图形的面积

  杨志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9页“组合图形的面积”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割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方法

  图片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各种几何图形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先出示平行四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

(再出示三角形)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又怎样计算?

(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组合在一起)这个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 2.(先出示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

(再出示正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又怎样计算?

(从长方形中挖去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 3.你会拼出类似这样的图形吗?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小组合作拼图游戏。

  2说说你的图案有哪些图形组成?(引导学生说出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3教师总结:我们把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图形组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房子、风筝、七巧板。

(1)学生观察,这些组合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 (2)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2、出示例4:右图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提出问题:你能想办法计算这面墙的面积吗?以小组讨论解决。

4、汇报:预设如下:

(1)分割:正方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5×2÷2=5(m2) 正方形面积=5×5 = 25(cm2) 房子侧面面积=25+5 =30(cm2) (2)分割: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梯形面积=(5+2+5)×(5÷2)÷2

=12×÷2

=30÷2

=15(m2) 房子侧面面积=15×2=30(cm2)

(3)添补法:添补成一个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 长方形面积=(5+2)×5

=7×5

=35(m2) 两个三角形面积=5×2÷2=5(m2) 房子侧面面积=35-5=30(cm2)

4、组织学生回顾三种方法,并思考:自己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5、小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哪些方法?

四、巩固提升

(一)

(二)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三)

四、总结结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运用分割法、割补法、添补法来研究了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板书)成了我们之前学过的基本图形,其实方法还有很多。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

组合教学设计共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新都职校

一、教材分析

《数字电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而“组合逻辑电路”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处于中间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应该在学生学习了“数字电路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既可以检验前面所学知识又可以延伸后续知识。

  教学重点: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按步骤设计出经济又实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10机电8班的全体同学,在前面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基本公式、逻辑表达式的化简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等基础知识做铺垫,故对本次课内容有接受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步骤,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启发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师的准备工作: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写好教案;设计好教学过程,准备好课件、教学工具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究新知,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任务。中间配合使用类比法、仿真法、讨论法、演示法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共设计了:温故知新、任务驱动、探究新知、巩固提高等教学环节,用时1个课时。 温故知新——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互动方式来进行,共复习了三个知识点: (1)基本常用门的符号、表达式、真值表及功能;

(2)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定律及化简办法。这两个知识点是基础工具,学习了之后学生才可以用门电路来搭建一个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数字电路。

(3)接着提问 2个问题:①何为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②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一般步骤有哪几步?(要求学生用流程图回答)。然后用一道题来简单演练分析步骤,加深学生印象,并为新知识的教授做好

  1 铺垫。

  任务驱动——引领学生进行思考:给出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图,我们能分析出它的逻辑功能,那么给出一个逻辑命题,我们能否根据要求的逻辑功能设计出逻辑电路呢?如何设计一个三人表决器呢?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会做出相应回答,即跟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相反,需要五步——相反顺序的五步。其实本次课的“设计”过程是上次课“分析”过程的逆过程,也是本次课的主题。

  接下来教师用板书导出教学重点。任务启动好之后,学生们根据提示的方法步骤,分析思考,分组交流,教师则巡回指导,一段时间后各小组就开始展示成果了。通过这个“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也巩固加深了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出经济又实用的组合逻辑电路?第一次的设计是不是最完美的?如果用“与非门”来设计会有什么不同?两种方案设计的“三人表决器”逻辑电路哪种更好?为什么?学生们在经过逻辑代数的变换、化简后很快又展示了第二种设计方案。

  教师引领学生对比分析这两种设计方案,发现两种设计方案都只用了4个门电路,不同的是:方案 1中的四个门,有3个是“与门”1个是“或门”,而方案2中的4个门都是“与非门”,对比之下门电路种类单一,相对好些。通过层层设疑,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多用“与非门”来实现,可以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任务1结束后,继续布置第2个任务,将任务1的只有1个输出量的设计任务,提升到2个,加大了工作量,提高了难度,目的是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创新思维,突破重点难点,也使枯燥、乏味的新课内容很流畅的就被“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了。最后教师用板书将重点、难点提炼出来,巩固所学,加深印象。

“巩固提高”环节——在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1,2之后,教师又给学生们设置了两个加强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此自行消化、吸收、巩固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点的目的。

六、结束语

  本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互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成功、自我肯定、提升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组合教学设计共3篇(奇妙的组合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