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时间: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合集5篇】

  【前言】在教学设计中,将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巧妙地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呢?以下是会员“ci0428”整理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共5篇),以供借鉴。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背景】:

  本课是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应用题归类解析——追及问题)设计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熟练掌握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从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观察、分析、归纳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信息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追及问题。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行程问题中有哪些基本量?它们间有什么关系?

  2、行程问题有哪些基本类型?

  二、知识应用,拓展创新:

  行程问题应用题是中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很重要的一类,学生难以理解,不容易掌握。行程问题的题型千变万化,导致许多学生感到束手无策,难以适从。其实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行程问题应用题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追及问题、相遇问题和航行问题,而且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保持不变。

  三、例题讲解

  例1(同时不同地)甲乙两人相距100米,甲在前每秒跑3米,乙在后每秒跑5米。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几秒后乙能追上甲?

  分析:在这个直线型追及问题中,两人速度不同,跑的路程也不同,后面的人要追上前面的人,就要比前面的人多跑100米,而两人跑步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有等量关系:乙走的路程—甲走的路程=100

  解:设x秒后乙能追上甲

  根据题意得5x—3x=100

  解得x=50

  答:50秒后乙能追上甲。

  小结:针对本题进行小结、归纳,它属于行程问题应用题(追及问题)中的同时不同地问题,以后遇到此类题,该如何解决。

  例2(同地不同时)两匹马赛跑,黄色马的速度是5m/s,棕色马的速度是6m/s。如果让黄色马先跑1s,棕色马再开始跑,几秒后可以追上黄色马?

  分析:这个问题中,由于黄色马先跑1s(此时棕色马未出发),经过1s后棕色马再开始出发和黄色马同向而行,后来棕色马追上黄色马了。因此两马所跑路程是相同的,但由于黄色马先跑了1秒,所以就产生了路程差,那么这个问题就和前面例1一样了。也可以这样想:棕色马的路程=黄色马的路程%2B相隔距离。

  解:设x秒后,棕色马追上黄色马,根据题意,得6x=5x%2B5解得x=5答:5秒后,棕色马可以追上黄色马。

  小结:针对本题进行小结、归纳,它属于行程问题应用题(追及问题)中的同地不同时问题。

  归纳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通过审题明确已知量、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设—设出合理的未知数(直接或间接);

  列—依据找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求出方程的解;

  验—检验求出的值是否为方程的解,并检验是否符合实际问题;

  答—注意单位名称。

  练一练:(环形跑道问题)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分钟跑36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跑24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几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分析:本题属于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速度快者比速度慢者恰好多跑一圈,即等量关系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400

  解答由学生完成。

  本节知识归纳:

  1、追及问题的特点是同向而行,在直线运动中两者路程之差等于两者间的距离;

  2、而在圆周运动中,若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则二者路程之差等于跑道的周长。

  3 、用示意图辅助分析数量间的关系便于我们列方程。

  四、作业布置:(见补充题)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能熟练寻找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追及问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篇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习目标]

  1.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会用不等式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学习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学习过程]

  一、春耕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2、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x%26lt;2x%2B1; (2)-4 x %26gt;3.

.二、夏耘:

  例 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

  这个问题较复杂,从何处入后考虑它呢?

  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___元后;

  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过___元后。

  我们是否应分情况考虑?可以怎样分情况呢?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店购物花费有区别吗?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而不超过100元,则在哪家商店购物花费小?为什么?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那么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吗?

  三、秋收:

  1.某校校长暑假将带领该校市级优秀学生乘旅行社的车去a市参加科技夏令营,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一张,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全票的6折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

(1)设学生数为x,甲旅行社收费为y甲,乙旅行社收费为y乙。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的收费(建立表达式);

(2)当学生数是多少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

(3) 就学生数x讨论哪家旅行社更优惠。

  2.某商店出售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20元,茶杯每只5元,该商店有两种优惠办法:

(1)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

(2)按总价的92%付款。现有一顾客需购买4只茶壶,茶杯若干只(不少于4只).

  请问:顾客买同样多的茶杯时,用哪一种优惠办法购买省钱?

  3.某人的移动电话(手机)可选择两种收费办法中的一种,甲种收费办法是,先交月租费50元,每通一次电话再收费元;乙种收费办法是,不交月租费,每通一次电话收费元。问每月通话次数在什么范围内选择甲种收费办法合适?在什么范围内时选择乙种收费办法合适?

  四、冬藏(补充练习):

  1.有一批货物,如月初售出,可获利1000元,并可将本利之和再去投资,到月末获%的利息;如月末售出这批货,可获利1200元,但要付50元保管费。问这批货在月初还是月末售出好。

  2.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限制单位用水,每月只给某单位计划内用水3000吨,计划内用水每吨收费元,超计划用水超出部分每吨收费元。如果单位自建水泵房抽水,每月需交500元管理费,另外每月一吨水再交元,已知每抽一吨水需成本元。问该单位是用自来水公司的水合算,还是自建水泵房抽水合算。

  3.错题回顾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篇3

  本节课是以一元一次方程为脚手架,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

  教学目标明确,理念新颖,整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情景,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含括号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为探究含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探究含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中,一连抛出几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谈论交流,归纳出解法步骤,这些活动中,真正凸显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拓广探索让学生巩固了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迁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思维更加深刻灵活。

  另外,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只需适时引导点拨,组织学生活动,有意识的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展示讲解、质疑补充等,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是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学生展示时间过长。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篇4

  求解有关浓度配比问题的应用题,关键是明确溶液“稀释”或“加浓”前后,哪些量不变,哪些量改变,从而建立等量关系。

  由实际问题引入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溶液在“稀释”或“加浓”前后有关量的.变与不变.从而为最终使有关浓度配比问题的应用题顺利求解铺平道路。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篇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这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性教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我们在认识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大量地运用现实生活情景:如天气预报、猜猜我几岁等实际情境引入与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的知识,认识不等式,让学生意识到不等关系和相等关系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数量关系,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么的近,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些基本的运算技能,也是学生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知识的基础。由于函数、方程、不等式度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因此,我们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中通过旅游优惠、购物优惠等具体例子渗透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不等式,感受函数、方程、不等式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在课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对我所教的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满以为自己可以打一个漂亮的战役。

  当我开始上课时,情况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不但一点都不配合,而且好像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理想,虽然我费尽脑汁想尽办法去让学生动起来,可收效甚微。我想我们上课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变得有个性,变得能积极主动发言。到底我错在什么地方了呢?

  经过分析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急于求成。在上课时只想到要展示三项技能可忘记了学生的渐进舒展的规律。还没等学生得以舒展时,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导致学生没能舒展开。同时复习课上的练习应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由于讲求多练,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把知识练透,削弱了复习的效果。

  通过这节课,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又成长了许多。使我明白了怎么更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合集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