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4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等)

  你知道怎么辨别这些图形吗?指名回答出图形的特征。

  二、新课

  (一)欣赏图案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欣赏欣赏。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学生欣赏一分钟。

  问:这幅图像什么?

  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这些图形是怎样组合的?有什么规律?

  这幅图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2、接着出示第二幅图,学生欣赏一分钟。

  问:这幅图像什么?

  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这些图形是怎样组合的?有什么规律?

  这幅图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接着出示第三、四、五幅图,学生分别予以欣赏并分析。

  4、教师小节。

  这些图案都是由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所组成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配上丰富的色彩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由此看出,图形也是很美的。

  (二)、设计图案

  1、刚才我们欣赏了几幅美丽的图案,那你们想自己来设计吗?下面我们就来自己设计。

  在设计之前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图形,什么颜色,怎样来组合,可以仿照着老师的`图案来设计,有自己独特设计方法的当然更好。

  想好之后再动手来画。

  我们要看看谁设计出来的图案最美丽、和谐,最独特,与众不同。

  2、学生自己设计图案。

  3、展示学生的作品,并予以评价。

  三、小节、评价。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设计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下课之后我们可以互相欣赏一下。

  作业设计;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欣赏与设计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P37-38及做一做、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

  1、师:小朋友,这是我们宁波的甬江大桥,看,桥面上无数根拉索与桥面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让学生用手指一指找出来的角。

  提问:有关角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角。

  二、教学新授

  1、(出示刚才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这些角分分类吗?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各组讨论情况(学生一般会有两种分类结果1、根据是不是直角分2、根据角的大小分为三类: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3、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师: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可以把角的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把刚才找出的角分三类显示)

  4、练习:书P39(1)

  直角、锐角、钝角生活中处处都有,请你找一找,说一说。

  除了书上的,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5、师:刚才我找了直角、钝角和锐角,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来创造直角、钝角和锐角。

  (纸片、小棒、活动角等材料)

  6、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创造的直角、钝角和锐角。

  7、练习:书P39(2)连线

  1)全体独立完成

  2)校对

  8、画角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锐角、钝角,那么怎么来画锐角和钝角呢?你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试一试。

  9、让学生自由尝试

  10、汇报,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得是什么角?

  2)说说你是怎样画钝角和锐角的?

  三、课堂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揭题:锐角和钝角)

  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后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教学流程

  复习生活中的八个方向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东面)

  你能指出教室里其他七个方向吗?师问,生答并用手指一指。

  请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分别请坐在他东面、西面、南面、北面的小朋友听口令起立。

  辨认教材呈现的场景里的方向

  小朋友们能辨认出各个方向,你能辨认出平面图中的方向吗?(能)

  出示场景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些什么?指名说。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按什么规定绘制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看看这幅图中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这幅图中的正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观察后,指名答。(正北方向指向平面图的左上方,从指南针和小朋友的话中都能看出来。)你能说说图中学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思考,指名交流。

  在校园里定方向

  平面图中的校园已经会测定方向了,你们想不想到我们的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想)

  师说要求: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每一组带一本书、一枝笔。每五人一小组,商量一下,那么这组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测定方向,然后分工测定,把表填好。看哪一组测的又快又好。

  学生活动。回班,整理表格。汇报测定结果,大家给予评价。

  全课总结

  请学生说一说测定方向的体会。

  教后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 拨一拨

  看书24页 了解算盘的历史 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1)同桌合作 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2)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3)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人文精神

  (4)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1)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2)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3)交流千位上的2 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4)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1)学生看图 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2)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3)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4)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

  2128=20xx%2B100%2B20%2B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求商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议中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收集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法:

  迁移法,观察讨论、比较分析法。

  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1、能较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2、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兴趣。

  1。对口令。

  二七()六九( )

  ()八五十六 六八()

  ()八三十二九九( )

  ()九四十五()七二十一

  2。口算。

  12÷6=( ) 36÷6=( )

  30÷5=( ) 24÷6=( )

  18÷6=( ) 8÷2=( )

  3÷1=( ) 12÷4=( )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想乘法口诀。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师:看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这些方法来求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一起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有信心学会吗?(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知道属于你们的节日吗?

  生:(六月一日儿童节)

  师: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小朋友正在布置他们的教室呢,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通过观察,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生: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

  生: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

  生: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板书“平均每行几面?”“平均每组几个?”“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请一人读题,提问:56÷8=?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

  师: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列玩算式要在后面写上什么?(单位)一起说这道题的单位是什么?(面)今天我们要探究学习的是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所以它的单位同学们在口头上说出来就可以了。下面的题目也一样,清楚了吗?

  2。(1)师:这56面小旗,要是挂成7行,平均每行几面?

  怎么列式?

  列出算式:56÷7= ,能用乘法口诀求出这个算式的商吗?

  让学生独立试算。

  (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比较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男生一道,女生一道。教师巡视。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

  5。小结: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我们把求商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课件:乘法口诀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一起读读。

  三、反馈练习(课件出示)

  1、选择题: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求商的`算式是:

  A、7%2B9B、7×9C、36÷9D、63÷7

  2、请大家完成书上49页做一做的习题。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一组习题,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乘法算式里的积,在除法里做被除数。

  生:乘法算式里的因数在除法里做除数和商。

  生:这3个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乘法和除法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继续学习。

  3、巩固练习

  (1)练习:小猴摘桃子(课件9)

  师:其实,儿童节不仅是我们小朋友们喜爱的节日,就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也喜欢出来看热闹。这几只可爱的猴宝宝想在“六一儿童节”上给同学们送上又大又红的桃子,可是当他们来到桃树下面正准备上梯子的时候,才发现梯子上早已站好了除法算式,要算对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子怎么也算不出来,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小猴子?

  (2)练习:小猪吹泡泡

  出示课件10:小猪吹泡泡的情境

  师:小猴的问题解决了,小猪被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它特别吹了一些泡泡来送给大家,如果你们把提算对了泡泡会飞的又高又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6

  一、 除法

  第一课时:除法(一)认识竖式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 “分苹果”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引入

  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 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b. 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 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 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20÷5=4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一、回顾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592%2B109= 615-457=

  让学生同位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而后指名起来说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第3题:计算并验算。

  2.第4题

  (1)说题意,你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

  (2)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3.第5题。

  (1)先说一说题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再解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4.第6题:找规则,填一填。

  5.第7题:数学游戏。

  6.第8题:谁摘的松果?连一连

  让学生独立去完成,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题

  要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入口到珍禽馆共有几条路?分别是哪几条?

  8.第10题

  做题时先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求商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议中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收集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法:

  迁移法,观察讨论、比较分析法。

  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1、能较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2、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兴趣。

  1、对口令。

  二七()六九()

  ()八五十六六八()

  ()八三十二九九()

  ()九四十五()七二十一

  2、口算。

  12÷6=()36÷6=()

  30÷5=()24÷6=()

  18÷6=()8÷2=()

  3÷1=()12÷4=()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想乘法口诀。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师:看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这些方法来求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一起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有信心学会吗?(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知道属于你们的节日吗?

  生:(六月一日儿童节)

  师: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小朋友正在布置他们的教室呢,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通过观察,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生: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

  生: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

  生: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板书“平均每行几面?”“平均每组几个?”“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请一人读题,提问:56÷8=?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

  师: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列玩算式要在后面写上什么?(单位)一起说这道题的单位是什么?(面)今天我们要探究学习的是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所以它的单位同学们在口头上说出来就可以了。下面的题目也一样,清楚了吗?

  2、(1)师:这56面小旗,要是挂成7行,平均每行几面?

  怎么列式?

  列出算式:56÷7=,能用乘法口诀求出这个算式的商吗?

  让学生独立试算。

  (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比较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男生一道,女生一道。教师巡视。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

  5、小结: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我们把求商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课件:乘法口诀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一起读读。

  三、反馈练习(课件出示)

  1、选择题: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求商的算式是:

  A、7%2B9 B、7×9 C、36÷9 D、63÷7

  2、请大家完成书上49页做一做的习题。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一组习题,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乘法算式里的积,在除法里做被除数。

  生:乘法算式里的因数在除法里做除数和商。

  生:这3个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乘法和除法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继续学习。

  3、巩固练习

  (1)练习:小猴摘桃子(课件9)

  师:其实,儿童节不仅是我们小朋友们喜爱的节日,就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也喜欢出来看热闹。这几只可爱的猴宝宝想在“六一儿童节”上给同学们送上又大又红的桃子,可是当他们来到桃树下面正准备上梯子的时候,才发现梯子上早已站好了除法算式,要算对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子怎么也算不出来,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小猴子?

  (2)练习:小猪吹泡泡

  出示课件10:小猪吹泡泡的情境

  师:小猴的问题解决了,小猪被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它特别吹了一些泡泡来送给大家,如果你们把提算对了泡泡会飞的又高又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给几人?也就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它的单位名称和总数一样。(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余数又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一份时剩下的。)

  5、揭题: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也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教学列1

  1、出示列1(1)

  用算式表示,再说说算式的含义。

  2、出示列1(2)

  用算式表示,说说算式的含义,并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课本60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各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4只小鸭,每( )只一份,有( )份,还剩()只。

  14÷□= □(份)…… □(只)

  14只小鸭,平均分成()份,每份有()只,还剩()只

  14÷□= □(只)…… □(只)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鸭子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正好分完的 分后有剩余的

  10÷2=5(份) 10÷3=3(份)……1(根)

  6÷2=3(盘) 7÷2=3(盘)……1(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十进制的数学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建构适合自己的数 世界。

  2.认识数位顺序表。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千及千以内的数,你知道这张图表示哪个数吗?(出示图) 它表示( ),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写作( ),读作( )。

  2. 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千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其它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数。 出示课题:小探究。

  二、探究新知

  1.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积木块来建构千以内的数。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能不能用桌上的学具小正方体来表示数呢?

  引导: 一个一个地数 10个小方块组成一条 10个一就是十 十个十个地数 10个条组成一板 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个一百个地数 10个百组成一大块 10个一百是一千 多媒体演示,完成表格。 你们知道一块、一条、一板、一大块分别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请你填入表格。 导出数位顺序表: ……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练习:它表示哪个数?书最后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 用货币来表示数(课前准备好面值一百元、十元、一元的人民币)

(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学具中共有多少人民币?

(2)你是怎样数的?个别交流。

(3)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钱?它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综合应用

  1. 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达243。 你怎样表示243?学生交流。 多媒体演示。小胖:用货币来表达243。 小巧:用小正方体组成的块、条、板来表达243。 小亚: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243。

  2. 现在我们来看图写数。 书第三题,个别完成后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 游戏:同桌互动,说说我摆的数或者我说数你来摆。

  4. 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四、拓展提高 可以合成几(必须合成三位数)?

  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写出几种?

  9   400   30

  8   70   50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实物操作,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够比较出角的大小。

  3.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知道角有大有小,并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题图)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有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其实这里还藏着一位新的图形朋友,(课件抽象出角)谁知道它们叫什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角

  1.摸一摸,直观感知角特征

(1)(出示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吗?在哪里?(学生可能会用手指尖指某一点)老师把这一点画在黑板上,问:这是角吗?(不是)那角是什么样子呢?拿出你的三角尺,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先把你的小手放这里按一下,看手上留下什么?(一个小坑、一个小点。)是的,这儿有一个点。

  那我们从这一点往这边摸,什么感受?(直直的)

  再从这个点往这边摸呢?也是……?(直直的)

  同学们,我们摸到的就是角。

(2)刚才我们已经用手摸到了角,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刚才你摸到的角的模样。

  师:请睁开眼,屏幕上这几个角以及刚才咱们所摸的角,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生: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课件分别闪烁顶点、边)。

(3)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角的特点,下面老师就依据你们的发现把屏幕上的角请到黑板上,小朋友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画。

  师示范:首先画一个点,接着从这一点引出一条线,这条线怎么样?(直直的)然后再从这一点往另外一个方向再画一条直直的线。

  师: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角了,而且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个角,通常我们还会用弧线来给角作上标记。

  2.学一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很早以前,数学家们就给角的各个部分起了好听的名字,我们一起到数学书上找找看,把你找到的答案告诉你周围的小朋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师:由一个顶点引出两条边就组成了角。

  3.辨一辨,巩固角的特征

  师: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图形,它们是不是角呢?

  4.数一数,图形中的角

  师:下面我们来变个魔术,请大家盯住第一个图形,变!变成什么了?(三角形)三角形上有几个角呢?我已经知道其中一个,另外两个角在哪里?

  还有几个图形朋友也吵着要来上我们的数学课,他们都说自己的身体上也有角,咱们一起来找一找、数一数。

  师:三角形有3个角?四边形有几个角?五边形有?追问:六边形呢?十边形呢?是的,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5.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出示主题图)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也有角?

  6.做一做,创造角

(出示材料:一根吸管、一根皮筋、一张圆形纸、2根小棒)

  思考一下,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做出角。(学生活动,小组汇报)

(二)比较角的大小

  1.感知角的大小

  老师也用小棒摆了两个角(课件出示),角1和角2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为什么角2大?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活动的角,怎样让它变得更大?(把角的两边张开)怎么让角变得更小?(把角的两边合拢)

  小结:看来我们要使角变大,只要把角的两边张开,要使角变小,只要把角的边合拢。

  2.比较角的大小(观察法)

  老师又做了一个角(出示),请拿出你的活动角,做出一个比它大的角。你确信你这个角比它大吗?为什么?

  做一个比它小的角,你确信你这个角比它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角就小。

  师:我们用眼睛看就能比较出大小,这种观察的方法在数学上经常用到。

  3.比较角的大小(重叠法)

  做好一个角同桌比比看,谁的角大?确信?有人不太确信(选大小近似的两个角)。哪个更大呢?(不同意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确信哪一个角大吗?

  师:当我们用眼睛观察,难以判断大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比一比。

  4.比较角的大小(边的长度)

  这儿还有两个角(出示红、黄角),哪个角大?

(1)老师要帮帮红角(剪短黄角的边),这样红角就比黄角大了吗?为什么?

(2)(拉长红角的边)这样呢?

  师: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3)(课件出示放大镜)这样红角就比黄角大了吗?

(4)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它吗?

  师:这说明角的大小其实只和什么有关系?

  5.比较角的大小(捉迷藏)

  辨别两组角的大小,每组只露出角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猜测哪个角大,并交流想法。

  三、欣赏总结,走进生活

  回顾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欣赏角(组图)。

  师:关于角的奥秘还有很多,只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那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板书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0页。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板书课题)

  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过程。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如:全册内容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有余数的除法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

  时间单位:时、分、秒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三、整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

(2)填空: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1页第1题,然后交流。

  2.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千九百八十数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七百数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2)写出3408后面的三个数和3001前面的三个数。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5页第3题,并交流填的结果。

  3.读写方法

(1)读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1题。指名读,然后说一说:怎样读万以内的数。(特别强调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2)写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4.大小比较

(1)写出下列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说一说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做教科书第136页第5题。

  5.较大数的估计

  一个数比400大得多,比2000少一些,这个数可能是:(在正确的数下打?)000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相同的算式归类。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来回答他是怎样做的。

  做第65页中第5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给下面这些算式排排队吗?

  7÷721÷345÷972÷936÷4

  ()%26gt;()%26gt;()%26gt;()%26gt;()

  3、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

  除数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复习中,在引导学生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等。通过这样的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同时,通过运算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得更牢靠。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