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时间: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编15篇

  【简介】本文是会员“zhongjiasoujing”分享的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编15篇,供大家赏析。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图片资料,泥塑作品。

  学具:雕塑泥,彩泥,辅助工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1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2 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

  教学意图:从感知到认知,初步掌握人体比例规律。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3、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意图:感受雕塑的空间体积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雕塑语言。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

  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完成组群泥塑,用彩泥时还有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学意图:综合练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陪养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1、师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执教时间:4月10日——4月12日

  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

  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

  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叫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执教时间:4月17日——4月19日

  札记:其实一年级时就用绘画加手工的方法作过类似的课题作业,这次用橡皮泥来制作,立体人物的塑造还是难点。我通过欣赏、比较、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2

课题:

  光的魅力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人造光源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3、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作品展示等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创作展示活动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

  相关图片与资料、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工具与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导入课题,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强光影效果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查阅各种资料,探讨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2、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3、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

  三、收拾和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的设计制作更好的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不断提高美术的应用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光影艺术。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回忆下雨的情景,体验下雨的感觉,了解自然界的美妙变化。

  2、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下雨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能力。欣赏大自然,提高审美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色彩、粗细、疏密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雨中的视频、投影机、范作、雨伞雨披等实物,绘画工具、雨的音频素材及雨的相关音乐。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勾线笔一支,画纸。

【教学过程】

一、雨的回忆

  1. 谜语和音乐导入: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到地上却不见。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导入课题)

  2. 小组接龙说说关于雨的词语、诗句、雨中的用具。

  如关于雨的词语:大雨、中雨、毛毛雨、雷阵雨、春雨、急雨、梅雨、太阳雨、滂沱大雨、牛毛细雨、茫茫烟雨、狂风暴雨、淅沥沥、哗啦啦、雨后彩虹? 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关于雨具:雨伞、雨披、雨靴、斗笠、蓑衣?

二、感受雨声雨景

  1. 播放课件,配合图片欣赏各种雨声,感受雨中情、雨中景。

  2. 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下雨时的感觉,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教师引导儿童回忆下雨时的情景。下小雨时,雨点淅淅沥沥地飘下来,沙沙,沙沙?滴答滴答?下大雨时,雨点很大很急,发出“哗哗”“哗啦啦”的声音,雨点连成线。狂风暴雨时,雨水被风刮着打到脸上很疼,风夹杂着雨拍打着雨中的人,天空中落下的急雨使地面泛出一片白。

三、了解雨的形成

  1. 为什么会下雨?下雨的原因。(FLASH课件演示)

  火红的太阳把地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汽,漂浮在空中,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珠、小冰晶,水珠集合变成白云,当水珠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时也就越来越重,形成了积雨云,空气再也托不住它们了,就会落到地面形成雨。(歌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2. 特别的雨。

  通过图片,拓展对雨的认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特殊的雨:太阳雨、雷阵雨、暴风雨、雨夹雪、酸雨、冰雹雨?

  1. 提问:下雨时人们的姿态或者动物的姿态是什么样?

  街上的人打伞,也有两人共打一把伞,有的人穿着雨披骑着自行车,有的穿着雨衣戴着雨帽,有的穿着高筒雨靴?

  2. 借助伞、雨披等实物,分小组分别请同学用动作表演雨中印象最深、最有趣的情景。(如现场拿出一把伞让学生体会下雨时帮助别人打伞的乐趣)

  3. 师在黑板用提线人偶拼摆雨中人物动态(如扛伞、撑伞、打伞、玩伞等),学生在下面画动态小人。

四、赏析雨中画面

  1. 人文熏陶。

(1)展示四幅雨中的有趣或感人的图片,帮助学生回想他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情形;

(2)交流一下在雨中遇到的小故事,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发生或看到的事。

  2. 雨带来的变化。

  下雨的时候,周围会有什么不一样?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

  雨中的画面非常生动,街道上有什么变化,小动物们又在干什么?雨天的色彩是怎样的?

  人们会穿雨衣、雨鞋、打雨伞;树叶,地面洗得很干净,街道上到处都是水;小鸭子、青蛙在水里游泳,还有一些动物躲在自己的窝里不出来;下雨天光线比较暗,天空有时是灰色的?

  3. 欣赏画家笔下的雨。

  欣赏《听雨》《风雨》《暴风雨》等作品,了解其表现形式。

  4. 欣赏学生的作品。

  雨落到了小朋友的脑海里,看他们如何用手中画笔画出有趣的情景。

五、示范雨中人及雨中物

  哗啦啦,下雨了,走在大街上的人们怎么办呢?他们会有哪些动作? (师多重演示人物或动物不同的雨伞及雨披造型图,主要画出雨中的神态、动作。)

  1. 师示范奔跑躲雨人物动态。(如有的人会把包、报纸之类的东西顶在头上向前跑。)

  2. 继续示范打雨伞、穿雨衣的人物,雨中嬉戏的人物、动物等。

  3. 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点、线及一个个小水滴、漩涡等表现雨。

  4. 出示雨中图的彩色范例,分析几种雨中的色彩的表现方法。(如蜡笔水彩法、湿画法、染色法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剪贴、撕贴、拼贴添画等。)

六、创作下雨图

  画出你所见到的雨中的场景,可以是结合人物画,也可以以小动物为主角,自由选择。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能给学生带来启发的雨中范图,雨中情境音乐起。)

  1. 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

  2. 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

七、作业展示及评价

  1. 在投影上作业个别展示。

  2. 在黑板上进行长卷展示,题写落款,请学生解说雨中情景,给予鼓励性评价。

  3. 作业点评:那幅画更生动,谁画的动态最有趣,你能提提建议吗?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4

  全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全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一周聚聚散散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 黑与白第三周主体与背景第四周冰川与晚霞第五周画嗅觉第六周卡通画第七周双胞胎第八周藏书票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第十周那一刻的我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第十四周飘来飘去的小岛第十五周迷宫电脑美术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第十七周光的魅力第十八周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 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执教时间:2月20日——2月22日札记: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执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

  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4.相互吸引感5.相互排斥感。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2.移动的感觉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5

激趣导人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CAI画面出示水壶半张图片,或利用教材。

  CAI画面呈现水壶整张 图片,或利用教材。

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教案频道 /jiaoan/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 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CAI画面出示火锅半张图片,点击后线条慢慢 勾出其外轮廓线,再勾 出内部结构线。再出示 火锅各部位的文字说明。

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CAI画面出示游戏内容。

  CAI画面出示8张规则 和不规则的图片,不合 理的图片点击教案频道 /jiaoan/可出现合 理的结构线。并出现不 同物体不同特征的文字说明。(或直接用图片)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AI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或板书)

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4、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用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色卡纸、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课堂

  二、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三、方法探索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逐枝欣赏,并设疑:这么多种不同的纸花,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

  2.学生翻阅教材,发现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制作方法。师: 原来这么多种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同学们也来试试吧。

  3.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叠绕纸花。

  4.收集学生做的几枝纸花,探究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5.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6.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

(1)小游戏:板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

(2)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3)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四、创造表现

  1.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评交流

  1.教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经验。

  3.请学生保留制作好的纸花,安排下节课的事宜。

(第二课时)

  一、欣赏提高

  1.欣赏花卉包装作品的图片,渲染温馨气氛。

  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包装纸花的方法和种类。

(1)包装材料:彩纸、纸盒、瓶子、花篮等。

(2)包装的花枝数量:几枝、多枝。

(3)礼物类型:花是包装主体,花是礼物上的附属装饰。

(4)其他

  二、交流讨论

  1。分组讨论送花方案:做纸花想送给谁?送什么花,送几朵,怎么包装纸花?

  2.分组讨论:采取合作还是单独制作的作业形式?

  3.师生交流制作计划。

  三、创造表现

  1.根据计划制作纸花。

  2.自主或合作包装纸花。

  四、欣赏评述

  1.学生下位欣赏各小组作品,展开互评和自评。

  2.鼓励学生下课后把花送给自己想送的人。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7

学情

  分析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学生可以制作什么样的板报内容,用画的形式来诠译如何李水爱水,用艺术化的小报让更多的人了解水资源的现状等。

教材

  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力图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在指指导学生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要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本课共两个版面,分别传达了不同的意图,即水与人类的关系,和介绍学生的活动。

  教学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一起来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资源。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时

  安排一课时

课题

  5、生命之源——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一起来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资源。

  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到水对人类生活有多么重要,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宣传栏的装饰设计方法。

教学准备

  工艺课用具、彩色纸、课件、对称形物品工艺课用具、对称形物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教学:课前师生准备好相关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导入:1、首先让学生翻开书,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回答书上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核心展开讨论)。

  2、引导学生关心水问题,关心、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让所有学生共同完成一张大宣传海报。

  5、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你的专栏想用什么美术用具来制作?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怎样让你的专栏更美观?”

  4、(擅长绘画的同学设计以画为主的小专栏,擅长写的同学设计以数字为主的小专栏。)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小专栏。

  6、宣传展示小结:给学生展示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总结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体会劳动后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广泛的美术兴趣。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学生根据收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关注水资源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关于设计的关键问题。设计大海报,让学生根据自已的长处设计小专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设计的宣传海报。学生间相互点评。谁的设计最有新意。谁的专题内容更有自己的风解。谁的内容丰富,设计得美观。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板书:课件 生命之源——水本课的重点是在欣赏与水有关的美术作品中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他们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爱水、节水的常识。在学生回答中,我对资料不够完整的做一定的补充。为了让学生的公益小专栏做的更漂亮,我课前让同学打印一些大的美术字。加强专栏整体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8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其实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也要依靠光,只有在光的映衬下,艺术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3、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感受光的魅力: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了解光的魅力: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三、探究光的魅力: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布置下一次需要的材料。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执教时间:6月15日——6月16日

第二节

(一)、启发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同学讨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完成作品。

(二)、展示光的魅力:

  作品完成后,可举办一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提醒同学在展示作品时,要注意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三)、教学评价

  1、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

  2、能否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3、作品是否有创意。

  执教时间:6月19日——6月21日

  札记:作品完成后,我们举办了一次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用电筒来制造光的魅力。互相评价、欣赏。并提醒学生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9

课题

  1、植物写生

学情

  分析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通过对植物的学生,应道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教材

  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体态各异、虽然才丰富,体验诸位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地美。同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应知:观察与写生的关系。应会: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题:1、植物写生

  授课时间:2月21—2月23

  教学目标:观察与写生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生造型的表现能力。细致的观察,精细的表现;构图大方、以及画面的整体感。

  教学准备:勾线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稳定情绪,讲授新课体验、表现、创新

  展示、交流、评价

  1、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2、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板书课题:植物写生解题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君子兰)学习他们线条的粗细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学生讨论。

  3、完成作业学生仔细观察,并用铅笔起小稿,教师巡视辅导。

  4、请学生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

  5、(1)、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4)、小组自评

(5)、全班互评。

  6、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

  1、认真观察身边景物。

  2、再画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了解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作画小组选拔较好的作业引起学生对植物写生的关注。欣赏优秀作品,学习线描写生绘画的技法大胆尝试,完成写生练习。互相点评作业发现问题,解决写生的难点。

  板书:课件1、植物写生反思:在观察、比较、讨论分析、总结绘画植物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几种关系时候,为了来增加趣味性,我让几位同学代表几片叶子,台下学生指导讲台同学,在讲台上摆出各种关系,比如遮挡关系(有的学生在前,有的在后)、疏密关系(三个一组,一个离得稍远)、前后关系、方位关系(正面、侧面)等,通过这种具体举例,使学生清楚、生动理解植物的生长,并且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又总结出高低关系、宽窄关系、色彩差异等多方面需要在写生中注意的环节,这是令人相当欣慰地收获。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不大会用线表现复杂的物象;而且表达出来的线条画得比较死板,叶子千篇一律,所以这课的设计我主要重点抓:利用真实植物实物的展示及幻灯片图片生动的展示,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叶片的变化,引导学生多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使植物画的更生动。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班级课程表底纸、范画

  学具准备:上色工具、剪刀

  活动一

  时间:

  星期: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老师出示“班级课程表底纸”,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不一样的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

  我们可以将每门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揭示课题——课程表图标设计

  二、新授:

  知识点:A、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特点。B、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1、首先想想我们美术课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材料”。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作课程图标呢?为什么?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炼。

  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板书:“简洁”出示哑铃、小飞机,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

  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五线谱?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课件出示老师表演画画、唱歌、跑步的场景。你想到了什课?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课件出示思想品德课的图标

  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

——板书:“象征图形”。

  出示社会课的图标,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

  5、出示作文课的图标,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说说你最喜欢那个图标,为什么?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三、学生作业,作业展评,重复的设计根据学生的掌声进行精彩二选一作业要求:

  1、六人小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老师出示范画)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精彩二选一”

  四、小结本课:

  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活动二

  时间:

  星期:

  课时:

  1、导入: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2、了解队角: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3、设计方法: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4、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5、分工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学生分工设计。

  6、展示评述: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最有特色、好看实用的队角是哪个?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三(作业)

  时间:

  星期:

  课时:

  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

  一、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2.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提问: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二、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

  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色。评出最优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室的队角处。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1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1、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2、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3、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1、现代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2、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

  1、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2

  一、总体思路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9课,分为10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全册的单元、内容、学习领域及课时安排情况如下表: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方法

  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编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例如在上第9课《奇妙的点彩》时,先让学生先欣赏点彩名家作品。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点彩作品的观察、理解、感悟,而应当让学生对艺术家如何通过奇妙的点彩方法描绘景物进行比较、讨论,从而引导他们感受艺术表现的

  美,了解点彩画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美感,并让他们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审美情趣。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例如第5课《时钟造型设计》应抓住“时钟造型设计除了新颖、美观,还应注意些什么?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几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出与众不同的造型来,可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思路,以便互相启发,激活创造性思维。然后,让学生通过互相比较,采用类比、求异、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创造。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以前,由于过分强调美术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美术文化的滋润,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因此,今天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涵养人文精神,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美术文化的学习呢?

  首先应重视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例如,第6课《家乡的桥》在教学时用家乡的名桥等让学生感受传统建筑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同时还让学生知道了桥的造型和寓意,以及这些桥背后的故事。又如第12课《亭子》在让学生欣赏和表现亭子的同时,也了解亭子在我国传统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依靠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例如,在第2课《年年有余》中设问:“我国民间为什么喜欢在门上贴这样的年画?”应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场景,分析归纳出民间年画的寓意,一定要避免老师直接讲解。

  教师要尊重与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用统一的规定去束缚学生的手脚,学生作业应是个性的体现,要以丰富性、多样性的要求去迎合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完成的作业各不相同,则应该充分肯定。例如,在第5课《时钟造型设计》中绝不要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照样子创作一样的作品,而应该让学生找寻各自喜欢或适合的材料,最后完成的作品主题也可以千变万化。当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非让学生放任自流。但教师也不要把自己的体验作为“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而应该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交融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当今美术课应十分注意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他学科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发掘综合性内容,例如在第4课《安全标识》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安全标识的设计,还可以紧密结合当今现代生活中安全为主题展开讨论,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开展美术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美术学习的一种好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多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如第14课《线条的魅力》教学中可向学生提问:“在自然界和我们的生活中都存在着千变万化的线,你发现了吗?说说哪些物体上的线使你觉得很美?为什么?”让学生能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自己发现美,从而提高观察、发现美的能力及兴趣。

  6.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

  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的差异性等,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应改变“像不像”等“技能性”的单一化评价标准,体现美术的多样性、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在评价中除了要完善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观念与方法,也要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这实质上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例如在第5课《时钟造型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设计的时钟造型的特点及改进意见,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一定更为生动活泼,学生更感兴趣,教学质量将大大提高。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上第10课《落日》可以用多媒体图像让学生观看、欣赏落日美景,仔细观察日落时的天空与景物色彩;第18课《良渚古玉》让学生看大量的良渚古玉图片或者录像;第6课《家乡的桥》可以让学生参观访问当地的桥等。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本次课改“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强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当地的课程资源。因此,本教材在设计时留有20%左右的课时由教师根据本地区、本校师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广泛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各种图片、光盘、摄影资料;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博览会、艺术家工作室;校园环境、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都是开发利用的对象。另外,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的交流。

  以上意见,仅供教师们在理解本教材及教师用书时参考。本册教师用书的编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难免有差错,希望广大教师能给予指正。同时,编写者也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成为广大教师实践美术新课程理念的垫脚石。相信教师们一定会以课改精神为指针,以新的美术教育理念搞好新教材的试验,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3)情感目标: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

  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

  教学课时:

  1-2课时

  课前准备:

  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欣赏:

  方案一: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方案二:欣赏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

  (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4)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

  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

  (5)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

  (6)创作水墨变体画: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

  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

  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

  C、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

  (7)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

  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

  C、勾线后染墨。

  (8)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9)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

  (2)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

  (3)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

  (4)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

  C、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5)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

  (6)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4

  第10课 我造的车(利废工艺)

  [设计意图]

  对于孩子,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汽车博览会的系列活动,对汽车的外型、特征、内部构 造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了积极也要造其车的愿望。为了满足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我设计了利用废旧纸盒制作小汽车的艺术活动,力求让他们 感受作为车成小主人的骄傲与自豪。

  活动目标]

  1、,感受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丰富汽车的有关知识,运用各种材料以及剪、割、粘贴等方法制作汽车。

  3、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1、一起收集各种汽车模型,各种汽车图片,并布置成汽车展览会,并对自己收集的汽车有一定的了解。

  2、 各种废旧材料、剪刀、壁纸刀、胶水等。

  3、 磁带录、音机,教师制作的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参观、交流,引发兴趣。

  1、参观共同布置的汽车展览会,并请他们向小朋友介绍自己收集的汽车的车型名称和特征,丰富有而更多汽车的经验。

  2、讨论:汽车从哪里来?

  (二)、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尝试创作汽车。

  1、激发幼儿的创造的欲望:师:“你愿意生产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吗。

  2、教师出示并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启发运用已有的剪、割、粘贴等技能进行制作。

  3、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参照汽车玩具、模型等进行制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材料。

  (2)知道过程中鼓励与同伴合作创作,合理分工。

  (3)鼓励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制作轮子?如何将轮子与车厢连接紧密等。

  (4)提醒在使用壁纸刀、剪刀过程中的安全,使用胶水后擦手。

  (三)、分享创作成果,体验成功快乐。

  1、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关注他人作品的不同之处。

  2、相互评价,大胆表达对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3、音乐游戏:《快乐的小司机》。

  (四)、活动延伸

  1、收集废旧物品放在区域内,供随时创作。

  2、在美工区内,设计未来的汽车。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三、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

  教师活动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 (板书)

  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对比色

  同类色

  邻近色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26lt;加入主宾色的知识%26gt;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

  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

  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师活动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

  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评价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g、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

  2、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3、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4、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5、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1、提出练习要求: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进行上色。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

  五、评价:

  第13课 染纸

  教材分析:“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卷、揉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浸、擦、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操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染色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体会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启发学生表现、创造。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课题字(美丽的染纸)、生宣纸、彩色墨水、毛笔、水、调色盘、抹布、白纸、各种染纸作品、书签、乐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手指操

  (二)激趣导入(出示手工扎染衣服)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知道这种别致的纹样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扎染出来的。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工艺。

  2.说起扎染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衣服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他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色方法的试验,终于在试验中发明了扎染。往往不经意的一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和研究,你就有可能成为发明者。

  3.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人们用它来打扮自己,美化生活,就连外国人也十分喜欢它呢。(出示扎染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手法——染纸。(板书课题:染纸)

  (三)新授

  1.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打开自学一分钟。

  2.现在,老师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你猜她是谁?(出示小白:同学们,你们好!我是 勤劳、爱干净的小白兔,我叫小白,瞧我染了一幅漂亮的染纸,身上一点都没脏,黄老师夸我真棒,还奖励我一个大拇指呢。她还准备了一些奖品给你们呢!有信心 争取吗?)。小白爱干净,你们应该怎么样?(生答)欣赏了小白的染纸,你认为她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生讨论、回答,师板书:折、染、展)知道了步骤,你 想不想动手试一试?那就赶快用你手中的材料先折成米字折,再染一染,看谁染的既快又好。(放音乐,生染,可以合作,也可以一个人试试,发现问题以小组为单 位讨论、研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贴作品、生谈看法,生提问题,生解决,师板书)没染透怎么办,染得好的学生上台介绍方法,(引导生发现染法,师补充)

  4.刚才,我们是折成米字折来染的,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不同,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折法示意图和染纸作品,你还有不同的折法吗?(生折)

  (四)、作业要求(多媒体出示小白,说: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我有很多小伙伴,它们也非常喜欢染纸作品,你们能染出漂亮的作品送给他们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五)、生练习,师巡回辅导(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六)、想象创造自我评价并发奖: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掌声鼓励。

  (七)、深入研究,发散性思维:同学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 就结束了,他们有什么用途?干什么用?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特的作品来。(出示折纸、剪贴、装饰、花瓶 等装饰画供欣赏,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八)、小结: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板书: 染纸

  制作过程:折、染、展

  几种染法:浸染、点染、浓破淡、等

  第14课 套色纸版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拓展学生对绘画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根据画稿分色的要求制作“副版和主版”并进行套色练习分印,体验套色纸版画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

  3、通过纸版画的教学使学生感受纸版画的特殊美感,并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细致精巧的劳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版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套色拓印是难点。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纸、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

  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可展示。也可以上网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第15课:看新闻,画新闻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热爱祖国的情感

  2、画面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3、色彩配全了新闻的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面主次分明

  2、色彩和谐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范画数幅,录象

  教学过程:

  一、看新闻,说新闻

  1、观看新闻:新闻联播

  2、说新闻

  师:我们一年年更加懂事,越来越关注这个世界。讨论一下,近来的重大新闻。

  (1)学生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二、欣赏范画,以供欣赏

  1、出示各种范画,以供欣赏

  (1)《抗洪救灾》

  (2)《买彩票》

  (3)《冬季奥运会》

  2、评论

  (1)画面是否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2)色彩配合了新闻的内容。

  (3)画面精彩。

  三、学生作画

  1、选一些重大新闻来表现

  2、老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综合评价

  第18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教材分析:

  本课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前提下的一节美术课,它打破了以往教学的常规,在网络这 个无限的空间内,运用电脑、鼠标进行绘画和创作。这节课以“十运会”为主线,以“小小设计师”为契机,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广阔的网络中,通过大量图 片、文字等资料的欣赏和认识,进行总结、提升,设计并绘画出富有时代感的小设施。

  教学目标:

  1、 认识与感知:能够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等方面了解生活中的小设

  施,并认识这些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 体验与想象:通过认知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库中的实物,感受现有设施

  的不足,运用﹢、﹣的方法进行想象,从而创作出独具创新的小设施。

  3、 实践与操作: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并掌握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运用方法,

  绘画出奇特的效果。

  教学重点:在大量的信息中,学会筛选,补充不足,为自己的绘画做铺垫。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电脑绘画工具,通过用笔、用色练习,熟练掌握电脑绘画的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小设施资料库(图片、文字等资料)、优秀作品。

  学生: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借“十运”契机,扬创作激情。

  1、 欣赏图片,了解创作意图。

  以“十运会”为引子,通过欣赏建设中的奥体场馆图片,了解本课的创作意图。

  2、 点明主题,激发创作情感。

  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十运会”作贡献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适合未来建邺“小设施”,以较高的文明素质和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3、揭示课题,展示课件。

  二、体验创作

  1、认识“小设施”

  通过幻灯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图片。在此过程中,教师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装饰性等方面介绍具有特殊功能的小设施,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小设施?”。:

  a、防窃听式电话亭

  b、残疾人专用电梯

  c、太阳能路灯

  d、自动饮水器

  e、……

  2、寻找“小设施”

  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对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并可就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如:

  色彩搭配如何?

  造型给人以怎样的感觉?

  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等等

  2、发现“小设施”

  (1)、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提供网络资源——“小设施资料库”,并让同座位两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入“资料库”自主学习,查阅资料,选择一幅让你印象最深的图片,重点从“优”、“缺”方面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汇报总结。

  由组长概括总结小设施的种类:休闲椅、路灯、书报亭、饮水器、电话

  亭、候车台、电梯、广告灯箱、垃圾桶等。

  4、 设计“小设施”

  通过以上对小设施的基本认识到进入“资料库”后对小设施的深入认识,综合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5、 创作“小设施”

  (1)、教师示范

  教师以幼儿为服务对象,设计一个休闲椅,并讲解作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a、 构图:线与线之间要连接在一起。

  b、 结构:表现出基本结构及层次关系。

  c、 用色:具有时代特色及艺术性。

  d、用笔:灵活运用点、线、面,钢笔、铅笔、喷枪运用自如。

  e、 整体: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价值。

  (2)、作品欣赏

  欣赏优秀大师作品及部分优秀学生习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

  用广播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设计有创意的、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作品进行评价。

  四、拓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平时收集到的有关知识,随时添加到“小设施资料库”中来,供更多的同学查阅、学习。也可以有什么好的创意,随时进行修改。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5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星空的联想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腊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创作出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3、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能否运用新技法作画,

  教具准备:科幻片、蜡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过程:1、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谁了解的知识多?谁的想象力丰富?让学生根据自己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

  2、让学生欣赏科幻片,进一步了解星空的特点,揭示它的秘密。

  二、 课堂教学:

  1、 教师示范先用各种颜色的蜡笔在图纸上画出不规则的色块,然后用墨汁盖过一遍,最后再用美工刀刮出美丽的图案来。

  2、 强调在作业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图案的变化和美工刀的刮法。

  三、 布置课堂作业:

  1、 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中的形象与动态。

  2、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作画。

  3、 要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来创作有新意的画面。

  四、 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创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 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课题:有趣的鞋子

  学校:江头中心小学 教师:陈辉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鞋子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获得一些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2、把绘画和工艺制作结合起来,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动手制作鞋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白纸、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彩笔、纸鞋子一双、录相一段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生问好)教师展示老师制作的鞋子,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制作的鞋子。(注意引导学生对鞋子制作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想法:从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教师板书:鞋子的制作要点: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二、 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思(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1、教师为学生分小组(四人小组),并请学生打开课本《有趣的鞋子》一课,通过欣赏课本中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本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想。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听取各种意见并参与讨论。

  2、教师播放鞋店员工制作皮鞋的一段录相请学生注意观察鞋子的制作流程。

  3、通过观察鞋子的制作过程,请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才能成功的制作出一双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鞋子的结构和制作程序,如鞋面与鞋底与装饰,并形成小组分工协作)。

  4、请各小组有疑问的请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并讨论、总结。

  三、 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

  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1、不同的材料制作 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子,如用橡皮泥、布等。2、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3、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 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

  四、 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各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帮助,最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全班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并展示。

  3、教师在学生的自评活动中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

  五、 教师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在课后注意班级卫生的整理)

  教学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造方法及简单的构造原理;是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

  ⒈情意领域: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

  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⒉认知领域: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的小艺术品。体味立体造型艺术的特点和方法。

  ⒊操作领域:用彩色皱纸做各种蔬果和动物。也可用泥做各种点心。

  课前准备:

  ⒈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⒉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以团包的制作

  方法为主)。

  ⒊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

  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分析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造和原理。

  讨论:⒈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二、观察与尝试

  ⒈观察:师示范用皱纸包装一棵蔬菜,说说用了那些方法做出来的(团、包、)

  ⒉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三、实践与操作

  ⒈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归纳提示:

  ⑴可以采用揉、捏、弯、折等方法将皱纸“团”成各种形状,再将皱纸在外面“包”一层将造型固定。

  ⑵制作时要先观察分析,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如老鼠的外形特征是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细长。

  ⑶需要分开来做再粘贴时要注意: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师做适当的示范)

  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团包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四、评价与反思

  ⒈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⒉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五、延伸与拓展:

  ⒈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内。

  ⒉学生用旧报纸制作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在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电脑美术

  枋湖中心小学 林旭泉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造型 表现。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在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 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创作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

  创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画图程序界面上各种工具的使用)。

  教具准备:

  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

  课堂教学:

  一、 复习导入:

  1、组织教学,确保每台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2、复习学过的图画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知识、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3、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二、 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

  以清晰的演示复习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示范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

  3、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4、学生创作。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

  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5、学生作业品评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并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三、收拾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

  四、课后拓展

  鼓励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多做练习,进行有趣的造型活动,可能的话把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装饰自己的小房间或教室。

  五、教学反思:

  14设计的自行车

  厦门市乐安小学 朱少冰

  《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属于“设计?应用及造型?表现”领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自行车结构和功能并画出图片。第二课时根据所设计的图案制作自行车。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学学具:

  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生:绘画工具及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检查用具

  三、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1)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 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设计与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展示、评价、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导入授新:

  1、 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 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

  3、 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

  三、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 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六、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大人国与小人国》

  厦门市东渡小学黄克清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创作能力。让学生认识大与小的概念,大小有相对性。

  2、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在想象、创作活动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大与小的概念、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教学难点:

  有想象的表现大人国或小人国

  学具准备:

  自带几件小玩具(小人、小车等)、水彩笔、油画棒

  教具准备:

  几件小玩具(衣夹、小汽车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

  师:讲述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

  2、 师问真有大人国、小人国存在吗?

  学生答略

  3、 引入: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三、 新课教授

  1、 师问:在日常什么物体你会感到它很巨大?(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略。

  2、 师问:汽车大吗?

  师出示一个玩具汽车再问这个汽车大吗?

  学生回答:这个汽车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

  3、 导出知识要点:

  大与小是要有对比、比较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4、 欣赏(课本范图)

  学生讨论:《好大的衣夹》《大虫与小人》《大汉堡与小人》《大口杯与小人》

  《大米与小人》《大箩卜与小人》

  师引导学生:这些画有什么奇特的想象。

  学生回答:把生活中小的事物夸张、变大。

  5、 师启发学生想象:

  可以把你喜欢的事物把它变大,或把你不喜欢的事物把它变小。

  6、 师示范画:(步骤)

  (1)、先想象,要把什么来变,才有趣。

  (2)、构图设计。

  (3)、画草图。(略)

  (4)、上色。(略)

  四、 学生作业

  1、 要求:设计完成一幅有趣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2、 提示:展开想象,平时你与什么物体接触时,希望它变大,还是变小。

  3、 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五、 展示作业

  1、 展示自己的作品,欣赏他人的作品。

  2、 评述同学的作品。

  六、课后小结

  万花筒

  课题: 万花筒

  课时: 2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案编写:华昌小学 郭美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

  2.用绘画、剪纸、拼贴的方法表现类似万花筒的图案。

  教学重点: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表现类似万花筒的对称图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万花筒的“花”有什么特点?

  2. 四人小组讨论:万花筒的图案是如何对称的?

  (花的“角”是相同的,而且每个“角”都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3. 教师演示:

  说明万花筒的图案的对称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的。

  4. 出示课题:万花筒

  二、 教授新课:

  1.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制作出围绕中心的对称图案?

  (a、 将纸折叠在一起剪。)

  (b、 用印的方法来画。)

  2. 组织学生进行尝试:设计制作一个围绕中心的对称图案。

  (a、 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制作。)

  (b、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结果。)

  3. 教师小结:现场用多种方法演示制作万花筒的“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特色的“花”。

  三、 布置课堂作业。

  1. 用画、剪纸、拼贴等形式表现类似万花筒的对称图案。

  四、 课堂小结。

  1. 指导学生将下的纸屑收拾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四人小组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3. 小组中选出最好的作品在全班上展示。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 布置下一节课要给“花”上颜色,请同学们准备好工具,并考虑色彩如何搭配组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

  2.给图案上色,培养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表现色彩、组合

  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点:按照自己的设计,表现类似万花筒的对称图案的色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出:万花筒的“花”不但有对称的外形,还有缤纷的色彩,而且色彩的搭配组合有特别之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色彩也围绕中心对称)

  2. 组织学生说说如何进行色彩搭配组合,才能使“花” 按照自己的设计,表现为围绕中心对称的图案。

  (四人小组讨论)

  二、 教授新课:

  1. 欣赏教材中的范例,说说你喜欢的万花筒的“花”是如何进行色彩的搭配?范例图的色彩搭配有什么规律?

  2. 教师小结,色彩的搭配组织方式大概有:

  a.对角相同围绕中心。

  b.上下左右相同围绕中心。

  c.对边相同围绕中心。

  3. 鼓励学生想象设计教材以外的色彩搭配方式。

  3. 根据上节课绘作的万花筒的样式,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为自己的“花”搭配色彩和组合色彩。

  4. 提醒同学涂色要仔细。

  三、 布置课堂作业。

  1. 抓住万花筒对称的特点,给“花”上色,按照自己的设计表

  现色彩、组合色彩,把自己记忆中的色彩感觉表现出来。

  四、 课堂小结。

  1. 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卫生,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

  2.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欣赏,互相学习。

  3. 组织各小组中选出最好的代表作品在全班上展示,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 教师对本课表现优秀的学生发—小红旗,以资鼓励。

  第18课 会响的玩具

  钟宅民族小学 郑杰才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寻找的材料,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培养学生一种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自己寻找材料,制作会响的玩具。

  培养学生造型、色彩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怎么设计和装饰一个会响的漂亮玩具

  教学工具:几种造型奇特、色彩鲜艳的会响的玩具,一些制作玩具的相关材料和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秩序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猜一猜:教师把一个装有会响的玩具的箱子放在讲台桌上,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欣赏玩具、思考问题:

  声音:a、为什么这些玩具会发出声音?b、不同的玩具发出的声音为何不同?

  教师演示:讲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玩具会发出声音来,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所产生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造型:形状各异、奇特有趣;

  色彩:色彩丰富多彩、鲜艳;

  图案:装饰性强、生动活泼;

  2、 发展阶段

  a、 讨论

  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现有的材料制作造型奇特、图案漂亮、声音悦耳、色彩鲜艳的玩具。

  提示: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大胆地想象创造,各小组的同学要积极出主意,同时要服从组长的安排。

  b、 制作

  a、 构思(根据小组的讨论进行设计)

  b、 动手制作(考虑造型的奇特有趣)

  c、 装饰(从色彩、图案方面进行美化玩具,可用绘画或剪贴等方式进行装饰)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c、 作业展评

  a、 同学演示各自的玩具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b、 选出最佳玩具若干个并进行表扬(包括最佳合作小组)

  c、 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 收拾整理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完善或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出更完美的玩具。

  最受尊敬的人 (记忆画)

  高殿中心小学 刘建平

  一. 教学目的

  1. 启发学生感受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人物形象,进行简笔人物画的练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难点:

  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教具准备:

  图片,(警察、医生、农民、工人、教师等)常用美求用具。

  学具准备:

  常用美术用具,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工具、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吗,相互关心,闽动学生情绪。

  如:今天早上吃什么?淮做早饭?学生四答……师:引导……

  如:你们身上穿向衣服谁做的?学生讨论回答……师;引导……

  板书《受尊敬的人》

  二. 分小组讨论哪些人,是受尊敬的人。学生讨论……

  1. 学生分组发言……爷爷、奶奶,父母、教师、軍人、医生、警察等……

  2. 学生发言说一说:受尊敬的人,为什么受尊敬?

  学生发言、活动……

  教师小结:如、老师这职业为社会上培养人才,辛苦的工作他们受到社会上的尊敬!

  学生举例说说什么人、职业受尊敬?师引导……

  三. 播放多媒体图片、如、军人,这职业、人物有什么特征?

  启发学生说一说。师引导,如;有军装,军微,背景应设、飞机、大炮、船、舰、来体现军人的特征等。

  如:医生,启发学生根据医生的职业形象说一说,学生活动回答……师:引导……

  四.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范例、图中是些什么人?做什么工作?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的?(学生分析、讨论、发言)

  师:引导……

  五.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的感受绘、制一幅受尊敬的人。(表现手法不拘))

  六. 课堂巡视指导。

  1. 帮助学生构图安排画面,感没置背景。

  2. 启发学生使用工具、颜料。

  七. 总结、评价

  1. 展示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作业的人物特征、画面安排、及涂色讲评的同时引导学生参评、互评。

  2. 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社会上受尊敬的人。

  第18课 会响的玩具

  钟宅民族小学 郑杰才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寻找的材料,制作一个会响的玩具。

  培养学生一种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自己寻找材料,制作会响的玩具。

  培养学生造型、色彩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怎么设计和装饰一个会响的漂亮玩具

  教学工具:几种造型奇特、色彩鲜艳的会响的玩具,一些制作玩具的相关材料和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秩序

  二、课堂教学

  4、 引导阶段

  猜一猜:教师把一个装有会响的玩具的箱子放在讲台桌上,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欣赏玩具、思考问题:

  声音:a、为什么这些玩具会发出声音?b、不同的玩具发出的声音为何不同?

  教师演示:讲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玩具会发出声音来,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所产生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造型:形状各异、奇特有趣;

  色彩:色彩丰富多彩、鲜艳;

  图案:装饰性强、生动活泼;

  5、 发展阶段

  a、 讨论

  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现有的材料制作造型奇特、图案漂亮、声音悦耳、色彩鲜艳的玩具。

  提示: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大胆地想象创造,各小组的同学要积极出主意,同时要服从组长的安排。

  b、 制作

  a、 构思(根据小组的讨论进行设计)

  b、 动手制作(考虑造型的奇特有趣)

  c、 装饰(从色彩、图案方面进行美化玩具,可用绘画或剪贴等方式进行装饰)

  教 师进行巡视指导

  c、 作业展评

  a、 同学演示各自的玩具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b、 选出最佳玩具若干个并进行表扬(包括最佳合作小组)

  c、 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6、 收拾整理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完善或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出更完美的玩具。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编1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