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语文教案模板

时间:

【精】语文教案模板(实用4篇)

【精】语文教案模板(实用4篇)

语文教案模板1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节课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懂的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学会“旁、许、石”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和词语

  2、口头组词:乌 ( )鸟 ( )喝 ( )渴 ( )

  3、指名读课文。

  二、 学习三、四节。

  1、轻声读课文,自己想办法挤住“旁、许、石”三个生字。思考: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它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2、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挤住“旁、许、石”三个生字。

  石:注意读准翘舌音,并要与“右”比较不同点。

  3、 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板书:想办法)

  4、 它是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把课文中有关的这一句齐读一下。(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5、 “许多”是什么意思?(很多)乌鸦想出办法来了,这时它的心情不知会有多高兴,让我们一起用高兴的心情来读第三节。

  6、乌鸦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来喝到水的呢?谁来把第四节读一下?

  7、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会升吗?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教师出示用具,做:小实验:拿出一直装有半瓶水的透明玻璃瓶,瓶子外面用红线做好水位得记号,然后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去。要求学生看清老师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去的,放进以后,石子怎么样?水怎么样?

  8、讨论。

  (1)“一颗一颗”是不是两颗?(很多颗)

  (2)出示句字:

  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

  比一比,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没有把小石子有多少说清楚。第二句用一颗一颗,说明小石子有很多颗,也说明乌鸦不怕辛苦、不怕累。)

  (3)“一颗一颗”怎么念?要读得慢一些,让人家听了,也知道乌鸦放进的小石子很多。

  (4)石子放进瓶子,瓶里的水怎么样了?

  教师讲述:石子放进瓶子里,占了水的位置,所以水就升高了。

  (5)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吗?

  出示句子: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比一比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话把水是怎样升高的说清楚了。)

  (6)乌鸦喝到水了(板书:喝到水)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把第四节齐读一下。

  三、复习巩固。

  认读词语:喝水 口渴 到处 可是 里边 许多 石子 办法 升高

  四、作业。

语文教案模板2

  爱迪生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地进行发明创造的事迹中受到教育。

  2.读懂重点词句,通过读课文,感受当时的情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介绍

  同学们都知道,天黑了,屋里暗了,随手就会开灯,可是你们知道电灯是谁最先发明的吗?他的名字叫。(板书课题)谈一谈你所了解到的有关的情况。(学生谈)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从中要向学习什么?让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投影出示预习课,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新词,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中每段主要讲了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l.指读词语。(出示幻灯片。要求认读词语)

  2.指读课文。(分目然段)说一说讲了的什么事。(学生答)

  四、质疑

  关于文章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五、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谈。

  (是美国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从小家里很穷。他非常爱科学。)

  (2)从哪儿可以看出热爱科学?

  (3)集体交流、师生评议。

  学生应理解到:

  ①他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一句中的常常一词能表现在学科学上投入很大,说明他热爱科学。

  ②在低劣的条件下坚持做实验。从拣来瓶子和罐子中可以看出表现他热爱科学。

  (老师按学生谈的随机引导。)

  (4)指导朗读。

  要突出从小热爱科学,读出此语气。

  ①自由读。②指名读。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坚持在火车上做实验,主要写了哪一件事?结果怎样?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热爱科学?

  (2)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依次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出:①发生意外情况,结果是:东西被扔,耳朵被打聋。②从卖完了报就

  有趣可以看出他爱上了科学,迷上了实验,感到其乐无穷。

  (4)朗读指导。

  要读出做实验的乐趣,意外情况的紧急,结果的严重。①自由练读。②指名读。

  3.学习第四段。

  (1)先默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出示思考题)

  ①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内容?

  ②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句是总说句,明确告诉我们研究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后面几句讲他决心没有动摇的具体表现。

  (2)小结:总结弄懂自然段意思的方法。

  先读读这一自然段,再弄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然后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最后归纳总结出整个自然段的意思。

  4.运用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l)的哪些地方使你敬佩?自读本段,划出重点句子。谈理解。

  ①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学生应抓住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体会出不怕失败、对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

  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睡一会儿。连续工作,体会出他不怕劳累、坚持不懈的品质特点。)

  ②你能概括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吗?

  (对科学顽强实验、严肃认真、坚持不懈地研究。)

  (3)朗读指导,要读出的品质特点。

  ①学生练读; ②教师范读指导;③指名读;④学生再练读。

  5.学习最后一自然段。齐读并思考:

  (1)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概括一生)

  (2)你还知道发明了什么?

  六、总结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的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我们要学习什么精神?

  探究活动

  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创造发明知多少或寻找中国的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发明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语文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回声的科学知识,学习本文生动具体地介绍知识的方法。

  2.掌握生字词,练习做卡片,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1.科学小品的写法

  2.回声的科学原理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前面学过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大自然不仅有美妙的`语言,而且有奇妙的声音,当你站在高山顶或深谷里高呼一声的时候,当你站在大厦或遂道里用力击掌的时候,侧耳一听会听到什么呢?回声,有时回声还不止一次,而是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回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读了这篇课文,就明白了。

  初读课文,正音解词:

  隧道(suì) 圜丘() 层峰叠障(zhàng) 庞大(páng) 巍峨(wēi)(é)

  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一)点明回声发生的原理。

  (二)举例说明回声因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多种回声现象。

  (三)用事实说明了解回声,利用回声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性。

  读课文,请学生画出文中所举事例,并依次编上序码。

  ①在高墙或室内说话,听不到回声。

  ②捷克阿德尔什伯赫旁的断岩能听到三次回声。

  ③江西弋阳圭峰的“回声谷”能听到四次回声。

  ④英国牛津郡一个地方,一声枪响回声达20次之多。

  ⑤雷声经过地、山、云回声隆隆不绝。

  ⑥北京天坛回音壁、三音石、圜丘。

  ⑦冷空气团和云雨层也会反射声波。

  ⑧阿尔卑斯山铁路隧道里的爆炸声能传到160千米远的地方。

  ⑨回声探测仪器,声纳。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三个段意)

  (具体生动地说明了回声的原理、现象以及了解回声、利用回声的重要作用。)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①文章开头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引用)(拟人)

  作用是什么?(点题)

  把回声比作什么?(比作女性)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原声和回声就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将回声现象化作一种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了)

  文章引诗开头,有吸引力,拟人形象,富有情趣。

  ②第二段说的是什么?(回声发生的原理)

  ③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由具体到抽象)

  第二部分

  ①第4段说了什么?(1次回声)

  第5段说了什么?(回声2至20次)

  这两段按什么顺序写的?(由少到多)依回声的次数为序。

  ②第4段分说什么情况?

  (分说“较远”和“太近”两种情况,大略说明听到回声的条件)

  ③第6段说了什么?(总述回音壁、三音石、圜丘)

  7—9段分别说了什么?(分别介绍了回音壁、三音石、圜丘)

  采用了什么顺序?(由总到分)

  ④第七段,说明墙体是为了说明什么?(反射条件)

  “由于……”一句点明了什么?(点明原理)

  ⑤第10段说了什么?(液体、气体也反射声波)

  第11段说了什么?(用隧道事例证明)

  顺序?(由固体到液、气体)回声的表现。

  ⑥第11段,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先说现象奇怪,再作科学解释)

  第三部分

  ①第13段说了什么?(用事实说明,利用回声有重要性)

  ②第14段说了什么?(用事例说明回声仪器的迅速发展)

  顺序?(由实际到应用)写的是回声的用途。

  总结①说明方法

  (1)举例子

  (2)下定义

  (3)作比较

  (4)列数字

  ②修辞方法

  (1)拟人

  (2)设问

  (3)连珠(顶真)

  ③填表

  写作方法

  表现形式

  具体例子

  表达效果

  由具体到抽象

  由具体到抽象

  第1、2自然段

  引人入胜

  知识原理

  由抽象到具体

  第9、10自然段

  具体形象

  结合

  先说知识后举例子

  第4自然段

  生动有趣

  具体例子

  先说事例后说知识

  第10自然段

  说服力强

语文教案模板4

  教材分析:

  这是泰戈尔诗集《新月集》的两首散文诗。作者用平和的笔触,娓娓道来,像在诉说又似自语,描绘了小朋友美好、善良的内心世界。《对岸》中诗人通过“我”想象中的“对岸”,描绘了一片恬美神奇的乐土。《职业》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用儿童的眼光写出了“我”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几种职业的向往。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同学自读自悟,用心去感受,使同学自身发生共鸣,受到启发教育。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会内心独白手法所发生的效果。

  3、引导同学默读考虑,小组交流等方式,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大胆发言,发挥想象力来谈学完此文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同学默读考虑,小组交流等方式,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大胆发言,发挥想象力来谈学完此文的感受。

  教学思路:

  一、学习《对岸》。

  (一)初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内容画下来。

  2、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

  (二)再读课文,把文章读明白。

  1、同学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考虑:

  (1)散文可分为几局部?每局部主要写了什么?

  (2)小朋友为什么渴望到对岸去?设想一下,对岸情形如何呢?对岸在小朋友心目中是怎样的两幅画?

  (3)诗人如何描绘“我”想象中的对岸的美丽景色的呢?

  (4)读了诗歌,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学讨论、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着朗读,说说你认为怎样才干读好这篇散文?

  二、学习《职业》。

  (一)初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内容画下来。

  2、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

  (二)再读课文,把文章读明白。

  1、同学自由读书,考虑:

  (1)“我”当时只是一名同学,为何有从事这几种职业的念头,并且“我”为什么只想从事这三种职业?

  (2)读了散文,你有什么感受?

  (3)你长大了想从事什么职业?

  2、同学讨论、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1、熟读散文。

  和板书设计:对岸

  眷恋故土、热爱母亲

  职业

  你长大了想从事什么职业?

【精】语文教案模板(实用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