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人世间》观后感

时间:

《人世间》观后感5篇

《人世间》观后感 篇1

  周秉义自不必说,上山下乡的政策实施之前,他就已经被兵团给录取了。

  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周秉昆和周蓉姐弟俩必须留一个在家里,按照周志刚夫妇的计划,是打算把周蓉留在家里的,但是没想到周蓉为了追求爱情,不管不顾地跑去了贵州,把整个家都扔给了周妈妈和周秉昆。

  当然,那时候的周蓉应该不会想到后来的事情。

  这些年来,一直是周秉昆在家里,虽然比哥哥姐姐少吃了一些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受累最多的——

  周秉义在兵团,因为有才华的缘故,一直比较受重要,如果不是为了郝冬梅,可能他早就成了军区领导了;周蓉在贵州,虽然远离了家乡,但是做一名乡村教师,倒也不算太累。

  毕竟,那时候的老师,只要教好书就够了。

  反观周秉昆,作为兄妹三人中读书最少的一个,先是在木材加工厂上班,从事体力劳动,后来去了酱油厂,又被分配到了出渣车间,干的还是体力活。

  最为重要的,周秉义可以和郝冬梅出双入对,周蓉可以和冯化成相亲相爱,反倒是周秉昆和郑娟,明明彼此相爱,却不得不地下恋。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家里就只剩他一个孩子,遇到家里的苦活累活,也只有他去干,周秉义和周蓉就算再担心家里,也是鞭长莫及,更何况那时候的周蓉,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爱情和爱人的诗歌,未必会操心家里的事情。

  所以,相比而言,周秉昆吃的苦要比哥哥姐姐多。

《人世间》观后感 篇2

  勾勒时代,细节多是举重若轻的。周秉义和周蓉是学霸型文艺青年,剧里用“书”四两拨千斤。周秉义去兵团报到前关照弟弟保管好61本书,强调这些书放在工人家庭才安全,寥寥几笔点出特殊的年代背景。周蓉追加叮嘱,“里边还有我三本”,《叶尔绍夫兄弟》《安娜·卡列尼娜》《唐诗三百首》,精巧暗示了一个诗意浪漫爱情至上女子的`未来。

  多数时候,细节是伏埋千里的。父亲周志刚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前期老工人的戏份不算多,但前后呼应的戏剧“扣子”丰满了父亲的形象。他极重道义,终于跋山涉水探望女儿,见女婿第一面便明确,周家祖训做人要懂报恩。一个“恩”字后来成了他接受“寡妇”郑娟成为周家一分子的驱动,因他瞧见了与美丽容颜不相符的布满茧子的手,瞧见了干干净净、脸色红润全然不似昏迷两年的老伴。一家之主的他明事理,既没在郝冬梅家“落难”时劝长子分手,也能在时移世易后常常体谅儿媳的难;可他偶尔又不那么通情,带儿女三对夫妻串门拜年,跟邻里乡亲念叨周家走出两名北大学子的荣光,却忽视了为周全哥哥姐姐岁月静好、替全家扛过艰难光景的小儿子夫妻。

  绵密细节渗透在《人世间》里,人们得以看见一个有斗嘴但不撕裂、有个性但又相濡以沫的原生家庭。这样平凡的周家,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中国社会最普遍常见的原子。观剧的家庭对上了剧中一家人的信道,观众自然会认可,时代进程里周家众人的浮沉,就是当代中国百姓五十年生活变迁的真实注脚。

《人世间》观后感 篇3

  最近,电视剧《人世间》正在热播,而我一集也没看,我选择了听书。听书,是为了比电视剧更精细的掌握这篇巨著的细节。是比读书更充分利用时间的方式。

  今天,在周秉义去世的遗憾里,在周秉昆和郑娟的憧憬中,我结束了全书136集的收听。

  长篇小说《人世间》记录的上世纪东北城市贫民区“光字片”里,以城市小人物作为视角展现50年来百姓生活画卷的故事。故事从个人命运到家庭关系,从柴米油盐到人情世故,无不写满了底层平民在生活中的苦难和遗憾。同时,也写出了一代人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善良正直、有情有义、坚韧担当的中国人形象。

  听书听到了最后,有些过不去的怨恨最终都放下了,曾经耿耿于怀的心结也得以释怀。精明世故的人终于醒悟,在失去后懂得了珍惜。而周秉义,周秉昆,周榕,蔡晓光,郑娟,春燕儿,国庆,敢超,周楠周聪弟兄俩……他们都是书中平凡的人物,也是,现实中每一个平凡的我们。

  梁晓声曾经说过“自己是最不喜欢出书的人”,然而他的这部巨著却在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读罢这部作品,想法很多,感慨很多,皆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和时代的进程。我认为堪与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媲美。

  有句话说:当你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就读读余华的《活着》。我读过,但还没到熬不下去的时候,余外收获的且是满满的动力。这里不针对某一部作品,是泛指!

  弱者习惯于依赖,强者鞭挞自己成长。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会泪流满面,有时,发现自己也很厉害,勇敢地走了很长的路,做了很多的事,面对过很多复杂的人……

  在读书中感动自己!

  在生活中历练自己!

《人世间》观后感 篇4

  《人世间》真是写尽了人生百态。人的一生总是起起伏伏,有高潮也有低谷,有好事也有坏事,五味杂陈才是生活的本相。随着周秉昆的努力,一家人终于搬进了大房子,不过大家却发现,回到吉春的周蓉并没有接女儿回家,冯玥还是住在舅舅家。

  周秉昆和郑娟对她也是非常好的,特意为她留出一间房。而他们的两个儿子则在父母的房间里睡上下铺。

  周志刚退休回家,冯玥问郑娟:姥爷啥时候走?还问他住在哪儿?明显是害怕他跟自己抢房间。郑娟一手带大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自私呢?

  冯玥出生后,应该是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那个时候虽然父母都在贵州,日子很艰难,可起码一家人在一起。可因为一次回家探亲,冯玥就彻底跟父母分离了。

  冯玥渐渐接受了郑娟的照顾,不太想跟着爸妈回家了。而那些年,周蓉也忙着上学、考研,也无暇照顾女儿。其实那个时候他们在北京,完全是能够把孩子接回去的。冯化成出于对孩子教育的考量,想留在北京,可是周蓉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女儿的问题。

  虽然郑娟和周秉昆对她非常好,但是随着冯玥的长大,她知道那不是她的父母。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呢,很少管她,所以她跟他们在一起非常不自在。

  在这种生活下,她的亲情观念是极为淡薄的。父母不管自己,郑娟和周秉昆又不是自己的父母,她早早学会了只爱自己。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周楠一直把周秉昆当成自己的父亲,睡梦中听到父亲来看他,朦朦胧胧地说了一句:爸爸辛苦了。他看得到父母为这个家的付出。

  而冯玥呢?她只看到父母在北京生活得很好,回到吉春也生活得很好,可是他们却没有为自己做过什么。郑娟和周秉昆虽然对自己很好,可那替代不了父母的爱。

  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她的亲密关系缺位,所以她的亲情意识也非常淡漠。

  基因是会遗传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冯玥的父母骨子里都是追求自由的,这一点,冯玥完全继承了。

  冯化成当初对着周父周母发表“养口体”和“养心智”的观点,口上说着这两点一样重要,可实际上他是在提醒周父周母“养心智”更为重要。再加上后来拜年遇见的一系列事情,周志刚内心不就是觉得“养心智”更重要吗?

《人世间》观后感 篇5

  最近,火了的不仅有北京冬奥会、冰墩墩、中国年,还有《人世间》,让我们透过一部剧,了解一座城,让一座城因一部剧“火出圈”。

  《人世间》多个取景地,成为了旅客打卡的.新地标,这是优秀文艺作品的“溢出效应”,让我们能够在一部剧中,更好地读懂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发展内涵。事实上,《人世间》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是以更生动的方式向我们讲述历史,更是为新时期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CALL”,为吉林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带来了新机遇。要让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尤其需要走好“跨界”发展的新路,加强文艺与旅游的融合,既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喜欢吉林,也为新时期吉林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人世间》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