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

时间:

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3篇(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文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3篇(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文章),以供借鉴。

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3篇(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文章)

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1

  课题: 第十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相对稳定发展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等知识。

(二)导入新课: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除了美国以外,环顾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由于西欧是二次大战的主要战场,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到处是一片废墟,遍地瓦砾,各国的粮食、原料、燃料等重要物资严重奇缺,号称“不夜城”的巴黎,晚上的路灯只开一半,而且灯光微弱,德国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占领军的每日分发食品度日。各国许多工厂生产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工业水平下降。当时笼罩着西欧的气氛是严重萧条和一片绝望,西方舆论界多不乐观,认为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着手进行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出示本课学案:

  第10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

  2、 理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 通过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

“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阅读教材52页,简述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2、 阅读教材52——53页,分析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

  3、 阅读教材53页,列举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二)设问导读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为了对付,给予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50-70年代, 经济持续繁荣。

  2.20世纪年代, “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 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称 。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 ,欧盟成为世界上 的经济体。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

  5.20世纪年代中期以后的近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6.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年,日本 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 大国的欲望也开始了膨胀, 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合作探究:

  1、 我的问题:

  2、 我们的问题:

  3、 老师的问题:

⑴、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⑵、 战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⑶、 欧盟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延伸:

  列举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它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五)、系统总结:

  战后西欧经困难,依靠美援得发展。

  欧盟成立于93年,资源共享利发展。

  五十年代日崛起,发展速度数第一。

  科技立国政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

  欲做政治大国梦,亚洲邻国不答应。

(六)、巩固训练:

  1二战后对西欧经济恢复帮助最大的是 (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苏联

  2、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1993年 B、是欧洲国家政治军事集团

  C、有统一的军队 D、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3、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 )

  A、欧洲共同体 B、联合国

  C、不结盟运动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额发展的原因是( )

① 美国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 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

  A、美国的扶持 B、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的技术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头巨资发展教育和科技

  6

⑴、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国?其次是哪国?

⑵、 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⑶、 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七)、当堂反思:

  课改提了好多年,我也进行了不少的摸索、尝试,但没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原因是对学生“不放心”,怕学生听不懂,怕漏了知识点,怕学生提不出问题??怕这怕那,杞人忧天的思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依赖”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教改春风的鼓舞下,我试着摸索实践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现借《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一课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设计导学案,首先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目标及重难点,学生在预习时就避免盲目性,有章可循;预习部分,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表现自我;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即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的优势、智慧。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如:在本节课我设计了问题:“请你找出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我们从中可以得到那些启示?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使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形成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节课的容量很大,在讲授本课内容不应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上,不能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知识只是一个载体,传授知识也只是一个过程。要在讲解知识中,通过一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这样这节课才更有深度和力度。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是“欧共体”的背景未讲清。应向学生指明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60年代建立“欧共体。”二是在讲述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重点分析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点,应向学生指明战后西欧和日本都乐于和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进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穿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2

  课程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1.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背景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2.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课程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由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设计思路:

  1.本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及教学过程。

  2.通过阅读、课外搜集资料、自制录像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通过课堂短剧、辩论会,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体验历史的感觉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4.通过动手制作录像片、制作表格、搜集历史资料等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5.通过录像、课后作业等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能够经常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学习、思考,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观点。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编自演孔子办学、因材施教等短剧。

  2.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作好辩论准备。

  3.让有条件、感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历史旅游小组,游览南京夫子庙大成殿,自己讲解、自己导演、自己拍摄有关孔子的录像。

  4.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步骤:

  1.投影:画谜(打一历史时期,谜底:春秋战国),由学生猜出,引出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

  2.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归纳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3.推出本课课题

  二.教学内容:

  1.孔子:

  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A.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思想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概念。

  学生活动:①在学生阅读探讨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由对孔子的“仁”、“礼”思想了解较全面的学生扮演孔子,再现孔子设坛讲学的情景,并在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中,归纳出孔子的“仁”、“礼”思想内涵。②感性认识孔子:放映学生自制录像“夫子庙大成殿一日游”。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B.伟大的教育家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回忆小学社会课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并结合语文课刚刚学完的《论语十则》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出孔子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相关论述,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性。

  学生活动:学生以“因材施教”等小品表演形式,演绎、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儒、道、法”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善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师活动:以图表形式(内容含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孔子与百家争鸣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儒、道、法三家的思想特征,并印发有关资料,供学生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首先归纳出各学派的主要思想。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相关表格,并填写。通过讨论分析儒、道、法三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三组,分别以儒、道、法的思想主张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的情境。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指导(以探讨方式提出参考意见,不作最后结论)、学生参与(允许提出不同意见),从两方面进行小结:

  1.诸子百家中儒、道、法三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2.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集诸子百家所长形成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

  四.迁移应用(课后作业):

  结合我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就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3

  课题: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型:新授课 年级:七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主

  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文化史。在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者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

  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

  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编制表格,增强学生阅读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导

  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孔子教育成就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阿奎那 哥白尼

  培根 牛顿 伏尔泰 康德 达尔文

  教师:孔子被国际学术界尊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世

  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如此

  崇高的地位?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走进孔子生活的时代。

(设计意图:以孔子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在世

  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 礼崩乐坏: 春秋战国的纷争

  展示: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现代文翻译:周平王即位,东迁到洛邑,来躲避犬戎的侵扰。周平王时,周

  天子的权威下降,诸侯之间强大的兼并弱小的,齐国、楚国、秦国、晋国这些国家很强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了。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回答问题。

  小组一:政治上,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最著名的是商鞅变法。

  小组二: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私田被开垦出来。

  小组三: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日益残酷和激烈。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周天子地位衰微,诸侯王崛起,周初

  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被逐渐破坏,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一些有识

  之士面对这种种新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

  的政治主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的纷争对政治、

  经济、军事上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孔子、老子思想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

  会背景。)

  二、 孔子和老子: 仁者与智者的思考

  1.仁者——孔子

(1)思想家孔子

  展示:

  孔子

  教师:孔子是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宋国贵族后裔。他三岁丧

  父,自幼生活贫苦,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官,后升任鲁国大司寇。晚

  年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但其政治主张不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用。后来回到

  鲁国专心整理古代典籍,广收门徒,潜心教育事业。

  展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现代文翻译: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问:?伤着人了吗??没有过问马

  的情况。

  教师:通过以上材料,请同学们说一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这段材料反映了他什

  么思想?

  学生:孔子关心人,而不在意财产的损失。

  学生: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教师:孔子所提倡的“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认为“仁”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就是“爱人”。

  展示: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疑)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

  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

  现代文翻译:孔子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人在坟前痛哭。孔子扶着车前面的横木听了会儿,派子路前去询问:?你在这里哭,好象有什么伤心事啊??妇人回答:?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答到:?这里没有暴虐的政权。?孔子说:?子路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教师:孔子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感慨,反映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 学生:孔子主张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法。

  教师: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孔子的言论,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

(2)教育家孔子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一说孔子在教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

  学生:孔子创办私学。

  展示:

  孔子讲学图

  教师:夏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是没

  有机会进入校门的。孔子创办了私学,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展示:

  孔门弟子

  颜回 曾参 子路

  教师:孔子招收学生不问身份贵贱和家世贫富,只要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

  干肉当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孔门弟子。孔子弟子大多数出身于平民,也有商人出身,还有出身于贵族的。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像颜回、子路、曾参等人,在历史上都非常有名。

  教师:孔子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示: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曰:?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

  现代文翻译: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说:?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 冉有问孔子:?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吧。?

  公西华对孔子说:?子路来问你听到就马上行动吗?你告诉他有父兄在,要听他们的意见;冉有来问你听到就马上行动吗?你让他马上就去做。我很迷惑,敢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有这人遇事好退缩,所以鼓励他前进;子路这个人好胜,所以让他后退,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教师: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了两个学生不同的回答。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

  思想?

  学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展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教师:孔子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要“温故知新”。

  展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教师: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段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展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教师:孔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对于我们学习有什么帮助呢?

  学生: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

  学生:要虚心好学,善于向别人请教。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帮助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论

  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教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孔子的学说成为以后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教师:从汉朝开始,孔子受到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孔子及其后代两千多

  年来一直拥有着崇高的地位。孔子也被尊称为“至圣”、“万世师表”。而在今天,孔子及儒家学说,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展示:

  世界各地孔子学院

(设计意图:通过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建立,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

  想,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标志,走向世界。)

  教师:在与孔子生活的同一时代里,还有一位智者不得不提,这就是老子。孔子

  曾经向老子请教礼,称赞老子“学识渊深”、“志趣高邈”。

  展示:

  孔子问礼于老子

  2.智者——老子

  展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现代文翻译: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教师:这段材料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学生: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 展示:

  塞翁失马

  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老子的辩证

  法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和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分别反映了仁者与智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思考。随着战国时期的到来,迎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三、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

  古为今用: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我们班中存在着个别同学不按时上交作业的'问题。请同学们分成4组,分别以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观点,来说出你的?治班方略?。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儒家小组:应该多关心、爱护这些同学,加强思想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改正他们的错误行为。

  墨家小组: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我们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帮助那些

  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道家小组: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现在有些同学还小,没有意识到做作业的

  重要性,等升入高年级后,他们的自觉性会得到提高,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法家小组:我们可以制定班规,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惩罚,如果不完成

  作业,就不许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也不许参加课外活动等。

  教师: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活学活用,其实每家学说都有可

  取之处,我们要做到“博采众长”,从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治班方略”的陈述,既帮助理解了百家争鸣各派的政治

  观点,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你认为哪家学说更符合当时社会的状况? 学生:法家提出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符合战

  国纷争的状况。

  展示:

  嗟乎!寡人得见此人(韩非子)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

  现代文翻译:哎呀,我要是能见到这个人(韩非子),与他交游,死也没有遗憾了!

  教师:法家学说最终被秦始皇所采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国家。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四、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根基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呈现出的“百家争鸣”,特别是儒家的“仁”、“义”、

“礼”、“智”、“信”,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法家的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采用,形成“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这些不仅对当时的思想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源头,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列举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的纷争

  二、孔子、老子:仁者与智者的思考

  三、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

  四、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根基

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3篇(初中实用历史教学设计范本参考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