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

【推】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2篇)

【推】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2篇)

小学数学教案1

  一、设计理念:

  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既巩固了小学基础知识,又为初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运用相关规律,熟练的进行解方程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移项解方程的历程,观察、比较,进而归纳出解各类方程的快捷方法,得出一些相关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适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掌握各类解方程的一些规律,运用相关规律,熟练的进行解方程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移项解方程的历程,观察、比较,进而归纳出解各类方程的快捷方法,得出一些相关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归纳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勾人入境:

  同学们,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学会了解方程,其实上,熟练后,我们可以不用写得那么麻烦,三言两语就可以轻松地解方程了啊!想学吗?

  (二)、漏知互学:

  我们先按运算符号把方程分成四大块:一、加法方程,二、乘法方程;三、减法方程;四、除法方程

  先来看第一大块的加法方程

  186+x=200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186+x=200

  解:x+186—186=200—186

  X=14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186+x=200

  解:x=200—186

  X=14

  有什么规律呢?先看符号(+——--符号相反)再看数字(数字顺序也相反),那合起来说就是:加法方程,数符相反。有趣吗?

  现在我们再看第二大块的乘法方程

  36×x=108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36×x=108

  解:X×36÷36=108÷36

  X=3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36×x=108

  解:X=108÷36

  X=3

  师:他们又有什么规律呢?(课件展示)哦真聪明!乘法方程与加法方程的规律一样,数字顺序和运算符号都相反了,所以我们把乘法方程与加法方程合在一起称为:乘加方程,数符相反。明白了吗?记住了吗?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三大块,减法方程:

  X—36=12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X—36=12

  解:X—36+36=12+36

  X=48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X—36=12

  解:X=12+36

  X=48

  那么它们又有什么规律呢?先看未知数x都在减号前,接下来的运算符号都用加法,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减法方程都是用加法呢?别急,请看:

  108—X=60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

  108—X=60

  解:108—X+X=60+X

  108 =60+X

  60+X =108

  X+60-60 =108-60

  X=48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108—X=60

  解:X=108—60

  X=48

  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题减法方程与上面两题有什么不同呢?对,未知数x都在减号后面,运算符号都是用减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两张种减法方程合并起来说:减法方程,前加后减。未知数x在减号前用加法,未知数x在减号后,用减法。

  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第四块,除法方程:

  X÷12=5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

  X÷12=5

  解:X÷12×12=5×12

  X=60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X÷12=5

  解:X=5×12

  X=60

  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对,眼睛真厉害!未知数x在除号前,解完这道题,谁发现,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与减法一样,1、未知数X在除号前面,2、都用乘法,3、数字没有相反。怎么办,对,先算完另外一种情况(X在除号后的)再说,那么请开始吧。

  48÷X=3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48÷X=3 48÷X=3

  解:48÷X×X=3×X解:X=48÷3

  48=3×X X=16

  3×X=48

  X=48÷3

  X=16

  仔细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解除法方程的规律你找到了吗?1、未知数X在除号后面,2、都用除法,3、数字没有相反。以上说明在除号前后的计算方法不一样,那么它的规律要根据X在除号前后来判断,X在除号前用乘法,X在除号后用除法,从而得出他的规律是除法方程,前乘后除,它和减法有类似感。

  (三)、流程对测:

  小组内各出加减乘除的方程各一条,然后交换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小组开始探究,教师巡逻指导

  (四)、结课拓展: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对除数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题,能较快地求出一位商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除数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题的灵活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能较快地求出一位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口算卡片)

  15×4 16×5 16×6 4×25

  60÷4 80÷16 96÷16 100÷25

  60÷15 80÷5 96÷6 100÷4

  14×8 24×7 26×5 24×5

  2、先说出思维过程,再说结果、

  15×6+15 25×8—25 24×5+24

  14×7—14 26×4+26 16×8—16

  3、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5×( )<76 16×( )<120

  25×( )<204 24×( )<124

  26×( )<158 14×( )<121

  二、学习新课

  (一)启发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的试商方法、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完成下面例题,并通过思考还可以采用什么不同的方法试商、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70÷14=

  (1)学生独立解题、老师巡视、个别指导,有目的地了解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2)学生讨论、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深入各个小组,掌握学生实际情况、

  2、师生共同小结

  (1)当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组织学生集中,先请一名用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同学讲述试商过程、(把除数14看成10试商)(老师板书)

  同学回答后,老师可以请同学评议一下,同学们可以说出,用这样的试商方法,需要调商好几次,比较麻烦,影响计算速度、

  (2)老师请用不同方法试商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解法、

  生:把14看作10来试商,商7后和14相乘,积是98,98比70多28,28是2个14,所以改商5、

  老师可以出示投影片,(与这个同学讲的思路一样)老师给予鼓励,并补充说:很好,调商一次、

  生:我是用口算,14和5相乘,积是70,所以我直接商5、

  老师出示投影片,(与这个同学讲的思路一样)给予肯定,非常好,一次确定商、

  生:把14看成10来试商,商7一定大,先试商6, 6和14相乘,积是84,还大,改商5、

  老师出示投影片,(与这个同学讲的思路一样)老师表扬:也很好,肯动脑筋,调商一次、

  生:14接近15,我把14看成15,5个15就是75,所以商5、

  老师肯定这个学生,平时注意口算练习,这样,试商的速度能提高、

  (学生回答不同的解法,不一定按老师准备好的顺序,教师要有应变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最佳试商方法、今后自己在做题时可以灵活选用、

  3、做一做:

  订正时,请说明自己试商的过程、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 240÷26=

  看题后,思考片刻,理顺思路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试商方法、通过启发,比较后,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自己尝试一下,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3、集体汇报、按照例1的做法,学生回答哪种试商方法,老师出示哪种事先准备好的投影片、

  生:把26看作30来试商,商8,8和26相乘,积是208,240减208,余数是32,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改商9、

  师:看哪些同学的思路与这种方法相同、(老师要重视这种反馈信息)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个26是260,比被除数240多20,所以商9合适、

  师:给予肯定,看看哪些小组有这种思路是谁说出的,应该表扬、

  生:把26看作25来试商,4个25是100,8个25是200,余下的40里面还有1个25,所以可以商9、

  师:真不错,肯动脑筋、再了解一下,哪些小组讨论到这种方法,是哪个同学提出的、启发是否还有其它的不同想法,充分给时间让学生发表、

  4、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同桌同学可以交换一下,自己用什么试商方法、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讲的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除数有什么特点?(除数的个位数是4,5,6)通过学习和练习题,你能说一说,这样的题目怎样试商简便吗?(同桌位同学可以互相说一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

  当除数是14,15,16,24,25,26时,可以用灵活的试商方法,采用口算直接乘的方法,还可以选择其它能减少调商次数的方法、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题各应商几?(逐题出示)

  2、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否准确,不准确的调整过来、

  3、说出下面各题应该商几、(逐题出示,谁先看出来立即抢答)

  4、计算下面各题、(一、三、五组做上面4道题,二、四、六组做下面4道题、做完本组题,可做另一组题)

  88÷16 128÷14 165÷24 128÷16

  91÷15 150÷25 113÷15 194÷26

  四、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方法、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以解分米与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计一下你们的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组的来测量课桌的长。

  2、说一说你们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吗?老师找一至三名学生回答他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老师根据学生口述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连续量,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用10厘米为一份连续量,量的次数多,但计算起来较简单。

  3、10厘米的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

  二、学习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

  1、通过我们刚才的操作,再请同学们看看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观察尺子,1分米中有10个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对准尺子来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还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生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在数学书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用尺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划是否准确。

  2、举出生活中长或宽或高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

  3、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出来。

  四、巩固练习

  1、填写上适当的单位

  1把米尺长1()

  1把米尺长10()

  1把米尺长100()

  2、书本第4、5题填写在练习本上,老师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3、练习6,7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完成。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针对学生学习了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后设计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且已经系统学习了“表内除法”的计算,通过学习书本中的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意义与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本节课就是在这些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设计思路:

  学生虽然学习了除法,并会用乘法口诀来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将除法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不强。根据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的特点,如果练习课只是单纯训练和做题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但是二年级的小孩子想象力丰富,他们爱异想天开,所以这节课结合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通过游戏“想象力大比拼”让学生根据除法模型来编题并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除法应用题的信息和问题,以此让孩子根据自己想象的情境内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通过“我买你算”“我买你猜”这两个活动让孩子在购物的情境中运用除法的意义巩固解决除法模型的现实问题;在“我当设计师”的环节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兴趣设计商店,自己提出除法问题、解决除法问题,让学生的想象、设计、数学运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此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运用乘法口诀计算。

  2、引导学生运用标准的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除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除法意义,并能应用除法的意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除法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请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出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宠物狗图片)

  一共来了几只小狗?

  数一数:一共有几根骨头?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利用呆萌可爱的宠物狗图片引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二:画一画,抽象除法模型

  1、多种表征,抽象除法模型

  6根骨头可以画几个○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我们一起画一画。

  (1)我们一起画虚线平均分一分。

  语言表征:6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个?

  算式表征:6÷3=2

  (2)请拿笔像这样分一分。

  语言表征:

  6个○,每2个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算式表征:6÷2=3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复习除法的'含义。】

  活动三:想象力大PK

  (1)老师示范:根据除法模型图想象,提出除法问题。

  6(个)鸡蛋,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放几个?

  6(个)鸡蛋,每2(个)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几个篮子?

  (2)出示图,学生示范提出除法问题。

  6枝菊花,平均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6枝菊花,每个花瓶插2枝,可以插几个花瓶?

  (3)学生想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根据这幅图你来想象,并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小组说一说。

  请2个小组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抽象的数学除法模型想象具体的生活情境,内化除法的意义。训练时让学生根据模型图想象编题,使每个学生都扎扎实实掌握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具体情境说出除法的含义,老师示范,学生示范,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规范的表达,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完整准确地提出除法问题。】

  过渡:在想象力大比拼环节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每人奖励一个大红包!

  活动四:我买你算

  听说有一家狗狗宠物店新店开张,很多商品打折促销,走!看看有哪些促销?

  说一说物品,以及物品单价。

  正向训练——提问题,列式计算。(正向应用除法解决问题)

  每条狗链3元,用24元可以买几条狗链?

  谁能列式:24÷3=8(条)

  6元可以买3根骨头,一根骨头多少钱?

  谁能列式:6÷3=2(元)

  你想买吗?(想!)

  同桌合作:你想买什么,将你提出的除法问题说给同桌听,让同桌帮你算一算,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请几位买法不一样同学起来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层次的练习是正向应用:结合给出的生活情境,以“我买你算”的游戏形式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除法问题并解决除法问题。】

  活动五:我买你猜

  反向训练——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

  师:我还想买,出示:24÷8=3

  你猜我买了什么?

  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猜的。

  你们想玩这个猜一猜的游戏吗?

  同桌玩:先将自己买好的东西用算式表示出来,然后给同桌看,让同桌猜一猜你买了什么。

  请两位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层次是逆向应用:以“我买你猜”的游戏形式,应用除法的意义来猜测除法算式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六:我当设计师

  过渡语:刚才去了宠物店,当了一回购物小达人,你们想自己当老板吗?(想)

  好!现在你们来当设计师,设计一家自己的商店。

  要求:

  (1)画上你最喜欢的物品,标上价格。

  (2)提出3个以上的除法问题。

  学生创作,师巡视。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没有展示的作品回家后可以将作品发到我们班级数学微信群,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同学开的商店买东西。比一比,谁最会购物!

  【设计意图:通过“我当设计师”的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活动七:

  我的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状况:

  1.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的.除法。

  2.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能力,基本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3.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的新同学。昨天,我了解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评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情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1.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

  (1)一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小朋友们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①如果每人需要一张桌子(单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

  ②如果每两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张桌子?

  学生可能会想到442=22(张)

  A.402=20,B.222=44,C.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42=2,442=22。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

  20+2=22。

  482=24(张)

  462=23(张)

  (2)各班进行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成4人一组。

  ②出示问题:每4人分成一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试着解决这一问题,然后交流。特别要关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11组,还剩2人。

  (评析从学生身边的事及班级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小学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活动准备:

  1.情境导入

  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活动过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3)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4)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5)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并与幼儿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法

  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4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5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6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使学生重视估算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估算结果。

  教学重、难点:加法估算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教学用光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说说下面的各数各接近几百。

  896401609593689

  2、揭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家电图,商店里有这么几样商品,请你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价格。

  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指名口答说说自已的想法。

  500元是一个准确的价格吗?(不是,它是一个大约的价格,所以在这里不能用等号,而要用约等号“≈”

  读作:二百零六加二百九十二约等于五百元。

  指导学生写约等号,再齐读。

  2、教学试一试。

  完成第(1)问题。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自已解决,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和理由,列出相应的算式。

  完成第(2)、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不同的方法。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7题。

小学数学教案9

  [教材简解]

  教材中,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1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展示: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

  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层次三: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63○68: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3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知识目标: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为用方程解应用题等量关系做准备。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力目标:注重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

  教学重点:

  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2)当a=5时,2a=(x),a的平方=(x)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30x(2)30x+a(3)a—30x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独立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第8题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2第10-12题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1、讨论p52第13题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情感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引入

  引入: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为了某些事情或某个问题常常需要做各种调查,在调查中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与整理数据,因此就常常要用到统计图,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都见到什么样的统计图?

  你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在日常生活应用中的统计图是多种多样的,只不过我们目前所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三种统计图,但是你们在学习和观察中是否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些信息要用扇形统计图来呈现、有些要用条形统计图来呈现、还有要用折线统计图来呈现的,那么,我们在选择统计图时,以什么为标准,作为依据呢?也就是说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用途呢?这就是我本节课要跟同学们共同研究的内容——统计图的选择。

  二、探究新知

  A、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1、出示教科书第121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第25 — 29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2、师生共同小结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清楚选择的依据。

  三、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教科书第122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第(1)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题反映的是喜欢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3)题反映的是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问答竞赛

  学生分小组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提一个统计图的问题,其他学生回答应用何种统计图,再一次让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选择统计图。

  3、火眼金眼:让学生看统计图读信息

  (1)某班学生膳食喜好人数情况统计图(少挑食,要注重膳食营养的均衡)

  (2)中秋节小明一家月饼分享情况统计图(学会分享、学会感恩)

  (3)我校学生05~09年上黑网吧人数变化情况统计图(网吧尤如一把双刃剑,随时伤及自己和他人)

  (4)假如你是下一届英国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你猜我国会夺得多少枚金牌?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奥运会

  ——统计图的选择

  条形统计图清楚反映各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清楚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清楚反映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图,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这课的设计突出了“统计图”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促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经历选统计图的过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字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践证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如课的开始,播放04年奥运会刘翔夺冠情景及部分冠军的照片引入问题,在练习环节解决有关NBA、垃圾处理、跑步、我国人口等数据问题,在展示部分投影学习成绩、海口空气质量、家电销售情况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

  2、明确分工的合作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是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之一,人们也在进行着有关方面的深层次研究。“统计”知识的学习,比较适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组织了一些“合作学习”。在归纳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后,让学生同桌合作做图,小组讨论选统计图来巩固知识点。在整个过程中,先出现范例,内容贴近生活,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后又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讨,在小组讨论中发扬合作交流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设计中安排了不同层次的互动环节,而且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紧张活泼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归纳总结法

  学法

  练习法、测试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

  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推】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2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