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时间: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精品15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上教材〈小数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2×3= 5000×17=

  20×3= 500×17=

  200×3= 50×17=

  20xx×3= 5×17=

  口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一、情境导入

  1、天里,几位小朋友想一起去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来到商店买风筝。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自由说(鸟风筝元/只……)(教师顺势板书)

  3、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教师顺势板书)

  类型单价数量

  鸟风筝

  鱼风筝

  三角风筝

  半圆风筝

  4、如果他们三位小朋友想买3个鸟风筝需付多少元?怎样列式?

  5、学生独立列式。

  6、交流想法×3或++。

  7、教师适当小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并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计算

  1、×3等于多少呢?请你自己尝试计算出得数。(教师巡视,并要求部分学生在黑板上罗列不同的计算过程)

  2、全班交流各种方法

  3、教师指出重点研究以下方法

  4、在学生的自主解释过程中教师顺势板书,并重点指出这样做的关键步骤是将元转化成35角,实际上就是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5、用这种方法尝试计算你自己的数学问题,买怎样的风筝,买几个,需付多少元?

  6、同桌检查一下。

  三、探究算理和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5=?,提问:“不是钱数,怎样计算?”自主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说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顺势板书)

  3、同桌互说算理

  4、请学生观察积,提问:“与相等的小数是多少?”()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5、计算×8

  6、小数乘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四人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 第2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地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夏天是吃西瓜的好季节,但现在冬天也能吃到西瓜。不过夏天和冬天的西瓜价格可不一样。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你知道“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吗?你是怎样列式的?(×3).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探索

  1.×3的得数是多少,你会计算吗?

  学生各自思考,计算。

  集体交流:

  a、×3也就是++=

  让学生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领会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b、元=8角8角×3=24角24角=元

  c、=8/103个8/10就是24/10也就是

  d、用竖式计算.

  2.重点讨论用竖式计算.

  a、结合学生的板演,教师进行板书.

  b、说说计算过程。

  c、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解决: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别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计算.)

  4.比较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5.出示:“试一试”

  先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6.讨论: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怎样才能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7.小结归纳: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a、先说说每一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分别计算。

  b、重点交流:×535×的积是多少,怎样化简?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做题后,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补充练习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顺利发射成功,它在太空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小时,“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了多少小时?

  4.练习十二第2题

  引导学生先理解题意再解答。

  5.练习十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

  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题

  评析:

  本节课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逐步深入。

  课堂内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买西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

  2.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计算×3,并通过比较,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3.多种方式组织巩固练习

  练习设计仅扣重点难点,层次清晰,能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准备:

  投影仪,例2线段图的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述下面各数的意义。

  、、

  2.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2)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 )。

  3.花布每米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演板。订正的提问:

  (1)列式时依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是怎样小数乘以整数的?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1)出示例2花布每米元,买米和米各用多少元?

  (2)指名读题后提问:根据求总价的数量关系式你会列式吗?

  米的总价:×

  米的总价:×

  (3)投影例2的线段图,教师结合图示讲解:米是1米的十分之五,所以"×"表示求的十分之五。

  提问:你能说?quot;×"表示什么吗?"80×"又表示什么呢?

  (4)概括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提问:

  ①上面三个算式的乘数有什么特点?

  ②概括地说一个数乘以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小结: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③省略号的意思是什么?你能举一例加以说明吗?

  (5)说出下面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

  750×

  2.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

  (1)提问:你能把"×"转化为学过的旧知识来计算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试算,指名演板。

  (3)集体讲解。要求学生说明积中为什么有两位小数。

  (4)放手让学生计算"×"。

  订正时重点强调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并向学生说明积里小数末尾的"0"应划去。

  (5)小结计算法则。

  提问:

  ①计算小数乘法,先按什么方法算积?

  ②积里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③你能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学生齐说一遍。

  (6)做一做。

  67×

  ×

  3.新课小结。

  提问:

  (1)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小数乘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5、6、8、9题。

  练习第5题时注重加强小数乘以整数与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的比较。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乘法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理解很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知识基础。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力目标: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数学兴趣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有关内容,寻找各种着眼点,加强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我将创设宽松和谐的练习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2,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1、米=()厘米元=()角

  150千克=()吨42米=()千米

  2、扩大10倍是()75缩小它的1/10是()

  扩大100倍是()缩小到它的1/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缩小它的1/1000倍是()

  3、去掉小数点,比原来()倍

  4、13×12=156

  13×120=()

  13×1200=()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一一口答

  小数与整数的互相转化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思维方法,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则是转化的主要依据。通过口答练习,为学生探究新知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板书

  小数乘整数

  ×3= ×5

  --- 35 扩大到它的100倍72

  ×3 ×3 ×5 ×5

  ------- ------ ------- --------

  元----105角 缩小到它的1/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数乘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下载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5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本课的重难点是:探索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课前预习时发现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课的难点,在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之后,我安排了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又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在当堂训练的反馈情况下我发现,学生对于小数乘法的`对位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对位有混淆,因此如果课堂中进行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对比题目可能会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在整节课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教学重点放在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

  本节课也是在整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让学生共同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多种计算方法,并感知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通过和整数乘法的比较,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列竖式进行计算。

  3、渗透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化。

  教学理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本节课,意图让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最终达到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等多元化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认知冲突

  同学们,秋天到了,好多水果都成熟了,你们肯定都很喜欢吃水果吧!让我们一起去大统华的水果超市逛逛吧!(课件出示带标价的水果图)

  苹果每千克3元

  甘蔗每千克元

  现在就请你来买一种你喜欢的水果吧!

  学生选择,然后全班交流。

  老师先买了2千克苹果,算算老师花了多少钱?

  后来又买了3千克甘蔗,你知道老师花了多少钱吗?

  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先自己计算,然后和同伴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发言:

  (1)×3是3个相加,我可以用小数++,打竖式计算出来就是元

  (2)元就是9角,3个9角是27角,就是2元7角,也就是元。

  (3)也可以向整数一样列竖式计算

  比较:加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更简单一些。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吃水果引入生活情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连接起来,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2千克苹果的价钱,学生很容易计算,紧接着抛出3千克甘蔗,也就是×3,是学生没有遇见过的,这时就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而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个冲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因为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与交流,了解可以有多种办法来算出×3的结果。感受到了算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二、主动参与,体验过程。

  1、同学们,今天超市西瓜特价,每千克只要元,小明的妈妈要买3千克西瓜,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列式,师板书:×3你能自己计算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方法简化成加法和乘法,并通过小数加法的计算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感知小数乘整数它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那如果我们要购买的不是3千克西瓜,而是32千克西瓜,该付多少钱呢?

  学生列式×32该怎样计算呢?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你的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认知再次产生了冲突,用加法来计算,显然不够简便,用乘法竖式显然是的办法。这样,学生就从多种计算方法中体验到乘法的化。

  2、试一试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12 ×53 103×

  告诉同伴,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揭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学生能很快发现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新课程中提倡的利用计算工具帮助学生寻找规律的很好体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快拳出击

  (1)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3= 148×= 148×= ×23=

  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针对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联系而设计的基本练习,通过这组练习,学生能进一步感知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通之处,还能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明确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它的积就有几位小数,为以后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

  (2)练一练

  同学们,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计算本领强。请同学们在书上完成。

  校对时,说说是怎样对位的`,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

  设计意图:在这组练习中,学生除了要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的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还要能了解小数乘整数的竖式的对位及写法,即按整数乘法的方法对位并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这对以后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3)同学们,你能自己列竖式计算出下面的结果吗?

  ×9 ×65 32× 54× ×24 ×1

  请一、二组的同学做第一行,三、四组的同学做第二行,6人板演。

  做完以后,同桌的同学交换检查,并检查板演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此项练习是在学生已经明确列竖式计算的要求、书写格式以后进行的,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而且相互检查,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评价的能力。

  2、大挑战

  你能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吗?555个交流,说说自己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设计意图:学生能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并正确计算出它的结果。在这里加法变的非常困难,而乘法却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学生从中体验到虽然算法多样化,但我们还要选择的、最适合的方法,这就是多样化基础上的化。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什么物体的速度最快吗?

  对,是光。它的速度有多快呢?

  是每秒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只有每秒千米,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的原因了。那闪电离我们有多远呢?

  出示:小华看见远处打闪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电的时间略去不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

  设计意图:打雷是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此是非常熟悉的,运用今天所学的小数乘法能计算出闪电离我们有多远,这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新奇,在不知不觉中又再次巩固了计算方法,并很好的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增进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上个星期天,高老师开车去苏州乐园玩,苏州乐园里我们家大约有200千米,高老师在出发之前,检查了一下油箱,发现里面还有25千克汽油,而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千米。猜猜看,高老师在去苏州乐园的路上有没有加油?

  学生发表意见。

  那怎么才能知道高老师到底有没有在路上加油呢?

  通过计算就能知道,如果25×大于200说明不用加油,如果小于200就要加油!

  学生通过计算证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这同样是一个生活中经常碰见的问题,通过先猜测,再计算,最后验证,学生经历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也是我本节课所要体现的理念之一。

  (3)我当小管家

  同学们,平时都是爸爸妈妈买菜作饭,今天想不想自己来当回小管家?下面是今日菜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猪肉

  青菜

  鲫鱼

  虾子

  萝卜

  鸡肉

  卷心菜

  

  

  8

  

  

  

  

  请你和同伴设计一份既经济又营养的菜单,并计算出你们所需要的金额。比一比谁的菜单最合理。然后星期天自己去动手实践,做一个能干的小当家。(如时间来不及,可课后完成)设计理念: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是问题,学生通过选择,计算,既巩固了所学新知,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的实用性。

  四、总结全课,课后延伸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可别忘了回家当一次小管家哦!下次,去买东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辅垫

  (一)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复习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引入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1

  花布每米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二)讨论:

  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x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三)教师提问:小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提示:

  1、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2、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四)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例1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675缩小10倍呢?

  (五)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三、质疑小结

  (一)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

  (二)提问: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什么?

  (三)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调节

  (一)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的和是多少?

  5个的和是多少?

  的7倍是多少?

  (三)根据填结果。

  () ()

  () ()

  ()x()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

  

  

  (二)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光的时间略去不算)

  七、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1。花布每米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用加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x5=(元)

  答:5米要用元。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等方式,探索出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会正确的用竖式计算。

  2、增强估算能力,提高归纳能力

  3、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课件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

  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3”是求几个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3”的过程?

  比较:是几位小数?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

  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

  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是几位小数?×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12,×53,103×,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五、巩固练习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读题。

  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9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纸片。

  教学流程:

  一、自学反馈:

  关于小数学乘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关于小数乘法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二、提示课题:

  师:真是好样的,通过自学,不但知道自己懂什么,还知道自己不懂什么,想懂什么?而且还提了许多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老师在你们这个年龄可没这么厉害。虽然多数同学对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都有了初步了解,但有些同学还不是很明白,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这节就让老师跟你们一起到小数乘法的王国里去乐上一乐,同时把所有想解决的问题都解决掉怎么样?

  三、设境激趣:

  1、出示情境图:

  师: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小刺猬的红领巾文具店开张啦,老师准备买一些文具奖励给平时工作出色,学习优秀,敢于提问,善于思考的孩子,每种文具的数量不超过10件,请同学们帮着出出主意,看买些什么文具,买多少合适。

  2、学生出谋划策。

  买4块橡皮、买9枝铅笔、买2把直尺、买5个书包。

  光顾着出主意,还得帮老师算钱呢?请你们根据图中的信息,和刚才说的数量,提出问题。

  3、提出问题:

  生1:一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多少元?

  生2:一枝铅笔记本。0、3元,买9枝铅笔多少元?

  4、探究意义与算法:

  师:第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0、2×4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四、自主构建:

  1、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呢?(可能有多种算法。)

  3、根据学生出现的各种不同方法进行点评。

  4、优化算法:你们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师:看到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小淘气也不服气,他也想出了一个与你们不一样的算法。请看屏幕(出示图形表征算法。)

  师:看懂了图所表示的意思了吗?

  师:现在谁能说说小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相互补充,尝试着说出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师板书:

  小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五、运用模型,深化拓展

  1、基本练习:分组完成同学们看情境图提出的几个问题。

  2、提高练习:做书上“练一练”,完成后与同桌的交流。

  汇报“练一练”第1题:怎样计算4×0、3?说说你的想法。

  3、探索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并展示结果。

  说说0、01×10、0、01×50、0、01×100、0、01×1000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图示观察,看看这组算式有什么规律?

  六、全课总结:

  解决自学反馈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部分遗留下的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独立学习,下节课再来研究。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四、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运动会场景,

  师:在校运动会上,运动员为班级争光,如果你是服务的同学,请你为这3名同学挑选一种饮料或矿泉水,每人一瓶。你打算买什么?你们能估算出购买这种饮料或矿泉水应付的总钱数吗?

  每瓶矿泉水元,

  每瓶雪碧元,

  每瓶可乐元,

  每瓶营养快线元

  (学生独立思考后,然后全班交流。)

  (二)自主探索

  1、 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元一瓶的营养快线,大约要12元,实际的价格比12多还是少?为什么?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板书:元×3=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生1:我用的是连加的方法:++=(元)

  师小结方法1:连加 。

  生2:我先用3元×3=9元,再用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

  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好理解吗?

  师小结方法2: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元角分来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是个好办法。还有类似的方法吗?

  生3: 3元×3=9元, 元×3=元,

  9元+元=元

  生3:元×2=1元,

  1元+元=元

  师:大家有问题吗?元×3=元,你是怎么算的?

  生:把元作单位改成角作单位,就把小数转化成了整数,就可以按照以前学过的

  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师:你是转化成加法算的,是吗?

  刚才的两位同学都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很好,还有别的算法吗?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元×3=元 。

  生4:

  3. 5 3 5

  × 3 × 3

   105

  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有谁知道答案?

  那105表示什么?呢?师完成板书。

  3. 5元 3 5角

  × 3 × 3

   元 105角

  大家评价一下这种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

  师:积怎么办?

  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真强,运用转化的思想,把新问题转化成已有的经验来解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瓶饮料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大家能算一算买3瓶雪碧要多少钱?

  3.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两道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4.学习例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 × 5。

  师:同学们看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

  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的意思是把扩大到它的100倍,你说出了第一步,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

  变成360,也就是说把360缩小到它的1/100。

  师: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积末尾的0需要我们认真处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谁能提出一些温馨提示?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生: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积的末尾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末尾的0去掉。

  (三)、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做一做第1、2题。

  2.深化练习:练习一第1题。

  拓展练习:

  3.拓展练习:练习一第11题。

  师:你们知道原因吗?给大家说说吧!

  生1:老师,我有疑问:我发现每次都是先闪电后打雷,为什么呢?

  生2:闪电和打雷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但是由于光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师:你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吧!

  师:那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你们能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

  师:谁来汇报,具体说说你的解法?

  生3:问“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路程,“4秒后

  看到了闪电”这是时间,而雷声的速度是千米/小时。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这一数量关系,算式为×4=(千米)

  师:同学们能够用学以致用,真是很了不起!

  能谈谈有哪些收获吗?

  (四)、总结梳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用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今后我们还要运用这种思想来探究更多的知识!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上教材〈小数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2×3= 5000×17=

  20×3= 500×17=

  200×3= 50×17=

  2000×3= 5×17=

  口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一、情境导入

  1、天里,几位小朋友想一起去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来到商店买风筝。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自由说(鸟风筝元/只……)(教师顺势板书)

  3、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教师顺势板书)

  类型单价数量

  鸟风筝

  鱼风筝

  三角风筝

  半圆风筝

  4、如果他们三位小朋友想买3个鸟风筝需付多少元?怎样列式?

  5、学生独立列式。

  6、交流想法×3或++。

  7、教师适当小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并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计算

  1、×3等于多少呢?请你自己尝试计算出得数。(教师巡视,并要求部分学生在黑板上罗列不同的计算过程)

  2、全班交流各种方法

  3、教师指出重点研究以下方法

  4、在学生的自主解释过程中教师顺势板书,并重点指出这样做的关键步骤是将元转化成35角,实际上就是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5、用这种方法尝试计算你自己的数学问题,买怎样的风筝,买几个,需付多少元?

  6、同桌检查一下。

  三、探究算理和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5=?,提问:“不是钱数,怎样计算?”自主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说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顺势板书)

  3、同桌互说算理

  4、请学生观察积,提问:“与相等的小数是多少?”()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5、计算×8

  6、小数乘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四人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 第2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②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出示小明同学写的数学周记,让学生说一说都搜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整理好的数据图。

  提问:冰红茶的总价怎么求?火腿肠的总价怎么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

  说一说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3、指出:“×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板书: 8个× 3

24个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3”的过程?

  比较:你感觉那种方法更方便一些呢?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3让同学们自己去解决,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指名板书。

  6、观察并猜测:黑板上两题中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整数,情况都一样?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12,×53,103×,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指名板书,集体交流、纠正。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例1,并且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根据经验计算小数乘整数,并且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来理解算理。通过课前了解学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会计算,因此,在教学例1时,我并不是直接引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用数学周记的展现,也就是使用的是情景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并且通过这个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让学生自主的去搜集看到的小数的信息,吸引学生积极探索并理解计算方法。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题——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小数乘整数。

  人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好时候,也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时节,同学们你们在春天常参加那些活动呢?喜欢放风筝吗?这不,有几位同学正在买风筝准备去放呢。

  二、探究新知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请你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这三个风筝的总价是多少?

  师:谁来汇报你的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师逐一在屏幕上出示)

  A:用加法计算:++=元

  师:你用学过的加法的知识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叫“学以致用”

  B: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元

  C:用乘法计算:×3=元

  元=35角35×3=105 105角=10元5角=元

  师:你其实是把小数先转化成了整数,再按照整数的乘法去做。这叫做“活学活用”很高明。

  D:先不管小数点,用35×3=105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她的意思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和第三种做法还是不谋而合的!

  师提问:

  上面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后两位同学的做法(指着背投)

  师:把变成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要把新的积怎么样?小数点怎样移动?

  总结思想:同学们,你知道吗?在我们刚才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趁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巩固练习

  买5个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5你们会算吗?

  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指名说是如何算的.(生描述,使用背投演示)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扩大100倍7 2

× 5 × 5

0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回顾对于×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练习

×4 ×7

  出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对,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

  师:想一想我们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①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看因数中的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背投出示)

  巩固练习

  l计算

  7 ×4 25×7

×4 ×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相同。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是不能去掉的。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些什么?(应明确:计算时要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积中小数末尾的0.)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上教材〈小数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2×3= 5000×17=

  20×3= 500×17=

  200×3= 50×17=

  20xx×3= 5×17=

  口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一、情境导入

  1、天里,几位小朋友想一起去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来到商店买风筝。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自由说(鸟风筝元/只……)(教师顺势板书)

  3、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教师顺势板书)

  类型单价数量

  鸟风筝

  鱼风筝

  三角风筝

  半圆风筝

  4、如果他们三位小朋友想买3个鸟风筝需付多少元?怎样列式?

  5、学生独立列式。

  6、交流想法×3或++。

  7、教师适当小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并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计算

  1、×3等于多少呢?请你自己尝试计算出得数。(教师巡视,并要求部分学生在黑板上罗列不同的计算过程)

  2、全班交流各种方法

  3、教师指出重点研究以下方法

  4、在学生的自主解释过程中教师顺势板书,并重点指出这样做的关键步骤是将元转化成35角,实际上就是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5、用这种方法尝试计算你自己的数学问题,买怎样的风筝,买几个,需付多少元?

  6、同桌检查一下。

  三、探究算理和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5=?,提问:“不是钱数,怎样计算?”自主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说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顺势板书)

  3、同桌互说算理

  4、请学生观察积,提问:“与相等的小数是多少?”()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5、计算×8

  6、小数乘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四人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 第2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探索新知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根据图意,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元×3=元。

  2、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 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 × 5。

  师:同学们看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4 ×4 12 ×5 ×5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 6 ×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4 ×4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精品1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