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

时间: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4篇 作文初中第一单元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4篇 作文初中第一单元作文,供大家阅读。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4篇 作文初中第一单元作文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

  这个单元学习哲学论文。阅读这类文章要善于质疑思辨。

  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的创造性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也就有了;如果实在无疑,不妨“于无疑处有疑”。阅读的过程,便是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王安石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样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

  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对某个问题表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并摆出证明、支撑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的材料。这主张和看法,称为论点;这证明论点的材料,称为论据,可以是某种道理(包括名言、定理等),也可以是事例。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各篇的论点和论据,体会论点是怎么提出的,论据为什么有说服力。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要继续学习摘抄名言、编写提纲和摘录要点等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3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P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加减5分钟口算。

【设计意图:复习所学的数的知识,为新课做铺垫】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通过现实情境引入例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得出算式以后,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要用加法做?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或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情境引入例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得出算式以后,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要用加法做?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设计意图:利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到处减法中各部分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这一结论,让学生根据算式直接写得数,能在应用中巩固相关知识】

  四、巩固新知(多媒体出示题目)

  1.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五、小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当堂学习、当堂梳理、当堂消化、当堂掌握的良好学习习惯。】

  作业布置:练习“做一做”及课后练习一的1――5题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 =被减数 - 减数

  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课后反思:本节课注重创设情境,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P5-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 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12÷4=3

(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6)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7)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自己总结乘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各部分间的关系,让学生熟能生巧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总结有余数的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新知

  课后做一做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当堂学习、当堂梳理、当堂消化、当堂掌握的良好学习习惯。】

  作业布置五、作业:练习二1--5题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课后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吐出来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即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又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第三课时课题0的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P8-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口算

  100+0=0+568=0×78=

  0÷23=128-128=0÷76=

  235+0=99-0=49-49=

  0+319=0×29=

  24+0=

  70-0=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练习唤起学生对0的记忆】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0不能作除数。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课堂测评

  1.计算

(1)36+0=(2)0+68=

(3)0×68=(4)54-0=

(5)0÷28=(6)128-0=

(7)0÷36=(8)25+0=

(9)99-0=(10)49-49=

(11)0+39=(12)0×9=

【设计意图:通过随堂测评帮助学生熟悉0在运算中的特性,让学生能对0的计算有一个更加深入地认识】

  五、巩固练习:

  第8页:7

  六、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当堂学习、当堂梳理、当堂消化、当堂掌握的良好学习习惯。】

  七、作业布置:第8页8、9、10题

  板书设计:

  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课后反思:本节课重点解决“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教学突破这个难点,我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5÷0=□,0÷0=□两个算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观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除法的意义”和“由乘法想除法”。如: 0÷0=?,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的积都等于0,所以0÷0的结果有无数个。学生能自己从验证过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

  第四课时课题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P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设计意图:直接揭示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 12+4× 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 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 2

=6× 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从没有括号的算式到加上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一步步明确计算顺序并计算,从说到做,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了解数学史,培养学生探索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多媒体出示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当堂学习、当堂梳理、当堂消化、当堂掌握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作业布置:课后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一题

  板书设计: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96÷(12+4)× 296÷[(12+4)× 2]

=96÷ [16×2]=96÷ 16× 2

=96÷ 32=6× 2

=3=12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小括号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上并不难,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气氛很浓,能积极思考和应用,个别学生在计算时痴线格式上的错误,课后应做好

  第五课时课题租船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10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租船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春天到了,老师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他们想去划船,遇到了租船问题,请帮他们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板书:租船问题)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人数:32人

  小船租金:24元/艘 大船租金:30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 大船人数:6人/艘

  2.师:怎样租船最省钱?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合作交流:

  提示: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一样,坐的人数不一样,每人付的钱…… 大船:30÷6=5(元) 小船:24÷4=6(元)

  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

  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32÷6=5(条)……2(人)

  5条大船,1条小船:30×5+24×1=174(元)

  师:这是最省钱的方法吗?你还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在算一算、比一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数学方法的灵活性,同时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使学生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有更全面的认识。】

  拓展导学

  三、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1.生:租5条大船,1条小船,小船上还会空出两个座位,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

  2.师:小组合作,再调整试试,看看能否说明5条大船和1条小船是最省钱的? 小组合作,再次调整试一试。

  3.反馈交流,上台展示:

  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花费:

  4条大船:30×4=120(元) 2条小船:24×2=48(元) 120+48=168(元)

  四、总结过程,形成方法

  1.师: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先假设,再调整。

  2.介绍假设策略: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出示题目:P11 练习三 春游 问题:怎样租车更省钱?

  2.某公园门票售价有两种方案:

  方案A:成人150元/人 儿童60元/人 方案B:团体(5人及5人以上100元/人)

(1)如果有6个成人、4个儿童,怎样购票最合算?

(2)如果有4个成人、6个儿童,怎样购票最合算?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情景”和“解决”本身,应该更加重视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的理性上。通过表格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分析,在比较中自然的感悟调整方向的确定,形成最终科学和严谨的结论】

  六、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1.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问: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在知识、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学习方法上有所收获。】

  作业布置:练习二第6、7、8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租船问题: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花费:

  大船:30×4=120(元)

  2条小船:24×2=48(元) 120+48=168(元)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课上采用研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每个孩子都非常高兴的把自己的方法和同学们分享。教师适时点拨,孩子们理解的不错,学的也高兴。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4

  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中学生活新变化表现在

①学习科目比小学增多了

②课程学习的难度比小学大多了

③学校生活非常丰富

④在课堂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升入初中,学习科目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我们应该:

  A、小学怎么学,现在还怎么学

  B、慢慢来,反正有老师

  C、调整好心态,积极主动的学习

  D、慢慢来,到时候自然有办法

  3、课本中李辉同学的境遇,你认为下面哪些方式可以帮助他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①主动帮助值日生打扫文书,权利教室

②一个人到网吧玩游戏,找网友聊天

③勇敢地向同学、老师介绍自己

④积极参加班组织的活动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交友贵在“一诺千金”,即要做到

  A、言而有信

  B、不说假话

  C、平等相待

  D、坦诚相见

  5、朋友之间要想相互信任,信任是指

  A、对朋友人品和能力的信赖

  B、对朋友言听计从

  C、对朋友非常依赖

  D、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6、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下面哪些方式可以使自己友爱合群

①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感情

②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

③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要心不在焉

④发生矛盾时互相不让,等对方先认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一个令人羡慕、有凝聚力的班集体,靠的是

  A、“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同学关系

  B、各自都有奋斗目标并不懈努力

  C、你争我夺互相攀比的竞争意识

  D、全体成员的团结与奉献

  8、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着许多积极的影响

①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义务感、责任感、主动精神

②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③培育奋发向上的精神

④可以满足我们交往需要、自尊需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9、集体的荣誉会给人带来自豪感。但集体的荣誉

①需要每个同学的责任感

②需要大家自觉去维护

③需要每个同学的个性能得到张扬

④需要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0、“野雁的感觉”一文告诉我们

①一个人离开了集体就像鱼儿离开了水

②轮流承担具体繁重的工作是集体成员的义务和责任

③在集体中互相勉励,互相帮助

④群体的凝聚力是实现群体目标的重要条件

  A、①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面对初中新的生活,我们感到好奇,欣喜是正常的'。

  2、中学的规章制度比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那是因为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提高了。

  3、“谁动了我的奶酪”旨在让我们领悟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为自己适应中学生的新生活确定目标与信心。

  4、随便给人起绰号、取笑别人,这是增进彼此之间友谊的有效途径。

  5、闭锁心理会把朋友拒之门外,紧锁我们通向友谊的大门。

  6、良好性格特征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7、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就是班集体的凝聚力。

  8、只有竞争才会进步,一个良好的集体竞争胜于合作。

  9、进入初中后,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是以牺牲以前的友谊换来的。

  10、初中学习任务和目标都有了变化,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才能使我们学得更愉快,更有效率。

  三、活动探究题(50分)

  1、像新兵一样,一个中学生要学习要知道的事情太多了,现在让我们看看你对学校了解多少。(15分)

(1)你们学校的全名是什么?(2分)

(2)你们学校在哪里?你知道地址吗?(4分)

(3)你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2分)

(4)本校一年级有几个班?全校共有多少个班?(2分)

(5)你们学校的特色是什么?(5分)

  2、一位七年级新生在日记中写到:我刚来学校不久,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看着周围一张张生动的脸,我真想和他们叫朋友。但每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又感到自己太孤独了。他们为什么不上来和我说话呢?我又太内向,不善言辞,不敢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我真恨我自己太不活跃。(15分)

(1)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难题?(5分)

(2)对他的难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10分)

  3、班级体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新的班集体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体,离不开团体的凝聚力。请你设计一些活动来体现上述内容。(20分)

(1)时间与地点:(2分)

(2)方式与内容:(8分)

(3)在这次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是:(4分)

【思维拓展】你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班级体:(6分)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5

  一、看拼音,写词语。(15分)

  Chūn yǔ bù 括 lí huā xìn zi bēn chí

  Biāo qiān yú zhōu jìn zǒu yàn zi chí tán

  xín zǒu zhú yè yuǎn zǒu 括o fēi yǎn xiā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再组词。(12分)

  也 _____ 兆 _____ 口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三、选字或词填空。(8分)

  牙 芽

  1、春天到了,柳树发( )了。

  2、小朋友要保护( )齿(chǐ)。

  桃 跳

  1、春天,粉红的( )花开了。

  2、东东是个( )远运动员。

  一片 一声 一行 一块

  1、( )春雷,唤醒了春笋。

  2、黑板上写着( )字。

  3、树上掉下来( )树叶。

  4、马路边有( )大石头。

  四、照样子,填表示动作的词。(7分)

( 踢 )足球 ( )篮球 ( )国旗 ( )鱼虾

( )庄稼 ( )图画 ( )手工 ( )纸鸢

  五、连一连。(6分)

  雪白的 春天 青青的 竹子

  粉红的 梨花 绿绿的 石头

  五彩的 桃花 清清的 泉水

  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别忘记加标点哦。(6分)

  1、你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2、________在池塘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用_______蜡笔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填空。(34分)

  1、我喜爱的体育运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年在中国 举行第29届奥运会。

  3、 青蜡笔,画 , 蜡笔,画小燕。

  要 我们 ,画我祖国 。

  4、春天来了, 轻轻 地 吹, 沙沙地下, 绿了, 开了, 飞回来了。

  5、有马能 ,有土能种庄稼。

  有人 ,有水能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

  小熊(xióng)生病(bìng)了,住进(jìn)了医(yī)院(yuàn)。小伙伴们都(dōu)来看望(wàng)他。

  小猴(hóu)子赶(gǎn)来了,给(gěi)小熊送来了桃子。蜜(mì)蜂(fēng)飞来了,给小熊送来了蜂(fēng)蜜(mì) 。百灵(líng)鸟(niǎo)也飞来了,她给小熊送来一支(zhī)动听(tīng)的歌(gē)。

  小熊很感(gǎn)动,连(lián)声说:“谢(xiè)谢你们!谢谢你们!”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1分)

  2、第一节有 句话。因为 ,所以小伙伴们都来看望他。(3分)

  3、“好伙伴”是指 、 、 ,他们给小熊送来了 、 、 。(6分)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6

  一、选择题

  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 通过了《共同纲领》②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 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共同纲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大陆全部解放

  6.今年(x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 )。

  A.57周年 b.58周年 c.59周年 d.60周年

  7.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是在(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8.美国出兵侵略朝鲜所打的旗号是( )。

  A.多国部队 b.联合国军 c.美国军队 d.美英盟军

  9.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10.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50年底 b.1951年底 c.1952年底 d.1953年底

  11.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连线题

  开国大典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

  三、读图题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请写出图中两个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和职务。

(3)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观察下图,为图片写出简要说明。

  四、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1950年11月,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称:“美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的目的,主要地不是为了朝鲜本身,而是为了要侵略中国,如像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做过的那样。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

  材料二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做过的”是指哪两件事?

(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五、问答题

  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请你为同学们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7

  教学内容:

  单元复习(3)

  教学目标:

  通过一些具体习题的练习,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侍獾哪芰α?p>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商是( )。

  2、□15÷4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中最小可以填( )。

  3、已知453÷5=90……3,那么( )×( )+( )=453

  4、在一个除法算式 中,除数和商都是9,则被除数是( )。

  5、7□□÷6,如果□中可以填任何数字,那么这个除法算式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二、解决实际问题

  1、400元可以帮助一名失学儿童完成一年的学业,星星小学三年级4个班的捐款正好能帮助2名失学儿童,平均每班捐了多少元?

  2、小明9分钟行585米,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用了17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3、布娃娃 橡皮泥 恐龙玩具 小帆船玩具

  170元 86元 238元 74元

  现在这些商品都是半价出售。

(1)现在这些商品分别是多少钱?

(2)小强有200元钱,他会买哪些玩具呢?请你帮他想一想。

  4、小红看一本168页的故事书,她3准备个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5、李师傅6小时加工5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加工108个零件需要几小时?

  课后小记:

  第一单元 除法 第12课时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8

  知识与能力: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课题:

  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加强10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会根据一个参照数或一个具体要求估计出另一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凡事要开动脑筋,善于思考。

  个 性 化 修 改

  教学重点难 点1、复习100以内的数数、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整理已学过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 备

  课时安 排1课时

  一、创设情境

  这几天我们交了好多数字朋友,可是有一些数字朋友不听话,都在我们的课本上解散了非常乱,让我们来看看都是几好吗?

  二、提出问题

  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地引导,对问题进行筛选。

  三、解决问题

  1、让我们读一读,都是哪些数字朋友?

  学生同位之间读一读。

  2、看样子还真不少呢?到底有多少你知道吗?学生自己数一数,小组汇报统一答案。

  3、其实这些数字只要我们按照一点的顺序串起来,就会有一个惊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学生连完之后,说一说是什么?

  这里面一定有你喜欢的数,不妨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看一看在你喜欢的数中,哪个最大?说一说,为什么说它最大?你是怎么想的?

  还可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的数,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比一比,谁选的数最大?谁选的最小?说一说是怎么比出来的?

  4、回顾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你还学到了什么?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归类整理。引导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说一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方面还学要继续努力”、“与小伙伴合作怎样?”应到学生客观做出评价,并把相应的苹果涂红。

  四、课堂小结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9

  单元提示

  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奇妙的事物无处不在。我们置身于这样的世界里,既可以感受鬼斧神工般的自然美,又可以领略人们创造的形形色色的人工美。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有的介绍了某类建筑物的特征或某种动物的习性,有的说明了某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还有的解释了某个科学道理。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有一双善于洞察事物特征的眼睛,他们从具体的事物写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新奇的世界。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学习这个单元的文章,看看它们分别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又是怎样逐层深入地进行说明的。还要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0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燕子),打个招呼吧!

  2、小燕子在唱什么歌?(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

  3、愿意和小燕子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春天吗?

  二、初读韵文,识记生字

  1、出示春景图。你看见了什么,用最美丽的语言说给小燕子听一听。(学生说话,随机出示韵文)

  2、说的真美,小燕子是怎么说的呢?

  3、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4、反馈:指明读带拼音的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齐读。

  5、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分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读,师生评议

  7、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齐读。

  三、理解韵文,领略春天

  1、经过识字比赛,小燕子很高兴,送出了许多学习奖品。还想得到奖品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朗读打擂台。

  2、分组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3、最佳朗读小组得一到“智慧题”――让学生将词语贴在与“春景图”相适应的地方。

  4、看图背诵韵文。

  四、指导写字。

  五、实践活动。

  1、去大自然找春天

  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图

  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呢?

  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1 柳树醒了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认识生字和朗读指导。

  难点:通过朗读去感知春天的美,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前请学生去观察一下春天里事物的变化;准备一些相关的春天的图片。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春”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板书:春雷 春雨 春风 春燕

  3、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板书:柳树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见板书)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诗美美地读一读,说说柳树怎么了。

  三、学习生字。

  1、读第一节,老师板画春雷(闪电),出示生字“雷、醒”。怎么记住这两个字?读音有什么特点?

  2、读第二节,老师板画柳枝,出示生字“澡、枝”、“软”。谁能发现这“澡、枝”的偏旁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记住“软”字?

  3、读第三节,学生板画,出示生字“梳、梢”。谁发现了这两个字的特点?

  4、读第四节,说说“小柳絮”指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同学的介绍,板画柳絮飞舞的情景。

  5、齐读第五节,通过比较认识“耍”字。“要―耍”有什么不同?怎样记住“耍”字?

  4、同桌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把这些生字放在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自由读读全文。

  6、巩固生字。

(1)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先学生试着读,再指名读。想想有哪个词的意思你不明白?

(2)做词语连线练习,巩固识记生字。

  春雷 柳树 说话 醒

  春风 柳梢 洗澡 长高

  春雨 小朋友 梳头 软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柳树 柳枝 玩耍 绿

  四、学写“春”字。

  1、请学生说说字的组成和关键笔画。

  2、老师范写,学生写3个,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和词语。

  2、开火车给生字找朋友。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读题,“柳树醒了”是什么意思?

  2、读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知道“柳树醒了”?

  3、“柳树醒了”说明什么?

  4、你读了课文以后有什么感觉,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课文,读出你的感觉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1

(-01-23 21:21:00)

  本单元学习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

  提要钩玄是阅读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里所说的“记事者”是指史书,“纂言者”是指学术论著。就阅读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而言,提要,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钩玄,是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提炼文章的要点,可以利用作者自己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述;探索文章的内涵,可以分析作者的某个观点,也可以阐发作者的主要思想。学习本单元,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提要钩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概括、分析的能力。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2

  课题三 左、右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内容、2做一做第1题,练习一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件等;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课件演示米老鼠智慧交通)指挥交通干什么?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

(3)米老鼠想做健身操给大家看一看。(课件演示,学生跟着一起做)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肩抖一抖。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肩抖一抖。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脚跺一跺。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脚跺一跺。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放下来。

(4)出示手模型板帖。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1、第4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 ),后面是( ),

  左边是( ),右边是( )。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 ),

  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左、右

  左 右

  右 左

  课后小记:

  课题四 位置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行、列举确定物体位置。

  2、学会确定物体位置。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正确描述物体位置,理解相对性。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里,首先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二、学习新知:

  1、这位小客人坐在哪里呢?他坐在第1组第2个,谁能很快地找出他来?(出现四种找法,分别从前、后、左、右找起)

  2、我们一般都是怎样找?(使学生明确一般第一排是从前数,第几个是从左边开始数。)

  3、在自己的书上找出第1组第2个小朋友,他就是我们的小客人。

  4、教师提问学生指:

(1)第5组第4个。

(2)第2组第3个。

  5、学生小组活动:互相提问并在书上找出相应的小朋友。

  6、先说一说你自己的座位,再填空。

  你的座位是第( )组第( )个。

  你前面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你后面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你左边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你右边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三、练习:

(一)第6页做一做。

(1)教师提出问题:第1行第2个是( ),狗在第( )行第( )个。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3)解决问题。

(二)完成练习一

  1、第1题。

(1)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从前往后 第4位同学请站起来,请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

(2)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

  2、第2题。

(1)教师提出要求:我们来做拍手游戏。两个小朋友一组,做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2)学生分组活动。

  3、第3题。

(1)教师出示第三题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说一 说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

(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4、第5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你能根据图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3)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4)在书上填空。

  5、数学游戏:听反话

(1)教师提出要求:听老师说位置,小朋友做出相反的动作。

(2)教师说学生做。

(3)学生在小组里活动。

  四、生活中的数学。

  1、上下楼梯靠右边走。

  2、自行车、汽车都是靠右行。

  3、北京的公共汽车停在马路右边。

  4、香港的公共汽车停在马路左边。

……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3

  初中第一单元的作文

初中第一单元的作文

  1.红色中国

  一面面迎风飘舞的五星红旗,一首首嘹亮的“歌唱祖国”,一颗颗炽热爱国的红心,不得不使我想起幅员辽阔,家族缤纷,历史悠久的它――红色中国。

  这一天,明媚的晨曦划露天际,顿时,世界如凝霜一般,宁寂下来,仿佛在为什么做序幕。空气貌似凝固,缓沉。当一轮刚刚洗濯过的红日闪出笑颜,放射万丈光芒时,鲜红的五星红旗再次映现在我们眼前,一曲恢宏的国歌为他来开神圣的道路。

  听,不,用心听,我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好像在脑海中一一重映,使我们一喜一叹,再喜再叹:而令人痛恨、丢脸、惭愧的近代史前期,让我真的很想冲他们喊:“起来!”。然而中华养育的儿女绝不是窝囊废,那一声声脍炙人口,反抗、革命的枪声,那一句句激奋人心的口号,那一位位爱家爱国爱人民的战争烈士,仿佛一一铭刻在我们心灵的最高处。聆听这爽朗的国歌,改变了一个全新向上的红色中国。

  五星红旗早在空中飘扬,“歌唱祖国”早已萦绕在耳畔。我相信,中华民族永远不可能是供人回忆的黄昏,但他总能是耀眼夺目、焕然一新、容光焕发的晨曦,绽放出中华的'红色璀璨。一面面迎风飘舞的五星红旗,一首首嘹亮的“歌唱祖国”,一颗颗炽热爱国的红心,不得不使我想起幅员辽阔,家族缤纷,历史悠久的它――红色中国。

  这一天,明媚的晨曦划露天际,顿时,世界如凝霜一般,宁寂下来,仿佛在为什么做序幕。空气貌似凝固,缓沉。当一轮刚刚洗濯过的红日闪出笑颜,放射万丈光芒时,鲜红的五星红旗再次映现在我们眼前,一曲恢宏的国歌为他来开神圣的道路。

  听,不,用心听,我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好像在脑海中一一重映,使我们一喜一叹,再喜再叹:而令人痛恨、丢脸、惭愧的近代史前期,让我真的很想冲他们喊:“起来!”。然而中华养育的儿女绝不是窝囊废,那一声声脍炙人口,反抗、革命的枪声,那一句句激奋人心的口号,那一位位爱家爱国爱人民的战争烈士,仿佛一一铭刻在我们心灵的最高处。聆听这爽朗的国歌,改变了一个全新向上的红色中国。

  五星红旗早在空中飘扬,“歌唱祖国”早已萦绕在耳畔。我相信,中华民族永远不可能是供人回忆的黄昏,但他总能是耀眼夺目、焕然一新、容光焕发的晨曦,绽放出中华的红色璀璨。

  2.自信,让你成功

  人生的旅途上处处长满了荆棘,请鼓起你的勇气和信心,大步向前进。请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别说:“不行。”自信,一定会让我们获得成功。

  谁一生下来便会写字、会走路?知识是靠自己日积月累,信心也是靠磨练出来的。古人云: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

  就拿我来说吧:去年的数学一次考试,因为我自己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同时缺乏自信,在考场上我的双脚不停地颤抖,心想:“这次我肯定又考不好了。”这么一想,心更慌、更紧张了。过了几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一看,我的试卷分数是70分,我伤心地看着这张试卷,从此,我就想通了!

  经过这一次的教训,让我懂得了缺乏信心,就会永远不敢抬起头看人。

  课堂上,,如果有自己不会的问题就尽管向老师提出来,不必紧张,不必害怕,没有人会讽刺你。即使你说得结结巴巴,投向你的,只会是敬佩的目光,,同学们也会为你鼓掌,默默的为你加油。请别说:“我不行。”一个勇士,是敢于在别人面前展露自己的缺点的。

  朋友,请你别说:“不行。”自信,一定会让你成功。请做个勇士,做个坚强的勇士。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4

  初中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及答案(A)

  第一单元测试卷(A)

  班别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6分)

  癖性(pǐ ) 诉讼(sòng ) 针黹(zhǐ ) 忐忑不安(tǎn ) 恻隐(cè ) 豁免(huò )

  庖代(páo ) 咒诅(zhòu ) 偌大(ruò ) 中流砥柱(dǐ ) 矜持(jīn ) 怜悯(mǐn )

  2、词语填空(6分)

( )然生畏 世外桃( ) 柳( )花明 吃闭门( ) 阴谋( )计 遍( )群( )

  折( )是非 翻天( )地 不知所( ) 万恶不( ) 分( )抗礼 ( )( )而谈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 (同情,怜悯) (3)现在外面世风不好 (社会风气 )

(2)遂恳其为鄙人庖代 (指代理他人的职务) (4)这真叫我痛心疾首 (痛恨到极点)

  4、填空。(8分)

(1)剧本又称戏剧文学,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舞台说明;二是人物台词。

(2)《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国名)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主要描写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

(3)《陈毅市长》作者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沙叶新。

  5、请你在人物的语言前加上合理的修饰语(2分)

(1)夏洛克哀求(绝望)地说:“把我的本钱还我,放我去吧。”

(2)母亲惊喜地说:“果然是宗佑,哎呀,孩子!你怎么一去十六年一封信也不给娘寄来呀?”

  6、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D )(3分)

  A、大家都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B、经过不断的试验,反复的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诗人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7、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3分)

  人生就是这样,要去面对一次次的“告别”。我曾与伴着笑声的纸飞机惜别在柔和的晨曦里,_____;我曾与空中飞舞的风筝惜别在温暖的春风里,_____;我臂与花丛中飞舞的彩蝶惜别在香飘四季的花园里,_____;再见了,我的初中生活,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一片灿烂阳光。

①为了实现我那高高悬挂的梦 ②为了我五彩缤纷的未来 ③为了能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展翅高飞

  A 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①

  8、修改病句(4分)

(1)近两年来,不少出版社都推出了许多四大古典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

  调换“许多”和“四大古典名著”的顺序

(2)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在“和”后面加上“提高”

  二、阅读理解(64分)

(一)、阅读《白毛女》选场之一,完成后面题目。(22分)

  黄家后门外。 喜儿从后门逃出。天上星光闪闪。

  喜(跌倒又爬起)

(唱)他们要杀我,他们要害我,我逃出虎口,我逃出狼窝!

  娘生我,爹养我,生我养我我要活,我要活!(跑下)

  黄世仁、穆仁智拿绳子追上。

  黄 老穆,快追!

  穆 唔!

  黄 顺着这条路追下去,前边是一大河,她跑不了!

  两人追下。

  大山高耸,河水汹涌,河边有苇地。 喜儿跑上。

  喜(唱)向前走,不回头,我有冤哪,我有仇。

  他们害死了我的爹,又害我, 烂了骨头我也记住这冤仇!

  前面河水声。

(唱) 耳听见流水哗啦啦地响, 眼见一道大河闪星光。

  大河流水向东去。看不见路,我走向哪里?

(惶恐焦急,忽听见背后有人在追)哎呀!后边有人追来啦!(一退,一脚陷到河边泥里。拔出脚来,鞋子陷脱。追的人已近,来不及拾鞋)那边有个苇子地,我快藏起来!(爬进苇地)

  黄世仁与穆仁智追上。

  黄 老穆,看见没有?

  穆 没有!

  两人搜寻。

  黄 前边就是大河,好早跑到哪儿去?

  穆 两边山陡,没有路呀!

  黄 一个丫头,又有了身子,她跑到哪里去?

  穆 她跑不了!少东家!

  两人又搜寻着。

  穆 (忽然发现一只鞋子)哎,少东家,这是喜儿的鞋子吧?

  黄 (接过一看)对,就是她的鞋!

  穆 那她是跳河死啦?

  黄 唔,跳河死啦。(放下心)哼!这是她自己找的。倒省了咱们的事啦。老穆,咱们回去吧,以后有人问,就说她偷了咱家东西跑了,这事不要叫谁知道!

  穆 对!

  两人从原路走下, 喜儿从苇地里出来。

  喜 (唱) 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 。 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

  我不死,我要活! 我要报仇,我要活!

  向万山丛中,急急跑下。

  9、开头的舞台说明中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是什么?(3分)

  时间:天上星光闪闪 地点:黄家后门外人物:喜儿 事件:喜儿逃出黄家

  10、第1段喜儿的唱词表现她强烈的求生的欲望。(2分)

  11、穆“拿着绳子”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3分)

  突出他们凶狠,做贼心虚的本质

  12、文中画横线句属于环境描写。(2分)

  13、写出喜儿在黄、穆紧追下,惶恐焦急寻找藏身之处的动词,并说出其表达作用。(3分)

  示例:退、陷、拔、陷脱、爬。这些动词写出喜儿在黄世仁、穆仁智紧紧追赶下无路可走的情况,也从侧面写出了黄、穆的狠毒,没有人性。

  14、听穆仁智说出喜儿“是跳河死啦”,黄世仁“放下心来”,这表明他怎样的本质?(3分)

  表明黄世仁怕喜儿活下来揭露他的罪行,表现了他色厉内荏的本质。

  15、“以后有人问,就说她偷了咱家东西跑了,这事不要叫谁知道”,这表明黄世仁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表现他做事狡猾奸诈的性格特征。

  16、从喜儿的唱词中,可以看出喜儿是怎样的一个人?(联系剧本的情节来看)(3分)

  喜儿是一个有着顽强性格,要誓死活下去报仇雪恨的农家女。

(二)、阅读《白毛女》选场之二,完成后面题目。(共10分)

  黄 咳!人啊,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今儿你欠我的帐,说到天上也要还呀!

  穆 老杨,今儿我们少东家的话是说下啦,少东家说一是一,决不改口,老杨,你一定想个法子。

  杨 少东家,我有什么法子呀,我这个孤老头子,没有亲朋贵友,叫我到哪儿想法子去呀?少东家……(苦苦哀求)

  黄 (看时机已到,向穆仁智示意)咳……

  穆 (对杨白劳)咳,我说老杨,有个办法了,我们少东家给你指下一条阳关大道,看你走不走

  杨 (不解地)穆先生,你说……

  穆 你回去,把你闺女喜儿领来顶租子怎么样?

  杨 (晴天霹雳)啊?

  穆 回去领喜儿来顶租子!

  杨 (下跪,哀号地)少东家,这可不行啊!

  黄 (愤然起立)咳,我这是为你着想啊,老杨。把喜儿领到我家来过几年好日子,不比在你家少吃没穿受罪好得多吗!再说,喜儿来了,我还能亏待她?这么一来,你的帐也就勾了,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17、怎样理解黄世仁所说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分)

  这是黄世仁为自己的横行霸道而找到的.荒唐借口,大言不惭,显示了他唯我独猖的无耻心理,是极大的讽刺。

  18、戏剧矛盾冲突由此开始,试概括其内容。(2分)

  黄穆二人一唱一和,哄骗威逼杨白劳卖儿抵债。

  19、文中带括号的地方叫作舞台说明,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2分)

  20、你认为造成杨白劳悲剧结局的主观原因是什么?(3分)

  杨白劳逆来顺受的性格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1分)

①习惯的力量很大,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习惯的力量起初看起来似乎很微弱,弱如一滴水,以致常常被人忽视。但水滴石穿,当人感觉到习惯的巨大力量时,再想改变它,可谓难矣。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此作了形象而准确的概括。

②习惯有好与坏之分,好习惯造就人,而坏习惯即使不毁损人,至少也会成为绊脚石。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努力保持“无日不动笔”的创作劲头,即使“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这个伴其一生的习惯使他用雄壮的音符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爱因斯坦说得更直接:“我没有什么时候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也可以说,成功的事业和人生,其实是好习惯延续的必然结果;失败的事业与人生,则大抵是坏习惯导致的恶果。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话足令听者自危:“要断送一个人,只用叫他染一种嗜好。”可见坏习惯对人危害之大。

③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得好:“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它的奴隶!”每个人都应该以崇高的信仰和坚强的意志,改掉自己不良习惯,并时刻注意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王恒韶《做习惯的主人》,有删节)

  21、本文第①段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习惯的力量很大,甚至影响人的一生(3分)

  22、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习惯对人的影响;第③段则提出了注意养成好习惯的希望。(2分)

  23、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这个”指代的是:贝多芬“无日不动笔”的创作劲头。(2分)

  24、认真品读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你是否完全同意作者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4分)

(要就作者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客观看待习惯对事业和人生的作用,不要过分夸大习惯的影响,因为成就一番事业仅凭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的。)

  25、你有哪些好习惯、坏习惯,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习惯的。(3分)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5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四年??班??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Bao?tu?quan??zhòu?yè????jīng?yíng?????pí?fa????chong?shan?jun?ling

(?????????)?(???????)??(????????)??(?????????)(??????????????????)

  Chun?jie????shui?zao????liao?wang????tun?bing????gao?da?jian?gu

(????????)(??????????)(???????????)(??????????)(?????????????????)

  wan?yan????cheng?zhuan???dou?qiao????ning?jie????qi?po?xiong?wei

(????????)(??????????)(???????????)(??????????)(?????????????????)

  Bao?lei?????zhi??hui????xian?ming?????qi??ji?????hu?xiang?hu?ying

(????????)(??????????)(???????????)(??????????)(?????????????????)

  二、比一比,组词

  沸(????)?抚(????)?趵(????)?偏(????)?魄(????)

  佛(????)?妩(????)?豹(????)?扁(????)?魂(????)

  蜿(????)?延(????)?凝(????)?垒(????)?峭(????)

  婉(????)?蜒(????)?疑(????)?磊(????)?俏(????)

  三、用下面的句式各写一句话

  那么……那么……

  有的……有的……有的……

  四、给带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美好?????2、赞许

  无论能不能得到嘉奖,我们都要继续努力。???(?????)

  今天来到现场的嘉宾都是来自大连的'年轻朋友。(?????)

  1、聚集?????2、村庄

  今年,我们屯子里有六个年轻人报名参军了。?(?????)

  因为关羽屯兵在路上,曹操只得收兵回营了。?(?????)

  五、选词填空

  的 地 得

  1.邓爷爷握住我( )手,亲切( )问:“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告诉爷爷好不好?”

  2.你( )名字叫千里马。千里马儿,日行千里,你跑( )真快!

  3.这是一项难度很大( )手术,必须认真( )、细心( )做实验。

  4.竹妈妈怕笋芽儿冷,用衣服把她裹( )紧紧的。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不经过努力,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不经过努力,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1.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3.他不就是邓爷爷吗?

  4.同学有困难,我们能不帮助吗?

  5.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怎么会办不到呢?

  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是哪种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话未说完。(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3)表示列举词语的省略

  1.“妈妈,我要和爷爷照相!我要……” ( )

  2.笋芽儿被吓住了,说:“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 ( )

  3.小溪流的伙伴有卵石、小草、树叶、小蝌蚪、小鱼…… ( )

  八、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一)读句子,注意带线部分,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2、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3、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4、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二)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三)在《巫峡》这篇短文中,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巫峡景色的壮美?

(四)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它体现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和(???)。这篇文章作者按照从(????)到(????),由(???)到(???)的观察顺序写的。

(五)默写《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九、请按下列内容写一个通知:

  2月25日,学校乒乓球队通知:2月27日下午三时,在学校礼堂进行乒乓球训练,要求全体乒乓队球队队员准时参加。

  第一单元测试卷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6

  与全班同学一同吃西瓜,我还是第一次。可不,老师今天蛮开心的,便像变戏法似的弄出了四个大西瓜,对我们说:“这节课我们吃西瓜,好不好?”“好!”同学们都很兴奋,异口同声地答道。(直接进入主题,开门见山的手法运用娴熟)

“喀嚓”,第一个西瓜切开了,它也似乎很开心,笑红了“脸”,露出了乌黑的“牙”。(拟人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同学们都急不可耐了,都抢着吃。于是一块块西瓜送到了同学们手中。尽管每人分到的都很小,但大家都吃得十分香甜。

“贪嘴王”吃得可一点也不过瘾,于是便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瞧,刚切开第二个瓜,他就要行动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一小块西瓜偷到了手,可怎奈逃不过其他同学的“火眼金睛”。迫不得已,他也只能把西瓜放回原处。(抓住人物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生动形象,趣味无穷!)

  别急“贪嘴王”,现在有机会光明正大地抢了,老师说要开始举行“抢瓜”活动呢。

  看,让人馋涎欲滴的西瓜已经切好了放在讲台上。周围挤满了准备放手一抢的男同学,谁叫女生全是“淑女”呢?老师躲到一边,刚说声“开始”,男同学们就蜂拥而上。待到散开时,讲台上已一片狼籍,可他们手中却捧着西瓜,津津有味地吃着,脸上挂满了“抢吃成功”的喜悦。(“抢瓜”行动更是扣人心弦,即紧张又刺激,但更多的是胜利的喜悦。)

  怎么样,吃西瓜果真乐趣不少吧!那还等什么,赶快去吃西瓜吧!(结尾朴实中透着调皮,激起人们也想尝试一下的欲望)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7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元宵节”,主要结合正月十五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安排。在寒假,小朋友们刚刚度过了欢乐、热闹的新年。虽然已经开学了,大部分孩子还沉浸在过年祥和、高兴的气氛中。这一单元就是要小朋友们能够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来之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又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感受到生活与学习的联系,增加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中有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两篇课文:《元宵节》和《看花灯》,以儿歌的方式呈现,朗朗上口、生动形象,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语文天地中安排了“描一描,写一写”、“抄一抄”、“组词”、“照例子说一说”、“读一读”等练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复习上一学期的拼音生字等知识,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练习、延伸。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25个生字,巩固学过的字。会书写单韵母,并且逐步复习和练习组词,逐步会组词,掌握识字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意思,会组词。背诵课文;自读短文。

  情感态度:1 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以及勤于复习、练习的好习惯。

  过程和方法:1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检的习惯。

  3 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参与班级活动。

  三、重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习惯是重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朗读《元宵节》、《看花灯》两篇课文,并且要能有感情的背诵《元宵节》这一篇。认识本单元的25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并且逐步复习和练习组词,逐步会组词,掌握识字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卡片、录音机、磁带等

  五、课时安排:

  课时分配课题

  共6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课余时间一个半小时课时

  元宵节 2课时

  看花灯 2课时

  语文天地 2课时

  六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拼音、拼读掌握较好,能借助拼音自学生字,儿歌中有的生字学生已经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由于本地没有相应的社会活动,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

《元宵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一 、目的及意义。

  1 结合学习第一课《元宵节》,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完成识字任务。

  2 着眼点: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体现“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个理念。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参与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让学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积极、主动求知的愿望,

  3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到学校和学习都是生机盎然的,充满趣味的。

  二 、基本情况

  1 时间:正月十六晚上6:00――8:00

  2 地点:本班教室内外

  3 人员:本班全体学生及自愿参加的家长、教师。

  4 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带一个灯笼,查阅资料,或自制灯谜若干,写在纸条上。要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并自备奖品,准备奖励给猜出自己制作的灯谜的同学。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比如写灯谜),但不能完全代替。

  三、 活动基本思路。

  1 动员,集思广益。在正月十六早晨报到完后,教师讲话,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办好这次活动。归纳总结活动方法,鼓励大家积极筹备,简单分工。(比如哪些同学重点搜集跟“羊”有关系的词语,哪些同学重点搜集喜庆的词语,或是跟元宵节有关的知识等。提示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制作灯谜。

  2 教师,做好领路人。为了落实活动中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一方面做好引导,一方面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去。我设计制作一些灯谜,有意识地包含第一课的生字词以及一些估计学生不好完成的目标。

  3 家长,好帮手。充分调动家长这支好帮手队伍。请几个比较有组织能力的家长来协助管理,以便更有秩序的搞好活动,同时也让家长从中体会新课程的理念。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8

  一 事 一 议

——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

  初中生学写议论文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可先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从而逐步提高说理能力,为进一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先来谈叙事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如同学中存在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

  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1段是这样写的:

  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好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

  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好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

  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来看议论部分。

  谈看法、说见解的文章,虽然是由“叙”生“议”的,但重在“发表议论”,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议论,这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区别于记叙文的本质特征。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对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议论的内容也就明确了。

  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如《实力最重要》写到:

  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要善于宣传自己》则写的是:

  王阿姨买哑人的刀,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刀的优良性能,而我们没看到的人只能与此“良刀”无缘了。哑人无言是出于无奈,但我们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传自己,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明白,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作文参考题目

  1电视上有这样一条饼干广告,画面上是几个中国小孩嚼着饼干,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请你以“由‘口味’想到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一事一议”的作文,谈谈自己的见解。

  提示:这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从这则广告对儿童的影响谈,也可以从“真正美国口味”这句话谈……可从自己最有的可讲的角度出发,确立一点看法。注意所谈见解应当尽量不片面、偏激。

  2从——说起

  提示:在你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你要分析一下,这些事情有些什么影响,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件;然后再考虑“想到”了什么、能“说起”些什么。要对事情本身做些分析,确定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不要就事论事,而要就事论理。字数应不少于600字。

  口语交际

  开 辩 论 会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可以组织一次辩论会。

  为了帮助同学们组织好辩论会,下边介绍一点有关的知识。

  1辩论的题目必须明确。如果题目所包含的不是两个不相容的判断,就可能争不起来,或辩不出结果。

  2辩论的双方必须认真准备。要研究对方的论点,要分析对方用以支持其论点的事实、道理有哪些,说理过程是否严密。要把自己一方的论点、论据想清楚,尽量组织得有条理。可以事先写成草稿备用。

  3辩论双方的人员组成要相等。双方各确定主辩一人,助辩2—3人。主辩、助辩通力协作,辩论才能取胜。

  4确定主持人。他的任务是选定论题,规定和宣布辩论规则,督促双方做好准备,在辩论会上启发和引导发言,负责组织评委的讨论,宣布辩论的结果。

  5确定评判员。辩论终结,可举行评判,要评出优胜的一方,并评出若干名优秀的辩论员,予以奖励。

  下边再介绍二个辩论的题目供参考。

  1以“开卷是否有益”为题进行辩论。甲方(正方)肯定“开卷有益”的观点,乙方(反方)持否定意见,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2从中学生的热门话题中挑选辩论题。如“中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问题”。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19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领会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难点:透过生活小事感受母亲对“我”的爱,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乐曲《秋日私语》、《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残疾作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

  二、整体感知

  1.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你们需要音乐吗?

  2.播放音乐,供学生自己选择。DD《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秋日私语》。学生选择后,配以《秋日私语》,师生共同自由诵读,欣赏散文的美。

  3.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看来,一篇美的散文确实能让人深陷其中。读完之后,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学生课下搜集)

  附: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2.听录音,思考问题: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是怀念?

(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4)、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件事展开的?

  3.学生自由朗读

  4.词语小盘点(见课件)

  四、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五、重点语段品析

  1.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

  DD挡在窗前理解、体贴

  DD央求般的神色母爱执着

  DD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喜悦

  DD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

  2.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身患绝症

  儿子瘫痪

  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

  3.我为什么去看菊花?(学生自由讨论,共同明确)

  六、师生共同总结文章主旨

  明确:课文讲述是身患绝症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七、合作探究:课文为什么不以《怀念母亲》为题,却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可留作课下作业)

  八、课外延伸

  1.感悟人生至理: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2.情感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请大胆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3.推荐阅读

  九、作业:

  1.我想,你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你一定想对你的母亲说点什么,请你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我与地坛》。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雁阵北归

  树叶飘零母亲

  菊花烂漫

  伟大、无私的母爱

  课题

  2.《秋天的怀念》

  教学

  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字词。2.感受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关于母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残疾作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二整体感知1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你们需要音乐吗?2播放音乐,供学生自己选择。DD《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秋日私语》。学生选择后,配以《秋日私语》,师生共同自由诵读,欣赏散文的美。3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看来,一篇美的散文确实能让人深陷其中。读完之后,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学生课下搜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2、听录音,思考问题: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是怀念?

(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4)、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件事展开的?

  3、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感情的抒发与表达。

  4、词语小盘点(见课件)

  瘫痪侍弄整宿憔悴

  仿膳豌豆诀别烂漫

  翻来覆去絮絮叨叨

  四、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学生讨论: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

  总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四、作业

  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作者简介

  词语盘点

  教学反思:

  课题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0

  我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富有意义的,我有很多爱好,但最让我痴迷的还是看书。

  一有时间,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书店看书,进去我就忍不住了,一会儿东找找,一会儿西翻翻,在寻找着自己满意的图书。我家就像书的海洋,知识的世界,这些书都是我的,如:《小读者》、《世界名人故事》等。一看书,我就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因为书多,我就到处乱放,就这样,爸爸都批评我好几次呢!但是我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好多叔叔阿姨都说我口才好,只要一聊起来,话语就像流水一样,倾泻而出,爸爸妈妈都嫌我吵,嘿嘿!这都是看书的结果。

  我爱书!书就像我的救兵,只要我一有烦恼,它里面的故事画面就会把我吸引进去,给我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我爱书!书就像我的命根,也是我的知心朋友,它伴我度过每一天,每一夜。从书中我知道了《名人故事》,知道了许多常识,它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现在我知道的知识更多了,这还要谢谢我的老“朋友”呢!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

  过程与方法: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

  教学难点: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教学准备:常见交通标志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我的上学路

  教师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住在哪里,每天是如何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哪些地方,有哪些主要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上学路上有哪些所见,所闻等。

  二、我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

  出示常见交通标志图片,让儿童讲各种交通标志的含义,这些标志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以及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等,并相互交流,把标志贴在教室墙面上让儿童逐步认识。

  三、讨论会:这样做对不对

  教师引出主题:“丁丁是个小学生,上学以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特地来向大家请教,希望小朋友帮助他评判一下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

  1.“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但没有车,妈妈一定要拉着我过马路,对不对?为什么?”

  2.“放学路上,隔壁的大哥哥要和我一起去游戏机房里去看看,去还是不去?”

  学生展开讨论,判断是非。

  四、模拟游戏

  1.我是交通小民警

  教师先启发儿童讲讲上学路上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再设置十字路口的情境,让儿童轮流扮演交通民警,进行上学路上的模拟游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2.陌生人和我说话

  先请一名儿童扮演上学的学生,教师扮演陌生人,设置种种问题,引导儿童作出种种适宜反应,教师酌情引导。

  五、课堂实践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21页“我要做得更好”。

  2.全班交流。

  3.师生小结。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2

  初中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一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等过程,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

  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索数量关系表示规律。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式与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式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用具:

  日历、粉笔、黑板、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小时侯我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今天我们不妨重拾童年趣事,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见的图形,探索规律。

  2、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活动一: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⑴填写下表:

⑵照这样的规律搭建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注意引导学生概括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寻找数量关系;

  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验证规律。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3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 )秒 4时=( )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 )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4

  第一单元教案

文言文二则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思:

  通过教学,自主与合作能够有机融合,为学生的真正学习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板块式教学使教学脉络清晰,教学语言简洁明了,评价重视激励性。

  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学生朗读不充分,能够在体会中熟练诵读的同学不足80%,那么也就是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如果能够采用领读的方式,在学生初读过程中引路,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创设情境中,加因为眼操铃声的打扰,学生和听课教师没有完全听清,不明白“孟子讲学”是什么意思,所以此处的目标没有达成。可见教师还要在教育机智上多磨练自己,要能够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另外要准确计时,若没有提前下课这节课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另外,教师的示范作用很好,应该充分发挥,与学生对读,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如何朗读好文言文。

  总之,任何的教学策略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每一个设计都要考虑怎样更有实效。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

  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Co C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全文注释如下:

  弈秋(人名),通(全)国之(文言助词,的)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词)。使(让)弈秋诲(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词,有提起动词性谓语”为“的作用,从而使句中的”弈秋之为“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成为了”听“的状语。DD这一点只对教师讲,之所以提出这个”之“字,使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义相区别。)为听,一人虽听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为鸿鹄(天鹅)将至(原是生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箭)(到),思(想)援(拉开)弓(弓箭)缴而射之(它,指鸿鹄),虽与(和)之(他,指代另一个学生)俱(一起)学,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词)。为(因为)是(这,指这个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与(文言助词,同”吗“)?曰(说):非(不是)然(这样)也。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一、激活起点。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他们对此既新奇,又有点畏惧,猛一看,初学的都是新知,其实,文言文也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经验中就有许多关于文言文,只是大家全然不自觉而已: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使之成为认知的起点,新知的生长点,对建构文言文初步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合乎由易到难,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二、孕伏方法。任何事情有方法可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学贵得法“就是强调了这一点。诵读,有助于形成文言文的语感和积累文言词汇,是学习文言文基本方法,教学中,我注重诵读训练,深得其法。上课伊始,教者声情并茂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并告诉学生,等他们淀粉地这篇文言文,也一定读得像老师一样好,甚至超过老师,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接着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到读熟为止,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意,并讨论该怎样读每一句话,请学生上台领读,大家证券共同提高,再分角色读,在此基础上,进行表演,最后一齐背诵,这样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不知不觉地把文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同时,加强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共同点,即沟通古今联系,利用学生熟知的词汇句式去学习文言文,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另一基本方法,如理解”问其故“时,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样说,怎样写,让学生明白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在学习文言文的起步就孕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升入中学乃至终生学习都将受益匪浅。

  三、整合目标。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的科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最终目标的达成度,让学生初步地感性地认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词等,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角度不同,结果不一样“,这是情感,价值观目标。”从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诵读,古今的方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讨论"属于过程方法目标。三个维度目标,彼此交融,互相整合,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中,将这些目标进行整合,有力地保障了整体目标的实现,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匆匆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几张老照片,大家有兴趣看看吗?

  2、教师随课件介绍:

  这是我儿时的照片,天真无邪的笑容中透着几分顽皮。

  这是我青年时的照片,青春正如花般绽放着。

  慢慢地我步入了中年,这是我与学生在毕业典礼后的合影。看着学生长大了,我开心地笑了,不过此时已有几丝鱼尾纹悄悄地爬上了我的眼角。

  3、照片拍到现在就没有了,大家想,再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老师的样子会发生什么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24篇 作文初中第一单元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