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地理活动方案

时间:

地理活动方案(5篇)

  【前言】在进行地理活动时,一个合理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地理活动方案,让我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是网友“sixunsideng”分享的地理活动方案(共5篇),供大家品鉴。

地理活动方案

初中地理活动方案 篇1

  初中地理“关注生活,学好地理”课题研究计划

  一、背景分析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如果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而且还大大地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够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内在动力,从而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只有当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和解释地理问题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时,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所学的地理是真正有用的地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索意识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1、温馨感受,让学生在生活中触摸地理。

  地理在初中阶段,一直是人们所谓的“副课”,不受学生、家长甚至一些老师的重视,因而地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受到更多的限制。但我认为,不管别人重视与否,地理教师自己首先要重视,要清楚明了地告诉学生及家长,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我们学习地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2、激活生活情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景中去,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生活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3、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已不是惟一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自身解读教材外,还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4、借助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面

  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但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可以模拟.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在地理生活化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选取外,还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5、走出课堂,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地理。

  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很多学生讨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科更应发挥自己的学科特点,让学生的心不要封闭在狭小的教室中。当然,受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带领学生们周游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图片让学生“图行天下”,通过多媒体及网络信息使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够知晓天下。

  三、课题研究主要分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从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这一阶段是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理论学习、了解教改动态,了解相关相近课题研究情况。作一些调查研究、完成课题研究设计方案的撰写,确定研究内容与计划等。

(二)第二阶段为课题实施阶段。从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开展初期实验,根据实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调整,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

(三)第三阶段为实验深化推广阶段。从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该阶段为深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是根据上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实施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实施计划,对如何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好新课程,摸索出一套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做好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四)第四阶段为结题阶段。从2008年3月至2008年6月。主要工作回顾总结近两年多来的学习研究过程,广泛收集整理各种材料,对研究活动成果进行提炼,上升为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成果,撰写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报告,完成结题的准备工作。

  四、研究对象 全体初一学生

  五、课题成果形式

小学趣味地理活动方案 篇2

  小学趣味科技活动方案

  小学科技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科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范文1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特成立小学科技社团,以点带面,促进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

  一、社团的组织

  1、时间: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后(3:30---4:10)。

  2、成员:以五年级为主,每班5至8人。

  3、地点:五年级办公室与五(1)班教室之间的空教室。

  二、社团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

  第三周:组织成立小学科技社团,学习社团活动章程。

  第四周:种子发芽实验计划及观察记录。

  第五周:蚯蚓的选择实验计划及观察记录。

  第六周:国庆放假。

  第七周:做一个生态瓶并观察记录。

  第八周:学习叶脉标本制作方法。

  第九周:采集制作叶脉标本的叶子。

  第十周:制作叶脉标本(原色)。

  第十一周:制作叶脉标本(彩色)。

  第十二周:科技创新项目(科学小论文的撰写一)。

  第十三周:科技创新项目(科学小论文的撰写二)。

  第十四周:学习叶的标本制作方法。

  第十五周:采集、压制。

  第十六周:上台纸、固定、贴标签。

  第十七周:自制叶的标本展示、评比。

  第十八周:读一本科普知识书籍或文章。

  第十九周:写一篇读科普书或文章的心得。

  第二十周:学做一件科技小作品

  小学科技活动方案范文2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抓好科学教育的意识,并以此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与能力;使学生逐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方法。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之一,打造学校的品牌亮点。

  工作要点:

  一、抓好组织管理,培养骨干教师

  科技工作已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要做好这项工作,既要重视,更要落实。在本学年度,学校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做好领导管理工作,构建由校长室、政教处、教导处成员以及科技骨干教师组成的管理网络,对各项活动认真组织落实,抓好抓出成效。同时,以骨干教师为带头,带动部分新教师参与到这方面来,增强学校科技项目的实力,使学校科技方面的活动开展得更为活跃、有效。

  二、抓好环境建设,创设科技氛围

  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做好科技主题的校园环境布置工作:设立科普知识画廊等在校园的环境布置上营造科普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设想在校园网上开辟科技专栏,宣传科技知识,使其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又一个阵地。

  三、开展科技活动,全面推进学校的科普宣传和科学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正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才呈现年轻化趋势的今天,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任,已经愈来愈多地落在青年一代身上。胡锦涛同志经常勉励青年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他多次强调指出:“广大青少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要敢于开拓,大胆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前人,勇攀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

  根据学校工作的统筹安排,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校科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科技活动的要点:

  A、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展览活动。在学校门口挂横幅、竖撑牌;利用学校橱窗开展科普图片展览;利用各班黑板报、晨会课普及科学知识;利用学校广播普及科学知识……多渠道、多形式地在师生中倡导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B、通课堂播放科普知识影片。

  C、在师生中开展学校科普征文赛。

  D、组织开展相关的绘画、小制作、航模等项目的比赛。

  E、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F、做好科技特色学校和绿色学校的评比工作。

  四、发挥科技航模项目优势,以科技活动推进科学教育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科技活动,在多次活动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已经成为我校工作中的一个亮点。继续深入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搞好相关的活动,有利于科普活动的开展和科学教育的深入。

  A、继续开展好学校科技制作小组兴趣活动。通过课外科技兴趣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并以此辐射到全校,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的氛围。

  B、参加各级科技制作比赛,努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使学校的科技活动更上一层。

  五、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

  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以多种形式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探究能力。

  学校的科技活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方面,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9月份: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对科技制作、生物实验、标本收集十分有兴趣的同学,建立固定的活动学习机会和场所。

  10月份:围绕 “科技创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的项目,在学校培训和选拔参赛学生。

  11月份:开设“科技小问题”信箱,让学生把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通过信箱提出来,老师利用小广播解答同学的问题。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识、小窍门以稿子的形式通过信箱传递给老师,稿子一经征用,必定有奖。

  12月份:将上学期来在科技活动课程中有比较好的学生作品,将以展览的形式向学校汇报活动成果。

  09年2月

  专题讲座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3月 项目实践(科技制作)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造活动比赛

  4月 参加潍坊市机器人大赛,面向生活,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5月 项目实践(创新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行性高的一些创造。

  6月 总结 评比 表彰

  2017小学科技活动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特成立小学科技社团,以点带面,促进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社团活动,大力宣传科技的辉煌成就,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激励小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方法,激发科学创新精神,为参加市区科技创新大赛储备人才和奠定基础。

  三、活动方式:

  科技社团主要以“专题讲座”、“观看科教书籍”、“科技制作”、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社团活动记录表”备案。

  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为:每周星期三的下午3:00~4:30。

  成员:以三、四、五年级为主,共12人。

  三、活动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

  四、社团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 紧密结合教材的科普活动

  组织学生按照科学课教材的内容进行科普实验,提高自己的科学技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即将进行的科技活动指明方向。

  第二阶段 科技制作(趣味制作)

  通过制作和展示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 项目实践——小发明(创新设计制作)

  自己设计并附写创意说明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行性高的一些创造。

  五、具体安排:

  第三周:组织成立小学科技社团,学习社团活动要求。

  第四周:显微镜的使用。

  第五周:显微镜观察切片标本。

  第六周:自制洋葱表皮切片。

  第七周:学习辨认校园的植物。

  第八周:读一本科普知识书籍或文章。

  第九周: 寒假发明金点子的讨论分析。

  第十周:科创金点子选题展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第十一周: 模型制作。

  第十二周:小发明的基础训练。

  第十三周:科学小发明讲座六 捕捉小发明的目标。

  第十四周: 总结表彰。

地理活动设计方案 篇3

《世界的海陆分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3.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

  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

  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

  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

  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自制各大洲轮廓剪纸图片。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同学们,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不是)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他说: “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世界的海陆分布》。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板书)

「活动一」:创设情境组织辩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1.提出问题:观点a: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观点b: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为准确? 2.学生辩论:把全班分两大组,双方展开辩论,并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双方的观点。①出示地球仪:蓝色表示什么?(海洋)②投影展示东西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什么?地球表面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说明了什么? ③展示: “南北半球”图观察是否蓝色面积大? 小结: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所以人们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叫“地球”。

  设疑: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有什么特点?

  读教材“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 学生总结:海洋占71%,陆地占29%,即“三分海洋、七分陆地”。(板书)

(拓展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是无数的科

  学家及像杨利伟这样的航天英雄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地球还有很多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需要你们不断努力学习,为将来去发现和探究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理解有关概念。

  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有关大陆、大洲、岛屿、大洋、海以及海峡的有关概念。2.课件展示: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景观图,并让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3.各组代表提问本组成员进行抢答:(1)说出大陆、岛屿、半岛和大洲区别。(2)说出大洋、海和海峡的区别。

  4.各组选一名代表,将上课前剪好的大洲轮廓,在组内进行辨别加深学生对大洲轮廓的印象。

  设计意图:文字与图结合,分组抢答辨认。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并做到生生互动。

「活动三」:以游戏的方式完成:

  1.选五组代表,分别演示将课件中的大洲和大洋名字,用鼠标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上。规定当某一组代表演示时,其他代表转身不看。看哪个组完成得

  好。

(答对,你真棒5分。答错了,要认真啊)

  2、拼图游戏:用大洲轮廓图各组进行七大洲的位置排序。(评出最快的组奖励)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

「活动四」:以“分组讨论”形式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世界地形图,找一找,想一想,不同的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2.分别说出亚欧、亚非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学生看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讨论后各组代表订正答案,并选出优秀小组)

①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 ②分别说出太平洲、北冰洋沿岸各有哪些大洲? ③分别说出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④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顺序排列。

「活动五」:组织全体学生动手参与,用“简单几何图形”在一张白纸上进行“一笔画世界”的绘图比赛。(可选几幅画的较好的让学生传阅,给予鼓励)教师巡视查阅后,并引导学生对照找出自己图中的问题进行校正。『达标练习』:(练习题三)篇2:林振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六节 巴西

  厦门市上塘中学 林振文

  一、概述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认识国家》中的下列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等。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突出了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巴西的主要地形地势特点,并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并借此简单了解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涵义。

  3、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巴西地形分布图等,分析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及其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通过读巴西地形分布图,分析巴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及其典型的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并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文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以及巴西该如何做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三、学习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感到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设计了热带雨林风光图像,不仅突出了巴西的特色,而且增大了课堂容量,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借此简单介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升华主题。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的储备不够,要多联系前后知识,使学生知识形成系统,不仅增加了知识容量,而且培养了能力。之前的其他国家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但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还较弱,还有待于锻炼。

  四、教学重点

  1、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特征;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思考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2、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及措施。 1

  五、教学难点

  1、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2、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遭受破坏的原因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地理活动方案 篇4

  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完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但由于我不是地理专业毕业,教学中也许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再加上学校和学生自身条件等 多方面原因造成练习、测试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本年度教学以中国地理为主,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设校本课程,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的家园。

  5、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6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7、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26ldquo;严、实、精、活%26rdquo;的教风带动%26ldquo;勤、实、悟、活%26rdquo;的学风。

  8、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第1---3周,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4---7周, 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8---9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6周,学习第3、4章

  第17周,复习

  第20周,期末考试

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篇5

  一、 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致用。

  二、 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上、下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一、二册;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历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以及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4.教师要用现有了课件资源和课堂背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要求及时效率和长效效率相结合。

  三、各阶段复习要求

  全学期的高三复习分为两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习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选修二相结合)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以自然地理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复习。

  目标要求: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落实,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地理活动方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