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思修论文——社会公德范文

时间:

思修论文——社会公德范文3篇 思修论文公民道德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思修论文——社会公德范文3篇 思修论文公民道德,供大家参阅。

思修论文——社会公德范文3篇 思修论文公民道德

思修论文——社会公德范文1

  浅谈践行“八荣八耻”与创建更加和谐的校园

  摘要: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青少年群体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校园这个青少年高密度集聚的场所应当怎样贯彻落实“八荣八耻”。于此同时“和谐”又是整个社会各个场所的建设发展导向。因此在校园这个社会的一个小场所里,每一个成员应该如何践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从而达到创建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八荣八耻、和谐校园、荣辱观

  一、“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第一次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荣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二、高等院校“八荣八耻”荣辱观的理解

  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他们的荣辱观也是不同的。恩格斯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而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集团,作为一个当今社会青少年高密度聚集的场所,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有着特定的理解。于此同时“和谐”作为当今社会建设各个集团、区域、场所的导向,那么这个导向又应该怎样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最终达到以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途径,从而创建更加和谐的高校校园。下面我以在西南大学就学一年半的经历、在形势教育课堂上所学以及课后的一些资料整理和自我思考对如何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这个问题进行观点的阐述。A高等院校要做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倡导者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道德荣辱观是青少年综合素质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校这个青少年高聚集的场所应该发挥好其管理者的作用。在我们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就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所处的环境就是校园,因此学校应当保证给予每一个学生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青少年自己对道德理想的不懈追求和自律慎独。因此学校在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的同时开设更多的相关德育课程,开展更多的主题活动,举办更多讲座以及加强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道德教育功能。做到外律与内修相结合,达到让我们这群青年孩子从多方面的吸取营养来促进道德荣辱观的成长的目的。

  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引导他们要看社会的主流、看大局,个人需要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必须服从长远利益,这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其次要通过各种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模式,达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共识,创造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健康向上氛围。学校各部门要相互配合,不断创新,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人生价值取向。就我平日所了解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人生价值定位不准确,或者不正确,他们往往满足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去考虑这个过程的实现对整个校园环境的影响,就好比简单的一件随处乱扔垃圾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可能会很方便的就将手里的原本需要那拿很长一段距离才能扔掉的垃圾轻松的就解决了,但是在方便自身的同时,不仅会丑化校园环境还会给他人带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学校的每一个道德荣辱观想关联的小措施都会显得很有教育意义。所以学校道德教育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知荣明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气的一面旗帜,要让正确的、健康的荣辱观在学校乃至全社会蔚然成风。

  B 高校教师要做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排头兵

  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而作为一名师范专业学子的我更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高校教师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在社会道德文化环境中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他们必须在荣辱观方面为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做出表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榜样作用的力量是无穷的。原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着重强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 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中突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因此一名高校教师只能够在深刻认识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丰富内涵以后才能对学生们的灵魂道德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所以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有了。如果学校的教师身体力行,就会对我们这群青年大学生、甚至对全社会产生无声的重要影响。高校教师如何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作为当代高等学校的教师,特别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发挥好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因此“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和目标,而这一点的实现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

  另一方面:“言教不如身教”体现了教师要在自己的言行中去身体力行,待人处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教师要把荣辱观体现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中,比如:敬业爱生,严谨笃学、学术精湛、品德高尚;同时不能把自己不良道德的一面显露在学生面前,例如:文章剽窃、学历造假、考试作弊,在课堂上讲的是一套,在课后做的是一套。因为好的职业道德就像成年的美酒光酒香就很容易被人所接受;而不良的道德就好比变味的酒,不仅不被学生们接受,而且还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下深深的伤痛。就好比四川汶川地震的范跑跑,至今又让我悲愤不已。

  C 我们这群青年学生要做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躬耕者

  创建和谐校园,践行“八荣八耻”离不开的除了学校的管理、教师的带头更少不了我们这群学校的主体。作为高等学校的主体——学生,在创建更加和谐的校园过程中发挥着主动性的作用。而学生这群主体当中又分为了学生党员干部和广大同学。

  学生党员干部是学生中的一些先进代表,所以他们更加应当积极学习实践“八荣八耻”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校风气建设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1,、在思想上做表率,面对一些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和党站在同一战线上,对广大同学传授相关道德荣辱观的理解。

  2、学习上的标兵,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只有学习好了,其他方面才能更好的让广大同学所信服。

  3、工作上的典范、干部学生在处理学校的一些任务时要做到敢于奉献,不怕吃苦,以满腔的工作热情为同学全心全意地服务。主动承担党支部、团组织的工作,认真做好班级党建工作;明确班级“创优”目标,争创“先进班集体”和“优良学风班”。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要做到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热爱学校,关心集体。顾全大局,主动带领全体同学共同建设好和谐向上的集体。

  4、生活上的榜样、学生宿舍既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推进和谐校园的 一块主要基地。学生党员首先要带头搞好宿舍内务,美化好宿舍环境。

  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的过程中,干部同学只占有少部分人,而主体还是我们广大的同学,因此我们在积极配合干部同学的各项工作的同时,也要向他们靠近。我们要抱着“我是校园这个花园里的一朵花”的信念,任何时候都以“八荣八耻”为座右铭,树立“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在实践中去提高认识,达到知行统一。要树立新时期的道德观,将“八荣入耻”放进心中,融化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我们可以主动参与“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困助残”等公益活动。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智慧,最终将达到以“八荣八耻”荣辱观为指导思想促进更加和谐校园的建设。

  当学校规范做到创新规范管理、教师做到模范带头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并融入到践行“八荣八耻”其中,和谐的西大校园之花将会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 周丹.从我做起 践行“八荣八耻“[J].科学咨询,2006(9):16—17.[2] 李青.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10):30—32.[3] 朱玉峰,张以明.高校如何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领头雁[J].黄山学院学报,2006(8):149—150.[4]马勤学.论“八荣八耻”与学校道德教育[J].甘肃高师学报,2008(13):96—98.[5]赵俊杰.谈教师在践行“八荣八耻”中的表率作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9—30.[6]林海涛,易敏.加强党员“八荣八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7):10.

思修论文——社会公德范文2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

  摘要:我们小组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对本校各年级大学生们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大致可分为大学生们对诚信的认识、态度、希望的解决方式等几个方面。我们小组对于问卷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呼吁当代大学生能够在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渐增强诚信意识,努力营造一个人人讲诚信的社会。

  关键词:诚信,个人素质,道德修养,法律约束,诚信宣传。

  一.调查的基础情况

(1)调查时间:2015年1月

  调查对象:浙江理工大学所有在校学生 调查方式:电子问卷发放 问卷设计:洑佳玉 问卷数据分析:潘海青

  调查报告撰写:黄敏、尹知沁、冯璐 调查报告审核、修改:洑佳玉(2)调查背景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某些角落里,却也经常会有着一些不诚信的事件,许多行业在“诚信”这个方面产生了问题。从我们所熟知的“毒奶粉”“地沟油”“毒胶囊”等事件到时常有报道的假冒伪劣产品还有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盗版书籍、盗版光盘等问题,一次次地拷问着社会的诚信和良知。因此周围社会上的人们对于“诚信”问题怎么看,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关注。

(3)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周围的不同群体对于诚信问题的看法,有利于推广诚信观念,增强社会诚信意识,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度。同时,也只有做到诚信,整个社会才能够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大学生诚信度的基本态度问题: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看: %的大学生认为诚信是十分重要的;%的大学生认为诚信的重要性一般。%的同学认为诚信在生活中是不重要的。由数据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依然持有诚信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态度,仅有极少数大学生存在对诚信度不重视的现象。

(2)对当今社会诚信度的评价:%的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基本上都存在诚信缺失的情况。%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上大部分诚信度都很高,但无疑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的大学生则对社会的诚信度呈赞扬态度。另外%的大学生则是认为社会诚信度差。数据表明,虽然对当今社会诚信度持赞许态度的大学生占有一定比例,但这个比例仍是不高的,并且对社会诚信状况持批判态度的也占了极高的比例,因此,社会诚信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3.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去改善校园和社会中缺乏诚信的现象

(3)%的大学生支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改善问题。%的大学生认为应从社会,学习和家庭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的大学生支持应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大学生则认为应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从数据上看,每个人都有各自对改善缺乏诚信现象的方法,其中,主张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抓起和从社会,学习,家庭等日常所处的成长环境来改善这一问题的大学生占绝大部分。

  诚信,即“诚实、守信”之意。诚实就是对他人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对自己为善去恶,光明磊落。一句话,诚实就是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与信是辩证统一的,诚信的基础是诚,如果人人都诚实,那就必定是一个可信任的社会。诚信是维系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体;诚信是人类的美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内容之一,不仅是公民待人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个人立身处事的根本原则,而且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诚信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个人、单位乃至国家、民族形象,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社会呼唤诚信,个人、组织、市场乃至国家需要诚信。高等学校教育应特别关注诚信,充分认识诚信教育的社会价值,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养诚实守信的大学人才。

  既然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那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呢?首先分析一下大学生目前面临诚信危机的原因: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成熟、社会阅历浅、责任意识薄弱、思辨与分析能力欠缺是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令我们感到惊喜的是有%的大学生认为诚信是十分重要的。这说明大学生对诚信的态度还是积极的。

  那么有些大学生缺乏诚信的原因到底是由什么来导致的,我们认为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性。主要表现为:诚信教育重视不够。诚信教育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时代的呼唤,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必要途径。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大学生自身对诚信教育的认识情况也需要改进。当谈及诚信教育的开展,部分大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对于学校组织的诚信活动,部分大学生表示了自己的漠视。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在众多人心目中是一片模糊。多数大学生表示积极赞同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但谈及诚信教育内容时则陷入了混乱状态,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所赞同的诚信教育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对于诚信教育内容的模糊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影响诚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方法的运用。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诚信教育多数是通过教师课堂影响和开展相关活动影响,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育途径的开拓创新上存在明显不足。如对网络这一有效教育途径的利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入。在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自身诚信素质不高,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不够,缺乏人格魅力,缺乏奉献精神等等。诚信教育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的管理不够科学等等,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不足。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青年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淡薄。当前大学生多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成长起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自主意识等,但是同时他们也存在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社会历史责任意识不浓。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所要承担的历史重任不明确,不清楚自己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民族复兴的希望,不能正确认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局限于狭隘的视野,片面注重个人利益、追求享乐。

①社会角色责任意识不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不同社会角色尚未具有明确的责任意识。他们漠视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存在着破坏公物、不注重公共卫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现象;他们习惯了被家人娇宠,沉溺于父母亲人的关爱,提出过分的物质要求,忽视了作为家庭一员所应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在学校中,部分大学生不明确学生的责任所在,学习敷衍了事,缺乏认真态度,甚至出现网络成瘾、专职爱情“事业”等主次颠倒、荒废学业的情况。据报载,现在因成绩不合格而退学、试读或留级的大学生中,由于网络成瘾而荒废学业的占70%以上。

②社会行为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意识不强。他们做事随性而为,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没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明确意识。如刘海洋泼熊、王晓明杀父,以及近来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在这些案件中,行为者都缺乏对行为责任的思考,缺乏行为责任意识。此外,部分大学生当发现自己做出了不当的行为后,不是正确面对和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是尽量去隐瞒、躲闪和推卸。

  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

  1、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2、加强教育是诚信重建的重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智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从学校教育来看,首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各项校园活动,都要把诚信的内容加进去,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角落。其次,要加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学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在师德建设上,要坚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对学生的管理上,每个教师要各司其职,不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不论是行政人员还是一般干部,都应该义不容辞。在对每个违纪学生的处理上,要根据校纪校规从严处理。第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一是由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要大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注意发挥现代传媒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拓宽教育的领域,使教育工作覆盖和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由灌输型向互动式转变。要克服片面硬性灌输的方法,由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自主的接受、自主的发展、平等的对话、进而和谐的解决问题,同时,实现教育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四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教育工作方法有多种,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心理暗示法等,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作用,不能孤立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互补作用,同时,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3、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从社会来看,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对信用评估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探索,如上海市政府已于2000年在全国首创个人联合诚信体系,2002年上半年,又建立了企业联合诚信体系;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了诚信管理条例草案等等,这表明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大学已建立国内首份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师大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

  三.提高诚信意识的建议

  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

(1)从国家角度

· 虽然法律约束不一定能够起到所期望的效果,但是国家依旧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行为准绳,来制约人们不诚信的行为,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素质。国家的有关部门也应该严厉打击各类不诚信事件,公正严明,依法办事,为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各级官员也要以身作则,对各种事件也要诚信,为人民做出一个好榜样。

·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好。

·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在抓好自身诚信的基础上,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2)从社会角度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执法人员都应恪尽职守,社会上的各种力量都应该行驶好自己的监督功能,努力地将那些不诚信的事件通过媒体曝光出来,对公司也好,对个人也罢,都是一个很好的警告。另外,社会上也可多对诚信进行宣传,如评比“诚信先锋”“诚信模范”等。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去,争做诚信人,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社会上的奖惩功能能够更好地推进诚信社会的建设,诚信体系也能过更加健全,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舆论监督功能。参考文献:

  1、郗杰英等编:《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黄蓉生主编:《21世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黄蓉生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5、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1912

  6、白高乐《诚信与成才》2006 小组成员:黄敏、潘海青、尹知沁、冯璐、洑佳玉

思修论文——社会公德范文3

  社会公德

  之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他人的帮助,我们既能让他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也能让自己获得自身价值的提升,并以此品味快乐的源泉。当下,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正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与感知,善人善事天天都有,但像“小悦悦事件”的社会悲剧也时有发生。在反思悲剧的时候,我们发现,当今社会中,助人为乐这一社会公德的受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无论是创造和睦友好的生活环境,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助人为乐所体现的奉献精神、团体意识都是我们青年人需要培养。当然,作为助人为乐的更高一层境界,以服务社会为乐也是我们年轻一代人更加需要追求的人生境界。

  个人价值的提升

  人,作为唯一能追问自己生命的存在意义的动物,理所应当的去思考,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的生命内涵得到了怎样的积淀。如果说寻求生命的价值是一次探险,那么帮助他人就是探险中印在泥土里的一个脚印,每一步,都是价值的延续,每一步都是生命的积淀,这一步可以很小,但谁又能说不是生命价值的升华呢。帮助他人可以提升个人价值,回顾“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人生经历,我们便会由衷的赞叹他的精神品格。1979年云南发生大地震,听到这一消息后,郭明义专门请假,步行20多里路,赶到县城邮局,把自己积攒了好久的100多元津贴费寄往灾区。当时,郭明义每个月的津贴只有六七元钱。1994年,郭明义看了希望工程号召向濒临失学儿童捐资助学的电视短片,孩子们渴望的目光,深深刺痛了他。第二天,他就向一名失学儿童捐献200元,10几天后,又给这孩子寄去200元。此时的郭明义月收入不足600元,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学的女儿,一家三口,挤在不足40平方米的单室里。到现在,郭明义依然住在这里,月收入也就2000多元,但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进课堂,他15年来,已累计捐款7万多元,帮助了100多名贫困儿童。郭明义说:“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思考。我经常接触孤儿院的孤儿、上不起学的孩子、生活困难的职工,和他们相比,我就感觉自己非常富足,我就非常想去帮助他们。” 收入微薄的郭明义资助了100多个孩子,然而,他知道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个人价值的提升原本就是从帮助他人的小事开始的。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给了郭明义荣誉,给了贫困儿童希望,更给社会带来了温暖,若干年后,当周杰伦、乔帮主光芒渐淡,我们还能在这延续不绝的人性的光芒下,继续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历程。

  提高社会关爱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充满真善美的社会是每个人都想看到的,但只有每个人去贡献

  一份力量,才能让世界变的更加美好。不经意间对他人的帮助,给他们心中注入了一股暖流,也带去了一份信念,而当帮助成为大家的习惯,和谐的社会氛围也即将形成了。助人为乐作为基本社会公德之一,对提升社会关爱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曾被评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尽管舆论对其“高调慈善”的举动动机有过多的猜疑与批驳,但在当今中国如此多的富豪中,他是将慈善观念推广中国的先行者与开路人,正是发现了社会关爱程度的不足,以及以一人之力无以改变现状的痛苦,陈光标走在了社会的前面。汶川大地震过亿的捐资,提出“裸捐”的承诺,陈光标还积极推动慈善理念的传播,提出了“投身慈善乐在其中”,“慈善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信仰”等慈善观念。高调做慈善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大力弘扬,能带动更多的和他一样的富人加入到行善的队伍中来,带动全天下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以各种方式来让社会充满关。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样的慈善举动出现之后,越来越多的善款被捐往需要的地方,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寻找身边能做到的帮助他人的小事,也推动了舆论对慈善机构的监督,红十字会的黑幕曝光与社会慈善的推广不无关系。

  上善若水,慈济天下。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当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从现在起,关心他人,留意生活中点滴小事,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社会关爱的提升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也将惠及社会的每一个个体,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弘扬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让爱的暖流溢满人间。

  结语

  在社会公众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善最乐,博施济众。助人为乐的的生活态度对于个人,对于社会,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阶段的公民,作为社会公德的弘扬者,作为国家、民族文化道德的接班人,我们需要以崇高的使命感,秉承与弘扬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为个人价值的提升自强不息,为社会关爱的提升奋斗不止!

思修论文——社会公德范文3篇 思修论文公民道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