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时间: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合集8篇)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借助各种活动,加深学生对这四个方向的认识,并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还记得它们在图上的方位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小明的学校去参观一下。(出示情境图)

  2、引导观察,复习旧知。

  (1)请大家观察这张学校示意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在哪里?你是怎么判断的?

  (2)谁能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分别在学校的位置?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用教材的上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兴趣。提出已学过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自信。)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刚才大家能够正确找到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所在的方位,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什么方位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2、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

  ①我觉得是东北方向;②我觉得是右上方;③我觉得是北东方向。

  3、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这个方向既不是北方,也不是东方,到底是什么方向呢?我们请指南针来帮助我们吧!(出示指南针,并简单介绍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多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①大家看看,在北方和东方之间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东北)

  ②看看指南针的西方和北方之间是什么?(生回答:西北)

  那你知道餐厅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③看看指南针的西方和南方之间是什么?(生回答:西南)

  那你知道科技楼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④看看指南针的`东方和南方之间是什么?(生回答:东南)

  那你知道存车处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4、引导学生归纳。

  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叫“东北”方向,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叫“东南”方向,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叫“西南”方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叫“西北”方向。

  5、观察这四个方向有什么特点?

  6、引导学生回到校园平面图,说一说建筑之间的位置。

  7、方向的相对性。

  科技楼在操场的什么方向?操场在科技楼的什么方向?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西南和东北相对;西北和东南相对。

  (设计意图:围绕校园示意图,展开新知的学习。让学生参与其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总结知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制定方位图。

  练习二的第3题。给出北,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完成填空。

  2、完成做一做的练习。

  教师说××家在学校的什么方位,由学生讨论××家的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们认识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还知道了东北与西南、西北和东南是相对的,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下现在的问题:生活中什么时候会遇到用方位的情况?

  (设计意图:思考、总结、归纳、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的表述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篇2

  有关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问题.

  1.教材中为什么要安排这一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中规定,"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我们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以下几点考虑.

  ⑴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因为有研究证明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

  ⑵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2."位置与方向"比较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好上,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

  这些方位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抽象.而且由于地域的因素,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确定东方,再与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相联系:明确后面是西,左手指向北,右手指向南,认识四个方向.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活动,就让所有的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基本空间方位知识(前,后,左,右)为基础,与新知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立了联系,获得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有研究证明三,四年级学生掌握水平方向(东,南,西,北等)依赖于他们在地图上区分基本空间方向的能力.所以,教材把有关东,南,西,北等方位知识的认识安排在本册,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

  儿童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位和他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是有联系的.最初,应当根据儿童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西南北方位的技能,然后,再把这些方位和地图方位联系起来,例如说,上面是北方,右面是东方等等.因此,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三年级儿童(8~9岁)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2.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教学第2~12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第1~4题及练习二的第1~6题.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篇3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农村什么样?看来大家对农村有一些的了解。老师带来几张农村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的农村修起了公路,盖起了高楼,建起了工厂,还开发了旅游项目,节假日我们可以到农村游玩,感受农村的新变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农村。(板书:走进新农村)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请看,我们来到了凤凰村,凤凰村有那些景点,谁能来指一指,说一说?(请一位同学下来指)

  1、两位小朋友正站在凤凰村的——(村口),你觉得凤凰村怎么样?美不美?既然凤凰村这么美,就让我们快去看看吧?

  2、老师根据凤凰村的景点,画了一副路线图,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过这种图吗?(学生回答)看来大家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看看这副路线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个同学提问)

  3、刚才大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解决一下。

  4、从村口到住宅区怎么走?谁来说?(一同学回答)在他的回答中提到了一个方向,你听到了吗?是什么?大家真会听。(板书——北)想一想,我们以前还认识过哪些方向?

  5、你能不能说一说,牡丹亭的东西南北各在哪里呢?到前面来,用板贴表示一下。牡丹亭的北面是哪里?南面呢?前面我们认识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他们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方向与位置的内容。(板书:方向与位置)让我们继续看。

  6、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斜着的方向是什么方向,我们遇到了新问题,交流一下。(同学讨论交流)斜着的方向是什么方向,你是怎么想到的?

  在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牡丹亭的东北方向是哪?风景区就在牡丹亭的东北方向。

  你认识了东北方向,现在你能说一说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了吧?( 2人回答)

  7、现在请你继续思考:这儿是文化中心,你能说一说,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吗?(讨论)在西和北之间的方向我们叫它西北方向。

  8、从村口到文化中心怎么走?

  位置与方向教学课件篇二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重点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

  座次表、课件、方格纸、地图纸等。

  1、先玩寻宝的游戏,l学生将"礼物"藏在同学的课桌里,老师来找,同学提供正确的信息,但不能说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说"第几组第几排",孕伏确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师藏礼物,两个同学比赛"寻宝",找到礼物后,说说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强调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用两个数字:第几组、第几排。

  2、让学生介绍班长、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3、出示座次表,让学生把自己的姓名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出示坐标图,告诉学生: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问:

  1)在这个表格中,横线、竖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3)学生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数对学习

  1)你能否简要的用数字来表示你的位

  置?老师适时装糊涂:这里的逗号表示什么?那括号又表示什么呢?你们能给这组数字取个名字吗?

  6、巩固练习

  1)在方格纸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说出数对。

  2)把地图填写完整

  6、游戏:寻找秘密点。游戏激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采用采访的形式

  2)学生完成座次表

  3)思考并回答,学生相互补充

  A:学生口答

  B:学生上讲台展示作品,并说出理由

  C:学生尝试完成

  D: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E:师生示范,然后生生示范,最后小组游戏。

  通过对表格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这种表示方法,并能正确的找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数对表示法。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篇4

  复习:位置与方向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8个方向),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提高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请学生画出八个方向的方位图

  2、请学生来介绍武林广场的分布情况?(生一边介绍,师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

  二、综合练习

  1、???出示动物园导游图

  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张巨大的导游图,谁能来介绍一下。(猴山在大门的西边,猩猩在最北边,天鹅池在西北角……)

  为什么动物园要出示这么一张导游图啊?(为了方便游人顺利的游览)

  如果你要参观动物,你能根据这幅图进行吗?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人介绍一种你想看的动物并说出行走路线。(分小组活动)

  如果我们学校去动物园春游,每种动物都要参观,你们能设计一条最佳路线吗?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全班汇报。

  2、???描述路线图。

  参观完动物园,我们在1路公共汽车的站牌下等,由于接我们的车还没到,同学们就研究起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图来了。(出示做一做)

  你们能看懂吗?谁来介绍?(动物园向西北走到电影院,再向西到少年宫,再向西南到游泳馆,再向西到图书馆,再向西到医院,再向西到商店,再向西到邮局,再向西北到站前街,再向西北到火车站。整条路线是由东向西走的。如果从火车站到动物园,那么整条路线就是由西向东走的。)

  3、???完成P112??1题

  1)???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2)???你能象陈青一样画出你上学的路线图吗?画好后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

  三、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

  请你去了解一路公共汽车的行走路线图,并把它画下来。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篇5

《位置与方向》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教学目标:

  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2.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辨别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

  1.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

:学校的平面图:大操场、教学楼、综合楼、篮球场。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几幅图)

  岳阳步行街部分景图。(新世纪商场、肯德基、广场、大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蜡笔小新将到我们学校来参观,还想到我们岳阳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

  1.师:大队部将招聘部分同学作为小导游带领蜡笔小新参观,你们想报名参加吗?

  2.问:怎样才能准确找到想游览的景点的位置呢?

  师:看来认清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会看地图是本次竞选小导游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向的用途

  问:你会认方向吗?你们都有哪些辨认方向的好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资料,想看看吗?(出示年轮、树林、动物图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三、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利用太阳来辨认方向。看着大屏幕(课件演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板书:东] 2.师问: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呢?还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 3.师:这儿有一些小动物,他们迷了路,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请贴在教室相应的墙壁上。

  4.师: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到了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我们的前(西)、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还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

  5.师:我们已经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闭上眼睛,我说出方向请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

  6.游戏:找礼物。请几位学生从座位出发,按照师所说的路线找到各自的礼物。

  四、模拟招聘:

  1.师:课前我说了关于招聘小导游的事,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现在我们就来一次模拟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评委,如果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就请为他们鼓鼓掌。

  问:谁愿意第一个来试一试?(课件:小明上学路线图)问:还有谁想试一试?(多人练习)

  2.(课件)师: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这可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啦!这是教学楼,这是我们的综合教学楼、小操场、大操场、植物园和乒乓球台等。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3.问:综合楼在教学楼的哪一面?小操场在教学楼的哪一面?校长办公室在小操场的哪一面?……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问:你们这节课有了什么收获?

  六、作业:

  蜡笔小新想去我们岳阳的步行街玩一玩,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为小客人设计从6路车站(一人民医院站)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线图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场所所在地的位置。

  第二课时

  情境模拟:陪蜡笔小新逛步行街 活动过程:

  一、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都设计好了没有?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分小组检查作业,并改正不对之处。)

  二、小组派代表上电脑显示台来展示自己的设计,并且介绍游玩路线图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场所所在地的位置。

  三、1.欢迎蜡笔小新的到来。

  2.活动:陪蜡笔小新逛步行街。边走边说出所在地的方向,用上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四、小结:小客人蜡笔小新在岳阳玩得很开心,谢谢你们小朋友。蜡笔小新欢迎你们去日本旅游,他也会当好你们的小向导。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2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给出的路线,自己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描述和画简单的路线图,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在描述路线过程中,会正确选择参照点,会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另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的路线,自己画出路线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根据平面图,在作业纸上完成下列问题。

(1)医院在图书馆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2)图书馆在医院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3)动物园在图书馆南偏西2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 m。请在平面图上标出动物园的位置。

  反馈:第(1)题和第(2)题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复习三方面内容:

  1、在平面图中,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

  2、方向的相对性;

  3、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为下面学习描述和绘制简单路线图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1.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1)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台风是怎么变化的?

  师:沿正西方向移动,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师:移动了540 km,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我们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

  生:把台风生成地作为参照点,发现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PPT课件演示: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2)师:到了第一站之后,台风改变方向了。(PPT课件演示:然后改变方向)。它是怎么改变方向的、移动了多少距离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来的?移动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了?

  师:同意他说的吗?再请个同学来说一说。(PPT课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我们刚才描述台风第一次移动时是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的?我们发现两次移动,描述路径时,参照点是不一样的。

(3)师:到达A市后,台风又改变方向了,接下来是怎么变的呢?(PPT课件演示: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同样他说的吗?再请同学来说一下。

  师:这次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PPT课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最后又改变方向了,怎么移?(PPT课件演示:最后又改变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动100 km。)

  2.完整描述移动路径。

  同桌两人一组,看着图,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移动路径。

  全班交流说一说。

  3.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描述这样的路线图。(出示课题:描述路线图。)在描述台风移动路径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每移动一次,参照点都发生改变,要根据新的参照点来描述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PPT演示)。

  4、练习。

  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8题。

(1)先独立完成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二行,集体校对答案。

(2)独立完成表格的第三行。反馈时提问:书店到商场,以哪个点为参照点?东偏北45°或北偏东45°是怎么得来的?

(3)独立完成表格的第四行。反馈时提问:商场到小玲家,以哪个点为参照点?东偏南30°是怎么得来的?

(4)完成第2个问题,要求平均速度得先知道什么?怎样计算平均速度?

【设计意图】在描述路线图时,最大的困难是参照点变了,随之需要确定的方向、距离也不断变化,使得正确描述路线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而且描述路线图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前面“根据两点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另一点的位置”的语言表述方式稍有不同,这些无形中给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了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应采用分段描述的方法,降低难度,以便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描述方法。

  三、拓展提升

  教材第22页“做一做”。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我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到公园。

  1、讨论:要画这个示意图,首先得确定什么?

(出发时的位置。如果学生讲了比例尺也行,如果没有讲,那就到后面反馈时去分析。讲比例尺时,重点要讨论一下,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比例尺。)

  2、自己动手尝试画。

  3、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分析自己画的方法。重点解决:“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以哪个点为参照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到公园”以哪个点为参照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描述路线图时做得比较细致,学得比较扎实,所以在绘制路线图时,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动手尝试,根据学生画的结果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再次体会、理解“参照点变了,移动方向和距离也随之变化”。

  四、应用反馈

  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9题。

“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西偏北40°行驶3 km后向西行驶4 km,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 km到达终点站。”

  1、独立完成第(1)题,集体校对。

  2、第(2)题: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同桌交流,最后全部交流)。

【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练习,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五、回顾反思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在描述路线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总结回顾中,进一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六、布置作业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上学和放学的大致路线。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出家附近的地图,以便更准确地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利用描述路线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篇7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复习中,由于学生总是在位置的相对性出现相反位置的描述,在画角度时总是出现相反方向角度方面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问题屡次出现混淆呢,问题出在哪呢?怎么样解决这类问题呢?通过复习,发现知识障碍点如下:

  1.出现相反位置的描述在于人为地让学生找以谁为中心点,然后再看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位置,由于学生已经习惯思考在图中中心点的位置,再去找另一个中心点,无疑是增加了思考的难度。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先以图中现有的中心点去描述物体的位置,然后根据这一描述进行相对位置的描述,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学生在测量时就是不知道如何放置量角器,如何解决呢?如:南偏西30°让学生知道首先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齐南,再把半圆朝向西,然后从南往西数刻度就可以了。

  通过这次期末复习,我感受到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虽然也想到了解决方法,但是在备课中没有想到学生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没有深入地去想问题的根源。

  四下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课后反思:

  位置与方向的第三课时,要使学生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上午第一节课上后,感觉比较失败。原因:

  一、学情没有把握好

  位置相对性的描述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其一学生要明白谁是观测点,其二对于角的度数,两内错角的度数相等,学生没有理解,再说这也不是学生要学习的范围之内,对于中上的学生来说,四上学了角以后,他已经感受到两内错角的度数相等,而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可能也是不用理解,只需在教学的时候稍微细腻一些就可以。

  二、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客观原因:大课间全校学生在整队,到上课时间到了才结束,学生的心没有静下来,就上第一节数学课;教室的电脑仍旧还不能用,多媒体不能使用;其三,自己匆匆上课,在黑板上画图。

  主观原因:说来惭愧,自己对这节课的钻研不够,课堂上没有细致的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因此,学生兴趣也不是很浓。

  三、课中学生时空缺失

  由于上面的原因,导致了自己的课堂是那么的缺失生命。平时老是说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那么自己的观念都到哪儿去了呢?真不应该,课堂上自己牵着学生走,使的大家都累!课上,对于新知,因让学生先选择一个观测点来描述它的位置,比如教材p22面的例题3,选择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再引导学生说出上海在北京的东偏南60°的方向上。(这个学生应该会的,因为在前几节课中我已引导学生陈述过)继而教学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先让学生明白以谁为观测点,放手让学生说一说,再汇报。汇报的时候,要使学生明白哪两个角相等,教师不必说出内错角的名称,但是要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到底是哪两个角相等。同样道理也有两种说法。在教学中,聪明的学生得出了这样的道理,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南偏东与北偏西刚好相反,我佩服学生观察的能力,为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而折服,但是我不想用这样的巧妙方法把他们捆住,特别是中下的学生,如果这样去推理,对他们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好处。我倒觉得在学生掌握以后,倒可以耍耍这样的聪明。

  人教版(四数下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方向,教学的重点是根据示意图能进行描述,根据描述会画示意图。教学的难点就是会用量角器根据描述画出方向与线路图。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二点:

  一、根据示意图描述方向、角度与路程

  1.要抓住中心点(中心观测点)进行描述

  2.要根据给出的角度进行描述

  3.要注意二种偏向的描述:东偏北30度(北偏东60度)

  二、根据描述画出方向、角度与路程

  如果教师没有特别注意教给操作的方法,学生(尤其是中下生)操作起来就有很大的困难。因此一定要教给操作的方法。

  1.教给学生人为规定方向的序号

  如:东偏北45度。前一个“东”为第1方向,后一个“北”为第2方向。

  西偏南50度。前一个“西”为第1方向,后一个“南”为第2方向。

  2.教给学生用量角器的方法

  (1)将量角器的90度朝第2方向,从第1方向开始数要画的角度。

  (2)角度找到后,点上一点,作上记号。

  (3)记号与座标中心点连线。

  (4)按要求标上距离。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前面的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位置与方向,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2、学生汇报。(四个正方向,东南西北,东西相对,南北相对,四个斜方向,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

  3、还学了用这些方位词来形容两个地点的位置关系,同一个地方,观察点不同,方向也会不同。

  二、探究新知

  1、问题:你能说几个生活中应用方向的例子吗?你知道你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上?学生汇报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果从学校出发,怎样走可以到你的家?学生汇报

  产生冲突:怎样运用我们学过的方位词来清楚地向别人描述你的行走路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行走路线

  2、参观极地馆,观察导游平面图(有哪些小动物,你最想去哪个场馆参观)

  3、行走路线:线路1,大门海豚

  一辨:先按照图中所给的方向标志,辨认海豚馆的方向,东北角。

  二定:以大门为出发点,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的位置,再寻找行走路线。

  三描:最后用“先向……,再向……,最后向……”把行走的路线描述出来。

  行走路线:线路2,大门海豚

  4、学生汇报

  5、小练习

  6、总结方法:

  一辨:先按照图中所给的方向标志,辨认八个方向。

  二定:确定出发点和要到达的地点的位置,寻找行走路线。

  三描:最后用“先向……,再向……,最后向……”把行走的路线描述出来。

  组内汇报学习:你最想去哪个场馆,让你的同桌给你设计一个行走路线说给你的听

  三、练习巩固

  1、小小快递员

  2、我会填

  3、选一选

  4、愉快的星期天

  四、开外拓展

  生活中的方向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合集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