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莫高窟》教学设计

时间:

《莫高窟》教学设计(精华6篇)

《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中华文化泱泱五千年,留下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艺术珍品,你知道哪些?能说说吗?

  2 生交流。

  3过渡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驼铃声,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走进甘肃、走进敦煌、走进莫高窟。“(课件演示)

  4过渡 “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走过了几千年的漫长曲折旅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它灿烂的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沧桑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莫高窟流光溢彩、美丽辉煌。相信通过大家的学习,将会经历一次愉快有难忘的文化之旅。

  二、 新授

  1 师:打开课文,读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

  2 学生简单交流。

  3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概况,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生交流:地理位置、形状、名称

  4师:课文中提到了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什么呢?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5 生交流:彩塑、壁画、藏经洞。

  6 师:“课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的?”交流。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那就让我们先去欣赏一下精妙绝伦的彩塑吧。”

  1 学生自己读文并思考,描绘自己最喜欢的一尊彩塑。

  2师生交流 相机出示图片 读文。

  3 过渡“其实,莫高窟的彩塑有各种各样的形象,想不想欣赏一下。”

  欣赏的条件 用“有……的……”仿照课本上的样子说话,可以说你看到的,也可以说你想到的。

  4 生看 说。

  5过渡:“这么多的彩塑,每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据说,最大的有9层楼那么高,而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难怪游客参观后,会发出啧啧赞叹呢?如果你就是游客,就在那么多的彩塑面前,你会想写什么呢,大家一起来说说!”

  6生说

  7过渡:“同学们欣赏着这一尊尊彩塑,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它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呀,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涌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心情来读一下。”

  8 生读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研究莫高窟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 莫高窟的艺术载体主要是彩塑和壁画, 壁画的图案、色彩是绚丽多资的,它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齐读这一段,注意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1 学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画面。

  如果学生说的是飞天

  学生读,出示画面。多读体会

  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飞天,有很多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可以想见,当时人民的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他们载歌载舞,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齐读这段话。

  1、 注意到省略号了吗?练习说话,根据自己想到的。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2、 评价

  3、 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脑海中飞天美妙的身姿。

  过渡:“欣赏了美仑美幻的飞天,我们仿佛自己也成了飞天了,怪不得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作品《文化苦旅》中这样写到:我们是飞天, 飞天是我们!”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看的每一副画面,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可以遥想当年,这条丝绸之路上敦煌莫高窟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热闹,读这一小节!”

  五、过渡:“干菜我们欣赏了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副壁画,仿佛是接受了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洗礼,莫高窟无愧是中国西北的一颗明珠。然而,来到莫高窟,有个地方,我们无法不去提起,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

  1、 它是什么?

  2、 藏经洞里有些什么东西?

  3、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经书复制品。学生欣赏。谈感受。

  4、 过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到这里寻觅历史文化的足迹,留下了一首首诗、一篇篇文;多少音乐家、舞蹈家到这里寻找创作的灵感,留下了一首首歌、一段段舞;多少雕塑家到这里拨开尘土将历史的浪漫与班驳深深铭刻。然而,就是这一天,灾难开始了……”

  5、 此时此刻,你站在藏经洞前,你想说些什么呢?谈感受。

  6、 带着感情读文。

  过渡:“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任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卢浮宫”。

  六、作业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敦煌灿烂的文化资源开发大西北,他们在做些什么?课后,请同学们一起找一找、查一查、去探寻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神韵!

《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进入课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同学已经解决了%26ldquo;莫高窟是什么的问题%26rdquo;,说能说说答案?

(学生回答后,出示电脑投影,通过网络上介绍的图片与音乐,让学生浏览,总结莫高窟是%26ldquo;艺术宝库%26rdquo;)

  2、大家说说看,这个艺术宝库里有什么呢?

(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3、请大家自由练读课文2、3、4段,感受一下这个艺术宝库。

  二、个体感知,潜入课文: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2、指名2%26mdash;%26mdash;3位学生读课文。

  3、每读完一次,引导学生评论一次。(阐述喜欢的理由)过渡:课文读得很流畅,老师觉得大家离敦煌越来越近了,下面让我们走得再近些来欣赏这个艺术宝库。首先是彩塑%26mdash;%26mdash;

  三、分层感悟,精读课文:

  1、读课文,说说%26ldquo;你从中读懂了什么?%26rdquo;

  2、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句,教师随机出示投影片%26ldquo;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的%26hellip;%26hellip;有的%26hellip;%26hellip;有的%26hellip;%26hellip;%26rdquo;

  3、指导朗读:

①谁先来读读?视情况引导尝试读。

②教师在投影上圈划重点词,结合图片让学生对比读。相机观察课文插图,体会%26ldquo;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26rdquo;(考古学上所谓%26ldquo;佛像有三相%26rdquo;,出示一些佛像雕塑图片,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佛像?)

③谁能把不同彩塑的神态读出来?

④谁能语气优美地再超过他?

⑤齐读后,引导游人看到这样的彩塑是?(啧啧赞叹),我们同学现在就在莫高窟,谁来赞一下?

  过渡:中国的石窟很多,敦煌最有名是因为莫高窟不光有彩塑,里面还有大量的壁画。

  4、同学们练习读课文,读完由大家提出问题

  a、飞天是什么?(看课件进行描述,注意神态、动作等)壁画上都画了些什么?(看挂图说)

  b、有哪些佛教故事?为什么要画这些壁画?

  5、师生讨论,出示投影。

  6、找出印象特别深、感觉特别美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投影片:

(用一段音乐衬托出现飞天排比句,重点字词加上加号,)

  7、指导朗读好排比句。

  8、伴随课件教师再泛读,让学生聆听品味。

  过渡:1900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一天,王道士打扫洞窟,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中国历代最灿烂文化的大门,这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藏经洞。

  四、感情升华,总束课文:

  1、自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

  2、学生自由质疑,集体讨论。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认识敦煌的近况与敦煌恢弘的艺术成就,激发情绪,结合文中语句指导读悟)师:读了投影片上的话,你作何感想?

  3、师总结提高: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建设强大的祖国。无愧先人,无悔后人。

  五、总结本课,重点巩固:

  1、用%26ldquo;有%26hellip;%26hellip;有%26hellip;%26hellip;还有%26hellip;%26hellip;%26rdquo;造句

  2、写一写学了《莫高窟》后的读后感

  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第九册语文的课文,我曾自己制作了ppt,尝试用多媒体技术来执教,当然课堂上也使用了挂图、小黑板等传统教具,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借助投影演示对%26ldquo;飞天%26rdquo;一段(课文重点)的描写感悟很透,容易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26ldquo;敦煌艺术宝库%26rdquo;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逐步的指导,让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的感悟,让学生养成读书疑思的和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26ldquo;敦煌艺术宝库%26rdquo;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逐步的指导,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敦煌的ppt演示文稿,一段背景音乐(mp3)

《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莫高窟的位置,了解莫高窟的石窟、彩塑、壁画的艺术价值;

  2、理解课文在语言表达和结构上的特点,进行语言实践;

  3、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课外阅读、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莫高窟

  莫高窟是什么?课前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二、理清课文层次

  在作者看来,莫高窟是什么?

  揭示文字: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莫高窟这个艺术宝库的?

  三、品读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1、学习第二段。

  作者是如何将两千多尊彩塑凝练成这一百多字的课文?

(1)感悟“菩萨、天王、力士”描写。

(2)在两千多尊佛像中,作者为什么特别描写一尊卧佛?

(3)观看彩塑的图片:想说些什么?

  小结:作者对彩塑的介绍既注意全面概括,又突出重点。

  2、学习第三段。

  朗读课文,先了解壁画的特点,再想想这一段与第二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讨论(1):用一个词概括壁画的特点。

  讨论(2):课文中介绍壁画“面”的是哪些语句?作者作为“点”介绍的是什么?

  体会作者对飞天壁画的描写——读中感悟飞天的姿态美。

  作者的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飞天图画。

  配乐朗读课文。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已经成了敦煌文化的象征,甚至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3、关于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你还有什么问题和跟大家讨论?

  4、出示: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说:莫高窟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说说你此时的想法。

  四、回顾课文,总结提升

  猜想课文作者的身份:莫高窟的管理人员、壁画艺术研究者、游人、作家——请说理由。

  小结:作者凭着自己对莫高窟的了解和热爱,莫高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用凝练、准确而生动的文字,使我们对莫高窟有了很多了解,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关于《莫高窟》一课的教学,我想说说这样两个问题:

  1.我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专家李海林老师认为,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原本不是作为教材客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原本都具有是一种信息传输价值。语文教材的核心本质的教学价值在于是否为作为语文学习主体的学生提供了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的适当的典型、空间、机会和过程,这种教学价值称之为“信息处理价值”。

  如果将语文教材的这两种价值混为一谈,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它的主要价值,不着眼于它的“如何传达信息”语文课失去了自己的本质——有人称这种语文课为“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语文教材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教材中。

《莫高窟》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写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

  第二段:(2—4)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第三段:(5)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文本的原生价值。那么,本课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莫高窟》作为一篇说明、简介的文章,能满足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能满足他们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莫高窟》语言凝练,简明扼要,层次清晰,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

鉴于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能概括自然段意思;体会课文从概括到具体的构段方法和凝练准确的语言。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体会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积极性。

  一句话,课文写了什么很容易就知道,特别对于五年级的孩子,但是课文“怎么说”,是很多孩子需要思考和领悟的,需要积淀为语文能力的。

《莫高窟》作为介绍说明性的`文字,语言浅显,“说了什么”很清楚。鉴于此,本课教学,我重点落在课文怎么表达上来。开始教学,我只是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筛出重点的词语。然后迅速进入课文学习中,一边引导学生体会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围绕“作者是如何将彩塑、壁画”凝练为简短的文字的,这一问题,展开阅读,在阅读中深入思考,领悟感情,获得“言语的智慧”例如,开头的抓中心句,渗透了篇章结构知识;

  二、三两段的教学,突出先概括再具体,概括介绍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表达特点,教学第三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有整齐、简练的语言,并尝试进行语言的实践。课文学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的同时,领悟情感在表达中的作用。一句话,本节课教学,我试图突出“课文时怎么传达信息”,给五年级的学生一种语言表达方法的指导,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获得表达的智慧。教学结束,我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仿照二、三段的结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参观过的博物馆或者展览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在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形成语文的使用能力。

关于儿童语文的一点思考: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把自己当成孩子,儿童的视野面对教材,把心贴近儿童,想象儿童遇到这样的文本会怎样?莫高窟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宝库,对于孩子来说,很抽象。本节课的教学一开始,我从解释“莫高窟”的题目开始,提出问题“莫高窟是什么?”然后从文字表面“莫高窟是建在沙漠高处的石窟”,接着给学生讲述莫高窟最早的开凿者,学生知道莫高窟是佛教的石窟,给孩子打开一扇了解莫高窟神秘文化的视窗。学生通过看莫高窟洞窟的图片,了解莫高窟的概貌,内心从感到神秘到受到震撼,进而产生对莫高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个过程,孩子从对莫高窟由陌生到有点认识,再产生到课文中进一步探究,激发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实际上是循着孩子接触到文字的好奇、陌生、探究这样的过程进行教学的展开。

不足和反思:

  本课教学,我试图上成家常课。那么,有没有为了公开的成分?还是有的。比如,鉴于时间的所限,本课的四字词语仅仅从口头上带领孩子积累,没有动笔书写的时间;对二、三段课文的背诵落实也不到位。还有课终引导学生探究本课的作者的环节,应该说预想是好的:学生作为阅读者,应该有读者意识——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往往忽视的。同时,这个问题也能领着学生回顾和反思课文的语言,从文字中发现作者的表达特点,以及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事实上,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依据的是具体的课文语言,并从语言中发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文化。此时,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也得到提升。但是,这个环节应该在全文教学结束进行更好,这是我为了公开课的一个有意为之的环节。

《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莫高窟的位置,了解莫高窟的石窟、彩塑、壁画的艺术价值;

  2。理解课文在语言表达和结构上的特点,进行语言实践;

  3。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课外阅读、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莫高窟

  莫高窟是什么?课前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二、理清课文层次

  在作者看来,莫高窟是什么?

  揭示文字: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莫高窟这个艺术宝库的?

三、品读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1、学习第二段。

  作者是如何将两千多尊彩塑凝练成这一百多字的课文?

(1)感悟“菩萨、天王、力士”描写。

(2)在两千多尊佛像中,作者为什么特别描写一尊卧佛?

(3)观看彩塑的图片:想说些什么?

  小结:作者对彩塑的介绍既注意全面概括,又突出重点。

  2、学习第三段。

  朗读课文,先了解壁画的特点,再想想这一段与第二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讨论(1):用一个词概括壁画的特点。

  讨论(2):课文中介绍壁画“面”的是哪些语句?作者作为“点”介绍的是什么?

  体会作者对飞天壁画的描写——读中感悟飞天的姿态美。

  作者的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飞天图画。

  配乐朗读课文。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已经成了敦煌文化的象征,甚至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3、关于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你还有什么问题和跟大家讨论?

  4、出示: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说:莫高窟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说说你此时的想法。

四、回顾课文,总结提升

  猜想课文作者的身份:莫高窟的管理人员、壁画艺术研究者、游人、作家——请说理由。

  小结:作者凭着自己对莫高窟的了解和热爱,莫高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用凝练、准确而生动的文字,使我们对莫高窟有了很多了解,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关于《莫高窟》一课的教学,我想说说这样两个问题:

1.我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专家李海林老师认为,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原本不是作为教材客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原本都具有是一种信息传输价值。语文教材的核心本质的教学价值在于是否为作为语文学习主体的学生提供了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的适当的典型、空间、机会和过程,这种教学价值称之为“信息处理价值”。

  如果将语文教材的这两种价值混为一谈,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它的主要价值,不着眼于它的“如何传达信息”语文课失去了自己的本质——有人称这种语文课为“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语文教材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教材中。

《莫高窟》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写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

  第二段:(2—4)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第三段:(5)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文本的原生价值。那么,本课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莫高窟》作为一篇说明、简介的文章,能满足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能满足他们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莫高窟》语言凝练,简明扼要,层次清晰,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

鉴于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能概括自然段意思;体会课文从概括到具体的构段方法和凝练准确的语言。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体会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积极性。

  一句话,课文写了什么很容易就知道,特别对于五年级的孩子,但是课文“怎么说”,是很多孩子需要思考和领悟的,需要积淀为语文能力的。

《莫高窟》作为介绍说明性的文字,语言浅显,“说了什么”很清楚。鉴于此,本课教学,我重点落在课文怎么表达上来。开始教学,我只是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筛出重点的词语。然后迅速进入课文学习中,一边引导学生体会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围绕“作者是如何将彩塑、壁画”凝练为简短的文字的,这一问题,展开阅读,在阅读中深入思考,领悟感情,获得“言语的智慧”例如,开头的抓中心句,渗透了篇章结构知识;

  二、三两段的教学,突出先概括再具体,概括介绍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表达特点,教学第三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有整齐、简练的语言,并尝试进行语言的实践。课文学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的同时,领悟情感在表达中的作用。一句话,本节课教学,我试图突出“课文时怎么传达信息”,给五年级的学生一种语言表达方法的指导,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获得表达的智慧。教学结束,我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仿照二、三段的结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参观过的博物馆或者展览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在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形成语文的使用能力。

关于儿童语文的一点思考: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把自己当成孩子,儿童的视野面对教材,把心贴近儿童,想象儿童遇到这样的文本会怎样?莫高窟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宝库,对于孩子来说,很抽象。本节课的教学一开始,我从解释“莫高窟”的题目开始,提出问题“莫高窟是什么?”然后从文字表面“莫高窟是建在沙漠高处的石窟”,接着给学生讲述莫高窟最早的开凿者,学生知道莫高窟是佛教的石窟,给孩子打开一扇了解莫高窟神秘文化的视窗。学生通过看莫高窟洞窟的图片,了解莫高窟的概貌,内心从感到神秘到受到震撼,进而产生对莫高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个过程,孩子从对莫高窟由陌生到有点认识,再产生到课文中进一步探究,激发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实际上是循着孩子接触到文字的好奇、陌生、探究这样的过程进行教学的展开。

不足和反思:

  本课教学,我试图上成家常课。那么,有没有为了公开的成分?还是有的。比如,鉴于时间的所限,本课的四字词语仅仅从口头上带领孩子积累,没有动笔书写的时间;对二、三段课文的背诵落实也不到位。还有课终引导学生探究本课的作者的环节,应该说预想是好的:学生作为阅读者,应该有读者意识——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往往忽视的。同时,这个问题也能领着学生回顾和反思课文的语言,从文字中发现作者的表达特点,以及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事实上,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依据的是具体的课文语言,并从语言中发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文化。此时,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也得到提升。但是,这个环节应该在全文教学结束进行更好,这是我为了公开课的一个有意为之的环节。

《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5

  1、导入:

  在我国西部甘肃省漫漫黄沙之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游览了莫高窟,那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景氛围。

  使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点击进入莫高窟网页,认真阅读2-4小节,网学习。

  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

  3、通过在线测试、学与玩来巩固所学知识。

  1、带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利用教师准备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2、利用位置或兴趣爱好组成各个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学习相关内容,讨论相关问题。

  3、学习之后可利用在线测试和学与玩来测试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

  1、通过学习指南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3、通过在线测试和学与玩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自由交流

  1、组织学生进入讨论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提出质疑。

  2、教师可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学习,进入讨论交流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见解。

  1、通过畅谈深化学生对莫高窟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解释、组织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在讨论交流里畅谈就像同学们平时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一样,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的氛围。拓展

  延伸

  1、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边游览边介绍。

  2、把学习所得利用计算机制成演示文稿、WORD小报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信息博览上网浏览相关网站,并且提供为学生解题的教师留言簿。

  1、组织学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莫高窟的美丽风景。

  2、通过信息博览继续了解有关莫高窟的资料。

  3、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给教师留言,教师会给你满意的回答。

  1、通过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课文内容,把知识消化透彻,把知识用活。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快速收集、处理、组织信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用留言的方式来及时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交流的快速、方便。

《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走进文本:创设情景、自主阅读、引导质疑。

  我在教《莫高窟》第二课时时,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莫高窟》这篇课文,知道了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沙漠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它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称颂,各国旅游爱好者竟相前往的圣地。紧接着提问: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呢?我在学生还被导语的气势所吸引的时候,赶紧播放莫高窟画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并投入到学习课文的情境之中。

  二、领会文本:抓住重点、欣赏想像、美读美诵

  本篇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对彩塑和壁画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这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石窟艺术的出神入化,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让学生在想像中美读美诵,是主要教学目的。怎么实现这一突破呢?

  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是以学生自读自悟、勾画想像为主,全员参与,大胆质疑;

  (二)是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制作图片,让学生走进莫高窟,欣赏莫高窟,感受莫高窟艺术的无穷魅力:

  (三)是以师生互动为平台,学习作者用词造句、表达方法等。以此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为了突破难点,我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并且引导教学。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和壁画的?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再让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有哪些彩塑?让学生知道“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

  然后让学生交流,教师利用媒体,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最后再让学生反复的去读。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这样,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2、在教学第三段时,我让学生采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

  3、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承上启下的写作手手法(如第三自然段的开头句)。

  4、指导学生抓住概括中心句练习写话的方法。

  三、感悟文本:理清结构、复述课文、争当导游。

  刚才,同学们重点欣赏了彩塑和壁画的精美,但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写作特点等都不是很清楚。在这里,教师有必要设计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商量复述的方法,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拔,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积累背诵,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复述课文要讲求一定的方法的,假若你是当地的导游,你会抓住文中的哪些地方进行复述?这时,可让学生小组一起商量、讨论复述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学生肯定会说到“彩塑”、“壁画”、教师立即引导“这两部分之间有一句话很重要,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能找出来吗?这句话就是第2、3段之间的过渡句。学习作者这种写法。继续追问,学生又可能说到“明珠”、“艺术宝库”等词,即课文的1、4段(总写),我随即板书,从而,弄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在弄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复述课文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自主实践、学以致用、赞我古镇。

  语文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学到了一些用词造句的方法,表达方法、写作方法等,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我们知道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结合我们崖城古镇,与本课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提前指导学生在课前欣赏崖州古镇的“崖城老街”“崖城孔庙”“南山寺”等,并作仔细观察了解,模仿本课的方法来赞美古镇。可以说一说、写一写,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古迹、爱艺术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

  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教学设计(精华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