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必备

时间: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必备5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7459

  5、估算

  2973、7894、。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综合练习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

  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

  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81,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定商,商的位置。

  一、热身运动。

  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

  60÷20 120÷30 80÷20 360÷40

  180÷30 240÷40 420÷60 240÷30

  2、括号里能填几?

  30×<280 20×<82 40×<278

  70×<165 30×<182 90×<620

  3、笔算87÷3和427÷6。

  4、反馈。结合这两道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师适当板书除法法则。

  5、揭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板书: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口算,估算。

  (2)学生尝试笔算。学生自练,师巡视收集学生的各种典型情况。并进行板书。

  反馈。

  ①判断对错。你能告诉老师哪一个竖式是正确的?为什么?另外三个竖式错在哪里?为什么?

  ②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

  ③结合正确的竖式说说92÷30是怎么算的?提问: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④做一做。30÷10 40÷20 64÷30 85÷40。请四位同学上台板演。

  (3)笔算192÷30。

  学生列式笔算。

  反馈。结合正确的竖式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商4,你是怎么想的?

  (4)比较:在笔算192÷30和92÷30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做一做:140÷20 280÷50 565÷80请三生上板演。

  2、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在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三、练习

  1、选择其中一组完成计算。

  A 82÷30 102÷30 280÷70

  B 78÷20 197÷80 364÷40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练习十四,第2题。

  3、体育用品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

  陈老师原来打算买12只足球,用这些钱现在可以买多少只足球?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想:

  1、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确,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体验。《标准》也非常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其实,新课前的复习铺垫主要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前者,只要有必要,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后者,有一些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人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了一些过渡性、暗示性问题,甚至人为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我觉得有必要在课前安排一个复习铺垫的环节。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3个小练习: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2、括号里能填几;3、笔算87÷3和427÷6。

  2、要注重计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诚然,计算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注重计算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感受和理解运算的意义、来源、现实背景和本质。

  《标准》注重了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运算的意义。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3、解决问题与技能形成。

  过去计算教学中单调、机械的模仿和大量重复性的过度训练是要不得的,但是,在计算教学时只注重算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也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后,不必马上去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这时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具体地说,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和对比练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适时缩减中间过程,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策略。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篇4

  本课是在学生联系生活、收集数据、讨论读法、巩固与应用下完成的。引导学生不是为了读数而读数,而是通过会读较大的数来了解大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

  本节课完成较好的部分有以下几部分:

  1、创设了让学生收集大数这样一个活动。主要让学生知道了大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在读数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并关注合作的过程。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读数,在独立思考的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对于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及时进行反馈。

  3、在巩固与应用过程中,学生都能认真地练习,但出现的问题不少。如:在读书时,读万级的数漏写“万”字。不足之处在于,我有时会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同时没有很好地把课堂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掉。

  《人口普查》一课旨在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大数的教学主要存在的困难是。

  1、四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不多,生活经验极少,基本上都是首次接触大数的读写,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2、大数的数位多,数字冗长,对学生的瞬间记忆、细心程度、书写习惯是一个大挑战。

  3、大数的学习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不大,不以利于组织教学。

  但大数的读写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探讨和练习逐步引领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发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通过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一式仍然成立。

  教具、学具:

  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课前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天平。你了解天平吗?怎么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左右托盘中放入同样重的物品。)

  今天我们要利用天平来做游戏,通过游戏同学们将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经验基础出发,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能否用一个算式表示:5=5

  2、再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右侧也放入2克的砝码或物品。)

  怎样用算式表示?(5%2B2=5%2B2)

  3、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10)

  4、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2B5=10%2B5)

  5、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6、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学生体会到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后,让学生进行猜测和验证,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思维能力。】

  7、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8、 120%2B( )=120%2B35 234-123=234-( )

  345-( )=345-( )

  三、解释运用

  1、(出示图片)这时候天平平衡吗?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是一个方程。求出X%2B8=10中的未知数X

(1)你知道这道题中的未知数X等于多少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X%2B8=10

  X%2B8-8=10-8 方程两边都减去8

  X=2

(注意书写格式,等号要对齐。)

(2)X=2对不对呢?你有什么来证明一下吗?

【设计意图: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先自己体会,独立完成解方程的题目,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高效。】

  2、试一试:求未知数X

  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

  3、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必备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