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趣味数学教案

时间:

趣味数学教案【精彩11篇】

趣味数学教案 篇1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2B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B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2B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2B1=10,再把13-10%2B1=4。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趣味数学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趣味数字。

  活动目标:

  感知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份(电脑、投影仪)、数字“万能孔”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数字“万能卡”的让幼儿感受数字的神奇,有趣

  1、激发兴趣。

  2、请幼儿来认读卡片上的数字。

  3、简单介绍内容。

  4、请幼儿来玩这个。

  (二)10以内数的数物对应

  请幼儿找一找图片中的数字宝宝,它们到底藏在什么地方?请幼儿寻找数字并进行交流。(教师到幼儿当中去,听取幼儿的信息)。

  (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1、问问小朋友,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数字宝宝呢?”

  2、请幼儿分组讨论找出答案。

  3、经验交流。

  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数字宝宝,并说一说,这些数字宝宝都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充分讨论,充分说。

  4、师:“纪老师今天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字宝宝,我们来看看

  你们都知道这些电话号码吗?它们有什么用?

  5、小结:原来,我们的数字宝宝既神奇,又十分的有用,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事情。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一找我们里的数字宝宝?(延伸活动)

趣味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观察指令,发现事物在大小、数量、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2、能按照指令要求,做相应的操作。

【活动准备】

  1、神奇的魔法机器PPT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记录表人手三份。

【活动过程】

  一、生活导入。

  出示叮当猫。这个叮当猫你认识吗?它会干什么?(变魔术)

二、研究魔法机器,认识会变大小的指令牌。

  1、魔法机器导入

  师:叮当猫给老师送来一台神奇的魔法机器,任何东西放入机器,说出魔法咒语:“叮当法术变变变,按我的指令变”。都会按照上面的指令发生变化。现在先不让你看这个指令,我们来看看把东西放进机器会有什么变化。

  2、大小变化

  看,这是什么?那我要把这个小圆形放入魔法机器中,看看这个小圆形经过魔法机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一个小圆形变成了一个大圆形(引导幼儿发现两个图形在大小上的变化)

  师:那如果在这个魔法机器中放进一个小球,会变出什么呢?(大球)

  那你们现在认为这是一台具有什么魔法的机器?

  哦原来这是一台会变大小的机器。(教师出示相应的指令牌)

三、认识其他指令牌

  1、认识数量变化指令牌

  那刚刚那个是大小指令牌,那现在这个会是什么指令牌呢?(2个蘑菇变成3个,3个萝卜变成4个)为什么说这是个会变多的指令牌呢?多几个?(幼儿数一数,比较发现每样物品比原来多1的规律。)那如果我放进去一个苹果会出来几个苹果呢?

  2、认识形状指令牌

  那这个是什么指令牌?东西放进去会发生什么变化?

四、魔法机器变变变

  1、认识记录表

  老师在桌上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不同的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记录表上有些什么?中间是不同的指令,左边是放进去的物品,右边是出来的物品。请小朋友看清楚指令是什么,然后把右边的物品画出来。

  记录表用、标记了难度,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

  2、幼儿操作,记录。

  3、互相评价。

  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进行变化的?

五、延伸:幼儿设计魔法机器

  1、你能不能也设计这样的魔法机器呢?

  2、请幼儿在空白记录表上设计魔法机器的指令,让其他小朋友画出出现的东西。

趣味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

  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趣味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

教学重点:

  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尺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复习有关平移的知识。

(出示例题图)问: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交流:“小船向右平移9格”你在操作时是怎么想的?(注意对应点之间的数格子。)

  小结:我们三年级时学习过平移,知道了可以把一个图形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具体平移的格数要通过数对应点或线之间的格子数。

  再说一说金鱼图向右移动了几格?

  同桌互相说一说,数一数

  小结:判断一个图移动几格,我们要首先确定一个点为0点,然后向相对应的点去数。

  二、完成试一试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强调注意点:把一个图形平移,有的同学可能出现平移后,图形变形的现象,为防止这外现象,我们在平移时,要尽可能多确定几个点,用字母做上标识。

  三、完成练一练:

  1、看图数一数,哪个三角形向右平移10格得到红色三角形?。

  在书上画一画,再说一说。

  2、看图填空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四、完成部分练习P7练习一1-2。

趣味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正方形

  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7、判断: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有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趣味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某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讨论估计试商。272÷34=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3、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4、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趣味数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教法、学法选择】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谈话引入:这个学期,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今天为了准时的和我们见面,他俩特地起个大早,让我们瞧一瞧,他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出发去学校?(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哟,聪聪和明明可真准时,刚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课件出示P81的主题图)

  2、质疑:面对主题图,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他们会根据钟面猜测、争辩,急于弄清楚学校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老师就此点明课题并板书。

【这一环节巧妙地从聪聪和明明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习,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上课情景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时针走到刻度1上表示什么?分针走到刻度1上又表示什么?

(4)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5)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6)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7)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从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释疑: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学生试用两种表示方法把黑板上三个钟面的时间写在练习本上。

(5)指名学生上黑板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6)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间。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

  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优化各种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印象,使全体学生注意到了准确、整洁、美观等问题,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习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5、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26#39;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课件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现火车的画面,伴着火车声,全班学生排着队开火车,火车声一停,老师提问,学生根据画面提示回答问题。如“呜——火车开到哪里去?”“火车开到广州去。”“开到广州是几时?”“开到广州是11时20分。”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这一环节中,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实践作业x年10月12日早上9时,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骄傲与自豪的时刻,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胜利升空。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吧。(播放神州六号发射的资料影片)我们的神州六号在太空上遨游了几天后,安全着陆的那一刻也牵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返回着陆吗?请上网查找它着陆的准确时间,设计一个漂亮的钟面,把这个时间表示出来,下节数学课我们将用这些作品办一个钟表展览,好吗?

【课后实践作业充满挑战性与创造性,由于神六返回着陆的时间是4时33分,又一次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了完成作业,学生必须自觉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去探究新知,学生思维的翅膀才会愈张愈开、越飞越高。】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趣味数学教案 篇9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北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你说我做

  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趣味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括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会用标记进行记录。

  2、在找图形活动中体验包含关系。

  3、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大的红圆、小的红圆,大的红正方形;的绿正方形、小的绿正方形,大的绿圆;大的蓝三角形、小的蓝三角形,小的蓝圆。标记卡片(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形状标记),画好的“房子”。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的几何图形片、第9页《数物拼图》、第14页“看标记贴图形”,第22页《连一连、圈一圈》、第23页《给图形做标记》的操作材料,不干胶材料,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按标记找图形”。

  1、教师出示图形片(大的红圆、大的红正方形,大的绿圆)和房子,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里有哪些图形?每个图形都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说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这是图形的家,住在一起的图形必须有两个地方是相同的,想一想,哪两个图形可以住在一起?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验证。

  教师:住在一起的图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它们相同的地方呢?

  3、教师出示各种标记,引导幼儿用标记记录每组图形的相同点。

  4、师幼共同检查。

(二)概括图形间的相同点。

  1、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两个标记(如大标记和圆标记或红标记和方标记等),幼儿按标记选择相应的图形。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两个标记,可以找出不同的图形片。

(三)幼儿操作。

  1、第一、二组:“看标记贴图形”。

  教师:看看图上有什么标记,请小朋友按照标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图形贴在空格中。

  2、第三、四组:给图形做标记。

  教师:看看图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你用标记把相同之处记录在空格里。

  3、第五组:“数图形”。

  教师:小朋友要仔细地看图,数数每幅图里面藏着几个图形。请你在正确的数字上画圈。

  4、第六组:数物拼图。

  教师:请小朋友按数字找实物卡片,找到后将实物卡片与相应的数字拼在一起。

(四)。

  教师展示“给图形做标记”的作业单,引导幼儿验证所做的标记是否包含2个图形的共同特征。

趣味数学教案 篇11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任教二年级2班,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三、活动目标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 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 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 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 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4.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活动措施

  1. 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 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 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 每次数学思维训练课都有中心,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可后有总结反思。

  五、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三下午放学后4:00-5:00

  2.活动地点:二年二班教室

  3.活动课题:口算、速算;思维开发;动手摆一摆、剪一剪,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

  4.活动形式:课题授课式、交流座谈式、演讲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

  5.活动分组: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小组

  六、活动内容

  各个不同兴趣小组中在以数学为中心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强化对各个兴趣小组课题的侧重点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奥妙、趣味游戏、生活指南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内容。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

  七、活动要点

  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组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兴趣小组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每周的活动有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享受读报的快乐。教材中的“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等内容教师都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组织学生阅读并指导,适当的介绍拓展些的知识,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动力支撑。

趣味数学教案【精彩11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