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

时间: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优秀5篇】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 篇1

  坚持脱贫达标目标不动摇,在提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弱项。

  一、更加注重“扶志扶智”。扶志扶智扶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当前,“扶志扶智”工作还很滞后,扶智还更多地停留在技能培训层面,产业发展也较为薄弱,必须抓紧补齐短板,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更加注重信息化。尽管全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脱贫攻坚信息化建设,但现在反而滞后了,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迎头赶上,确保走在省市前列。

  三、更加注重群众工作。当前,群众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从思想层面看,有的干部嫌弃群众、看不起群众,工作不尽心。从能力水平上看,有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缺思路、缺方法,法规政策不熟悉,人情世故不懂得,导致工作无所适从,没办法跟群众交心,难以赢得群众信赖,有的干部处事不公,甚至违法乱纪,导致越级访、重复访、缠闹访不断。

  四、更加注重工作创新。近年来,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先后探索推行了“支部%2BX%2B贫困户”、村级帮扶机制、能人兴村战略、企业“爱心”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但从工作层面来看,我们抓落实的效果还不够好、质量还不够高,还没有抓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样板和典型,缺乏深度总结和提炼,宣传的力度和效果欠佳,甚至有些工作虽为我们首创,但却“花开别家”。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 篇2

  全面脱贫攻坚是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疫情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如果我们机械化搞“一刀切”,对已脱贫人员立刻停止帮扶,可能会使数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留住帮扶力量,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二是要开展动态帮扶,及时帮扶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三是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一是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二是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二是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 篇3

  由于受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要把防止返贫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立牢防止返贫“靶向杆”,确保扶贫实效。正值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一些地方材料痕迹历历在目,扶贫工作松松垮垮的现象仍然存在。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就要在“实”字上做文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靶向,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靶向性,快速识别、迅速整改,保证脱贫成果长期有效。要耐住性子做好问题调研、沉下身子抓好措施落实,全面查找可能导致返贫的原因,重点关注失去扶贫政策支持、子女上学支出压力大、身体不好偏又遇变故、农产品销售困难等容易导致返贫的因素。

  立牢防止返贫“标准杆”,提升扶贫“疗效”。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贫困和不同类型的贫困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深刻认识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当前工作既要靶心不偏,也要标准不变。坚持对标对表,保证扶贫措施“疗效”显著,要筑牢稳定脱贫基础,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稳步建立动态管理监测机制和“五方挂钩”帮扶机制,着力促增收、强兜底、救急难、抓提升。

  立牢防止返贫“进度杆”,务求扶贫高效。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贫困县中非贫困村存在的发展不平衡、贫困村中非贫困户存在的心态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精准发力,集中力量攻下“最难攻的碉堡”。要因人施策扶持就业创业,落实落细社会保障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富民行动,抓好产业发展和资产运营。要建立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完善多部门会办制度和信息共享体系,加快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高质量推动扶贫措施落地落实。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 篇4

  2020年以来,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立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牢牢抓住“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达标、长效机制建设、帮干队伍建设“四个关键”,全力打通脱贫攻坚“关节点”,走好“最后一公里”,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保障。

  牢牢抓住“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根本。“两不愁三保障”是确保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的“铸基工程”。今年以来,邵庄镇多措并举下活“一盘棋”,全力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提高贫困户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疫情最吃紧、吃劲的艰难时期,突出关心关爱贫困户,配送物资、消杀住所,确保贫困户顺利度过难关。贫困户学生子女享受春、秋两季助学金,残疾人学生子女享受额外补助。卫生院积极行动,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签约医生“一对一”联络服务,第一时间诊断办理慢病、“两病”,定期健康查体。聘请专业人士对贫困户住房进行鉴定,先后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贫困户房屋修缮和居家环境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高。

  牢牢抓住收入达标这个核心。收入达标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直观体现和首要标准。为确保全镇545户贫困户收入全部达标,邵庄镇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申请扶贫贷款支持等途径不断扩展贫困户收入来源,“志”撑脱贫“能动性”持续增强。为帮助生活确实困难、确实没有能力实现收入达标的贫困户,邵庄镇依托辖区企业较多的优势,引导42家企业筹资1000万元成立“扶贫联盟”,通过基金分红为收入不达标的贫困户全部“兜底”。突出收入核查排查,抽调扶贫专干16名组建档案材料联审队伍,按管区轮流对贫困户档案材料“过筛子”,确保各项收入全部落实。

  牢牢抓住长效机制建设这个关键。贫困户脱贫质量高不高、稳不稳,能否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邵庄镇注重发挥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养殖棚等扶贫项目14个,累计产生收益100余万,惠及贫困户131户313人,帮助贫困户上岗就业找到“门路”。马石西村探索“党支部%2B合作社%2B企业%2B贫困户”模式,引进青然农业蜜桃种植园1200亩,动员村民入股建成蜜桃生产包装车间,贫困户通过务工和分红,收入增加了不少。该镇还注重健全贫困户动态监测机制,结合“街坊议事”制度,常态化关心关爱贫困户,在前期“领导干部%2B扶贫专干%2B网格包靠”全面摸清困难群众基础上,开发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困难群众信息数字化整体呈现。

  牢牢抓住帮干队伍建设这个主体。贫困户诉求能否得到及时回应,帮扶干部是重要“关节点”。自邵庄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工作很主动、行动很迅速、推进很有力,就是因为全镇186名帮扶责任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先后多次召开扶贫专题培训会,持续提升帮扶责任人对各项政策的“掌握力”和“熟悉度”,建立每月固定走访制度,避免“走马观花”,深入“促膝长谈”,将“群众满意”作为扶贫工作的最大鼓励和最好褒奖,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制定考核办法,严格压实帮扶责任,对帮扶责任人形成持续激励和有效约束,为促进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注入强劲“动能”。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 篇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就是要在精准上发力。

  一是要号准“贫脉”。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贫干部要把贫困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常思群众疾苦,善谋致富之策,摸清贫困底数,切实把“家底”摸清摸透。要理清扶贫思路,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确保扶贫攻坚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二是要摘掉“贫帽”。如果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执政多年,没有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是不称职。因此,需要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做到转变观念“主动摘”,从而凝聚起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切断“贫根”。开展扶贫攻坚,要彻底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贫困陷阱,那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政绩导向,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上,重点做好兴业扶贫、搬迁减贫、扶智脱贫、兜底济贫、强基治贫等工作,确保贫困地区真正发展起来、贫困群众真正富裕起来。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是开发式扶贫的主体,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靠辛勤劳动摆脱贫困,才能过上幸福新生活。要及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打消他们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建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帮带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的群众建立资金、技术、项目的扶持机制,为他们改变现状创造环境和条件,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