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时间: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汇总5篇)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学术写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确保了文献引用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读者提供了查找和验证信息的便利。以下是热心网友“gguiv9”整理的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共5篇),供大家赏析。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1 篇1

一、著作类

  1、郑永流(译):《法律思维导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张斌峰著:《法律逻辑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李静著:《法律思维训练与法律文书写作——推理、结构与修辞》,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4、杨力著:《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以哈特〈法律的概念〉为样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范春莹著:《法律思维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缪四平著:《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大学 et出版社2012年版。

  7、关老健著:《法律逻辑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郑智航著:《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9、陈瑞华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黄伟力著:《法律逻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穆晓军著:《经理人必备的法律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焦宝乾著:《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赵利、黄金华著:《法律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龙卫球著:《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大松主编:《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二、期刊论文类

  1、鲁丽丽:《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现代物业》2013年第5期。

  2、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杨娟:《法律思维研究综述——从语言的角度》,《经济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经济师》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论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孙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张斌:《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宪法案例教学》,《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开银:《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契合点——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与改良》,《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论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沧桑》2011年第2期。

  11、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项庭庭:《浅议法律思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维路径之辨——以规范结构为基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2009年第2期。

  18、徐楠:《浅议法律逻辑研究的转向》,《沧桑》2009年第1期。

  19、聂小明:《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内在观察》,《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杨建军:《逻辑思维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1、孙光宁:《法律思维模式及其选择》,《长白学报》2008年第2期。

  22、张瑞峰、巴尔:《论法律思维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纵横》2008年第1期。

  三、学位论文类

  1、卞叶:《论法律类型及其类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

  2、黄笑君:《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12年。

  3、郎盛科:《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规则与道德评价对法律推理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张林波:《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王建荣:《论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胡媛:《试论中国法律逻辑及其发展方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杨冠祥:《法律逻辑研究的新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王萍:《论法律思维的概念》,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与实质法律推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0年。

  12、蔡勇:《论法律推理中的实质推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3、邢杰:《从法官裁判视角看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逻辑的生命源》,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5、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16、罗冰:《民法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篇2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26ldquo;,%26rdquo;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26ldquo;等%26rdquo;字(英文用 et al )。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26ldquo;。%26rdquo;。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26ldquo;著%26rdquo;、%26ldquo;编%26rdquo;、%26ldquo;合编%26rdquo;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26ldquo;《》%26rdquo;。?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26mdash;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26ldquo;A%26rdquo;;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26ldquo;Z%26rdquo;。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nline)[OL]。

  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DB/OL]%26mdash;%26mdash;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26mdash;%26mdash;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26mdash;%26mdash;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26mdash;%26mdash;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26mdash;%26mdash;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26mdash;%26mdash;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号等)。出版地指出版者的城市名,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名前附加省名、州名、国名等。

  对于出版者中包含了地名,出版地不能省略,如,%26ldquo;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6rdquo;,不能写成%26ldquo;北京大学出版社%26rdquo;。?出版者为出版社名,可按来源的形式著录,也可以按公认为的简化形式缩写形式著录。

  如IRRI(原标识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如遇其他纪年形式时,可将原有的纪年置于%26ldquo;( )%26rdquo;内,如1705(康熙四十四年)。

  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要著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YYYY-MM-DD.对于期刊的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著录有以下3种形式:1980,92(2):年,卷(期); 1985(4):年(期); 1987,5:年,卷

  5)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

  6) 参考文献起止页码。参考文献的最末一项一般为%26ldquo;页码%26rdquo;,指引文所在的位置编码。应著录引文所在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如为起止页,则在2个数字之间用%26ldquo;-%26rdquo;号(原来用%26ldquo;~%26rdquo;号)连接。如:10-12。

  若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文献上的多处内容,则应依次著录相应的引文所在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各次之间用%26ldquo;,%26rdquo;相隔。例如:1987:25-30,40,101-120)

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写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26ldquo;参考文献%26rdquo;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26hellip;,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26ldquo;。%26rdquo;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c.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e.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f.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1983-08-12.

  g.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1] GB/T %26mdash;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h.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13]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i.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1) 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比如,在引用第2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25]。

  2) 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26hellip;%26hellip;。

  3)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26ldquo;文献%26rdquo;两个字。

标准论文格式要求 标准论文文献格式 篇3

  今天偶然听到一位朋友聊天时说到为了自己在乎的人能活得开心快乐,自己宁愿牺牲一切,因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听到这里,不禁使我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决定拿起笔来谈论一下:责任有没有度,需不需区别对象?

  谈起责任这个词,在大家脑海中的印象绝对是众口一致值得褒扬的良好品德,一个人对家庭有责任,说明其上对老人体贴入微,孝敬贤淑,下对子女教育有方,以身作责,对其爱人则忠贞不二,同甘共苦,即使大难临头也不离不弃;对工作有责任,说明其能尽职尽责,谨慎入微;对社会对人民有责任,说明其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这个社会太需要有责任的人。有责任的人,首先不会自私自利,在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大家和集体的利益,其次才考虑个人前途和安危。对于自我的人,大家是群愤齐慨,深恶痛疾。因此自古至今,凡是有责任心的人都是一个单位或家庭所梦寐以求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对自己太过在乎的人中,有的人是不是在尽自己责任时走过了头?本文并不是要对责任赞赏些什么,而是想谈谈责任是不是应该区别对象?

  空谈无凭,看看一些实例。

  我认识一位朋友,因出生在全国生活困难时期,在自己成才道路中吃了一些苦,但是最后过上了人人羡慕的生活,与自己以前的生活有了天壤之别。因为自己以前受过苦,不想让自己孩子再经受困难,所以尽已所能为孩子的成长铺平道路。这些无可厚非,因为是自己责任所在。然而据我所观,其所尽的责任似乎过度了。孩子已经上高二了,每天早起要家长把饭菜做好放到面前,刷牙洗脸水倒好放在床前,孩子一点家务活不做。每天放学回家就一个人在自己房间不要任何人管理,吃饭时送饭进去,喝水时送水进去,不和家长交流任何问题。因为从小到大没受过任何苦,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现在已经是没办法管教了,虽然学习比较好,但我怀疑其品行,将来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所在,做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负责,让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后自食其力,也应该希望对自己有所回报。然而一切都替孩子去做了,这就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生存的本领。父母不可能为孩子做一生的保护伞,孩子也不可能一生都一帆风顺,因些让孩子适当受些磨难,懂得自己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其实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不只是对待孩子,对待其他人有时也会过度尽责了,自己把一切事情做完了,让别人无事可做,甚至对别人一些不合理要求也照办,慢慢地别人就产生了依靠感,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也许会养成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等不良习气,甚至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其实这种过度尽责并不是对别人关爱的表现,却是削弱别人生活能力的行为。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这样的名言警句太多了,但总是在实际生活中忘记了这些,好象牺牲自己所有替别人完成了一切就是对别人的真爱,这样往往耽误了别人发展机会,实际是对别人的陷害。

  再来谈谈一个历史故事。《水浒传》里所说的宋江可谓是古代一个忠义双全的典范。自幼深受圣贤书的影响,宋江把忠义作为自己一生的责任,但是对其应该尽忠的对象,实在是错选了。宋徽宗除了书画上有一点作为,在政治上是一个完全的昏君,重用一帮奸臣,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为这样的君主负责,忠心,实际上是助纣为虐,祸害百姓。宋江为了自己的忠君名节,中了奸臣的计谋去攻打方腊,消除朝廷的隐患,结果陪上了梁山好汉血本代价,最后还是没有逃脱奸臣的陷害,被毒死前还觉得死而无悔。这样的忠心真正是愚忠,为这样的人负责实在是不值得。对别人负责了,别人对自己却没有负责,而且对天下人的都不负责,你说这样的责任是该不该尽?如果尽责了,得到了什么回报?只能是昏君更加昏庸,奸臣更加奸佞,因为天下有这么忠诚的人肯为其肝脑涂地,还有什么可以不敢做的呢?

  因此,有些虽然是良好的品德,但还是要把握度和区别对象,有时牺牲自己一切并不值得,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相反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一下,责任应该尽到什么程度,应该去为谁尽责?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如何写 篇4

  我用想象触摸你诗的轮廓,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我梦想的枝头缀满星光。没有比枫桥更波澜的心情,摇荡清秋的月亮;没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肠,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商隐的秋池浇开紫丁香的惆怅,渭城的朝雨沾湿王维的衣裳。在一个民族精神疆域里呈现出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唐朝啊,你的美丽竟是这么多生命的拓荒,怎能不令人陶醉?怎能使人遗忘?

  我的脚步惊醒了你繁华的美梦了吗?那根透明的琴弦还在你修长的十指下震颤,震落了美人脸上凝香的露华,是谁的眼泪这样甘之如泉?面对银烛秋光冷画屏,你叹息了吗?独步瑶台的风采,高处不胜寒的无奈,切莫乱了音律,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弹指惊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盏铁观音,散发着在沧桑中冶炼过的从容风味,让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来品评你如盛绚的过往,一个泱泱大气的传说!

  你仍然庄严地站在中华五千年的青史中,以博大的文化情怀和丰繁的艺术成就笑傲同侪。用星子引火燃烧人们心中那泓不老的渴望,以月光为酒盛满一杯又一杯飘逸和逍遥。夜光杯里的葡萄红闪闪发亮,醉了一个又一个世纪,以及那些坚守岁月的人,朝霞从此耀眼,残阳从此灿烂,中国从此芳醇神奇,永久蕴香迷人。是这样吗,唐朝?你陶醉和震响了整个生命的世界!

  把满纸才子的情高遐想折好,我愿枕琴声做一场崇古清梦,醉于此间,永不醒来。

  纵使时间流淌,时光飞逝,美丽的唐朝不老,永恒的记忆不褪。

  点评:如果说大唐盛世能给千年后的炎黄子孙更多的骄傲和豪情,那么与之相应的,则是本文的文气中也透露出了一种莫名的大气。本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写了一个大气的唐朝,感情热烈而豪放,评议精粹而有力。连用一系列优美的意象,引入那个伟大时代的历史精英,高歌了时光风化不了的泱泱盛唐!

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篇5

  我们在论文写作时,尤其是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长篇论文,一般而言会涵盖某些计算、制表、调查分析等信息内容,这一些信息内容篇幅相对较大,假如写到论文正文中,会导致论文格式不规范,次序分不清,而假如删去不写,某些疑问就不能讲解明白,此刻就要应用论文附录了。

  论文附录是指与论文正文有关的论文或参考的资料,是用作说明书或论文的填补一部分,虽然不是必须写的,但鉴于篇幅过大或选自参考文献而不方便纳入论文正文的材料,这时候就需要论文附录了。那论文附录怎么写呢?

  附录虽然是非必需品,但也包含三种作用。

  一部分材料纳入论文正文中会让论文看起来次序不清,欠缺思维逻辑,省去掉又会让论文看起来不完整,这类材料主要是某些比论文正文更加详尽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对全文起到至关重要的填补作用。

  一部分资料鉴于篇幅太长,或是是参考文献,不有利于在论文正文展示,此刻人们就可以考虑到应用附录做好补充说明。

  某些对论文至关重要的内容,如原始数据、推导公式、源码程序、图纸、调查问卷等,这部分不能够省去,就可以在论文正文后以附录的形式展现。

  论文附录的格式

  使用三号黑体字体居中写出“附录”,并在两字里面空一格。下空一行写附录题目,四号黑体字体居中。再下空一行便是附录信息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

  若有多个附录,可依次附录1、附录2、附录3……编号,类似上面格式。

  针对某些不适合摆在论文正文中,但有参考意义的信息内容,可纳入附录中,作为可选项目。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汇总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