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时间:

【荐】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最新4篇)

【荐】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最新4篇)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1

  三年级数学《历历如绘的年历》活动方案 一、活动简介:

  通过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日,体现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年月日”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而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活动目的:

  1、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年历,让他们巩固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生从制作年历中知道我国的一些节日,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参加方式:

  三年级各班选出5副作品参加比赛。四、活动程序:

  1、制作年历的主要步骤是: (1)确定样式(2)绘制表格(3)填写日期(4)整理美工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设计、创作出具有特征的作品并鼓励创新图案,拓展活动内容。老师应注意采用瞬间提示法,激发学生兴趣。

  3、活动时间,2018年4 月 25 日。五、竞赛要求:

(1)统一用8k大的素描纸或者卡纸。

(2)参赛资料中要注明作品名称、学生姓名、班级等内容。六、评奖办法:

  1、取老师一、二、三等按1:1:1的比例分配一等奖。

  2、若干名学生获奖名额一等奖1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2

  栾家河完小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目标

  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正规课程,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实施规范和可依据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上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正因为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四、活动重点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五、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这四个领域相互融合,在实践活动中,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领域联系在一起实施,使其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六、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评价以形成性、发展性为主,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评价以自评和师评相结合,可采用作品展示、评价、交流、成果汇报、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2、对教师的评价

  根据上级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师评价制度进行考核。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3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1、主题名称《我爱我家》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弄清自己与其他家人之间的关系和称呼,学会自己介绍自己的家庭,包括父母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同时学会理解家庭及其家庭成员,弄清什么是“同代人”。2、活动背景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影响是无庸质疑的,家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在家里我们能感受到与亲人相处的温馨和幸福,能感受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包容,也能学到做人处世的道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着,却不知父母生活的劳累艰辛,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埋怨父母的唠叨......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文化氛围也不同,加上每个人又存在独特的个体差异,当然最终得到的体会和对人的影响不同,所以,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家庭中来回到家庭中去,在活动中认识所有幸福的家庭中的不同特色,感受幸福的源泉,了解生活中的知识,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关心父母,尊敬长辈,让学生懂得如何回报父母的爱。二、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的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学会从家庭生活事件中提出问题,并能从问题中提炼

  主题:了解家庭的结构,分析家庭成员的关系,明确自我对家庭的责任,从家庭生活中感受亲情的可贵,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入真情实感。②过程和方法:通过“访、说、写、评”,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活动对象 三年级学生 四、活动指导者

  指导教师: 五、准备活动

  学生准备:事先了解父母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并对家谱进行调查,了解自己姓氏的历史上的名人

  教师准备:事先设计好“我的家庭”综合实践活动调查表 六、活动实施过程 学一学、说一说

  认识家庭、家族(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家庭图片)

  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庭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我们的家庭”。(二).新授

  1、认识家庭(全班讨论):

(1)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时,应该介绍哪几个方面?(2)你准备怎么向别人介绍? 2、在小组内介绍“我的家”。要求:

(1)介绍的同学口齿清楚,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2)听的同学要专心听,听完后可向介绍的同学提问,并且要说出你的评价意见。

(3)每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全班交流。3、各小组推荐代表介绍自己的家。4、理解家庭及家庭成员(1)弄清“同代人”

(2)弄清自己与其他家人之间的关系和称呼(3)分组调查,填写家庭金字塔

  5、填一填 :通过自己的充分了解和观察,做到正确书写每位家庭成员的名字、年龄、属相、生日、爱好、工作等相关情况。(正确填写下列表格)

“我的家庭”综合实践活动调查表 家庭

  成员 年龄 属相 生 日 工 作 单 位 兴趣 爱好 手 机(电话)

  家庭地址

  邮 编 电 话 6、教师总结、评价。7、认识家族

(1)说说与之间家庭有血缘关系的亲戚(2)理解家族的含义

(3)弄清自己与家族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4)按照下图完成家族金字塔 祖父 祖母

  姑姑 伯父 伯母 爸爸 妈妈

  堂兄弟姐妹 我8、组织学生讨论、发现:什么样的家族才有舒适、温馨的感觉? 9、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姓氏的历史上的名人”。

  要求:

(1)介绍的同学口齿清楚,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2)听的同学要专心听,听完后可向介绍的同学提问,并且要说出你的评价意见。

(3)每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全班交流。(4)各小组推荐代表介绍。

  10、教师总结、评价。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及其家族的现状,有利于培养我们热爱家庭、家人的思想感情。做一做、写一写:(前期准备一、两天,上课一课时)1、学生以小组展示汇报各组主题研究成果。

  有的是家庭故事会,有的展示家谱树,有的讲今天我当家的经历体验有的展示手抄报等等,各具形态,丰富多彩。这时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拍摄或录制展示会的情节场面,这个资料很珍贵哦!2、评价与反思。

  1、“幸福一家子”儿童画 (单人照、全家福、父母寄语等)2、制作“我爱我家”手抄报。

  3、利用双休日,跟随父母,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写好观察日记,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4、或者写自己为家庭做了事之后的感想。 5、交流、总结、评价。评一评:(一课时)根据各位同学前一阶段的情况(表格、相册、日记),先小组推荐,再

  集体交流,评出温馨家庭、和睦家庭、幽默家庭。活动拓展(课外延伸)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家庭小故事。八、活动建议

  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家谱的调查可能比较难,如果询问不到爷爷的爷爷辈,就从爷爷的爸爸辈调查起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我爱我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让队员们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要引导他们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培养队员们合作探究的能力。开展合作活动,要给队员们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队员们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队员们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通过合作提高活动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在探究学习中,队员们自己发现问题,控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让学生从家庭中来回到家庭中去,在活动中认识所有幸福的家庭中的不同特色,感受幸福的源泉,了解生活中的知识,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关心父母,尊敬长辈,让学生懂得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4

  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计划方案

  指导教师:鲁茸单曾,给安拉木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中学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数学的情趣。

  2、让学生会学身边的数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问题。 3、发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活动原则:

  1、不脱离教材,不搞突击训练,不加重负担。

  2、活动内容力求趣味性强并富有时代气息,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当前的最新信息,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之中。 具体措施:

  1、运用数学游戏、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数学游戏展开本次活动。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一:爬时间阶梯

  学生每爬一个台阶都要说出相应台阶上钟面所指的准确时间,或根据台阶上的提示在钟面上播出相应的时间,说对才可接着往上爬,说错要重头开始。

  游戏规则:学生闯过“看钟表说时间”可获1面白旗,闯过“按要求拨时间”可获2面白旗,活动二:跳方格

  游戏规则:学生通过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字向前移动夺得2面白旗。游戏总规则:

  1、学生首次玩游戏必须依次通过“爬时间阶梯”和“跳方格”获得5面白旗(闯关成功后就可选择自己擅长的游戏获得更多的旗子;闯关失败者需再尝试2后方可选择自己擅长的获得旗子)

  2、5白旗=1红旗 奖励情况: 1白旗=1支铅笔 2白旗=1本作业本

  3白旗=2本作业本(1文1理)4白旗=1瓶墨水 1红旗=1支钢笔

  活动时间:本学期第6、7大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

【荐】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方案(最新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