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地理教案模板必修一

时间: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集合6篇)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集合6篇)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1

  高一必修地理全套视频 高一地理必修1全套教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高一地理必修1全套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2.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会当岭绝顶,一览众山小

  C.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D.一片孤城万仞山

  13.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最主要岩石有()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白云岩

  D.石英砂岩

  14.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

  A.岩石的硬度

  B.岩石的结构与区域构造

  C.岩石的酸碱度

  D.岩石的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15.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

  A.峰林

  B.石笋

  C.石柱

  D.落水洞

  16下列自然景观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是()

  A.壶口瀑布

  B.桂林山水

  C.路南石林

  D.黄山群峰

  17.有利于桂林“山水”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A.桂林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富

  B.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岩性纯

  C.桂林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

  D.桂林地区地形相对较平坦

  18.桂林山水是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桂林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生长,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创造了条件

  B.桂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C.桂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D.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不利于水的下渗

  二、综合题

  19.读图3-3-2,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溶洞是由于石灰岩受到含有的流

  水的作用而形成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中a是,b是,c是

。它们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地貌形态主要在我国、(省或自治区)分布非常普遍。

(4)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名称两个:、。

  20.图3-3-3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形分布在我国

(地形区),该地形区属于

  气候,气候特点是。

(2)图中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岩石是

(3)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缨石,亦十不

  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雍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界于二者之间”。

——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

(1)徐霞客为代人,著名的(2)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书于战国年间的《道元的《

》等。

(3)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4)文中“雍流成海”的“海”是指“流多浑浊”的原因是文中“穿穴之流”是指。

  22.读图3-3-5回答下列各题。

(1)黄果树瀑布位于A的位置,此地区的地形特点是,气候特点是。

(2)从成因看,黄果树瀑布主要由

(内力或外力)作用形成,具体表现为受 作用的结果。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景观,请举2个例子。

(3)“桂林山水”位于图中

  处(填字母),属于

(省区)。它是

  地貌的典型景观。唐韩愈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概括其特色。应如何欣赏“桂林山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你能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桂林山水”的石灰岩的“岩溶”原因吗?(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一部分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教学重点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自然资源的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一、认识自然资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2

  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高一地理教案

  湘教版必修一

  沁阳永威学校高

  一、二地理备课组

  二O一三年元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㈡、板书课题:地球的宇宙环境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2、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1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宇宙?

  2、从大到小列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3、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出八大行星的顺序,并能按不同标准分类(地内、地外、类地、巨、远日)

  4、八大行星绕日工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向、近圆、共面)

  5、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作业本上做检测题第2、5题

(二)背会检测题

  3、4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理解识记: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2--15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5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太阳辐射中有那几种光?太阳能集中的是那种光?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占总量的多少?

  2、太阳辐射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3、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别发生在哪几层?各有什么特征?对人类有何影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指导各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识记: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6--1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分别是什么?恒星日和太阳日有什么区别?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指导各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掌握:1.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和自然日界线)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㈢、讲述:本节课难度较大,也是本章的重点,相信同学们通过细致、认真的自学,一定能达标。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8--2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2、怎样区分自然日界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及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换。

  3、怎样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完成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理解识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1--23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分别是什么?

  2、恒星年和太阳年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近日点和远日点?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进一步让学生掌握。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当堂背会自学自导上的问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4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理解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学会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1----2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2、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怎样计算?

  3、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4、什么是晨昏线?特点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掌握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㈡、板书课题:地球的结构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5--2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震波?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征?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各个圈层有什么特点?

  3、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㈡、板书课题: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壳的物质组成。

  2、理解掌握地壳的物质循环。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0--3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矿物?有哪三种基本存在形式?与矿产有什么区别?

  2、矿物的类别有哪些?怎样识别常见的矿物?

  3、什么是岩石?分为哪三大类?

  4、沉积岩有哪两个突出特征?

  5、三大类岩石是如何让转化的?

  6、什么是地质循环?其能量来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34—35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㈡、板书课题:地球表面形态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6--3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自哪两个方面?

  2、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和范围分别是什么?

  3、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是什么?

  4、37---38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背会自学自导的问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㈡、板书课题:地球表面形态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8--42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褶皱?其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怎样区分?

  2、教材39页活动题?

  3、世界两大地震带是什么?

  4、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内力作用有什么不同?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

  2、识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3--4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大气垂直分层有哪三层?各有什么特征?

  2、教材43页的活动题?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几种形式?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4、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一部分?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4--4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2、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如何?

  3、教材45页的活动题?

  4、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怎样形成的?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应的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3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7--52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热力环流?

  2、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如何形成的?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如何形成的?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什么规律?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的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4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2--5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了哪些大气活动中心?它们对气候有什么重大影响?

  2、季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和风向有什么不同?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5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4--5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气团?分为哪两大类?

  2、什么是冷锋和暖锋?其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如何?

  3、什么是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

  4、锋面气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冷锋、暖锋、低气压系统、高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58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㈡、板书课题:水循环和洋流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全球水循环的过程。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9--6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水循环?其能量来源是什么?

  2、水循环有哪三种主要形式?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60页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㈡、板书课题:水循环和洋流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其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1--6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洋流?如何分类?

  2、教材62页的活动题?

  3、洋流的地理意义有哪些?世界四大鱼场是什么?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形成与分布。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63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一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2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二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3 考试

  目标:独立完成一套试卷,时间45分钟。过程:

  1、教师分发试卷,学生紧张考试,教师充当监考。

  2、下课铃响,收交试卷。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4 讲评试卷

  目标:人人满分 过程:

  1、发放教师改过的试卷,学生对照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讨论。不会的可以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试卷进行分类讲解。

  3、学生质疑问难。

  4、学生根据做题情况对前两章的全部知识点查漏补缺。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理解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改进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识记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

  3、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6--69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教材67页的活动题?

  2、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是哪两个时期?灭绝情况如何?

  3、人类活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识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70--7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有哪些?

  2、教材71页的活动题?

  3、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与土壤分别有什么关系?

  4、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怎样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了解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2、理解识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78--83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教材79页的活动题?

  3、什么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教材80页的活动题?

  5、什么是垂直分异规律?教材81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83--86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可分为哪些种类?

  2、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分为哪些种类?

  3、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有哪些种类?荒漠带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征?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有什么意义?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识记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88--9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聚落?分哪两大类型?

  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是什么?

  3、北方平原与南方丘陵山区的聚落有什么不同?

  4、教材89---90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1--9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我国东西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教材91页的活动题?

  3、教材96页的活动题?

  4、平原地区与山区的交通线路分布各有什么特点?交通线路选线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

  5、教材93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识记地质时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5--9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2、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哪三个阶段?什么是冰期与间冰期?

  3、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有哪些特征?(看图)

  4、教材96页的活动题?

  5、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影响?

  6、什么是雪线?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特征。

  2、理解识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7--10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㈡、板书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分类。

  2、了解掌握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1--10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分类?

  2、煤炭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哪些主要工业区?

  3、教材104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㈡、板书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4--106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形成了哪些文明发源地?

  2、工业社会阶段及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教材106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㈡、板书课题: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二、出示目标:(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识记中国的洪涝灾害及原因。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7--11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自然灾害?分为哪些类别?

  2、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有哪两大类型?

  3、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教材111页活动题2?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1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三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2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四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3 考试

  目标:独立完成一套试卷,时间45分钟。过程:

  1、教师分发试卷,学生紧张考试,教师充当监考。

  2、下课铃响,收交试卷。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4 讲评试卷

  目标:人人满分 过程:

  1、发放教师改过的试卷,学生对照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讨论。不会的可以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试卷进行分类讲解。

  3、学生质疑问难。

  4、学生根据做题情况对前两章的全部知识点查漏补缺。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3

  我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课中

——《山地的形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正值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课改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平日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本着“起点低一点、讲解少一点、训练精一点、落实紧一点”的原则,设计了我的课堂。下面是《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我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导入、引人入胜。

  本节课主要阐述常见山地的类型、成因、特点等,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我精心挑选图片(如五岳独尊——泰山、世界第一高山——喜马拉雅山脉、窄峡夹青天的华山、风景秀丽的黄山、叹为观止的“猫咪山”等),并制作视频播放,寓教于情于景,既给予学生直观的美的享受又凸显课堂内容,可谓一举两得、美不胜收。

  二、注重衔接、一脉相承。

  山地的形成是第一节内容内力作用的代表,常见的褶皱山、断块山属于地壳运动的典型地貌,而火山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在系统讲授山地前,我首先让学生思考,小组完成表格(只填第一节相关内容),完成如下:

  实践证明表格形式不仅较好较快的巩固了第一节内容,而且帮助学生建立起前后内容的联系,长远看有助于学生自觉建构知识体系,因此体现了地理学科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三、模具动画、任我所用。

  如果说山地美在其雄伟、险峻的外观,那么山地的骨架(地质构造或岩层形态)则晦涩难见。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等),我采用模具演示,用一本厚书(每一页代表岩层,页码越大,岩层形成的年代越老)分别演示背斜及向斜的形态、受力分析、地貌类型等,并让学生前后桌两人进行演示和提问,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难度大的地形倒置成因分析,我采用启发式讲解与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并当堂背诵记忆,较好的破解了本节的重难点。

  四、课堂活动、兴味盎然。 本节课不仅理论知识繁多,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在学以致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要求下,我由浅至深设计了3个课堂活动,分别是野外判断地貌和地质构造类型、石油天然气及地下水的勘探以及隧道、大坝的选址问题,特别是隧道、大坝的选址问题,尽可能的逼近工程论证场景,将全班同学分为A、B两大组,组内分为若干小组,两大组分别论证隧道、大坝的最佳选址,最后各大组派一名工程师代表上台陈述理由,经过激烈论证,最终确定隧道在背斜修建、而大坝在向斜修建的结论。

  本节课采用的多种教学手法诚然有可鉴之处,但也存在维纳斯断臂般的遗憾,即讲解褶皱山浓墨重彩,而轻描淡写了断块山,有头重脚轻之嫌;一般地形与地形倒置的成因分析,未点拨前者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而后者以外力作用为主导成因。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在教学这片广袤的天地里,吾将上下而求索,体味探索赐予的智慧与惊喜。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4

  一、教材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习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习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的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5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和图,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读图名。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在图中找出图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历史 时期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人口数量情况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人口增长情况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口变化原因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2%=4000(人)×(1+2%)10=万(人)万×%=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亿)

  非洲

  拉丁美洲

  亚洲

  发展中国家

  大洋洲

  北美

  欧洲

  发达国家

  全世界

  过渡:发达国家人口很少,增长缓慢,会存在人口问题吗?(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教师补充材料

  二、三

  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提问:人多且增长快的国家又采取什么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让学生阅读课本P5阅读,明确人口大国人口的增长左右着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成绩巨大,但依然任重道远。)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知道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世界人口的数量,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但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各地区会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板书: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师指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板书: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P6图1.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图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

(2)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3)自然增长率如何读取呢?

  让学生结合课本P7的表1.2,思考,填写下表。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

  高

  低

  传统型

  高

  低

  高

  现代型

  低

  低

  低

  提问: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出现在人类社会的什么阶段? 板书:

  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表。)

  提问:原始型和现代型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讲解: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转变是从死亡率还是出生率先下降开始的?(死亡率)设问:目前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同?(不同)板书:

  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让学生阅读课文P6有关段落,分析世界两类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哪一种?整个世界又是哪一种?完成下表。)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备注

  发达国家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引入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

  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提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会变化的,在空间上也有差异的。最后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知道了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通过学习,懂得了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有变化,空间上存在差异。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6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诗词赏析

  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模拟板块运动的游戏

  游戏规则:

  1.以课室的中线为界,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请各组各派两位代表。

  2.两组的代表抓住泡沫板的两端。

  3.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的两侧使劲往外拉。

  4.第二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内挤。

  讨论 :

  1.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外拉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2.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内挤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中的矿石很可能被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断层

  地表形态

  断层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为主

  错断原有的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断层构造带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四)断层构造地貌

  断层形态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裂带

  构造地貌

  块状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实例

  庐山、泰山、华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地理优秀教案模板必修一(集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