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快乐者的18个习惯散文

时间:

快乐者的18个习惯散文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快乐者的18个习惯散文3篇,供大家阅读。

快乐者的18个习惯散文3篇

快乐者的18个习惯散文1

  第18章 “我想留这样的发型!”--让孩子“自食其果”

  1、蔓儿的舞蹈选拔赛

  蔓儿想加入学校的舞蹈队,可是,她的身材不是很出色,但她就是喜欢跳舞。她想既然别人能去参加选拔,那她也要试试,她觉得这一定会很好玩。

  别人都在为这次选拔努力练习。妈妈在这3个礼拜里不断提醒蔓儿认真准备,可她就是不听,虽然她高兴时会在家里跳一跳,可她就是没有耐心去请老师做一番指导。

  离选拔的日子只剩几天了,妈妈越来越感到会出问题,终于决定和蔓儿再谈一次。 “蔓儿!”妈妈轻声说,“离舞蹈队的选拔还剩几天了,要不要请张老师来啊?”

“现在不要。我肯定能行!”蔓儿很痛快地说。

  这次妈妈决定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乖乖!我觉得你准备得不够充分,其他参加选拔的同学都请老师指导,你最好能有充分的把握赢过别人。”

“待会儿啦!”蔓儿几乎头也不抬地回答。

“好吧!”妈妈说,然后关上房门离开。

  妈妈等着蔓儿自己想明白,但蔓儿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做。

  选拔的日子到了。蔓儿一如既往,兴高采烈地去学校了。

  但是,到了傍晚,正如妈妈所料,蔓儿一声不吭地回到家。

  她一进门就径直跑上楼,只说了一句话:“我讨厌所有人!”在妈妈听来,她大概是说,“我讨厌自己做错了事。”

  妈妈等了一会儿,然后上楼去,发现蔓儿正躺在床上哭泣。

“怎么了?”妈妈温和地问。

“我好惨。”她啜泣道。

“那你一定很难过!”妈妈安慰她。

(这时,妈妈刻意避免了“我早就告诉过你”这样的话。)

“我是跳得最糟的一个……”

“你会进步的,以后还有其他机会啊!”妈妈说。

“可是这多丢人呀……”蔓儿一直可怜兮兮地嘟囔。

“我想这是一定的。不过,说实话,我敢说别人不会那么在乎你,他们都会更在乎自己的表现。”

  蔓儿还是把头埋在枕头里,不过,她的情绪已经平静多了。这时,妈妈才说,“今年你可以接着练习,如果明年你还想再试的话,你就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了。”

  蔓儿没有再争辩什么。

  孩子必须学会自立。成年人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是。学习“自食其果”是孩子学习自立的重要一课。

  对父母而言,眼看着孩子犯错,造成尴尬或不快,让他“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个父母会不爱孩子;而且父母有着人生经历,他们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要让他们在明明知道后果的情况下,撒手不管,任由孩子去承担不好的后果,对父母是个考验。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爸爸,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很溺爱孩子的爸爸,他对孩子做出的许诺是:爸爸不会让任何事情发生!还是“健忘鱼”多丽清醒:你这个承诺很奇怪,你不可能阻止任何事情不发生,因为事情总会发生,不管它有没有伤害。是啊,时间流逝,孩子长大,不可能总在父母的羽翼下,这是自然规律。父母要做的不应该是阻止所有的事情发生,把孩子放在温室里,而应该让该发生的事情发生,而父母则应在那里,给孩子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有时候让孩子越早经历挫折反而有助于他们更早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如何应对挫折。

  很有意思的是,这样做,最后反而更能帮助孩子处理好问题。这比起盯紧他,盯到他精疲力竭受不了了,才屈从于你的恳求要好得多,而且这种做法还能促进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关系。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主动抓住一些机会教导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比如,当孩子没能准时交作业时;当你认为他应该更加积极,他却不听从你的建议时;当你跟他苦口婆心,他却拒绝你的帮助时……

  2、父母“合理的后退”是相当可取的做法

  如果孩子不理会你的提醒,那么父母“合理的后退”是相当可取的做法。你必须说服自己,让孩子“自食其果”是教育子女过程中必要的一环。

  与你争辩之后,他需要承受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最终,只能靠他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你越早让他自己承担责任,他就越快学会自己帮助自己。

  然而,需要记住,当“后果”终于到来时,你要谨守一条重要的原则:切莫直接对他说“我早就警告过你”这样的话,而要温和地重复提醒他未来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说:“你的自然课实验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到期了,等你把这份作业完成,我来帮你计划一下如何按时完成作业。”相反,如果你不断与孩子争执,竭尽全力想让他认识到,他的一意孤行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这只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更想在辩论中战胜你,却忽略了对行为本身的思考。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自己惹来的麻烦,他才会被迫认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如果你习惯于事事不断地介入,想要充分地保护他,他就永远无法真正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成人后,喜欢处处与人争辩,不会客观地、就事论事地与他人坦诚协商,成为令人厌烦的“杠头”;另一种孩子长大后,则仍然处处依赖权威,既不在乎个人的成就感,也没有胆量承担责任,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懦弱者。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著名教育家芭芭拉是如何平静地放手让儿子“自食其果”的。

  有一天,11岁的儿子约瑟夫对芭芭拉说:“我想把头发一侧留成双条式的发型。”

  作为母亲,芭芭拉很不喜欢儿子留这样的发型。但她知道,这并不危及生命、道德以及健康,而且头发会重新生长出来。

  于是,她对儿子说:“我不喜欢这种发型,而且凭我的经验,我知道周围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发型。不过,如果这是你的决定,我可以忍耐。同时,你可能需要忍受其他人对你发型的非议。”

  芭芭拉带着儿子去了发廊,美发师在给约瑟夫洗头时还夸赞他的满头金发非常漂亮。然后,约瑟夫描述了他想要的发型。美发师很惊奇地问芭芭拉:“把你儿子头发的一侧剃成双条式能行吗?”芭芭拉回答,她并不喜欢这种发型,但那是她儿子的决定。就这样,美发师剃去了约瑟夫一侧的头发,其中保留了两条,并尽量使这种发型在第一天显得好看一些。

  但是,第二天早晨,约瑟夫就试图恢复原来的正常发型。可想而知,他在第一天中的遭遇肯定不愉快。可是,约瑟夫再怎么努力,也对那种怪异的头发已经无能为力了。他的姐姐只好费力地给他喷上发胶和摩丝,尽力帮他能够出去见人。

  那一年中,儿子又换了七八种奇特的发型,不过等到第二年,他就开始留传统的发型了,并且再也没有改变过。

  孩子是法律和秩序最顽固的对立者,他满心认为宇宙就是围着他转的。他们有着聪颖的灵性,他们是好奇、迷人、有趣、可爱和令人激动的,但又是自私、喜欢反抗和破坏的。喜剧演员比尔科斯曾经说过一句格言:“给我200个两岁的孩子,我就可以征服世界。”如果孩子对传统的挑战没有对他人造成实质性的危害,那么,父母不妨顺其自然,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自我价值感。这样,孩子早晚会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他既不会再在背后喊你什么“老古董”,也不会总是对“父母不理解他”耿耿于怀,当然,他也就更不会无端产生“代沟”的`郁闷了。

  在帮助孩子发展自我精神时,做父母的也应该如此。当儿童聚精会神地做某项工作时,我们绝对不要干涉他。但是,如果儿童希望得到我们的赞同,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支持他。

  谨记 父母服务的主人就是儿童的精神,当它表现出某种需要时,父母必须迅速做出反应。

快乐者的18个习惯散文2

  快乐者的18个习惯美文摘抄

  感激生活。对生活保持孩童般的惊奇感,细心留意身边美好的事物,要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谨慎交友。和乐观、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有助于你实现梦想,也能帮你看到自身的优势。

  体贴他人。要尊重和善待他人,学会接纳别人的'个性及生活,不要试图去改变。

  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关注与自己职业和爱好相关的新知识。大胆尝试感兴趣的事,如滑雪、跳伞等。

  解决问题。要相信自己,直面挑战,视困境为机遇,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做喜欢的事。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并留出培养业余爱好的时间,满足自己的特殊兴趣。

  享受生活。关注身边之美,比如和心爱的人一起看日出日落,学会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笑口常开。对自己对生活都不要过分严肃。试着发现身边的点滴乐趣,适时地幽默一下,让生活充满笑声。

  学会宽恕。心存怨恨是一种“自残”的行为。宽恕他人,会让自己心态平静。同时,应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宽恕自己。

  心存感恩。对于任何祝福,无论大小都应懂得感恩。拥有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都应知道感激,不妨亲口告诉他们,生活中因为有了他们,你才感到快乐。

  增强人际关系。多找些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绝不对他们食言,始终给他们支持。

  诚实守信。诚实乃上策,行动及决策都应基于诚实。问心无愧才最踏实愉悦。

  沉思冥想。练瑜伽或打坐等,有助于放松身心,不妨多给心灵放个假。

  专注自己的事。集中精力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所言所行,甚至流言或谩骂,对此不必做任何评判,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

  乐观心态。遇事多往好处想,保持乐观。事出必有因,要让积极的思想取代消极的心态。

  无条件去爱。善于接受别人的个性。不为爱设置任何限制条件。人无完人,即使你并不总是喜欢朋友的所作所为,但这并不妨碍你继续爱他们。

  永不言弃。面对每一次挑战,都坚信已经向目标前进了一步。不放弃就不会失败。追求有价值的东西时,人们更能感受幸福。

  积极行动。人人都有局限性,不要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浪费精力,但要积极行动,不被动等待。

快乐者的18个习惯散文3

  冬夜里的18个红豆饼散文

  亲爱的子扬、子安:

  我希望这信没有教训人的意思,这不是我的习惯。但9月子扬上了大学后,我们之间好像愈隔愈远。子扬的手机总打不通;约好的时间,等不到子扬的电话;周末见面,分手时,我说,到了宿舍打电话回来哟,子扬也会忘了打。我从见面时的笑声、聊天、拥抱,知道我们的关系仍然亲密。我也知道子扬是因为忙碌,而没有太在乎“小细节”。从小子扬读书、运动都像拼命三郎,忙到忘了给老爸打电话,好像也并不令人意外。可是我很担心,这会不会是我的身教带给你的影响?

  11月26日,妈妈周年追思礼拜的前3天,爸和刚认识的孙老师共用晚餐。他问起妈妈身患癌症的事。我谈到去年4月的一件小事时,突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妈妈那时做完胃切除手术不到3个月,她告诉我:“我这辈子还没去过阿里山呢!”

  你们当然记得,第二天我们都请了假,驾着老车,开了几百公里的路,晚上8点住进了阿里山宾馆。第二天一早,我们先把妈妈留在宾馆,用厚厚的棉被把她裹在阳台的凉椅上看风景。父子三人先去逛神木群,找一条最省力的路,再回来接妈妈。我们在苍苍巨木下,扶着妈妈慢慢地走,走一点路就休息几分钟。

  那天,看着雕镂着千年岁月的老树,我一直在想,它们对时间的丈量,一定和我们不一样。为什么人的生命会短到必须用“转眼成空,如飞而去”来形容呢?而在苦短的生命中,为什么我们可以矜夸的,就只有劳苦愁烦呢?

  子安曾经问我:“爸,你为什么上班这么久,回家还要工作?”我坐在电脑旁,屏幕上跑着“生命短暂,做重要的事”。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白天晚上都在备课、做研究或开会。我拿过好几次杰出教学奖及研究奖。我从来没有因为私事请假或调课。我总以自己在教学、研究、服务工作的专业投入及表现为荣,想要给你们兄弟做个榜样。但是,妈妈的突然离去,让我开始想,这算是好榜样吗?

  妈妈比我看重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我们一起在金针山上看过粉红樱花,夜里在卑南文化公园观萤,在杉原等待狮子座流星雨,还有所有全家大大小小的旅行,都是妈妈提议促成的,连最后一次阿里山之行也是。天热时,吆喝全家去吃两大盘超级芒果冰的是她;天冷时,从街上带回来热气腾腾的烤红豆饼,四溢的烤奶香味让家里填满了幸福感的,也是她。

  8月,妈妈说要全家去欧洲,我却因为要做暑假的补救教学培训,决定不去。你们从欧洲回来的3个月后,她被诊断出胃癌末期,我一直责怪自己,暑假干吗又排了工作?错过这次全家旅行,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你们安慰我说,爸,这不能怪你,谁知道妈会生病呢?但这不是怪不怪的问题,而是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补救了。英文有个词很有意思——miss,它同时有错过和想念的意思,错过了,就成为遗憾,一辈子挂在心里念着。

  前不久,我做了一个噩梦。梦里的你们还好小,我们全家去不知名的山溪玩。忽然,冰凉的深潭起了旋涡,把妈妈卷进去了,我们在岸边哭喊,妈妈还是失踪了。我带着大哭的你们回家,好不容易哄你们进入梦乡,我自己也昏昏欲睡时,才顿时想起,妈妈失踪了,我还没有报警。我从梦里惊醒,急着找电话报警,手机一亮,凌晨4点。

  我渐渐地清醒,知道那只是一个梦,我松了一口气,想,妈妈过世将近一年了,不必报警了。我立刻又自责起来:怎么,太太死了,你反而松了一口气?

  我知道这些都不合逻辑,但我还没有完全从这些负面思考中走出来,只好坐在床边怔怔地流泪。我一直相信,分离有好的分离,也有不好、不完全的分离。心里有亏欠,就会过不去,我不要你们重蹈我的覆辙。

  子扬和子安,再亲爱的人,也会有生离死别。妈妈在你们十几岁就突然离开,也许我们可以学的,是要更珍惜每一个相处的时刻,不要错过每一个表达亲情的机会。我发现,这一年我的日常用语中,频次增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爱你”。

  妈妈过世后一个多月吧,一个好冷的晚上,子扬缩着脖子,骑脚踏车先回到家,提着一纸袋的红豆饼,说:“那个摊子很久不见了,就忍不住多买几个。我买了9个,一人3个哦。”才过了几分钟,子安也骑着脚踏车回来了,居然也提了一纸袋9个红豆饼,他看见桌上的黄纸袋,说:“你们……”就笑了出来。18个黄澄澄的饼,四溢的烤奶香味,让家里填满了幸福的感觉,就像妈妈在家一样。

  我捧着饼,一口一口地吃着,听着你们彼此取笑。我的胃和我的心,一下子都温暖了起来。

  这18个红豆饼的温暖,就是这封信想传达的。我希望我们的家,和以后你们结婚后的家,都常有这般的温暖。那样,等到真的要分离时,我们才不会因错过什么而留下遗憾。

  懂得我的意思了吗?我要去睡了,明天,扬记得要打电话!爱你们哦。

  Dad

快乐者的18个习惯散文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