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

时间: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6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6篇,供大家品鉴。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6篇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1

  高职酒店管理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现代师徒制的定位就是对各个专业人才一种补充形式,仍然是以培养现有人才为主。现代师徒制这一模式是有针对性的,并非所有人都可以,需要培养的是好学者,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希望自己能有更高成就。该模式主要是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师傅先给出一个项目作为他们的指导人,组织成一个学习小组,有意愿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学院出项目经费来支持他们进行学习和完成。在目前的招生中发现每个人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三校生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也不确定,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很难培养出各个公司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师带徒这一特殊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人才。本专业大学生通过参加师带徒教学模式,更好地学习。

  二、现代师徒制的组织形式

(一)组织结构。二级学院成立师带徒制的领导小组,由某个领导担任小组组长,院长亲自进行师带徒的具体实施,领导小组下设立管理组织。领导小组的成员就是学院的负责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人才培养规划,实施方案策划,监督整个过程的运行。项目组是由最高领导院长负责,主要工作就是为师带徒制提供教学指导老师以及解决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负责老师的管理,跟踪负责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情况。各专业师带徒小组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项目组长也要对小组进行不定时的抽查来看他们的工作培养情况。师徒小组是最小单位也是师带徒制的核心。(二)师徒制的项目实施。指导老师先向学院申报项目,申请通过后就开始实施项目方案,先明确项目实施的要求,然后再向着项目目标有计划地推进完成。项目执行过程就是一个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能力、组织能力都有培养,项目的实施过程必须按照要求执行,每周组织一次研讨会。师徒小组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对本组活动进行记录,组织内成员也要把每次活动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总结。项目不同从事的活动也是不同的,小组成员每个人都有负责的任务,把各自负责的工作做好,综合起来就能达到项目的目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就锻炼了他们的各项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自然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

  在现代师徒制的背景影响下,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进行了实质性教学,尤其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社会与学生等多种师徒关系中,在这样的环境关系里的实践活动,学生就会有更多发挥的机会,可以很好地完善教学制度,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因此相关的院校要注重酒店管理专业校内校外的实践体验。对于学生将来的实践教学理念,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应变能力、社会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个性发展。通过院校的实践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了环境、社会的真实状况,使得学生在职业化的规范下得到很好的训练与提升,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目的。(一)通过实践教学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师徒团队精神、整体意识、顾大局观念都是酒店管理职员应具有的素质表现,这些高素质的培养,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以及相关实践训练。在院校的实践教学里,着重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及在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教学课程与教案,多增加对职业的责任意识、职业良好素质的培养等等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引导实践。(二)积极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依托酒店行业背景优势。在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里,酒店的实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通过相关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规定与任务,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教案,推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发展。(三)通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促进教学与育人工作的协调发展。在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里,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对职业高度认识的素养,经过职业的认识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理念中,着重让学生进行自我的反思与思考,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与控制。

  四、结语

  在思想理念上要重视师带徒这一教学培养方法,师带徒这一教学模式,主要目的就是形成一种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促进新手教师的成长,更加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因此师带徒制不是目的,而是创建教师型合作文化的一种手段。培训方式上采用自上而下的培训方式,学校的教师不仅成为一名指导者也是一名被指导者。这样的教师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可以让教育方式得到优化而且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师带徒制是目前很好的教育模式,为酒店管理专业培育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3

[2]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16

[3]王鹏,吴书安.现代学徒制框架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

[4]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新探索[J].职教论坛,2010,25

[5]林晓亮.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6]张欣,张莉,李志生.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3

[7]莫晓芳,金蓉.职业岗位能力导向的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探析———以民航商务专业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6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2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学生的素质依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以“能力本位”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论文关键字: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学校的课程是围绕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来进行的,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给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方案。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学科建设、人格取向、个性发展的需要。

  所谓的“能力本位”模式,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的课程组合形态。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目标,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割成若干模块,然后依据职业能力对知识的需求,进行课程开发,再依据该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具备从事该职业岗位的能力。“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程序是“职业分析→目标分析→课程组织→课程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经济建设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进行高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定位

  高端技能人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或岗位群,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通过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系统设计基础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拓展体系。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

  通过校企合作,行业专家和教师共同研讨,将岗位或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置支撑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实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充分体现工学结合。

(三)职业技能和素质并重的模块设计

  根据岗位或岗位群对高端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道德与职业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会贯通。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作为课程载体的知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思维训练为中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是大学本科的课程观。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现代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而产生的新型教育,其课程内容是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岗位群对高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综合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力要求为取向,以技术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获得为核心,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在于将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这一过程是课程动态的一面。课程目标的达成越来越依赖于学习者主体的个人参与和积极行动,更加关注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课程的建构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成为课程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上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一)“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

  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职业岗位群对员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不仅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的目标。因此,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借助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来定位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来分析确认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并依据需求来设计课程和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上,根据职业岗位群开发的课程,不仅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员工的能力要求,而且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实际。课程的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造的机会”,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制度,它解决了传统的闭门压缩本科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弊端。"

(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构建需要综合分析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分析学生的基础,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

  1.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将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搭建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框架,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以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2.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方法。在系统设计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基础上,需要选择载体对课程进行设计系统化设计。其主要方法有:

(1)职业导向的课程系统设计法。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设计专业的技能课程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将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即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完成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的能力。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按照“定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系统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情境→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教学情境→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程序,系统设计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方法,在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特别是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系统设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能力导向的课程系统设计法。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选择与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为载体,系统设计课程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依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以一门或多门课程支撑一项或多项能力的培养。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按照“定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系统设计支撑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的程序,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我国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所采用。

  上面两种主要的课程设计方法的共性是都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区别在于选择的课程设计载体不同,因而课程设计的程序、课程的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存在着差异。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还很多,只要能够支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设计的方法都值得借鉴。

(三)实践课和基础课两个系统的体系建设

  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中,“高端”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系统,“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系统;因此,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基础课和实践课两个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系统可采用前述“课程体系系统化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课的系统设计,在实践中要基于两个设计原则。一是基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种类配置;二是要基于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知识点的需要和学生在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四、推进“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职业院校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创建真实企业实践环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顶岗实训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之中,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培养具有一定创新与较强实践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促进学习;即从做中学,在学中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在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工学结合”课程内容开发指立足工作岗位,用工作过程来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1]。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以真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以行业企业标准参照为主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直上工作岗位。

  工作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特别是专业知识包含在职业活动的过程中,离开了职业活动和实施情景,大部分专业知识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需要选择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并且每个教学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使学生通过“工”和“学”,获得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强化课程的“工作化”管理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发生角色转换,“学”转换成“工”,学生的身份由学生变成了员工,学校的课堂变成了工厂的车间,学习过程变成了工作过程,但目的没有变化,“工”是途径,“学”是目的。“工学结合”就是通过“工”的途径来达到“学”的目的。因此,“工学结合”的“工”不能把学生放到企业就算结束,而应该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当作课程进行“工作化”的管理。课程的“工作化”管理,就是把实习实训等“工作”当作课程来建设,把车间当作课堂来管理,把师傅当作教师来培养,建立一整套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从目标、内容到评价等环节都符合课程建设的要求,使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成为学校课程学习的延伸。

  3.实施行动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学习是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中,学生针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项目,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关键能力培养是一种很有效方式。

  4.改革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应该改革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方法,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即建立以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并且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尽量采用由行业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考核评价的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工作的职业能力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组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是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修正。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3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论文

  自5月起,根据国家教育部师资培养计划及威海职业学院工作安排,结合山东省教育规划课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一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例”,课程组成员分别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地,实地考察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在考察和学习过程中,将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本地化、专业化,形成独特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和全面职业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服务地方,为地方培养具备适应本地区所需行业的职业能力的人才。因而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与山东半岛电子信息产业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相适应。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从事岗位群分析通过对山东半岛200多家企业的调研和分

  析,明确在电子产品制造业,通常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生产的基木序列是:提出产品设计要求—电路原理图设计—PCB板设计与制作—元器件采购与测试—电路板组装—电路调试—测试与故障排除—产品总体装配—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子产品销售—产品售后服务。由此可见,根据电子产品生产过程,面向电子制造业的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包括7个职业岗位:设计员、采购员、工艺员、操作员、质检员、维修员及营销员(见图1)。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定位根据调研所得的岗位群及各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我们确定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下。

  1.专业能力。主要是具备:(1)阅读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和进行简单口语交流能力;(2)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熟悉通用常用办公、设计、制图等

  软件;(3)使用设备和工具装配、焊接电子产品,并进行检测和调试的能力;(4)电子产品现场工艺指导和管理,以及制作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能力;(5)利用专业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与印制版图的能力;(6)使用设备,采用化学腐蚀工艺,制作印制电路的能力;(7)进行电子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或技术支持的能力;(8)生产组织能力;(9)质量管理能力。

  2.方法能力。主要是具备:(1)职业生涯规划能力’(2)独立学习能力’⑶获取新知识能力’(4)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主要是具备:(1)人际交流能力;

(2)公共关系处理能力;⑶劳动组织能力;⑷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针对电子制造业的岗位需求,我们确定了专业方向,明确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并重点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职业实践、学生职业能力考核、教师培养等几个方面加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构建面向电子制造业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

  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学理念,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新体系。借鉴“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根据岗位群情况,采用、实践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校企专家论证学习领域—校企专家确定学习情境”的“六步工作机制”,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计。[2]通过工作岗位职责“解析法”实现岗位职责到工作任务的选取,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四阶段分析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获得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特色教材、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即“644”课程设计方法(见图2)。

(二)建立完善的职业实践体系围绕高职教育“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三个问题细化职业实践教学体系。

  1.借鉴国外“教学工厂”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

、教学工厂”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工厂,它是一个理念,即在校园内,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中的一个培训平台,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吸取经验,学习终身可用的技能,以加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它是以学院为本位,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全方位营造企业实践环境。

  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容易实现该教学理念的课程,如“单片机小系统应用”、、电子工艺与管理”、“SMT操作与编程”等课程,借鉴“教学工厂”理念,通过“五步还原”,即“将实训环境还原为企业工作环境、将教学内容还原为真实工作任务、将实训小组还原为企业项目团队、将实训过程还原为真实工作过程、将学生评价还原为企业360°绩效考核”,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全程职业模拟过程。采用任务驱动实施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学习理论,在理论教学中进行实践,突出了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凸显较强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以“产权联结”为纽带,通过“双向嵌入”,建设校内教学工厂。在课堂引入企业文化的同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通过校企联合,以“产权联结”为纽带,通过“双向嵌入”,建设校内教学工厂一“威海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人才资源,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人员,引进企业文化,真正进行校企共建,共赢发展,校企合作机制真正确立(见图3)。从校内教学工厂成立至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安排5届学生6000余人次的学习和实践,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多元考核体系

  在基于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引入诸如行动导向等教学模式,同时,加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力度,将“学生评价还原为企业360°绩效考核”并引入课堂。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来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评,在考评过程中,也特别注意了过程性的考核。

  同时,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双证书”作为职业能力考核体系的`一部分。所谓的“双证书”就是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重要依据。它既反映了劳动者在某一职业(工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水平,又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可靠的选择依据。我们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在大二的下学期或者大三的上学期根据自己将来择业的实际情况,报考相应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达到高级水平,并把这个条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四)建立“蛙式双栖”的教师队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也狠下功夫。其主要举措有:(1)拓宽了教师引进渠道,加大从企业引进人才的力度;(2)加大了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实践锻炼,重点支持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通过“蛙式两栖”工作途径,实行“双岗双责”管理;(3)完善了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专业团队中形成爱岗敬业、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氛围,使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教学团队于成为省级教学团队,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4月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下,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经过三年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深化改革,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造成较好的社会影响力一、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学校满意”,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5%以上,每年该专业都有自主创业的学生,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赞不绝口,社会反响良好。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4

  摘要:根据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情况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划分。

  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引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应用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常规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门槛和就业层次不断降低,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如何能够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掌握先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既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的新挑战。

  1.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职业能力解析

  通过对以往毕业生工作单位和就业岗位的调查,结合51job、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计算机专业招聘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中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岗位群是各类单位中从事计算机管理、维护、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维护以及相关服务的应用型岗位,主要包括初级程序员、软件测试人员、软件/网络销售维修人员、网页设计师、技术支持等岗位。对这些岗位的工作要求进行分析汇总,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与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5

  根据就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下三部分:

  2.1 职业技术基础部分

  通过开设以下课程,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进行基本的程序设计,能使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2 职业技术核心部分

  根据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职业技术核心知识模块中开设网页设计方向、Java开发方向、PHP设计方向,让学生能够深入、系统地学习各个方向的知识。这三个方向针对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某一方向作为自己的主要方向,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加强该方向的学习和知识扩展。

  2.3 职业技术训练部分

  在职业技术训练部分的设计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实践训练融入到教学的各个阶段中,主要体现在实训环节上,每学期根据所开设课程安排相应的实训周(见表1),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开发操作相结合,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后期项目开发的认识。

  表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安排表

  经过了前期职业技术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锻炼。引入软件公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开发小组制来进行综合教学,让学生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经过概要分析、功能分析、详细设计、代码设计、调试与维护各个阶段对项目开发有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为学生将来进入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中,还引入了职业认证考试,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认证考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结语

  在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追求各种特色,而是切实结合学生就业和实际学习的情况,引导学生确定自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职业能力进而扎实、稳妥地学习相关知识。目前,这一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近三年来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中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

  当然,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都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新要求,紧跟技术的发展,结合学生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是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丹青,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3

[2] 张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电脑知识与技术,.7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6

  关于构建就业导向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

  李桂霞

[摘要]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问题,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文章在明确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内涵和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专业课程、综合实践和综合素质课程三个模块构成的就业导向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李桂霞(1960-),女,山东招远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广东珠海51909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151-01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来体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因此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其核心和关键,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问题,所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一、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的内涵

  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主要是指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指课程设计指向工作需要而不是学科系统,它是高职教育的特性,也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将课程的各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之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是指根据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某一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和配合的形式。

  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阶段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确立离职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的体系主要是模仿和借鉴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基本沿用本科压缩型的“三段式”学科型课程体系。 第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针对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开展了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但改革基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实施的学科课程体系,还不能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根本性的改造,仅在“三段式”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

  第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在这一阶段高职教育有了实质性的发展,此阶段已初步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独特性,对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等问题提出适合的对策,并学习和借鉴国外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开展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改革,初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二元”课程体系,但本质意义上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第四,开始,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正式转向内涵建设,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了以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职教课程模式为重点,重构高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目前,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以上几种课程体系结构尽管有所不同,但在课程设置的体系上,具有以下共同特征:课程体系具有较明显的`板块组合特征,在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上,()明显突出了课程体系的职业定向性。

  三、就业导向下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就业导向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框架(如图所示)

(二)课程体系中各模块的内涵

  第一,专业课程模块原则上按照专业群建立了基本一致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即专业群课程模块,然后按照专业(方向)或不同订单要求建立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根据专业发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以工作任务(过程)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第二,综合实践模块包括必修的各实践教学环节和可以替代学分的课外实训,课外实训项目选自于项目超市,项目超市打破了专业界限,由各专业部分综合实训项目组成,包括校内综合实训项目和从企业引进的真实项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

  第三,综合素质课程模块包括由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就业指导等组成的全校公共课程模块,由人文艺术与修养、创业方法与创新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经类融合的课程、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各种特长类或竞赛类项目等组成的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四、就业导向下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特点

  根据就业导向下课程体系框架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第一,新的课程体系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综合实践和综合素质课程为两翼,专业课程、综合实践和综合素质课程三个模块的课程并列开设,并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两个模块可构成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两个模块可构成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

  第二,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有了明确的职业针对性。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基本技能的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得到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迅速上岗和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新的课程体系体现了“按需设课”构建的原则,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设置课程,教师个人的研究兴趣与爱好甚至专长都只能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范围内发挥,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课程一定是学生必需的和急需的课程,而不仅仅是“有用的”或“将来有用的”课程。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在充分尊重各专业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本着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灵活化、教学过程开放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改革思路,坚持推行双证书制度,构建就业导向下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项目式、任务型、专业课程模块化的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l.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1).

[3]赵志群.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Jl.交通职业教育,(3).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推荐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