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熟能生巧》教案

时间:

《熟能生巧》教案(集锦5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熟能生巧》教案(集锦5篇),供大家参考。

《熟能生巧》教案(集锦5篇)

《熟能生巧》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2.知道武士百步穿杨和卖油翁滴油不沾的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熟能生巧》。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师: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的高超本领吧!

  二、学习射箭武士的高超本领(1-2自然段)

  1.师:先一起去看看射箭武士的本领如何?那就一起来读读第1、2自然段吧!

  2.生:读1、2自然段。

  3.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武士的箭术吗?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词汇积累)

  4.师:你们是从那里看出武士的箭术非常高超的?在场的人和卖油老翁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请你们快速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划一划,找一找。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求,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提高默读水平)

  5.全班交流:

  说完,他立定脚跟,搭上箭,拉开弓,稍一瞄准,“嗖”的.一下,果然射到那根枝条,几片叶子簌簌地落了下来。(.课件出示)

  6.师:哪几个词最能看出武士箭术高超?——稍一瞄准、果然

  7.师: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武士的高超箭术。先自己试一试吧!

  8.生自读——个别读——评价——再读

  9.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似乎看到了武士站在百步远的地方射中杨树最边上的枝条的情景了。有一个成语说的就是武士这种本领,你们知道吗?——百步穿杨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10.师:看到武士能百步穿杨,在场的人们有何反应?——“好!”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11.理解“情不自禁”。

  (设计意图: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12.师:如果,你们当时在场,一定也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的。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吧!

  13.师:听了人们的欢呼,武士心里一定……(学生接)然而,此时卖油老翁的态度又如何呢?

  14.朗读训练:“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是手熟罢了。”

  15.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三、学习卖油老翁注油的高超本领(3-5自然段)

  1.师: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可是射箭武士听了老翁的话,心里却很不高兴,于是便问道:“那么,你又有什么本领呢?”

  2.师:请你们围绕“卖油老翁有何本领?在场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反应怎样?”(.课件出示)这个问题,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3-5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前面教师教给方法带着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自学——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4.交流反馈:老翁没有回答……一滴油也没沾上。(.课件出示)

  5.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老翁注油的精湛技术?

  6.师:看到这一幕,大家都——啧啧称赞(学生接)如果你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你会称赞些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感受。)

  7.师:武士看了又有什么反应?——看得发呆

  8.师:大家都为老人的高超技术而称奇叫好。老翁自己却说……(学生接)

  9.师:如果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一下,分别去注油和射箭,那结果会如何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

  10.

  师.总结:是啊,射箭武士之所以能百步穿杨,卖油老翁之所以能把油注入葫芦而葫芦上铜钱小孔周围一滴油也没沾上,都是因为——熟能生巧。

  四.课外拓展

  1.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熟能生巧的事例,你能来举举例子吗?

  (设计意图:从课文回归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挂钩。)

《熟能生巧》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道武士百步穿杨和卖油翁滴油不沾的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辨析多音字中;能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

  3、能找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难点: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思考: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课后习题2

  二、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课文写了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两人的本领,试把课文分为两段。

  难点突破:

  第3自然段写射箭人的活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三读课文,完成下表:

  谁

  有什么本领

  怎么看待这种本领

  围观群众

  武士

  卖油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四、正确读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两个主人公的熟能生巧,指导朗读,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两个主人公的'熟能生巧。

  1、划出表示武士射箭动用非常熟练的句子。

  立定脚跟,搭上箭,拉开弓,稍一瞄准,嗖的一下,果然射到

  2、划出表示卖油翁动作非常麻利的句子。

  他左手拿着小嘴葫芦钻进葫芦里去了。

  3、如果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一下,分别去注油和射箭,那结果会怎样?

  二、指导全文朗读:

  读出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重点是突出卖油翁熟练注油技巧和朴实平淡、波浪不惊的语言(武士、旁人只是陪衬)。

  三、完成作业。

《熟能生巧》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0个词语。

  2.能划出描写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再说出一个熟能生巧的事例。)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杨箭术和卖油翁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卖油翁的言语和行动达到熟能生巧是教学的重点。

  2.难点:通过教学卖油翁的熟能生巧,体会到要想练就绝世技术,必须做到“恒心、专心、苦心、虚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射箭、百发百中、佩服、举世无双、确实、得意洋洋、目瞪口呆、恍然大悟

  2、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陈尧咨 卖油老人(板书)

  二.自学课文,重点感悟。

  (一)学习1——5自然段

  1、快速的读1——5自然段,把上节课勾画描写陈尧咨的句子作上批注。

  (1)、在你的印象中,陈尧咨是个怎样的人?(箭术高超)

  (2)、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出示课件)

  (3)、小结:陈尧咨的箭术如此高超,难怪人们都说他的箭术举世无双。

  (4)、陈尧咨除了箭术高超外,他还是个怎样的人?(骄傲自大)

  (5)、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出示课件)

  (6)、小结:我们通过对陈尧咨心理活动的描写、神态的描写,语言的描写,体会到他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

  (二)学习6、7、8自然段。

  2、默读第6、7、8自然段,把描写卖油老人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1)、描写卖油老人动作的词。出示课件

  (2)、从这些动词中感受到什么?(老人的动作非常熟练。)板书:熟能

  (3)、卖油老人的.技术如此熟练,是怎样炼成的?板书(恒心)

  (4)、在卖油老人持之以恒的练习后,他的技术达到怎样的境界?出示课件 板书 生巧

  (5)、卖油老人能够练出如此高超的技艺靠的是什么?板书(专心、苦心、虚心)

  (6)、看到卖油老人技艺如此高超,陈尧咨心里暗暗惊叹。他惊叹什么?

  (7)、卖油老人的技术如此高超,他的态度是怎样的?(淡淡地)从中体会到什么?(谦虚)

  (8)、卖油老人的技艺高超,他的态度确实谦虚平和。我们可以从他面对着陈尧咨前后不同的态度感受出来。出示课件

  (9)、文中两个人都身怀绝技,但是一个骄傲自大,另一个却谦虚平和。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

  (10)、看到卖油老人利落的动作,听了老人这番话,陈尧咨恍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

  (11)、小结:针对这两个人的技术,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熟能生巧)沿用这个成语,我认为陈尧咨的技术只能称为熟,卖油老人的技术才能称为巧。熟和巧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其间还有一定的距离,陈尧咨要想把十中八九的熟练到百发百中的巧,他还要做到什么?(恒心、专心、苦心、虚心)

  三、全文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熟能生巧》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要想从生疏到熟练,从熟练到大巧之境,都必须做到恒心、专心、苦心、虚心,卖油老人沥油如此,陈尧咨射箭如此,我们的学习更应如此。

  四、拓展延伸。

  1、《熟能生巧》来源于文言文《卖油翁》,文言文语言简练,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出示课件。

  2、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向同学们推荐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里面刻画了19位绝世奇人,他们各拥有怎样的本领呢?你们读读就知道了。

  五、作业设计。

  1、文中有一些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比如“熟能生巧”。找一找,抄下来,选两个词语造句。

  2、回家阅读小说《俗世奇人》。

《熟能生巧》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杨箭术和卖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5、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重点: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板书设计: 6、熟能生巧

  谁有什么本领 群众怎么看 武士怎么看 卖油翁怎么看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能找出窍门。)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来说明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给课文分段。(指导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话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交流自学情况。(同前一课时)

  重点: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点词:走街穿巷、沾、啧啧称赞、收拾、情不自禁

  四、通读课文,小组讨论试着完成表格(表格见第一页)第二课时讨论,(填写见教参)五、完成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1、射箭武士有什么本领?武士的箭术很好,从哪里看出来?(找直接描写武士箭术高超的句子)在场的人、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人们:欢呼、喝彩

  武士:

  卖油老翁:卖油老翁认为武士的武艺好是因为什么?

  朗读: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人物的态度。

  2、卖油老翁有什么本领?找出直接描写卖油老翁技术高超的句子。

  在场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态度怎样?(啧啧称赞、发呆)

  卖油老翁对自己的本领态度怎样?(不沾沾自喜)卖油翁认为自己能有这个本领是因为什么?

  (熟能生巧)熟在哪里?转身……油穿过……这一段讲什么?(卖油老翁为人们表演了………)

  3、假如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以下,那结果怎样?

  二、朗读全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任何难的本领只要勤学苦练,就会变得很容易)

  三、综合实践活动:请学生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四、完成作业

《熟能生巧》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能正确地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4、懂得要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初步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解释成语,揭示课题。

  (1)说说这篇课文是讲什么的。(讲“熟能生巧”的道理)

  (2)谁能说说“熟能生巧”中的“熟”“生”“巧”分别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2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是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故事的形式来说明道理的。)

  ②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2)同桌讨论思考题①、②。

  (3)请差、中、好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完成作业:

  ①划出生字新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②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2)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①读生字卡片,重在正音。几个容易读错的宇:翁(读wēng,不读wōng),嗖(读sōu,不读shōu),沾(读zhān,不读zàn),啧(读zé,不读zhé)

  ②按顺序出示10个新词,请学生自愿站起来读一遍,然后说说这些词的意思。一个学生一次说一个词,其余学生认真听,然后对前面同学的解释进行评议。

  ①让同桌同学互改作业本1、2、3题。

  4讲读第1、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课文后第1大题的.第

  (1)小题:从哪里看出武士箭术很好?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在书上划出表示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的句子,完成下面表格的上半部分。(表格要事先印好。)

  谁有什么本领怎么议论

  围观的人武士卖抽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2)交流。

  按照下面格式,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填的内容。

  有一位武土能。围观的人看后。武士自以为。而卖油翁,却说。

  (3)练习反问语气的读法。

  ①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武士自以为“很了不起”?(第3自然段)

  ②用反问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5.作业。

  (1)抄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

  (2)(作业本)第4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4、5自然段。

  2.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懂得要掌握一种本领离不开长期实践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读生字、新词,说说词义。交流(作业本)第4题。

  (2)说说上节课在表格上填写的内容。

  2.默读第4、5自然段。

  (1)带着课文后第1题第(2)小题的问题,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表格(见第1课时)后半部分。

  (2)互相交流。按照提供的格式(见第1课时)说说可填的内容。

  3.默读全文,划出描写武士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热练的句子。

  (1)自读自划。

  (2)小组交流。

  (3)课堂交流。请一两位学生表演一下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的整个过程。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4)集体读表示两人动作的句子。

  4.完成《作业本》第5、6、7题。

  5.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1)讨论:射箭武土和卖油翁各自的“绝活”是怎么获得的?(长期的练习)

  (2)谁能举出一个热能生巧的事例?(教师点撮: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这样的例子吗?我们班级里、学校里有许多小能手,他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我们自己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6.选做作业:把一个熟练动作的完成过程写下来。教师可

  表演一个动作过程(如穿针引线的一系列动作,开始写毛笔字前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口头描述,最后写到《作文本》上。

《熟能生巧》教案(集锦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