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

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 暮江吟的体会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4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3014个字,阅读大概需要7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 暮江吟的体会,以供借鉴。

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 暮江吟的体会

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共1

《暮江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教师准备: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谈话入课

1、今天来给同学们上课,心理上免有点惶恐。不知道同学与一个陌生的老师第一次上课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激动?忐忑?还是像老师一样的惶恐?能不能给佘老师一点信心和鼓励呢?

2、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声的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学俩俩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对对方说:“你能行!你最好!”

(3)闭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么样?这会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了,哪位同学来出出题呢?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6、对!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多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板书)

二、听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词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有心去欣赏这首诗。你会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再来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谁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读诗。初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画面。

1、自由读诗。注意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进一步的感受画面。

2、谁来读读这首诗?

3、俗话说:“好诗好景好地方”,谁能告诉我这首诗写得是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从诗中什么地方知道的?(暮江吟——江;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

4、这首诗写得是什么时候的风景呢?(九月初三夜——农历九月初三,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二,今天的九月初三是十月十六,星期六)

5、九月初三傍晚和夜晚时间的江边景色。诗中哪个词看出是傍晚?哪个词体现的是夜晚?(暮、夜)

四、赏诗。看课件,听朗诵,欣赏诗词

1、公元1083年,距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九百多年,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的日落,不禁陶醉其中,吟下了这首诗。然我们看看画面,去亲身领略当时诗人所看到的美景。(播放课件录音)

2、诗分两个时间段,那么我们也按两个时间段来学习品味这首诗。

五、品诗。体会诗人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

1、傍晚夕照,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诗句,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到的景象。

(1)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铺:——体现了光的柔和、斜身的方位、还有面积广大而均匀

——比较:照、盖、洒、射,铺更形象、生动。

  瑟瑟:——碧绿的颜色

——江水中怎样的绿呢?(像绿宝石、像无暇的翡翠、像碧玉铺成的)

  红:——江水是怎样的红呢?(像小孩子的脸、像红玛瑙、像火)

——白居易有一首诗《忆江南》,诗中有一句:“日出江花红似火”虽说是江边的灿烂红花,但朝霞映红江面,也如火一样的艳艳。在这儿,夕阳下的江水,不也是“日落江花红似火吗”

  一道:——为什么用“一道”,对于夕阳,我们多半怎样的给它组词?

——一轮夕阳,半轮夕阳

——“一道”我们一般怎样组词?

——一道墙、一道伤口、一道光(

——对,是一道光,夕阳西下,是光斜射到江面上,本诗的句子应该是“一道残阳光铺水中”只是古诗的绝句有严格的字数要求,所以省写了“光”,这在古诗中经常见到。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对愁而眠的应该是人,全诗应该是“江枫渔火对愁眠人”同样是因为字数的原因,省去了。(利用简笔画去帮助学生体验诗句所描写的情景)

(3)诗人的遣词练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它的美妙。

(4)“夕阳无限好”古诗中有很多吟夕阳的诗。谁查了相关的资料?

  李商隐:《登乐游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之焕《登鹳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无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5)看到这样的情景,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那么,带着这样的愉快心情,我们来读读这两句。

2、夜晚的景色

(1)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公愉快,诗人留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2)读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感受。

(3)夜晚的景物有哪些?

  新月:如弓——古诗中常有这样的描写,“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是新月如钩。

  露珠:珍珠(晶莹、透明)——新月的映照

(4)如果说傍晚江边夕阳如火,那么夜晚江边新月当空,一片银白。这静谧的夜景令作者作美丽的遐思。

3、将全诗朗诵一遍。

六、再次品味、赏析诗词

  诗人的心情很是愉快,即使是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内心也充满着跟诗人同样的情感。诗人触景生情,吟咏此诗。我们又怎样来表达我们的读诗心情呢?

  出示作业:唱唱、画画

  诗如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画画(展示网上学生的画)

  诗如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唱唱(出示录音歌谱)

  诗为心声——朗诵好的同学可以有感情或者表演地朗诵

  贺诗——大家可以贺一首诗,把自己心目中的夕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夕阳西下红如砖,可爱石榴云里钻,深蓝天空点约霞,夕阳美景似奇观。)

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共2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的绮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古典诗中,写景的诗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积累了哪些写景的诗,能不能给大家背几首? 生:背积累的写景的诗。

2.师:同学们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诗。

二、知诗人,破诗题,解诗题

1、师板书课题后提问:同学们来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太阳落山)从诗题中我们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地点)“吟”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注意它的读音是前鼻音,书写是左边是“今”可别写成“令”,“吟”是

  1 / 4 什么意思呀?(大声吟诵),谁傍晚在江边吟诗呀?

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1)谁来介绍一下白居易?三、初读古诗,三、整体感知、

1、那么《暮江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打开书自己把书读三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流利,读的字正腔圆;第三遍,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2、大家刚才画出了节奏,谁来说说这首诗应用什么读法? 3、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诗,采用各种形式读。 4、课件范读。

四、品读句子,理解诗意

1、默读古诗,对照课本上的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读一句理解一句,理解那个说那句,不懂的现在组内解决。 3、课件讲解诗意。 4、全班汇报交流。

(1)“一道残阳铺水中”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先说词语,再说整句话。

  残阳:夕阳。铺:阳关斜照在水面上,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铺”说明阳光几乎是帖着地射过来的,写出来“残阳”的特点)试着把“铺”换成“照”或“射”来体会一下。

  指导朗读。这句要读得轻柔,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地铺在江面

  2 / 4 上,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

(2)出示“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是什么意思?一半是红色; 指导读(瑟瑟和红要拉长语调,显示出颜色奇特)

(3)师小结,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现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撒在宽阔的江面上,此时江水似乎被分成了两半,这一半碧绿碧绿如翡翠,那一半 红火红如玛瑙。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陶醉,恋恋不舍)那就恋恋不舍的把这两句读读吧。

(4)出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两句话中的哪两个词和我们现在的用法不同?(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农历九月初三说明作者观赏的季节是?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诗的意思?

5.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五、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练习背诵。

3、你能在前两句诗的旁边用简笔画画出它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吗? 六、总结写作特点

1.全诗写了哪些时候的景色?

2、作者描写景物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 / 4 3、诗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八、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4 / 4

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共3

《暮江吟》教学设计

  湖南常德滨湖小学 余丽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PPT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大家学过的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生:背积累的写景的诗。

2.师:同学们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诗。

3.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画,看看白居易带给我们怎样的画面? 二)知诗人,破诗题,解诗题

1.师板书课题后提问:同学们来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太阳落山)从诗题中我们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地点)“吟”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注意它的读音是前鼻音,书写是左边是“今”可别写成“令”,“吟”是什么意思呀?(大声吟诵),谁傍晚在江边吟诗呀?

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1)谁来介绍一下白居易?

  三)初读古诗 四)整体感知

1.那么《暮江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打开书自己把书读三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流利,读的字正腔圆;第三遍,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2.大家刚才画出了节奏,谁来说说这首诗应用什么读法? 3.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诗,采用各种形式读。 4.课件范读。

  五)品读句子,理解诗意

1.默读古诗,对照课本上的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读一句理解一句,理解那句说哪句,不懂的现在组内解决。

3.全班汇报交流。

(1)“一道残阳铺水中”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先说词语,再说整句话。

  残阳:夕阳。铺:阳关斜照在水面上。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铺”说明阳光几乎是帖着地射过来的,写出来“残阳”的特点)试着把“铺”换成“照”或“射”来体会一下。

  指导朗读。这句要读得轻柔,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地铺在江面上,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

(2)出示“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是什么意思?一半是红色; 指导读(瑟瑟和红要拉长语调,显示出颜色奇特)

(3)师小结,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

  景色。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现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撒在宽阔的江面上,此时江水似乎被分成了两半,这一半碧绿碧绿如翡翠,那一半 红火红如玛瑙。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陶醉,恋恋不舍)那就恋恋不舍的把这两句读读吧。

(4)出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两句话中的哪两个词和我们现在的用法不同?(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农历九月初三说明作者观赏的季节是?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诗的意思?

(5)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六)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练习背诵。

3.你能在前两句诗的旁边用简笔画画出它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吗?

  七)总结写作特点

1.全诗写了哪些时候的景色? 2.作者描写景物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诗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八)孩子们,这首诗诗人描写了从傍晚到新月初升的江面上的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多美的景象啊!请大家放声读出来!

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共4

  让读有效

  让情飞扬

  六年级上册《暮江吟》案例与反思

  邾城街第六小学刘晓琳

  学习内容简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对两组景物的吟咏,率真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并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领悟并想象、描述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准备:课件 课前搜集有关白居易的资料和其写景的诗。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读诗题

  师: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天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今天我们先走近白居易星座,摘几颗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我说诗题,你们吟诗,行吗?《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吟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送别情。

  师: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的传世佳作,还记得他写的《大林寺桃花》吗? 生:(吟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师:白居易一生留下近三千多首诗,成为继李白、杜甫之后唐朝三大有名诗人之一。你知道白居易的奇闻轶事吗?讲讲其人其事吧!

  生1: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他写完诗后,总要读给老百姓听,看老百姓听不听得懂。

  生2:白居易晚年受佛教影响深,最后闲居洛阳,自号香山居士。

  师:白居易一生与诗有着不解的情缘,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白居易的什么诗呢?请看老师写诗题,注意:“暮”的写法,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注意“吟”的读音,一起正确地读诗题。

  生:读诗题 生:从“暮”字我知道这首诗写太阳落山后,作者在江边吟诗。 师:白居易吟了一首什么诗呢?请看——(出示全诗)。

二、初读正音 自学知意

  师:你能正确地读出这首诗吗?自由练习一下。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诗)

  师:(以评代讲)她的“残”、“瑟”、“似”平舌音读得准,我们也能像她那样正确地读一读吗?

  生:(齐读全诗)

  师:古诗词最讲究韵律美,对仗工整,节奏分明,我们能读出诗的韵味吗?我们首先要知道诗中讲了什么,才能正确断句,同学们我们以前用些什么方法来理解诗的大意?

  生:看插图学习,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资料等。

  师: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先试着理解一下诗中讲了什么,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儿交流。

  师:(巡视,指点学习方法)

  师:你们自学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1:我不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残阳”是什么意思? 生2:太阳快落山了就称为残阳。 生3:“九月初三夜”是什么意思? 生4:是我国农历九月初三的夜晚。

  师:我国古代人习惯将每月的上旬称为初几,习惯说法沿用至今。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情景?

  生1:刚要回家的太阳,斜照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镶嵌在草上,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生2:他讲得很清楚,我提出一点异议:江面真的是平均分吗?一半呈红色,一半呈绿色吗?

  生3:不可能分得那么平均,应该是受光多的呈红色,受光少的呈绿色,用“半”是讲究对仗工整。像第一行的“一道”也不是“一道”,是虚指的。

  师:一个会讲,一个会听,一个会评,你们都会学习。我们再来正确断句吧,试试看读出诗中的韵味来吧! 生:(练习)师:谁来勇敢地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诗。

  生:她节奏把握得准,读出了诗味。 师:我们一起来有节奏地吟诗吧! 生:(吟诗)

  师:听着你们吟诗,我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唐朝。但仅仅读出诗味还不够,我们还要像白居易一样吟诗,吟出诗人的情,先还是来看看诗人笔下的景吧!这景中有几幅图?

  生:两幅图,一幅是夕阳沉,晚霞映红图;一幅是新月初升,露珠晶莹图。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再看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 生:从“九月初三”、“露”可见是深秋时节景。 师:这深秋的景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吗? 生1:美! 生2:美不胜收。

三、精读品美,美读悟情

  师:你真是白居易的知已呀!景美,美在哪?我们还是一句一句地品品吧!像品茶一样,需要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你从哪儿品出了“美味”?

  生:我从“一道残阳铺水中”的“残阳”、“铺”品出了景美。“铺”字仿佛说我看到了柔和的阳光安闲地照过来。

  师:(出示第一行的诗)能给“铺”字换个词吗? 生:照、射……

  师:做做“铺”、“照”、“射”的动作,从中你明白了什么?(生做动作) 生1:“铺”可见太阳是靠近地平线是平铺在水中的。 生2:“铺”可见阳光柔和。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生2读第一行诗)

  生3:“铺”可见阳光铺过来的动作舒缓,照在身上很舒服。 师: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3读第一行诗)

  师:一个“铺”字形象地写出了残阳是贴近地面照过来的,像“铺”在江面上,还写出了光线柔和,动作舒缓,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齐读第一行诗) (出示画面)

  师:请看这幅夕阳图吧!我们再来读第一行诗,读出诗中美来。 (生读第一行诗)

  师:一个“铺”字残阳铺过来让人觉得真舒服,生活多么安闲呀!我们再来带着这种感觉读。

(生读第一行诗)

  师:读诗就要抓住关键字来品读,真不错。残阳铺在江面上,江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看第二行诗,用学习第一行诗的方法来品读,看你从什么地方品出景的美?

(出示第二行诗)

  生:我从“瑟瑟”、“红”中读出江面上颜色美。

  师:江面上泛起了细小的微波,在残阳的斜照下,受光多的地方变成了红色,受光少的部分呈现出深绿色,多么像什么?请用比喻句描述。

(出示画面)

  生: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

  师:闭上眼睛走进这画面中去:柔和的残阳平铺在江面 ,江面上微波粼粼,像铺上了玛瑙,像铺上了碧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请同学们对照画面读读这一行诗吧!(出示夕照图)

(生读第二行诗)

  师:景物的变化多么让人惊叹呀!我从你们读中听出来了。我们来读第

一、二行诗,女生就是那残阳,男生就是江面。(男、女生接读)

  师:我们就是白居易,看到这景心中怎样? 生:我心中喜之不尽。

  师:读出这种情来吧!再来接读。 (男、女生读第

一、二行读)

  师:诗人就这样站在江边赏景吟诗,不知不觉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他又看到了更新的景,请看新月图,你从哪儿读出了景美?我们用学习第

一、二行诗的方法:抓住关键字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生1:我从“真珠”、“弓”中品出了新月图美。

  师:诗人把露水比作真珠,把新月比作弓,可见露水、新月有什么特点? 生1:露水很圆润,还闪着光芒。 (出示第四行诗)师:是呀,圆润的露水被新月的清辉一照,显得多么晶莹,在草叶上滚来滚去多么可爱呀!读出这种感觉来。(学生读“露似真珠”)

  生2:新月很弯,像一把弓。

  师:九月初三是月初,此时的月是上弦月,很弯很弯,像一把精致的弓挂在天空。(边描述边画简笔图),读出这种感觉来吧!

(生读“月似弓”)

  师:圆润的露水借助新月的清辉发出光芒,我们来读第四行诗,读出景美来吧!

  师:小声点!别把露珠震落下来,再读—— (生再读第四行诗)

  师:多么安静的夜晚,多么和谐的画面,请看图—— (出示新月图)为什么诗人只写“露”、“月”? 生1:这是深秋有代表性的景吧。

  师:杜甫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也写了“露”。今年九月初四是寒露,寒露节意思露气寒冷即将凝结,寒露节气到来意味着北方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容易出现露水。“露”是深秋最有代表的景,而月呢?

  生2:月是诗人最爱写的对象,是诗人的最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 师:圆润的露珠似真珠,精美的月亮似弓,于是诗人赞叹道:可怜九月初三夜(生吟诗,出示句子)。

  师:把感觉放进去赞美这夜吧! (生再读)

  师: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生:可怜。

  师:在诗人眼中的这露水,这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爱,不自由主地赞叹道“可怜九月初三夜。那诗人对这景的爱仅仅是景美吗?请看补充资料边读边想。

(出示补充资料)(生读)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31岁时步入仕途,当时朝政昏暗。宰相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贬或罢,白居易也因上书极言不当被贬,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陷入政治斗争中。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因为克尽职守,屡陈时政,使皇上、权臣对他不满,“终日多忧惕”,他恐再遭权贵谗害,不敢久留在朝中,便请求离京,于公元822年去杭州上任,以避开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

  师:这首诗就是写在诗人赴杭州上任的途中,诗通俗易懂,但诗中有作者的情,诗人看到美景,除了喜悦之情还有什么情?

  生1:他好比飞出笼中的鸟,很轻松、愉快,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第三行诗。 (生1读第三行诗)

  师:可见利用资料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是啊!离开了让他伤心失望、饱受磨难、经受打击的是非之地,又看到这美景,怎能不轻松呢?请读第

三、四行诗。

(生读第

三、四行诗)

  师:烦恼、忧伤,一切的不如意都离我而去,连太阳也是残阳铺水中,我将开始我的新生活,请读第

三、四行诗,读出作者的心声。

(生读第

三、四行诗)

  师: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白居易,他与年轻时的热心济世,一心想报效朝廷的白居易不同,这时他只想学陶渊明寄情于山水,过着“斜阳铺江”、“新月照露珠”的安闲生活。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和白居易一起来江边吟诗吧!(学生齐吟诗)

四、一咏三叹吟诗情

  师:我也想来吟诗,我们一起来吟诗吧!(放音乐)

  师:离开斗争激烈的京城,离开了是非之地的京城,一路上欣赏到——(师生动情地吟整首诗)

  师: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伤心失意,有的是—— (师生深情地吟整首诗)

  师:这里没有残酷倾轧,没有了每天的提心吊胆,有的是—— (师生深情地吟整首诗)

  师:白居易一生官场不顺,只有学陶渊明寄情于山水,后来沉迷于山水、佛教中,他迷恋山水,因为这里有他的情啊——

(激情达到了高潮,师生齐声诵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诗情

  师:白居易善于写景,请看《忆江南》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异同。 (出示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生自由读) 生1:都是写景的诗。 生2:都是写江水的诗。

  生3:《暮江吟》是写日暮的诗,《忆江南》写的日出的诗。 生4:《暮江吟》是写秋天的景,《忆江南》是写春天的诗。 生5:诗人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师:初读就有不少发现,真会读诗,我们一起愉快地读一读《忆江南》吧! (生读《忆江南》。)

  师:朗诵古诗词就像品茶一样越品越有味,我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读白居易的诗,倘徉在白居易星座中,你会发现白居易有着别样的魅力,别样的情怀。

【板书设计】 暮江吟

  月

  残阳 美

  江水 露珠

【教学反思】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引导学生浸润在古诗词中,为学生打下丰富的文学底子,培养学生语感,积淀文学素养。《暮江吟》是首写景的诗,我在教学此课时力求“读与悟”相结合,让美景再现,作者的诗情飞扬。

一、朗读为第一位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诗词不厌百回读。

1、“读”的层次分明

  初读正音,采用自由读,读准字音,个别检查,或同桌位同学互相检查的形式,在评价初读时采用以评代讲,如“残”、“瑟”平舌音读得多准,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情况下采用自学理解字义,用自己话讲句子意思,以读懂句子字面意思再正确断句,为读出节奏,韵律作准备。然后用再读读出诗味来即古诗的韵味来,这就要求学生要把握好适当停顿,平仄、韵脚来读以突出古诗词的韵味,接下来是精读品味,读出诗情来,最后是美读成诵,升华情感。读的要求不断加深,读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学生由原来的结结巴巴读到读得有滋有味,体现了读的层次性,读的目标性,有效性,不是为了读而读的。

2、“读”与“悟”相结合

  为提高诗词诵读教学指导的效果,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声语言的“表现技巧”是必要的,但这只是“自读感悟”的辅导手段。训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真情感参与,“眼前有景,心中有情”,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诗人的人格,美好的情操,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和再现诗中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感。“让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悟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诗中重点词句,“铺”悟情,感悟夕阳景美,“似真珠”、“似弓”感悟,月夜美。“读”与“悟”水乳交融,“悟”是为了更好“读”,“读”是为了再现“悟”的情感。课中反复引导学生带着感觉读,读出感觉来,像品茶一样细细地品,逐字逐句地品景美,情美。

3、借景抒情

  在学生初读感知“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美”,细读探究“美”,最后激情诵读升华“美”,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读中真真切切体会到离开是非之地的京城,江边赏景的轻松愉快之情。“激情示范读”、“移情体验读”、“析词句品读”、“想象画面激情引读”的等多种手段下,学生仿佛来到江边和白居易一起臵身于“可怜九月初三夜”与诗人一起赏景吟诗。“可爱”是这首诗的“魂”,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不自觉吟出自己的感叹。为了让学生与诗人一道感叹,我采用让学生在想像中展示眼前景,抒发心中情,“我口表我心,我口表我情”。

4、一咏三叹情景中读

  为深入体验作者愉快的情。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诗的意境后,用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情境——离开斗争激烈的京城,离开了是非之地的京城,一路上欣赏到;这里没有残酷倾轧,没有了每天提心吊胆,有的是;白居易一生官场不顺,只有学陶渊明寄情于山水,后来沉迷于山水,佛教中,他迷恋山水,这里有他的情……。引导学生更深地走进诗境,走进作者的人生之中,感受诗人的特殊经历。此时此刻,学生的读融入了自己的联想,融入了自己的体验,更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通过读,学生读出了诗“意”,读出了诗“境”,读出了诗“情”,读出了诗“韵”,回荡上空的是“情”意袅袅,震撼人心的“情”意浓浓。

二、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诗词鉴赏的素养

  古诗词诵读,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诗,感受诗的意境,从中受到感情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活动学习诵读方法,培养诵读能力,教学生会诵读并达到自能读书。

  此课中引导学生用看插图,结合注释,查工具书等方法读懂诗的大意的方法,读古诗的方法要读出适当停顿,读出平仄,读出韵脚来,“抓住关键景物读”,“换词比较读”,“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像品茶一样细读”,“学习第一行抓关键字词品读”、“借助资料补充读”、“想像画面读”等方法的指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方法来逐步走进诗境中去,课外延伸中用课中学的方法再读白居易的《忆江南》。

三、努力构建情感的课堂

  开篇的吟白居易写景的诗,简介白居易的资料让学生对白居易产生兴趣,特别是介绍白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三大有名诗人之一,留下了三千多首诗,学生一下子对白居易产生了好奇心,尤其是课中的补充白居易离京前的资料,让学生对白居易离开京城松了一口气,最后在教师用语言、音乐创设情境中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整节课是品词析句悟出情,诵读再现情,教师语言创设情。课堂中情意浓浓,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师生情飞扬。

暮江吟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 暮江吟的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