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时间: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14篇)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1

  【文本解读】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事。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读“猛、肢、肌、液”等10个生字,读准“血、降”等多音字,会写“滋、润、阔、创、降”等14个生字;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2、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预设】

  一、课前学——牵手神话的魅力

  设计《盘古开天地》学习单(如下表),要求学生自主填写。

  二、课中学——探究神话的奥秘

  (一)学前检测,人人过关

  1、课文朗读检测。

  ①同学们,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奇故事,昨天大家就走进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你愿意把这个奇妙的故事读给同桌听吗?

  ②同桌轮读课文,互相倾听,互相纠正,互相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

  2、字词读写检测。

  ①这儿有一组词语大家来看一下,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对了,都是三点水的,在生字学习时我们可以用同偏旁归类的方法进行识记。

  ②同学们,学生字时,要善于掌握规律,有些时候抓住它的字形结构和偏旁,就能把它记清楚。接下来请大家看下面这些词语,你觉得哪几个比较难写,在课前学习时没有注意到的,请在书上写一到两遍,看清楚每一个字的笔画。

  (二)直入重点,感受夸张

  1、独自学习:同学们,《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文中让自己觉得最富有神奇色彩的句子,圈一圈让自己觉得最富有神奇色彩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圈画出来的词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与同学分享。

  3、研读第四自然段。

  ①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对了,就是最后一句,这句话老师觉得也是全篇课文最夸张、最富有想象力的一句。请大家齐读一遍。

  ②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宇宙?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变成一个又一个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③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趾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投影)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变成了()的()。

  请同学们仿照上面的句式,试着再写一两句。

  ④是啊,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让我们再真真切切地看一遍这些神奇的画面好吗?(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片片段)

  4、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想象画面,讲讲故事

  1、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了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学习故事的方法,相信大家脑海里一定有了一幅幅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了。合上书,闭上眼睛,试着把这些画面连起来——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盘古开天地”了。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3、班级展示,评选优秀神话王。

  三、课后学——延伸神话的神韵

  引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又岂止盘古这一个神话,比如还有:精卫()、女娲()、嫦娥()、八仙()、哪吒()、大禹()、愚公()等。老师今天再给大家推荐一篇神话故事——《后羿射日》(附后),请大家按照学习《盘古开天地》方法独自学习,要好好地体会神话的丰富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方法。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2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读题,理解课题中的“开”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

  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于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答。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盘古创造宇宙前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

  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板书:混沌一片)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研读第2自然段,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①理解“抡”的意思。(板书:“抡”)

  ②比较“拿”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③感知“抡”的目的是为了“猛劈”(板书:猛劈)

  ④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⑵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①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②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⑶研读第3自然段,感悟天地成形的过程。

  ①体会“顶”,“蹬”(板书)

  ②感悟天地成形的过程。(板书:升高下沉天地成形)

  四、回归整体,升化认识。

  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在这混沌之中,孕育出了一名叫盘古的巨人,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这天,他突然醒来,觉得这个混沌的世界很难受,他要开天地

  随机板书:盘古开天地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生随机回答,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鼓励表扬或举卡片正音。

  (3)检查生字的朗读。师:刚才的句子中有些生字可真难读,但我们班的同学都读得好棒,真了不起。现在它们一块儿出现,肯定难不倒你们。谁来试一试?

  混沌、漆黑、抡起、猛劈、缓缓、混浊、蹬地、逐渐、倒下、四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祖宗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师:你们刚才的那些句子都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啊?原来课文的`2、3、4自然段是一个部分,都在讲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让我们乘坐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吧!

  (1)研读第二自然段

  ① (出示第二自然段)请一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把盘古所做的事用“——”划出来,把天和地的变化用“~~~~”划出来

  ② 汇报交流并板书

  盘古所做的事(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板书:抡斧猛劈 读!抡是怎样的一个动作?(高高举起)那劈呢?(用力砍下去)再读 师:带着这种感觉把句子读一读。

  ③ 盘古抡斧猛劈后天和地的变化(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板书:渐渐分开 轻而清 缓缓上升 重而浊 慢慢下降

  这句话中哪几组是近义词、哪几组是反义词。

  近义词 缓缓——慢慢——渐渐

  师:是呀,这两句话用了三个表示慢的词,可见天地分开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呀谁能把它读好吗?(指导:慢一点,很费劲地读)

  反义词 轻——重 清——浊

  (2)研读第三段自然段

  ① 师:天地是分开了,可盘古并未停息。他还要做些什么,天地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② 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板书:顶天蹬地 师:同学们,你们瞧,这就是顶天蹬地。你从画面上看出了什么?(结合课文的插图谈一谈,从盘古的神情、动作等)

  ③ 盘古真辛苦,谁来帮他顶一会儿天?试试看。(请几个学生上台) 学生做动作,现在你就是盘古了,用劲、加油。顶开天、蹬开地,感觉什么样? 累;吃力;头、手很酸。

  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你们读的真有感情,把我都感动了!盘古就是这样怀着坚定的信念,一直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所以一万年过去了,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十万年,五十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④ 这时天和地又是怎么变化的?(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⑤ 抡斧猛劈不容易,顶天蹬地更不容易,让我们再来读读2、3自然段,回味一下盘古艰辛的过程吧!这次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合作,我停顿的地方,你们接上。

  (3)研读第四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自由读 师:这么美丽的宇宙是盘古的什么变的,请你自由朗读,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我。 师:你的朗读仿佛让我感觉到盘古……

  ③配乐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把这美丽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

  四、小结课文,升华情感。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跟盘古说的?

  师:同学们,盘古虽然只是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但我相信他那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这一文体,体会神话英雄人物的魅力。

  2、读悟全文。用推进式朗读法,对课文重点语句进行深入朗读,体验情感,理解语意。尝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3、逐步掌握利用中心句、关键词理解课文。

  4、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拓展和想象,续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并创作歌颂盘古的诗歌。

  电教准备:

  1、课文配动画朗读cai课件。

  2、演示文稿(生词复习检查、重点句、课文插图、第四段、续写诗歌)

  教学重点:

  以读代悟、以悟促读,发挥文本的最大功用。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情感,深化对盘古的认识,写出对盘古赞扬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个故事。

  出示cai课文配动画朗读

  2、除了这篇激动人心的神话,平时通过课外阅读,你了解了哪些神话?

  (学生分别谈,老师相机指导字音等问题)

  这些神话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盘古开天地,都是古代人民通过想像创造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神话世界,好吗?

  3、出示课题。

  读前指导,盘古开天辟地是多么壮烈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让我们通过读课题读出这种轰轰烈烈。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就是要像刚才这样用心去读出词语的含义,大家还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看大家昨天预习的成果。

  出示词语投影: 混沌 滋润 血液

  分别指名读,达到音准、意会

  2、大家有信心读好吗?一起来。

  看投影齐读。

  3、谁通过读发现了藏在这3个词里的规律?

  生答三点水时,师追问:表示和什么有关?

  4、概括: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三、整体感知,抓住关键。

  1、想知识课文写了什么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将全文浓缩成一句话的精华,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2、大家仔细听。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创造

  我们一起来写。创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造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3、创造离不开工具的行动。拿起我们手中的工具——语文书,行动起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新天地。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接下来就要考验大家了,认真听老师读,将文中描述的想像成一幅画面,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和二自然段前两句。

  2、请你用一个词描述一下,你对想像到的画面的感受?

  追问:你能将这种感受代入课文中读出来吗?

  3、“十万八千年”这段时间长不长?谁将这句再读一遍,读出漫长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4、谁愿意接着读?

  依照他的语气,老师想把抡起大斧头改成拿起大斧头,可以吗?

  为什么不行?请你上台为我们做的抡的动作,好,大家请看,当他抡起大斧头,使劲劈出去时,脸上是怎样的表情?

  5、师读此句,生上台做动作。

  让我们像盘古一样,拿出所有力量,读好这一句。

  6、谁愿意再接着读,创造属于你的成就。

  “巨响”是怎样的声东击西音?再试一次,好吗?

  “渐渐”指导读出缓慢感。

  7、刚才这些同学都能充分运用手中的工具语文书,勇敢地挑战自我,行动起来,创造了奇迹般的进步。大家想读吗?

  很好,请看大屏幕,自由读,看看天和地有哪些区别?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生说区别

  师板书:轻 清 上升

  重 浊 下降

  大家能读出这些词的不同意思吗?

  指导:轻比羽毛还轻 清澈如泉水

  指导:重比泰山还重 浑浊如浓墨

  师相机总结:这就是天,这就是地。板书:天 地

  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反义词)拿起笔,给课文中反义词做记号,找对子。让我们的思考在课本上留下痕迹。

  8、天地开辟成这样容易吗?从这句话的哪些词中看出来的?“缓缓”“慢慢”,再试一次,读出盘古的艰难。

  这句话既要读出天地截然不同的特征,又要读出盘古的艰难,大家有把握读好吗?好,女生读写天的部分,男生读写地的部分。

  五、拓展想象第三自然段

  1、天地分开可真不容易啊!盘古很担心,他担心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别问题读第3自然段,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他担心什么?于是,他怎么做?这位同学,请使劲顶住,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请再用力蹬着,你脚下瞪着的是整片大地啊!读得真好,你的读让我们看到了盘古正在顶天立地。

  3、出示课件,盘古顶天立地图

  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呢?100年?1万年?十万年?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不知过了多少年。)

  不知过了多少年,无法计算的时间啊!谁有勇气挺起脊梁,站起来,和刚才这位同学一样,和盘古一样顶天立地。

  4、听好老师的时间提示,你们代表盘古回答我。

  1万年过去了,盘古……?十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还是……?

  5、由于盘古的努力,盘古的坚持。天,每天……?(上升一丈)地,每天……?

  (下沉一丈)谁来告诉我100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1万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升高……?地下沉……?

  6、此时,当盘古就屹立在我们面前,他有多高?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读出这神奇的画面。

  7、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六、品读、续写第四自然段。

  1、盘古倒下后,天地间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在写?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巨大的变化

  3、谁有信心读出这些巨大的变化?那么我们来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读下去。

  相机指导要点(风:长。云:轻柔。隆隆:响亮。大阳:明亮。四方:注意停顿

  辽阔:宽广无比。奔流不息:巨浪翻滚,滔滔向前。茂盛:生机。雨露:轻柔)

  4、哪些同学有信心读好所有的变化?

  出示第四自然段投影。站起来看屏幕读。

  5、大家能把盘古的功绩牢牢记在心底吗?我们来考考自己。

  出示第四自然段只有每句上半句的课件。

  左边的同学读上半句,右边的同学来接下半句。

  6、这些仅仅是巨大的变化的一部份,他的牙齿、眉毛、手指、头发等等又会变化成什么?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像和创造。

  7、相机评价(新颖、浪漫、形象、奇特等。)大家刚才描述得这么全面,我想用你们的话代替课文中的省略号,可以吗?

  请用你的理由说服我。

  8、是的,因为他身分的一切化作宇宙万物,化作我们身边的一切,时间,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尽。所以省略号在这里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功劳不可忘记。

  七、个性化体验读最后一自然段

  1、学到这里,我想采访一下大家,盘古以什么打动了你,让你们读得如此深情。

  2、让我们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情感,真切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将这句话,这份情,这种感动献给盘古。

  八、深化认识,写赞扬盘古的诗。

  1、我想问大家一句,盘古死了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他没死?是的,他已化作万物,化作一切,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细心,地从万物中寻找盘古的痕迹。

  课件出示:抬头看天,

  白云朵朵,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气息。

  放眼大地,

  一片生机,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 )。

  2、老师带来一首没写完的诗,谁能为我们朗读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小节。齐读,并口头填空(肌肤)。

  让我们再从万物中仔细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这是盘古留下的什么?请拿起笔接着写下去。

  3、诗是情感最浓烈的文字,读诗的时候要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听众。谁愿意当领头羊,读出自己写给盘古的诗?

  相机评价:优美,神奇等。

  九、升华总结

  1、还有话想写给盘古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尽情写下去,在刚才写诗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创造的美好?

  2、远古的人民创造了神话,盘古大无私无量的精神又打动了我们,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诗仰慕英雄,继续谱写神话之歌。

  3、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只要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和笔,积极行动,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新天地,是吗?下课。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宇宙、黑暗、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积累优美语句,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盘古的伟大奉献,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小视频,仔细看,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检查字词的认读

  3、汇报交流: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1)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找关键词(创造)。

  (3)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天地呢?引出创造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4)理解什么叫混沌?

  三、读中感悟,走进文本

  1、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

  (1)找出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2)在天和地分开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找出反义词和近义词体会天地分开的特别慢,特别艰难;

  (3)天地分开是多不容易的事呀!盘古这劈多神奇呀!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一开天辟地。

  2、品读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盘古顶天立地

  师:天地分开了,盘古也该休息了。是吗?他是怎么做的?

  (1)找出关键句,读。

  (2)想不想当一当神话中这位了不起的盘古呀?学生动作体会。你们的动作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一一顶天立地。随机采访学生感受。

  (3)我们这么快就累了,盘古可是撑着一片天啊!他站了多久?

  (一次一次的引读,感受盘古的坚强和勇敢。)

  3、品读第五自然段,感受盘古身化万物的无私

  (1)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2)变换句式,启发想象。

  四、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别人听。

  2、我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还可以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中的词句,你积累文中的哪些好词好句呢,现在把它们摘抄下来吧。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

  推荐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具准备

  写有词语、课文诗的小黑板各一块,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师: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能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神话故事?

  生答:《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师: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教师板书课题,叫两位学生念课题)。

  带着问题全班齐念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

  轻而清、重而浊、上升、下降

  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血液、滋润、肌肤、混沌

  (1)自由读词语。

  (2)小老师带读,读中交流

  ①第一组是反义词。根据实际理解“清、浊”并给“浊”字组词(混浊),“投降”读作xing

  ②XX的XX词,扩充此类词语3到5个。

  ③“血液”(流了一点血,血淋淋读作xiě)。

  ④“混沌”(理解“混沌”;找近义词“混浊”;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学习第一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本

  1、默读课文,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能读成课文中的哪句话?把这句话画出来。

  2、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请学生自由读此句并思考,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创造)

  (1)教师板书“创造”,并提问:“创造”的“创”这为什么是

  力刀旁?(看字形并联系课文理解盘古是用锋利的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2)教师小结:是呀,创造,它需要工具,需要力量,神话故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那么,盘古创造了什么?又是怎么创造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进入神话天地好好研究吧。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生字书写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重视间架结构。)

  五、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新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过或看过哪些故事呢

  2、师:大家听过、看过的故事可真多啊!有美丽的童话故事、生动的成语故事、还有引人思考的寓言故事等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

  出示课题:盘古开天地齐读

  3、师: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是我们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来的、是人们对古代英雄的美好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神话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读课文前老师有个小提示:希望大家把碰到的难读词语圈一圈、句子划一划、多读几遍、好吗那就赶快打开书去品味吧!

  2、师:看大家读得多投入啊、有些同学还圈圈划划、真会学习!老师相信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大家!

  出示:混沌逐渐血液祖宗

  缓缓四肢肌肤辽阔

(1)同桌互相读读这些词语(2)请同学读第一行词语、第二行、及时纠正、反馈。

(3)一起读师:大家齐读的声音真响亮!

  开天辟地:

  3、出示:轻而清重而浊

(1)读这两个词(2)在课文中找出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轻声读一读。

(3)请一位同学读这个句子、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老师也来读

(4)大家听得很仔细、你有什么发现

  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一起读这三组反义词

  4、出示:抡起猛劈

(1)读词(2)做做这两个动作(3)请一位男同学做做动作!大家仔细看。

(4)看他多用力、大家带着这份力量自己读这个句子。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5)大家想象一下、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多勇猛、你来读这句。

(6)就让我们带着这幅想象的画面一起读!

(7)师:盘古醒后、看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黑暗猛劈、劈开了天和地、我们送他一个词、叫——开天辟地

  指读——齐读

  顶天立地:

  5、出示:顶着蹬着

(1)读词(2)读词所在的句子(3)请一位同学读

  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4)师:盘古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能读的更用力些吗再请同学读

(5)师:你让我们看到了你的力量、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

(6)师:像盘古这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用一个词、叫——顶天立地

  读词请男生读师:真是个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男子汉们一起读词语女同学一起读句子师:一个顶天立地的盘古。

  三、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1:师:同学们、学到这里、盘古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去感受盘古的形象。老师请5位同学分小节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完后、请你们来当小评委。

  2、师:是啊、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英勇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里、可他倒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更会使我们感动万分!

  研读第四节

  1、自由读第四节、读完后说说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指名说

  3、师:是啊、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我们用一个词说这就是盘古巨大的变化啊!让我们一起去慢慢地感受盘古的巨大变化。

  出示: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1)自己轻声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柔柔的风吹在我们身上、你感到很舒服!那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试试

(2)师:听着你的朗读、我似乎看到蓝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风柔柔地向我们吹来、就仿佛是盘古那呼出的气息。

(3)谁也想来读一读、指名读、师:多轻柔啊

(4)让我们也带着轻柔的感觉读、相信也能读好。

(5)师:你好象又听见了什么

  生:天空传来了响亮的雷声师:你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仿佛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

(6)谁来读读声音句、隆隆的雷声啊、谁再来读

(7)大家一起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来读、师:他呼出的气息…

  师:还有许许多多的变化、看

  出示: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用刚才的方法、大家除了用口念、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

(1)自己读吧

(2)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用心听

(3)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师:那你能读出辽阔的感觉来吗试试、就读这一句

  师:你们想象中辽阔的大地是怎么样的(一望无际广阔无边无际)

  师:把我们看到的带进朗读中吧、一起来读这句。

  师:还有谁也想来评价他的朗读

  师:那你能读读这句吗我们大家也来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还有什么感受

  师:你仿佛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谁来读这句、奔流不息、再响亮些来读。

  师:大家看到了辽阔的大地、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盘古的巨大变化。一起来读这段。

  4、师:盘古他的气息、他的声音、甚至他身上的每个器官都献给了宇宙万物、多么让人感动!让老师和大家一起赞颂盘古、好吗

  出示第四节、老师读前一句、你们接读盘古身体发生变化的部分、试试好吗教师引读:他呼出的气息、他洪亮的声音他明亮的双眼他健壮的四肢他古铜色的肌肤他沸腾的血液他的汗毛他晶莹的汗水

  5、师:盘古每一个器官献给了人类、每一寸肌肤化成了万物、每一滴汗水变成了雨露。此时你想对盘古、对伟大的盘古说些什么

  四、朗诵小诗、升华情感

  1、师:让我们的千言万语汇成一首诗来歌颂盘古吧!出示:

  盘古、你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你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盘古、你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你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你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你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你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你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是你、生命的使者!

  是你、人类的老祖宗、盘古!

  2、配乐师:盘古、你就这样站着、站着、不知过了多少年、终于累倒了。你呼出……

  3、你们想像老师这样朗诵这首诗吗自己先练练!

  4、谁愿朗诵这首诗歌颂我们伟大的盘古从你的朗诵中我们知道你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幅画面

  5、多么富有生命气息的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吟诵

  6、小结:师:我们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美好世界的神奇故事已经深深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这诗话般的神话将永远激荡着我们;而盘古这种神圣的奉献精神将流传千年!

  6、我们再次来称颂盘古吧!

  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设计理念

  从生活实际出发,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情景对比导入

  1、谈话:孩子们,还记得我来自哪里吗?有去过北戴河的同学,说说北戴河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来到青龙,被这里巍峨连绵的高山陶醉了。看,我们的家乡、祖国、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多么美好!

[多媒体课件:播放北戴河的大海,青龙的高山,祖国茂密的森林、汹涌的江河、世界冰川、宇宙星空的美景。]

  2、对比情景;宇宙的一切这样迷人,可是很久很久以前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天和地混在一起,黑黑的,混沌的,混沌黑暗的宇宙变成了现在如此美丽的宇宙,这和一个人有关,叫——盘古。板书盘古。揭题板书开天地,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神话故事,叫盘古开天地。

  3、看题目猜想主要内容。看了题目,你猜猜这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鼓励学生猜想是很好的学习品质,学法指导:从课题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也是一种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故事叙述顺序。

  指名读,每读一段,清理字词,理解每段内容。

  第一段,师引导最后一句度读得很慢很轻,想突出什么?(睡得时间长)理解本段写的是天地还没有分开,板书---天地没分开。

  第二段,出示词语“抡起”、“猛劈”,指正读音,指名读,理解盘古用力,大家做抡起和猛劈的动作,理顺序:此时盘古还在沉睡吗?板书---盘古醒后

  第三段,出示词语:“一丈”、“逐渐”、“倒下”。结合实际环境理解一丈有多高。给多音字“倒”组词。理顺序:这段中天和地已分开,板书---天地分开后.

  第四段,出示形近字“肢、肌、肤”,发现不同之处,引导:深伸伸你的四肢,摸摸你的肌肤,体会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能说出几个月字旁的字吗?(脸、腿、肘、胳膊、臂、脚、脖、臀)出示形近字“液、滋、润”,找共同点,与水有关。出示本段中的偏正词语,指名读。理顺序:此时盘古倒下后,板书----盘古倒下后

  第五段,指名读。

  三、精读品悟神奇,感悟英雄盘古

  过渡:读了一遍课文,许多同学就有些神奇的感觉了,想仔细体会盘古开天地的神奇吗?

  1、精读第二段,思考盘古醒后,怎么做的?

  指名读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抡起…,…猛劈……”

  体会人物动作:为什么抡起和猛劈读得这样重?再次指名读,再用力,看谁力量大。

  过渡:就这一猛劈,宇宙发生了巨变。

  出示句子二:“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读:师读上半句,你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你读时,把下半句相应的词语强调一下。(师读上半句,指名读下半句。生读正确后课件中反义词变相同颜色,强调相对应的词语。)

  师与全体学生对读,带手势。

  男女生对读。

  2、学习第三段。过渡:天地就这样分开了,接下来呢?指名读句子,教师随即出示句子三“盘古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实践体会人物;想不想当一回了不起的盘古?一起来试试。站起来,怎么顶?师读句子,师生一起做动作,师注意观察用力同学的表现。”‘“

  相机问特别用力的.同学,“盘古”为什么腿神蹬得这么直?脖子怎么伸得这么长?眼睛为何瞪这么大?你们都和盘古一样,用尽力气顶住天,蹬住地。坚持住,“一、二、三、四、五、停”,有什么感觉?

  引导猜想:只是十几秒啊!盘古呢?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猜想多少年?

  师引读:十年过去了,生:盘古怕….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怕……

  一千年过去了,盘古怕……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十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师:直到天地逐渐形成,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此时你想对倒下的盘古说些什么?

  过渡: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年,一直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奖顶天立地四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盘古身边。板书顶天立地3、学习第四段

  读文:英雄盘古倒下去了,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请认认真真度第四段,一定会发现更精彩、神奇的画面,将你看到的神奇画面画下来。

  生自由读。

  指名读,把看到的巨大变化,神奇的画面读出来。

  集中指导背诵;(逐句出示本段的排比句)

  师引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同步操作:师读前半句——点击“变成了”——出图画——出字——生齐读。逐句进行,学生自主看图说文字,齐读。节奏紧凑。

  课件出示全段,齐读感受神奇的变化。

  激发想象:表达神奇画面难道仅仅是文中写的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大胆想象。

  出示句式:他的(),变成了()的()。每人想一句,一会儿挨着说。预设:头发---树林;牙齿---宝藏;鼻孔---山洞;手指---五峰山…

  激情:过渡:是啊!盘古的一切都化作了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的盘古,面对这样的一位英雄,你还想说些什么?课件

  出示盘古图

  4、总结:是啊,盘古的确伟大。盘古,你确实了不起,是你,用大斧头劈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地;是你,把自己的全身化作了宇宙的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宇宙)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美丽的宇宙,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5、练习复述。如此感人的神话,如果能讲下来多好,自己再读课文,照板书显示的顺序练习复述。

  指名复述,学生评选讲故事能手。

  四、拓展延伸

《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你还知道哪些?师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猜神话名字。(出示: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等图片)

  作业:课后每人精读两篇,会讲一篇神话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大家听。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新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过或看过哪些故事呢

  2、师:大家听过、看过的故事可真多啊!有美丽的童话故事、生动的成语故事、还有引人思考的寓言故事等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

  出示课题:盘古开天地齐读

  3、师: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是我们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来的、是人们对古代英雄的美好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神话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读课文前老师有个小提示:希望大家把碰到的难读词语圈一圈、句子划一划、多读几遍、好吗那就赶快打开书去品味吧!

  2、师:看大家读得多投入啊、有些同学还圈圈划划、真会学习!老师相信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大家!

  出示:混沌逐渐血液祖宗

  缓缓四肢肌肤辽阔

(1)同桌互相读读这些词语(2)请同学读第一行词语、第二行、及时纠正、反馈。

(3)一起读师:大家齐读的声音真响亮!

  开天辟地:

  3、出示:轻而清重而浊

(1)读这两个词(2)在课文中找出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轻声读一读。

(3)请一位同学读这个句子、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老师也来读

(4)大家听得很仔细、你有什么发现

  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一起读这三组反义词

  4、出示:抡起猛劈

(1)读词(2)做做这两个动作(3)请一位男同学做做动作!大家仔细看。

(4)看他多用力、大家带着这份力量自己读这个句子。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5)大家想象一下、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多勇猛、你来读这句。

(6)就让我们带着这幅想象的画面一起读!

(7)师:盘古醒后、看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黑暗猛劈、劈开了天和地、我们送他一个词、叫——开天辟地

  指读——齐读

  顶天立地:

  5、出示:顶着蹬着

(1)读词(2)读词所在的句子(3)请一位同学读

  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4)师:盘古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能读的更用力些吗再请同学读

(5)师:你让我们看到了你的力量、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

(6)师:像盘古这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用一个词、叫——顶天立地

  读词请男生读师:真是个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男子汉们一起读词语女同学一起读句子师:一个顶天立地的盘古。

  三、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1:师:同学们、学到这里、盘古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去感受盘古的形象。老师请5位同学分小节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完后、请你们来当小评委。

  2、师:是啊、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英勇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里、可他倒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更会使我们感动万分!

  研读第四节

  1、自由读第四节、读完后说说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指名说

  3、师:是啊、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我们用一个词说这就是盘古巨大的变化啊!让我们一起去慢慢地感受盘古的巨大变化。

*出示: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1)自己轻声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柔柔的风吹在我们身上、你感到很舒服!那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试试

(2)师:听着你的朗读、我似乎看到蓝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风柔柔地向我们吹来、就仿佛是盘古那呼出的气息。

(3)谁也想来读一读、指名读、师:多轻柔啊

(4)让我们也带着轻柔的感觉读、相信也能读好。

(5)师:你好象又听见了什么

  生:天空传来了响亮的雷声师:你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仿佛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

(6)谁来读读声音句、隆隆的雷声啊、谁再来读

(7)大家一起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来读、师:他呼出的气息…

  师:还有许许多多的变化、看

*出示: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用刚才的方法、大家除了用口念、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

(1)自己读吧

(2)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用心听

(3)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师:那你能读出辽阔的感觉来吗试试、就读这一句

  师:你们想象中辽阔的大地是怎么样的(一望无际广阔无边无际)

  师:把我们看到的带进朗读中吧、一起来读这句。

  师:还有谁也想来评价他的朗读

  师:那你能读读这句吗我们大家也来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还有什么感受

  师:你仿佛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谁来读这句、奔流不息、再响亮些来读。

  师:大家看到了辽阔的大地、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盘古的巨大变化。一起来读这段。

  4、师:盘古他的气息、他的声音、甚至他身上的每个器官都献给了宇宙万物、多么让人感动!让老师和大家一起赞颂盘古、好吗

  出示第四节、老师读前一句、你们接读盘古身体发生变化的部分、试试好吗教师引读:他呼出的气息、他洪亮的声音他明亮的双眼他健壮的四肢他古铜色的肌肤他沸腾的血液他的汗毛他晶莹的汗水

  5、师:盘古每一个器官献给了人类、每一寸肌肤化成了万物、每一滴汗水变成了雨露。此时你想对盘古、对伟大的盘古说些什么

  四、朗诵小诗、升华情感

  1、师:让我们的千言万语汇成一首诗来歌颂盘古吧!出示:

  盘古、你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你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盘古、你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你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你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你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你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你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是你、生命的使者!

  是你、人类的老祖宗、盘古!

  2、配乐师:盘古、你就这样站着、站着、不知过了多少年、终于累倒了。你呼出……

  3、你们想像老师这样朗诵这首诗吗自己先练练!

  4、谁愿朗诵这首诗歌颂我们伟大的盘古从你的朗诵中我们知道你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幅画面

  5、多么富有生命气息的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吟诵

  6、小结:师:我们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美好世界的神奇故事已经深深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这诗话般的神话将永远激荡着我们;而盘古这种神圣的奉献精神将流传千年!

  6、我们再次来称颂盘古吧!

  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这一文体,体会神话英雄人物的魅力。

  2、读悟全文。用推进式朗读法,对课文重点语句进行深入朗读,体验情感,理解语意。尝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3、逐步掌握利用中心句、关键词理解课文。

  4、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拓展和想象,续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并创作歌颂盘古的诗歌。

  电教准备:

  1、课文配动画朗读cai课件。

  2、演示文稿(生词复习检查、重点句、课文插图、第四段、续写诗歌)

  教学重点:

  以读代悟、以悟促读,发挥文本的最大功用。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情感,深化对盘古的认识,写出对盘古赞扬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个故事。

  出示cai课文配动画朗读

  2、除了这篇激动人心的神话,平时通过课外阅读,你了解了哪些神话?

(学生分别谈,老师相机指导字音等问题)

  这些神话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盘古开天地,都是古代人民通过想像创造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神话世界,好吗?

  3、出示课题。

  读前指导,盘古开天辟地是多么壮烈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让我们通过读课题读出这种轰轰烈烈。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就是要像刚才这样用心去读出词语的含义,大家还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看大家昨天预习的成果。

  出示词语投影: 混沌 滋润 血液

  分别指名读,达到音准、意会

  2、大家有信心读好吗?一起来。

  看投影齐读。

  3、谁通过读发现了藏在这3个词里的规律?

  生答三点水时,师追问:表示和什么有关?

  4、概括: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三、整体感知,抓住关键。

  1、想知识课文写了什么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将全文浓缩成一句话的精华,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2、大家仔细听。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创造

  我们一起来写。创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造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3、创造离不开工具的行动。拿起我们手中的工具——语文书,行动起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新天地。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接下来就要考验大家了,认真听老师读,将文中描述的想像成一幅画面,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和二自然段前两句。

  2、请你用一个词描述一下,你对想像到的画面的感受?

  追问:你能将这种感受代入课文中读出来吗?

  3、“十万八千年”这段时间长不长?谁将这句再读一遍,读出漫长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4、谁愿意接着读?

  依照他的语气,老师想把抡起大斧头改成拿起大斧头,可以吗?

  为什么不行?请你上台为我们做的抡的动作,好,大家请看,当他抡起大斧头,使劲劈出去时,脸上是怎样的表情?

  5、师读此句,生上台做动作。

  让我们像盘古一样,拿出所有力量,读好这一句。

  6、谁愿意再接着读,创造属于你的成就。

“巨响”是怎样的声东击西音?再试一次,好吗?

“渐渐”指导读出缓慢感。

  7、刚才这些同学都能充分运用手中的工具语文书,勇敢地挑战自我,行动起来,创造了奇迹般的进步。大家想读吗?

  很好,请看大屏幕,自由读,看看天和地有哪些区别?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生说区别

  师板书:轻 清 上升

  重 浊 下降

  大家能读出这些词的不同意思吗?

  指导:轻比羽毛还轻 清澈如泉水

  指导:重比泰山还重 浑浊如浓墨

  师相机总结:这就是天,这就是地。板书:天 地

  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反义词)拿起笔,给课文中反义词做记号,找对子。让我们的思考在课本上留下痕迹。

  8、天地开辟成这样容易吗?从这句话的哪些词中看出来的?“缓缓”“慢慢”,再试一次,读出盘古的艰难。

  这句话既要读出天地截然不同的特征,又要读出盘古的艰难,大家有把握读好吗?好,女生读写天的部分,男生读写地的部分。

  五、拓展想象第三自然段

  1、天地分开可真不容易啊!盘古很担心,他担心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别问题读第3自然段,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他担心什么?于是,他怎么做?这位同学,请使劲顶住,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请再用力蹬着,你脚下瞪着的是整片大地啊!读得真好,你的读让我们看到了盘古正在顶天立地。

  3、出示课件,盘古顶天立地图

  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呢?100年?1万年?十万年?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不知过了多少年。)

  不知过了多少年,无法计算的时间啊!谁有勇气挺起脊梁,站起来,和刚才这位同学一样,和盘古一样顶天立地。

  4、听好老师的时间提示,你们代表盘古回答我。

  1万年过去了,盘古……?十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还是……?

  5、由于盘古的努力,盘古的坚持。天,每天……?(上升一丈)地,每天……?

(下沉一丈)谁来告诉我100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1万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升高……?地下沉……?

  6、此时,当盘古就屹立在我们面前,他有多高?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读出这神奇的画面。

  7、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六、品读、续写第四自然段。

  1、盘古倒下后,天地间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在写?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巨大的变化

  3、谁有信心读出这些巨大的变化?那么我们来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读下去。

  相机指导要点(风:长。云:轻柔。隆隆:响亮。大阳:明亮。四方:注意停顿

  辽阔:宽广无比。奔流不息:巨浪翻滚,滔滔向前。茂盛:生机。雨露:轻柔)

  4、哪些同学有信心读好所有的变化?

  出示第四自然段投影。站起来看屏幕读。

  5、大家能把盘古的功绩牢牢记在心底吗?我们来考考自己。

  出示第四自然段只有每句上半句的课件。

  左边的同学读上半句,右边的同学来接下半句。

  6、这些仅仅是巨大的变化的一部份,他的牙齿、眉毛、手指、头发等等又会变化成什么?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像和创造。

  7、相机评价(新颖、浪漫、形象、奇特等。)大家刚才描述得这么全面,我想用你们的话代替课文中的省略号,可以吗?

  请用你的理由说服我。

  8、是的,因为他身分的一切化作宇宙万物,化作我们身边的一切,时间,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尽。所以省略号在这里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功劳不可忘记。

  七、个性化体验读最后一自然段

  1、学到这里,我想采访一下大家,盘古以什么打动了你,让你们读得如此深情。

  2、让我们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情感,真切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将这句话,这份情,这种感动献给盘古。

  八、深化认识,写赞扬盘古的诗。

  1、我想问大家一句,盘古死了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他没死?是的,他已化作万物,化作一切,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细心,地从万物中寻找盘古的痕迹。

  课件出示:抬头看天,

  白云朵朵,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气息。

  放眼大地,

  一片生机,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 )。

  2、老师带来一首没写完的诗,谁能为我们朗读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小节。齐读,并口头填空(肌肤)。

  让我们再从万物中仔细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这是盘古留下的什么?请拿起笔接着写下去。

  3、诗是情感最浓烈的文字,读诗的时候要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听众。谁愿意当领头羊,读出自己写给盘古的诗?

  相机评价:优美,神奇等。

  九、升华总结

  1、还有话想写给盘古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尽情写下去,在刚才写诗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创造的美好?

  2、远古的人民创造了神话,盘古大无私无量的精神又打动了我们,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诗仰慕英雄,继续谱写神话之歌。

  3、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只要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和笔,积极行动,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新天地,是吗?下课。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会写“黑乎乎、翻身”等12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4、让学生感受神话神奇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神话神奇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会写“黑乎乎、翻身”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能和同学交流盘古的人物形象。

  2、让学生感受神话神奇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难点

  感受神话神奇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课件出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四个神话故事,学生读,师提问: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这四个词放在一块儿?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板书:神话故事)同学们都听过哪些神话故事?神话故事都有什么特点?(板书:神奇)

  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

  3、复习(出示课文插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考一考大家,看,这些插图分别讲了课文哪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插图回答,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板书):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

  二、研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勾画文中自己认为最神奇的地方,与同学交流,再向老师汇报。

  2、预设:

  (1)第一自然段:①指导理解和感受“混沌”“像个大鸡蛋”:如同一团浑浊的水汽,所有物质都迷蒙一团,没有分开。

  ②配合图片想象:还可以比喻成宇宙像个什么?

  ③教师指导朗读出神奇的感觉,齐读。

  (2)第二自然段:①找出盘古是怎么把混沌一片的宇宙劈开的句子。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一句,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轻—重”、“清—浊”,结合生活中“羽毛与泥土”“清水与污泥”等经验来感知理解,想象天地形成时轻重、清浊分离的奇幻过程。

  ②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进一步体会。

  (3)第三、四自然段:①抓住重点词句“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像一根柱子”理解盘古撑开天地的过程。

  ②通过指导朗读,想象盘古在撑起天地的过程中身体神奇的变化。

  ③出示古文原文“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对比感受朗读。

  (4)第五自然段:

  ①师:文章最为感人的是盘古化生万物,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课文中找出来。

  ②通过教师范读、师生配合朗读、男女生轮换读,教师指导朗读并试着配合背诵:“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③想象延伸:盘古的头发变成了,盘古的牙齿和骨头变成了,盘古的汗水变成了,盘古身上的小虫子变成了。

  ④(出示古文原文)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写的。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méng)。

  三、感受人物形象。

  1、课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请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与同学交流,再跟老师汇报。

  2、教师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代代相传的古老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可以讲给同学听,可以回去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以后还可以讲给我们的孩子听,讲给我们的孩子的孩子们听,我们的孩子们又可以讲给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们听,这就是我们学习神话的意义,也是神话的永久魅力所在。

  2、课件出示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五、布置作业:

  1、把《盘古开天地》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后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

  推荐学生搜集中国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具准备

  写有词语、课文诗的小黑板各一块,背景音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师: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能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神话故事?

  生答:《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师: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教师板书课题,叫两位学生念课题)。

  带着问题全班齐念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

  轻而清、重而浊、上升、下降

  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血液、滋润、肌肤、混沌

  (1)自由读词语。

  (2)小老师带读,读中交流

  ①第一组是反义词。根据实际理解“清、浊”并给“浊”字组词(混浊),“投降”读作ing

  ②的词,扩充此类词语3到5个。

  ③“血液”(流了一点血,血淋淋读作iě)。

  ④“混沌”(理解“混沌”;找近义词“混浊”;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学习第一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本

  1.默读课文,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能读成课文中的哪句话?把这句话画出来。

  2.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请学生自由读此句并思考,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创造)

  (1)教师板书“创造”,并提问:“创造”的“创”这为什么是

  力刀旁?(看字形并联系课文理解盘古是用锋利的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2)教师小结:是呀,创造,它需要工具,需要力量,神话故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那么,盘古创造了什么?又是怎么创造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进入神话天地好好研究吧。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生字书写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重视间架结构。)

  五、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13

  一、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在语言实践中再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3、感悟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尤其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组。

  三、课前活动:

  1、看图猜成语故事。

  用课件出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的图片,请学生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故事。

  2、引导总结发现。

  猜了这三个故事你有什么发现?(这三个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明确学习目标。

  1、课前,我们看图猜了神话故事题目。现在,让我们再来猜一个神话故事中的角色,这个角色,看过神话故事的人都知道。听好了——相传,是他把天和地分开了。(盘古)

  2、让我们举起右手,写下他的名字。(板书:盘古)。

  3、我们知道是盘古开辟了天地,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开天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去感受它的神奇。一起读——(齐读课题)

  4、看过或听过这个故事的小朋友请举手。谁能用2到3句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看来这个神话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那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我们该学些什么呢?(生字、新词、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故事写具体写生动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1、自由读课文:

  请大家把书翻到71页,自己读读课文,完成这两个要求:(用课件出示)

  (1)边读边标出小节号。

  (2)把难读的字词圈出来,把难读的句子用“——”画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师把学生普遍认为难读的词语打在大屏幕上)

  2、检查反馈:

  (1)我发现这些词语很多小朋友都圈出来了,认为很难读的,现在让我们再来认一认。(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小朋友都找到了难读的词语,我这里也有几个词语,挺难读的,让我来考考大家。(逐行出示,逐行认读)

  抡起——猛劈

  轻而清——重而浊

  顶着——蹬着

  (3)交流难句:

  词语都读对了,难读的句子有吗?(学生交流,指导读正确。)

  (4)其实,由这些难读词语组成的句子也挺难读的。请你迅速地默读课文,把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这些句子。

  (三)品读二、三段,感悟语言。

  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展开下面三个板块的教学:

  板块一、

  出示句一: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指导读正确。

  (2)怎样的动作是“抡起”呢?(指名做做这个动作吗。)

  (3)谁来做“猛劈”的动作?

  (4)朗读这个句子,要求让人感受到盘古的力大无比。

  (5)盘古用大无比的力量,抡起大斧头,把天地劈开,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

  板块二、

  在一声巨响之后,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出示句二: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这个句子很有意思,请你仔细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四对反义词,一对近义词)

  (2)理解“浊”:给“浊”组个词。说说什么情况下清水会变浊。

  (3)那你能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味道来吗?(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板块三、

  出示句三: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读)

  (2)交流感受。

  (3)(出示课文插图)你看,盘古就是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盘古这样的动作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4)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顶天立地的气势。

  2、引读课文2—3段,再现开天地的过程:

  课文读到这里,盘古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了,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记住开天辟地的盘古,顶天立地的盘古。请你接着我的话读。

  当宇宙还处于一片混沌时,盘古从沉睡中忽然醒来了,他见周围——(句一)。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句二)。天地分开以后,——(句三)。盘古这样顶天立地的,就一天吗?一年吗?十年吗?而是,这样——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四)品读第四段,体悟语言节奏美。

  1、小朋友们,天地分开了,可盘古却倒下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请你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

  2、反馈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偏正词组的大量运用及其表现力:

  (1)在学生回答时用红色出示偏正短语。

  (2)请你读读这些红色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语)

  (3)现在我变了点戏法,将词语前半部分蓝色部分遮住了。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感觉怎么样?(平淡无味、单调不够生动形象、没感情)

  (4)没了这些词语就不美了,看来这些词语真的挺美的,挺有用的,挺值得我们去积累的。现在请你美美地来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像,当你读得美的时候,就能看到藏在词语后面的一幅画了。

  把你读得最好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3、这些词很美,其实这段话更美,瞧,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

  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

  变成了

  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

  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

  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变成了

  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变成了

  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

  变成了

  滋润万物的雨露。

  ……

  (1)你最喜欢哪段就把那段读得最美。

  (2)谁愿意向大家展现一下诗人的风采?

  (3)我们一起合作读。请大家接着我的话读,比比谁更像诗人。

  (五)总结全课,指导书写

  1、小结:小朋友们,你看到了吗?那辽阔的大地,那奔流不息的江河;看到了吗?那茂盛的花草树木,那滋润万物的雨露;听到了吗?那隆隆的雷声。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创造的,让我们用一句话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景仰吧!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

  2、写字

  (1)出示:辽阔肌肤

  血液滋润

  创造

  今天,咱们要写的字也很有意思,里面藏着5个词语,一起来读。

  看右边这两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偏旁相同:肌肤——肌是肌肉,肤是皮肤,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月字旁。滋润——滋润过的物体都饱含水分,所以它们都是三点水旁的。)

  (形声字:这四个词语都是非常典型的左边表义,右边表声的形声字。)

  (2)出示:暗降丈肢

  再看剩下的四个字中,大家觉得哪个更难写?(降)

  要想把它写正确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降的右下部分)

  要想把它写漂亮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左窄右宽)

  (3)学生书写。

  3、作业

  (1)抄写文中的偏正词组。

  (2)讲讲这个故事。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14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二知识与过程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三情感与价值观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部编版四上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1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