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时间: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6篇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6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3328个字,阅读大概需要8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6篇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6篇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1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锋与天气 , 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 各类型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是第二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画图、动画演示、列表比较、联系天气实例、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加深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对一些天气、气象术语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上升到理论的层面,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 , 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 , 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等学习活动 ,建立了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 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教学难点

1.判断锋面类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1 【新课导入】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设计意图】 1.开门见山,直入主题。2.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总结】

  天气会有不同的变化,是因为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的不同部位,而每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等。今天我们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1、锋面的定义(板书)

【提问探究】 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 同学们再回忆一下冷暖气团性质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探究】 为什么降水会发生在冷暖气团的交汇处,而不是单纯发生在冷气团或暖气团的一侧?

【教师总结】 当冷暖气团交汇时,会形成一个交界面,咱们就把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做锋面,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常见天气系统之一——锋面系统

【实验演示】 实验演示锋面系统示意图

【问题探究】 根据刚才所做实验,同学们想一想,两股气团相遇了会静止不动了吗?

【教师总结】 不会。那会怎么样呢?

  暖气团密度小,会爬到锋面的上面;冷气团的密度大,所以会在锋面的下面。

  由于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于是锋面附近常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而单一气团,它的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它控制的地区天气一般都比较单调,一般不会形成降雨。

【板书】 单一气团——天气单调

  气团相遇——锋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多媒体演示】 锋面的形成及其附近的天气变化

2、锋面的分类(板书)

【读图和图】 这两幅图中的锋面名称是什么?在形成上有什么差别?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锋面可以分为冷锋和暖锋。 【提问】 什么是冷锋?在天气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

  2 【演示动画课件、指图讲解】

  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前缘主动插入暖气团下面,暖气团被迫沿锋面抬升,暖气团在被迫抬升过程中不断冷却,水汽易成云致雨。冷锋在天气图上用直线加三角符号表示。

【多媒体演示】 动画演示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提问】 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当地天气的影响一样吗? 【重播课件讲解】

  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当地,天气温暖晴朗;

  冷锋过境时,一般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读图】 冷锋过境时雨区的位置主要位于锋前还是锋后? 【指图讲解】 锋面前进的方向就是锋前,反之为锋后。冷锋过境时雨区主要在锋后。

【过渡】 通过读图和观看动画演示我们了解了冷锋与天气的关系,那么暖锋与天气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提问】 什么是暖锋?在天气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

【多媒体演示、指图讲解】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锋面主动爬升,暖气团在主动爬升过程中不断冷却,水汽易成云致雨。暖锋在天气图上用直线加半圆符号表示。

【多媒体演示】 动画演示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提问】 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当地天气的影响一样吗?

【重播课件讲解】

  暖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当地,低温晴朗; 暖锋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替代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读图】 暖锋过境时雨区的位置主要位于锋前还是锋后? 【指图讲解】 暖锋过境时雨区主要在锋前。

【补充】除了冷锋与暖锋外,还有一类型锋称为准静止锋。 【播放微视频】通过微视频讲解准静止峰的形成原因,带来的天气,

  3 标识符号以及典型实例。

  最后让大家听歌曲改编的(飘雪版)《天气系统》,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其实也就是对本节课的一个小结。

【课后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本42页的活动题。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2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学

  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学科

  地理

  学段:高中

  授课年级

  高一

(七)

  相关领域

  自然科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新课程改革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具体讲授中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即“三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即“三不讲”。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1.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①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②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为“简要分析”、“简述”,目的名词为“特点”、“原因及危害”,主题名词为“锋面等天气系统”,限定语为“运用简易天气图”、“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

2.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从教材结构上讲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在生活中的体现。教材首先介绍了有关锋面系统的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等;然后根据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主次地位介绍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冷锋、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过程,最后介绍锋面系统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下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如果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对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对象分析】

1.

  学生认知基础

①通过前两节大气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大气运动可能引起的天气现象,这为知识的衔接做了很好的铺垫;②高一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的天性。

2.

  学生学习存在问题

①学生对大气运动引起的天气现象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思维的逻辑性还不够合理。在教学中分析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的天气状况是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另外在描述天气状况是难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思路。②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尚待提高。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精讲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为下面学生的自学做很好的铺垫;告诉学生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天气状况;另一方面搜集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过程,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然后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解决困惑,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师以启发式讲授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为主,学生以合作性学习为主;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学案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说出在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通过对冷锋、暖锋锋面剖面图和示意图的对比分析,能够在剖面图和简易天气图上判读冷锋、暖锋。

  3.分析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某地区的天气变化过程。

  4.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5.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简述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正确认识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体会地理学的实用性,从而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简易天气图,判断锋面系统,分析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某地区的天气变化过程。

  教学流程示意

  新课

  反馈

  播放天气预报

  学习主题一: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天气状况

(教师精讲部分)

  学习主题二:在简易天气图和锋面剖面图中区分冷锋、暖锋(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主题三:冷锋、暖锋天气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天气预报中简易天气图:学生分析这几天天气变化过程

  教师出示结果验证(数据摘自中央气象网)

  学习主题四:介绍常见的锋面天气原因及危害、准静止锋

  课堂总结、反馈练习

  导入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提供XX年10月20日的一段天气预报视频,提出问题:

1.我国中东部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包括哪些方面?

2.什么影响了该地区的天气变化

【总结】1.我国中东部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包括气温、风、阴晴、雨雪等方面;我们在描述一地区的天气状况和变化时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2.天气变化受冷空气影响。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使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包括方面,为后面做铺垫。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兴趣。

  过渡

  冷空气在移动过程中形成的冷锋决定了我国中东部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

  聆听

  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主题一:单一气团和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出示有关气团定义和分类的PPT后提出以下问题。

1.在图中判断判断冷、暖气团?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2.分析冷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总结】单一气团控制,大气稳定,天气晴朗。

  天气状况

  冷气团

  晴朗、气温低、气压高等

  暖气团

  晴朗、气温高、气压低等

  气团是会移动的,冷暖气团相遇形成一个交界面,出示PPT提出问题:

1.判断冷暖气团位置、交界面倾斜方向及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总结】冷暖气团相遇形成一个交界面叫做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暖气团沿锋面做爬升运动,其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锋面两侧有气压梯度,因此锋面附近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读图回答问题

  地面

  3oc

  25oc

  A

  B

  c

  判断图中B、c哪个是冷气团,哪个暖气团,它们在物理性质(温度、气压、密度等)有什么差异?B、c控制下的地区,天气状况如何?

2、判断下面三幅图哪个正确表示冷暖气团位置、交界面倾斜方向及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冷

  暖

  A

  暖

  冷

  B

  暖

  冷

  c

  有了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后学生能够分析出在冷暖气团的物理性质以及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步步相扣,学生自己总结出锋面的形成以及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渡

  出示冷锋、暖锋动画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叫做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叫做暖锋。

  观看冷锋、暖锋视频、回答问题

  学生理解冷锋、暖锋的划分依据。

  学习主题二:在简易天气图和剖面图中区分冷锋、暖锋

【活动一】在简易天气图和剖面图中区分冷锋、暖锋

【总结】1.在锋面剖面图,看冷气团移动方向是前进还是后退来区分冷锋、暖锋。

2.在简易天气图中,看符号来区分冷锋、暖锋,锯齿状的为冷锋、半圆形的为冷锋;锯齿或半圆的指向即为锋面的移动方向。

  分组讨论完成学案活动一:

1、读锋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冷

  暖

  冷

  暖

(1)写出A、B分别是什么锋?A:

  B:

。区分依据是

(2)两幅图中暖气团都是在锋面做上升运动,其中暖空气主动抬升的是

  锋,被迫抬升的是

  锋。

2、读简易天气图,回答下列各题

  A

  B

  c

  D

(1)在A、B、c、D中,属于冷锋d

  的是

,属于暖锋的是

(2)写出区分冷锋、暖锋的依据

  的是

  课标的要求是学生会看图,让知识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读图、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

  过渡

  锋面两侧冷暖势力不同锋面就会移动,进而一个地区的天气会发生变化。

  聆听

  理解锋面移动引起一个地区天气的变化

  学习主题三:冷锋暖锋天气过程

【活动二】分析冷暖锋在移动过程中对经过的地区天气的影响。

【总结】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阴天、下雨、大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

  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拓展练习】出示北京22日-24日简易天气图,分析北京近几天的天气变化过程。

【总结】借助从中央气象台网站收集的数据验证学生分析的结论。

  白天

  20℃

  晴

  夜晚

  3℃

  阵雨

  白天

  6℃

  阵雨

  夜晚

  6℃

  晴

  白天

  5℃

  晴

  夜晚

  3℃

  晴

  分组讨论完成活动二:

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暖

  冷

  县城

(1)上图为

  锋。

(2)在图下方的横线上标出锋面移动的方向。

(3)分析县城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状况如何(填在表格中)?解释原因?

  锋面类型

  天气特征(阴晴、雨雪、风、气温等)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暖

  冷

  A

  B

  c

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为

  锋。

(2)在图下方的横线上标出锋面移动的方向。

(3)A、B、c分别对应的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哪一个,填在下面表格的括号中。

(4)分析A、B、c三地的天气状况如何(填在表格中)?解释原因?

  锋面类型

  天气特征(阴晴、雨雪、风、气温等)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分组讨论完成活动三:

  运用北京22日-24日简易天气图,分析北京近几天的天气变化过程。

  北京

  北京

  10月22日

  0月22日

  北京

  北京

  0月23日

  0月24日

  学生已经学习了在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此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能力,分析锋面移动对经过地区天气的影响,学以致用。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习主题四:介绍与冷暖锋有关的天气

  出示寒潮危害图片,提出问题:

1.寒潮的成因?什么样的天气称为寒潮?

【总结】冬季的寒潮、春季沙尘天气、夏季暴雨都与冷锋有关。

【问题】如果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天气状况将会如何?

【总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会在一个地区来回摆动,称为准静止锋。

  观看图片

  阅读教材P45寒潮资料,回答列问题

  变抽象为具体介绍寒潮实例。

  课堂总结

  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按照冷暖气团势力不同分为冷锋、暖锋,锋面的移动会使一个地区天气发生变化。

  把握总体思路

  让学生了解重点内容

  课后练习

.读图10“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m

  N

(1)甲地的风向为

。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方向为

(2)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

,判断依据是

(3)图中A天气系统为

  锋,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4)A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有

(选择填空)。

  A.台风

  B.寒潮

  c.泥石流

  D.沙尘暴

(5)m、N两地容易出现降雨的为

  板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

  冷气团

(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暖气团

(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势力

  冷锋

  暖锋

  过境前:晴朗

  晴朗

  气温高、气压低

  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时:阴雨

  阴雨

(大风降温、雨雪)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晴朗

  晴朗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风

  云

  雨

  雪

  锋面系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听课教师的课堂观察,进行教师“教”的过程性评价。

  通过课堂学生的表现和展示及课堂反馈练习题目的设计,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题目设计见学案。

  评价量规

1.教师评价

  中学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符合程度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教学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可操作的程度

  学习条件

  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

  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课堂气氛

  0)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

  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

  教学效果

  目标达成度

  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师生的精神状态

  学科特色

  读书、用图、绘图的技能训练

  正确使用手绘板图、示意图合理组织学生开展研究

  能够独立、安全地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

  其他

  评价等级

  A

  B

  c

  D

  评语

  结果统计:

  听课教师对本节课的评价等级均为A级,在评课过程中评课教师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符合课标、可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问题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兴趣,授课中问题设置具有层次性、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密切联系实际,本节课体现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式学习过程;板书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效果良好,目标达成度高。

2.学生评价:学生调查表与学生测试反馈表

  调查项目

  学生感受

  你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吗?

  是

  否

  你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是

  否

  课堂上,你是否和其他同学认真讨论,交流过意见?

  是

  否

  课上,老师是否组织了一些让你感兴趣的活动?

  是

  否

  下课后,你是否还有兴趣思考这节课中学到的内容?

  是

  否

  你是否能独立完成老师这节课布置的作业?

  是

  否

  结果统计:

  经过课上练习,85%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很好的理解了冷锋、暖锋的天气特点。同时经过课下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比较认可的,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课下还问一些与天气有关的实际问题,比如08年南方雪灾等,本节课密切联系实际,很好的激发的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课堂反思:

  通过教师本人课堂教学、听课教师评课、学生评价等,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①在精讲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时可以再放慢一点,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避免后面的“夹生饭”问题的出现。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得到及时处理与纠正同时给学生限定活动时间。③教师及时调整情绪,克服学生胆怯的心理,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教学设计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及其理念,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能力,重视教学目标、板书设计、问题设计、分析方法设计、反馈拓展提升等关键环节的设计。教学目标简要明淅,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板书设计结构清楚,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分析思路和学生的思维过程;问题设计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善于铺垫,能较准确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

  创新之处:

  创新处之一: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破除了对该节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自主学会的知识教师主要起指导的作用,学生不容易学懂的知识教师做到精讲。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了解、锋面概念并分析了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接着把如何在剖面图和简易天气图中区分冷锋、暖锋以及分析冷锋、暖锋的天气过程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内容,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创新处之二:导入新颖。以XX年10月20日的冷锋天气预报做为导入,学生能立刻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同时极好地调动了学生求知的动力。

  创新处之三:高中新课程理念有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了解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让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是地理学科的职责。本节课充分利用天气预报中——中的简易天气图,让学生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这几天的天气状况,接着教师用数据(摘自中央气象网)验证,既使课堂教学环节前后呼应,又使学生深刻感觉到地理学的有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现代公民的地理素养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3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统结构图,分析高、低压等天气系统特点;

2.用案例---------台风、寒潮等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

“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2.判读、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其天气图;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

4.理解锋面气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 5.了解台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做手势辅助及学生动手等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2.通过读图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天气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天气系统的学习,了解天气系统对全球各地天气变化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注意重点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通过阅读天气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应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一)教学重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2.锋面气旋的理解。天气图的判读。

(三)教学疑点:“锋面气旋” 两侧冷暖锋的成因。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

2、比较分析;3.列表法;4.案例分析;5.探究式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肢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旋转的水涡危险四伏,旋转的空气是否也会大难临头?同学们是否知晓获有所感知呢?学生发言讨论

【教师】(多媒体演示美国著名飓风----)

  那么,旋转的空气为什么旋转,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天气又有哪些影响呢? (二) 老师讲授

一、常见的五种气压场类型:

①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地区; ②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地区; ③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如同地形上的山脊; ④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如同地形上的峡谷; ⑤鞍: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之间区域,如同马鞍形。 【学生】读图分析:图中气压的空间分布类型主要有哪些?

  五种基本气压场类型:①高压②低压③高压脊④低压槽⑤鞍

【教师】这五种气压场类型中影响深刻且范围大的是高压与低压,因此,接下来让我们详细的了解高压与低压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与差异,对天气有哪些影响?

(多媒体演示):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

1.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气压与大气运动、天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①气旋:中心气压低,气流辐合上升,北逆南顺,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②反气旋:中心气压高,气流辐散下沉,北顺南逆, 水汽难凝结,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 2.气旋和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规律1:①北半球气旋与南半球反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偏南风,南部—偏西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 ②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偏北风,南部—偏东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前进一风”。 规律2:南、北半球的反气旋与同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同;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反,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同。

3.气旋和反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北半球) 【探究活动】

1.从中心气流的运动状态看,气旋与反气旋有什么差异?

2.假如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出现什么天气?请你解释其中原因。

3.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冬季和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会出现的天气。

【思维拓展】

三、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①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②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四、台风及其危害

1.台风: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强大的热带气旋。 2.形成条件:广阔热带副热带洋面,温度在26℃以上,地转偏向力。 3.结构与天气

4.分布:西北太平洋上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其他海域: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也有发生习惯上称为飓风。

5.危害:风暴潮、暴雨、大风、巨浪、土地盐碱化、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

七、课堂小结:学生完成

八、板书设计(略)

九、反馈练习:题单

【教学反思】: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参与性。与以往的教案相比,本教案更加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4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

  影响。

(2)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及一地受单一气团控制或冷暖气团交替

  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理解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在其控制

  下的天气变化。

(4)了解几种特殊的天气(如寒潮、台风、伏旱等)的形成及对我

  国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能利用示意图及相关特征辨别冷暖锋和气旋与反气旋,能用文字描述冷暖锋天气系统与气旋和反气旋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并

  能画出相关的示意图。 ②能识读常见的天气形势图,并利用相关的信息分析不同地区天气形

  势及未来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锋面天气系统与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系统

三、教学难点

  1.锋面系统与天气

2.高、低气压系统的区别与天气特征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直观图示法、

  案例分析法、

  对

  比法

五、学法指导

  选取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或天气变化,利用情境再现的方式将现象转化为理论,结合相关的图象资料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并利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对导入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引申拓展,运用简单的左、右手判断法则,培养学生对图象的动

  态分析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1课时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大家在语文课中就学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描写天气的诗句。我国北方流传“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俗语,还有白毛女的唱词“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皆为描绘天气的变化,所以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息相关。请同学们想想各种天气变化是如何形成的,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如何利用天气变化正确的指导生产生活实践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主阅读并总结气团的概念和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系统的分类、特点及对天气的

  影响。

一、气团及分类

  1.概念: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

  大团空气。

  思考:陆地表面与海洋表面物理属性及形成的气团有什么差别? 引导:从不同下垫面温度、湿度、大气稳定等提示学生理解气团的形

  成与性质。 2.气团分类 按源地分类:陆地气团和海洋气团;按性质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 转承:气团有位置的移动,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会产生剧烈的变化,

  形成不同的锋面,影响天气。

二、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1.形成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理解锋面及水平方向的范围,分析不同气团相遇后的位置变化,锋面两侧为“暖上冷下”。

  播放动画: “冷、暖锋的形成”

  引导: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教材图2-

35、图2-36两幅示意图,观察不同颜色箭头运动方向所代表的气团,讨论分析出锋面是狭窄且倾向冷

  气团一侧的平面。 2.分类及符号

  思考:据以上对示意图的观察,锋面如何划分?为什么? 引导:引导学生从图示箭头来辨认。以其势力强弱来区分冷暖锋。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迫使暖气团被动抬升,则为冷锋。暖气团势力强,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爬升,则为暖锋。 讨论分析:绘制或出示冷暖锋符号示意图,引导学生辨别、并分析其移动方向,区分锋前与锋后等概念。

  3.锋面活动与天气变化特点

  播放动画:自制《未来48小时冷暖锋过境天气变化对比图》 引导:①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单一气团至主导气团再到单一气团”的动态变化中,气温、湿度、气压、风力等有何变化,天气状况有何

  差异。

  学生分析:主导气团活动时,冷暖锋降水强度与位置的区别。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归纳总结,教师补充。

  过境前:单一气团,天气稳定

(1)冷锋与天气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雪等天气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压升,气温、湿度降,天气好转

  过境前:单一气团,天

  气稳定

(2)暖锋与天气

  过境时:多云、连续性阴雨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

  温升,气压降,天气转暖

(3)雨区及强度

  冷锋:锋后降雨,强度大,历时短。

  暖锋:锋前降雨.雨

  弱,历时长。

  一

  学生活动:①设置情景讨论一次冷锋天气过境后对中卫的影响。

②设置情景讨论伏旱天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

③完成连线

  A.冷锋

  北方沙尘

  暴

  黄梅时

  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

  B.暖锋

  一场春雨

  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

  承转: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这些气象灾害与锋面活动密切相关。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有哪些影响?

  4.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观看视频 材料一

  沙尘天气肆虐半个中国

  据国家气象局透露:今年沙尘天气具有形成频次高、出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至5月20日,2001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3次,沙尘暴过程10次,扬沙过程5次。沙尘天气总日数达41天,占总日数的51%,平均每2天就有一次明显的沙尘天气。

  材料二

  长江中游的支流南北分布。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的锋面雨带,5月份位于长江南岸一带,使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及其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这种南北分布和雨带推移规律,使两岸涨水时间借开,加之沿江地带有洞庭湖和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与长江干流相通,干流不至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同时汇入干流,使干流水量大

  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学生讨论:①除人为因素外,我国北方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是谁?②1998年长江洪水形成受哪种锋面的影

  响?

  引导:①为冬季风及冷锋活动造成 ②主要是暖锋所为

  学生归纳: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冷锋:北方冬秋寒潮,冬春沙尘暴,夏季暴雨。

  暖锋:南方夏季降水

  引导:常见的天气系统除锋面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形式,对我国天气

  同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及课本中的示意图思考回答: (1)这幅图中有几种气压类型? (2)什么是高压脊、低压槽? (3)哪两种是最基本的气压类型? (4)这两种气压类型按气流状况叫什么名称? 分组讨论分析:气旋与反气旋过境时的大气运动形势图及天气状况。 引导:提醒学生从四个方面分析上图(图中分步显示结果)。 (1)气压类型

(2)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 (3)水平气流状况

(4)垂直气流状况——天气特点 举一反

三、动手画图、形成能力:

  按学习小组,分别画出北半球反气旋与天气、南半球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图并填表比较。

  观看视频:台风及危害等有关资料 学生思考分析:

(1)台风、飓风是一回事吗? (2)台风是怎样产生的? (3)台风的灾害特点是怎样的? (4)我国受台风影响严重的省、区有哪几个?

(5)你认为应如何减轻台风的灾害损失?

  学生总结: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我国南部沿海是热带海洋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台风会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区。建立和健全台风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台风警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有效手段。 课堂小结:

1、明确了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2、学会用地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板书设计:

一、气团及分类

二、锋面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三、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布置作业:

1、利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天气系统过境对一地天气的影响。

2、搜集有关寒潮的资料。

3、绘制台风示意图并尝试描述台风过境对一地天气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应采用生活中的各种案例进行情境创设和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形象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5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该节教材继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分别介绍了锋面系统与天气及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等常见的天气系统,以点带面使学生理解不同时空的天气变化,使学生学习贴近生活、运用于实际。 教学思想设计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适时适量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学生为主体,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素材,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到地理中有生活、生活中离不开地理,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

②了解天气变化是不同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及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③理解锋面及高、低气压系统的活动与天气状况

④识别常见天气系统 2.能力目标

①辨别并绘制冷暖锋系统

②识读电视节目中常见简易天气图,分析不同地区天气系统及未来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

  识辨常见的天气系统

三、教学难点 1.锋面系统与天气

  2.高、低气压系统的区别与天气特征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直观图示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探究法

五、学法指导

  运用学生熟悉的情景素材导学,将情感现象转化为理论,结合图象引导学生思维,并辅以个案分析,对导入的理论进行对比。在己知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拓展,运用简单的左、右手判断法则,培养学生对图象的动态分析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初中语文课中就学过“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等描写天气的诗句。我国北方流行“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俗语皆为描绘天气的变化,所以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息相关。请同学们想想天气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讲授新课

一、气团及分类

  1.概念: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引导】陆地表面与海洋表面物理属性及形成的气团有什么差别?

【点拨】从不同下垫面温度、湿度、大气稳定等提示学生理解气团的形成与性质。

  2.气团分类

  按源地分类:陆地气团和海洋气团;按性质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 【过渡】气团有位置的移动,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会产生剧烈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锋面,影响天气。

二、锋面系统 1.形成

【导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理解锋面及水平方向的范围,分析不同气团相遇后的位置变化,锋面两侧为“暖上冷下”。

【播放动画】“冷、暖锋的形成”

【导学】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教材图2-

35、图2-36两幅示意图,观察不同颜色箭头运动方向所代表的气团,讨论分析出锋面是狭窄且倾向冷气团一侧的平面。

  2.分类及符号

【提问】据以上对示意图的观察,锋面如何划分?为什么? 【点拨】引导学生从图示箭头来辨认。以其势力强弱来区分冷暖锋。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迫使暖气团被动抬升,则为冷锋。暖气团势力强,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爬升,则为暖锋。

【学生辨别】绘制或出示冷暖锋符号示意图,引导学生辨别、并分析其移动方向,区分锋前与锋后等概念。 3.锋面活动与天气变化特点

【投影】自制《未来48小时冷暖锋过境天气变化对比图》

【导读、导思】①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单一气团至主导气团再到单一气团”的动态变化中,气温、湿度、气压、风力等有何变化,天气状况有何差异。

②引导学生分析:主导气团活动时,冷暖锋降水强度与位置的区别。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

  过境前:单一气团,天气稳定

(1)冷锋与天气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雪等天气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压升,气温、湿度降,天气好转

  过境前:单一气团,天气稳定 (2)暖锋与天气 过境时:多云、连续性阴雨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温升,气压降,天气转暖

(3)雨区及强度 冷锋:锋后降雨,强度大,历时短。

  暖锋:锋前降雨.雨弱,历时长。

【学生活动】 ①设置情景讨论锋面过境后人类活动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变化

【点拨】 从农业活动、人类起居生活,如农耕、空调、冰箱使用、衣帽穿戴及万物枯苏等方面讨论。

②完成连线

  A.冷锋 北方沙尘暴

  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 b.暖锋 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过渡】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这些气象灾害与锋面活动密切相关。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有哪些影响? 4.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播放案例】

  材料一 沙尘天气肆虐半个中国

  据国家气象局透露:今年沙尘天气具有形成频次高、出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至5月20日,2001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3次,沙尘暴过程10次,扬沙过程5次。沙尘天气总日数达41天,占总日数的51%,平均每2天就有一次明显的沙尘天气。

  材料二 长江中游的支流南北分布。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的锋面雨带,5月份位于长江南岸一带,使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及其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这种南北分布和雨带推移规律,使两岸涨水时间借开,加之沿江地带有洞庭湖和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与长江干流相通,干流不至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同时汇入干流,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讨论分析】①除人为因素外,我国北方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是谁?②1998年长江洪水形成受哪种锋面的影响? 【点拨】①为冬季风及冷锋活动造成 ②主要是暖锋所为 【归纳】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冷锋:北方冬秋寒潮,冬春沙尘暴,夏季暴雨。

  暖锋:南方夏季降水

【过渡】常见的天气系统除锋面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形式,对我国天气同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学生活动】交流课余观察水池放水时水流形状的结果,并讨论其形成的原因。

【点拨】对学生观察结果进行肯定,并分析出该结果的原因是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所致,同时指出气流运动与此相同。南半球则相反。

【导读】阅读教材“图2-37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高低气压系统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并归纳总结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其运动下的天气特点。

【点拨】气压系统是指气压状况而言,气旋、反气旋是指在等压线闭合的情况下的气流运动而言,其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一般来说,低气压系统形成气旋,高气压形成反气旋。在其影响下,低气压系统即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且东、西部风向及性质有明显差别。高压系统即反气旋,则与之相反。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下沉晴朗.上升阴雨”的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自制南北半球气压系统图片,利用“北右南左”的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流运动状况,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并完成教材P57页活动的填表内容。

【点拨】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左手,引导学生明白大拇指及其他4指表示的意义。

【播放投影】台风及危害等有关资料 【学生讨论】台风是在哪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总结】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我国南部沿海是热带海洋气旋控制下的天气。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伏旱”则是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的天气。

【播放投影】《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示意图》

【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低压和低压槽,高压与脊线及切变线。

【点拨】指出高、低压中心位置及常用表示符号,槽线、脊线与切变线位置。 【导读】阅读P57页“图2-39锋面与气旋系统”示意图

【点拨】对锋面气旋简介,分析冷、暖气团方位、性质、锋的移动方向,气旋前后的性质和天气状况,分析气旋前后降水强弱的原因。 【学生活动】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指出A、B气团性质

②比较A、C两地风向及大小

③说明A、雨区强弱的原因 2.试做天气预报员

四、课堂小结(略)

五、板书设计(略)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6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示意图中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判断冷暖锋。

2、理解冷暖锋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阅读和绘制锋面.

2、能画出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3、通过阅读、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图,分析不同气压场气流运动特点及所形成的天气状况。

  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气压---气流---天气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重点难点

  重 点:

1、锋面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

  难 点:

1、锋前、锋后的判断。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

  方法手段

  方 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法。

  手 段:多媒体教学手段

  板书设计

一、锋面系统

(一)气团的概念

(一)冷锋

1、形成: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

2、冷暖空气相遇后移动规律:冷空气进入暖空气下方,暖空气被迫抬升。

3、降水位置:锋后

4、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5、典型天气:我国北方灾害性天气寒潮。

(二)暖锋

1、形成: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

2、冷暖空气相遇后移动规律:暖空气沿冷空气爬升,冷空气进入暖空气下方。

3、降水位置:锋前

4、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5、典型天气:多持续性降水。 二.气旋和反气旋(低压、高压)

(一)低气压和高气压:

(二)气旋:

  1.形成:低气压受三力共同作用影响。 2.气流特点:

(1)水平方向: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2)垂直方向:辐合上升 3.对天气的影响:中心地区多云雨。 4.影响我国的气旋:台风

(三)反气旋:

  1.形成:高气压受三力共同作用影响。 2.气流特点:

(1)水平方向: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2)垂直方向:辐散下沉

  3.对天气的影响:中心地区天气晴朗干燥。 4.影响我国的反气旋:伏旱、寒潮 教学设计

  由提问引入新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解决本节课新出现的问题。具体过程是选择讲解锋面系统中的冷锋的形成、特征和气旋、反气旋系统中气旋的形成、特征。而后由学生自己思考推导出暖锋的形成、特征和反气旋的形成、特征。

  教学后记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采取层层深入的方法逐步推导出结论,从而体现知识连续性。

  教学过程 锋面系统: ①、气团的概念 ②、冷锋

1、形成: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

2、冷暖空气相遇后移动规律:冷空气进入暖空气下方,暖空气被迫抬升。

3、降水位置:锋后

4、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5、典型天气:我国北方灾害性天气寒潮。

③、暖锋

1、形成: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

2、冷暖空气相遇后移动规律:暖空气沿冷空气爬升,冷空气进入暖空气下方。

3、降水位置:锋前

4、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5、典型天气:多持续性降水。 二.气旋和反气旋:

(一)低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二)高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不同,就要产生空气运动,空气运动就形成了风,在不同的气压场基础上形成的空气运动是不同的。给出等压线分布图(略)。 1.

  根据气压判断高、低气压场 2.

  绘出图中四点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3.

  考虑近地面空气的运动方向(北半球)

(三)

  气旋: 1.形成: (1)

  低气压

(2)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四周指向中心。 (3)

  地转偏向力:物体一开始运动就受此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若不考虑摩擦力,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同自转方向) (4)

  摩擦力:在近地面因受摩擦力的影响,北半球为逆时针且自四周向中心方向流动,这种流动很象江河中的旋涡,所以叫气旋。 2.气流特点:

(1)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动,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不同部位的气流:北半球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南半球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2)垂直方向:辐合上升 3.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过境时,中心地区云量增多,常见阴雨天气。北半球气旋东部刮偏南风,因来自低纬气温高,水气含量多,所以多云雨。西部刮偏北风,空气来自高纬,降水少,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4.影响我国的气旋:

  温带气旋,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的影响;热带气旋,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常见的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四)

  反气旋: 1.形成:

(1)高气压

(2)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中心指向四周。

(3)地转偏向力:物体一开始运动就受此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若不考虑摩擦力,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同自转方向) (4)摩擦力:在近地面因受摩擦力的影响,北半球为顺时针且自中心向四周方向流动,这种流动与气旋相反所以叫反气旋。 2.气流特点:

(1)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动,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不同部位的气流:北半球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2)垂直方向:辐散下沉 3.对天气的影响:

  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不利于云雨形成,多天气晴朗,在北半球,反气旋东部以偏北气流为主,因来源于较高纬度,气温较低,水汽含量少,降温风沙天气;西部以偏难气流为主,气温较高,水汽含量大,可出现升温和云雨天气。 4.影响我国的反气旋:

  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造成我国夏季炎热干燥如长江流域的伏旱;在温带大陆上的蒙古冷性反气旋,造成我国冬季寒冷干燥,如我国位于蒙古高原形成的反气旋东侧,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反气旋范围广又经常稳定少动,所以笼罩下的广大地区经常持续干旱,重则成灾。

(五)

  气压与气旋:

  高低气压是气压分布状况;气旋与反气旋是低、高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气压的分布导致空气的流动,气流的运动影响天气的形成。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6篇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