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高二语文教案

时间:

高二语文教案9篇

高二语文教案 篇1

《锦瑟》

  本着遵循认知规律、遵循鉴赏基本原则,教学中宜深入浅出、以读带赏,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新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一、名句导入,激发兴趣

  实践表明,由已知切入新课,既容易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又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知识体系。名句是经过时间的洗涤,被历代人所激赏的前人的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由熟悉的名句导入,既可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品味,也可唤起学生积累新知识的渴望,可谓一举多得。

  李商隐的许多诗句已被广泛使用,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

  二、简介作者,奠定鉴赏必备条件

“言为心声”,诗文总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烙印,刻上作者个人遭遇的印迹。了解诗人简况,是鉴赏诗歌的必要准备。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十七岁就以才华受人赏识,二十五岁中进士,入朝做官。不幸卷入朋党之争,政治上始终遭到排挤,在党争的夹缝中生存,奔走于四川、广西、广东等地,做些幕僚工作,很不得志。他的个人生活也很不幸,结婚不到十二年,爱妻便去世。就在那短暂的十二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常常团聚。

  他本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抱负,却终身潦倒,得不到实现的机会,因此心情抑郁苦闷,四十五岁卒于郑州。存诗约六百余首。由于时代混乱、个人失意,诗中往往流露出浓浓的感伤情绪。李商隐的诗不仅在唐代诗坛、而且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颇有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艺术性极高的无题诗,基调凄凉伤感,音调和谐婉转,遣词用字严谨,对仗工致,用华丽的词藻构成生动优美的形象,传达出深刻真挚的感情,耐人寻味,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锦瑟》取诗首二字为题,就属此类。

  三、读读背背,初步感悟诗歌大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阅读尤其这样,反复诵读可帮助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说,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有所领悟。

  鉴赏中,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能力,结合教材注释、手边资料,在读读背背中进行初步鉴赏(语言、节奏、韵律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鉴赏诗歌也须“有的放矢”,不可毫无目标,漫无边际,要在学生自读前(或阅读中)明确提出:1.领悟诗歌情感基调;2.通过想象联想再现诗中意境;3.找出并思考诗中的四个典故、五个比喻的用意。

  四、涵泳探讨,美读鉴赏诗歌

  李商隐的诗,即使好学深思之人读起来也觉吃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意境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重含蓄,《锦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解读方式的可能,如锦瑟说、爱国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等,耐人寻味,正是诗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鉴赏,可就诗论诗,不必寻求统一的答案,只需结合晚唐时代背景、诗人经历,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用自己的语音去再现诗中意境,把玩诗歌清丽语言即可。

  1、把握全诗情感基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由此我们可以把握住这首诗是抚今追昔,书写困扰诗人多年的“惘然”之“情”。朗读时宜放慢语速,以低沉语调再现哀怨、怅惘、迷离。

  2、“未成曲调先有情”,首联即情感触发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啊,你没来由的有五十根弦,每一弦每一柱都在追忆曾经的年华。诗人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正是被“情”困扰多时,此时把“锦瑟”作为情感的触发点,寄寓自己的情思。此联既是起兴,又是用比,行文十分巧妙。吟诵时,一定要先酝酿情感,才能读出哀怨的语调、深深的迷惘和无限感触,才不会是空穴来音。

  3、陷入沉思,发出无限感慨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过的以往和美好的愿望,有如“庄生梦蝶”一样清晰,令人留恋,使人沉迷,让人惆怅。即使它不能实现,但“我”心依旧,假如死去也要像“望帝”化作杜鹃啼叫不止。此二句诗语言虽简洁,却蕴意无穷,巧妙用典,令人深思。读时应以痴迷、陶醉、无限眷恋、无限执著的语气来再现,语速、声音由厚重、舒缓到激昂、悲切。

  4、以清晰语音,再现美丽、朦胧、凄清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月高悬,青青的广漠大海,鲛人泣泪成珠,清冷月光、晶莹珠光、明亮泪光交织一片,让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蓝田日光秀丽,阳光温暖,白玉生烟,玉埋地下却精气升腾。“沧海遗珠”“蓝田美玉”,虽然珍贵,却被人遗忘,令人悲伤、惋惜,但其终究是珠宝美玉,又令人庆幸、欣慰。读时应读出苍茫之感,毫无依托,无限爱怜,无限悲伤之情。

  5、戛然而止,余韵无穷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情哪里是追忆往事时才有,只是当时就已令自己迷惘。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然,实在不堪回首。行文浑然一体,情感愈加浓郁。朗读时宜表现出欲罢还休,荡气回肠,有如空谷回音,余韵无穷。

  五、课外延伸

  1、寻找诗人足迹

《锦瑟》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可启发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诗人生平,品读诗人其他作品,寻找相关资料,自己打造解读的金钥匙。

  2、与诗人对话

“学以致用”,把死知识变为活水之源,不容忽视。对文学作品,我们应采取“拿来主义”,建议学生写写鉴赏文章,是为“与诗人对话”。

高二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从“记忆”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来剖析人生与人性的写法,领悟诗情与哲理

  2.诵读及语感的培养

  3.借鉴、吸收精美语段

二、重点、难点:

  1.精巧的构思,层层深入的写法。

  2.比喻、排比的巧妙运用

  3.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词语解释:

  征兆:事先显露出来的迹象;征候。

  匍匐:

①以腹贴地前进。

②躯体贴地(像虫、蛇、龟)缓慢爬行。

③使自己俯卧。

  芥子jiè: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清醇:清澈无杂质。

  作孽:做坏事;造孽。

  铭记:牢记在心中。

  自在:

①自由;无拘束。

②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③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狭隘:

①狭窄。

②(指气量、见识等)狭小。

  执拗niù: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泯灭:

①消灭;消失。

②[形迹、印象等]消灭。

  冠冕:

①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②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真谛: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

(二)作者韩少华:

  1933年秋生于北京。中国作协会员。1947年于北京二中就读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毕业后留校任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先后于中国人大新闻系旁听和北京电大中文系就读。至六十年代初乃有作品发表,其中《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新时期以来,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报告文学和小说。曾获得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以及散文,讽刺小品、儿童文学和小说等多项创作奖。作品集有《韩少华散文选》、《暖晴》、《碧水悠悠》等。其有些作品已被选入国家正式教材,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译为英、法、日等国家。

(三)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什么是遗忘,众说纷纭,这是否说明“”、“忘却”的是非曲直没有客观标准?究竟怎样解释最好?

(2)第二部分的4个排比句该如何理解?

(3)第三部分连续使用比喻句,选取“灰烬”“流水”“落花”三个意象,是要表述与有关的什么道理?有何好处?

(四)艺术特色:

(1)形散神聚,表达迂回曲折。

(2)哲理化情感和情感化哲理相得益彰。

(3)多用排比、比喻,优美的语言和意象,生动的问答形式,使文章生动活泼,又有典雅气象。

(五)小结:

  文章到结尾也没有回答什么是,只是把当作了文章线索,为我们论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文章隐含的意图,言在此而已在彼。这就是本文的特别之处:文章不是解答“”的概念,而是在揭示所蕴含的哲理。最后,用一句名言来表达学习本文的感想。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六)仿写训练:

(1)仿写:提炼“是灰烬、是流水、是落花……”段

  消极者说

  积极者说

(2)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见,也永远走不到了;

  乐观者说,希望是,。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七)布置作业:

  课外找一篇散文诗,做读书笔记。

高二语文教案 篇3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方法:

  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材处理: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原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高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存”、“坚持不懈”和“用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存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机动的写作特点。

教学假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懂得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懂得其意义和用法,接着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考虑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懂得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懂得,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懂得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差不多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标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结束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崇高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懂得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懂得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能够已。(已,结束,学习不能够结束,不能够放松,不能够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解释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解释学习能够使人提高自个儿、转变自个儿。)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缘由),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解释学习能够转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解释学习能够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能够已”。

  第3段:解释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3个侧面证明只要擅长学习,擅长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接着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照,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照,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运用学习、运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运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运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运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啥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擅长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本事,擅长运用处界条件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个儿,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能够已”,不可放松。

  第4段,解释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存、坚持不懈、用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存,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存。正反对照,解释学习必须不断积存。)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照,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用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来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能够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

  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安排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高二语文教案 篇5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初步感受

二、导入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故事,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三、作者简介及《红楼梦》创作: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王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曹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四、解题:

  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占有显著的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作品在写作艺术上,语言洗练、自然、优美生动,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大,结构谨严该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标题点出了中心事件,题眼是“贾府”──全书的典型环境

《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一回,开篇,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女娲补天”:作者描写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宝玉一起降生,又为宝玉随身佩带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的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改变

“木石前盟”交代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这顽石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所以顽石下凡,她为报灌溉之恩,也同走一遭,把一生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这一段姻缘,他们初见时,林黛玉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

  三回,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由薛蟠案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五回,全书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五、理清情节,把握结构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

  2—4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凤,是第2层

  7—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这是第3层

  12—14段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是第4层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以一定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高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xx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这个故事发生在20xx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 )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五、作业布置: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高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领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3.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

  2、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斑纹”。

  3、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

  2、以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建议

  文本研习。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逶迤 斑斓 盘踞 螺旋 匍匐 巢穴 慵懒 蝰蛇 蓑鲉 鹰隼 晕眩 青睐 婆娑 精湛 偏袒 强悍 接壤 酝酿 哺育 脖颈 颤抖疱疹 蛊惑 罪孽 犁铧 老趼 碾砣

  2.列出文中围绕“斑纹”所写的事物,思考 “斑纹”在文中的含义和特点。

  3.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和你预习中没有读懂的语句。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在打开书本之前,请先回忆预习时你对本文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斑纹”有何含义?

(这两问学生自由回答,目的一是检查预习,二是为下面有效研读文本作铺垫。)

  二、研习文本

  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哪些妙趣横生的事物和现象?请按顺序一一标出,并注意作者是顺着怎样的思路来展开文章的。

  三、课后思考

  文中有些语言片断富于诗意,请找出来多加诵读,仔细品味。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最后四小节,体会“斑纹”在这些段落中的含义。

  1问: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界的斑纹,客观存在的其他斑纹,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所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明确: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纹”预示着自然规律。

  生活是有斑纹的: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修饰”过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迹;“损害”过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记忆,这些都可以形成“斑纹”,“斑纹”无所不在。

  2问:作者最后以“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结尾,你怎样理解?

  明确: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规律。

  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斑纹”;换一个角度来看,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这里既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的斑纹的这里,又流露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高二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 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 (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 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

  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

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

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木直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高二语文教案 篇9

《秋声赋》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把萧森凄清的气氛渲染得生动、优美的艺术技巧。

  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3)、文学常识——赋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并检查预习

  选取一些描写秋的佳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给加点词语注音,并在文中标注到位。

  悚(sǒng)然 萧飒(sà) 鏦(cōng)鏦铮(zhēng)铮 砭(biān)人肌肤 载戕(qiāng)贼

  活动单

(二)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同澎湃 ,波涛汹涌的声音)

  2、古今异义

  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今义:士兵。)

  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

  3、词类活用

  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 春生秋实 (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4、文言句式

  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  呢)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

  二、探究思考: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秋声的?

  明确;秋声 比喻的方法

  2、作者对秋声的摹写,是用一连串的比喻借有形之声写无形之声的妙处,这些妙处何在?

  明确;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4、这两小节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分别有什么作用?

  3,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朗读并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对秋状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

  4,此部分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

  明确;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虚,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悲的特点。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从中看出秋的肃杀。

  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5,朗读第3节,思考: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那么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

  明确: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

  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明确此段是本文主旨所在。

  补充资料: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检测单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

  A.悚然(sǒnɡ)萧飒(fēnɡ) 淅沥(xī lì)

  B.栗冽(lìn liè)吹拂(fú)肃杀(sù)

  C.杀戮(lù)戕贼(qiānɡ)黟然(mò)

  D.飘泊(bó)丘墟(xū)渥然(wò)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

  A.礼上往来 秋高气爽 皎洁 零落B.豁然开朗秋毫无犯 惨淡 烟霏

  C.挺而走险 卓有成效 寂寥 葱茏D.丰富多彩 贻笑大方 凄切 针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 在夜里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快速地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小毛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憎恶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快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士兵

  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战争

  翻译文中语句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情感?

  课后作业

  背诵名句

高二语文教案9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