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4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2539个字,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

  通过写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然后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结),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

  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8~P49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

  125×8= 25×9×4= 18×25×4=

  125×16= 75+25= 89×100=

  教师请个别学生口算并说出部分题的口算依据及应用的定律。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2、再出示:119×56+119×44= 师;这一题,谁能口算出来?老师可以口算出来,你们相信吗?是不是老师又应用到数学的什么定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课本插图

  师:你们看,工人叔叔正在工作呢,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看到两个工人叔叔在贴瓷砖。

  生:我发现一个叔叔贴这面墙壁,另一个叔叔贴另一面墙壁。

  生:老师,我发现两个叔叔贴的瓷砖一起数的话,一行有10块,一共有9列。

  师:你真细心。大家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出示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估计

  师:谁能估计工人叔叔大约贴了多少块瓷砖?

  学生试着估计。 3、列式解答

  师:同学们的估计是否正确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瓷砖究竟有多少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算法?

  生:6×9+4×9(板书) =54+36 =90(块)

  师:这边的6×9和4×9分别是算什么?

  生:分别算出正面和侧面贴的块数。

  师:哦,然后两面的块数再相加,就是贴的总块数。你们明白吗?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我是这样列的,(6+4)×9(板书)

= 10×9 =90(块)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两面墙共有9列,一行有6+4块,所以我先算出一行有10块,再用10×9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

  师:你真行,找到了这种方法。现在同学们看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生:计算方法不一样,结果却是一样的。

  师:所以这两个式子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学符号连接起来?

  生:等于号。

  教师板书。 4、观察算式的特点

  师:观察等号两边的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等号左边的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

  的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生: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因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因数。

  师:是这样吗?你们能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5、举例验证

  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如:(40+4)×25和40×25+4×25 63×64+63×36和63×(64+36)

  讨论交流:w w N 小.学教学设.计.网

(1)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

(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3)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

  师: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字母表示。

  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a+b)×c=a×c+b×c并带读。 7、揭示课题。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文第49页的“试一试”。请同桌讨论探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1、(80+4)×25 (1) 呈现题目。

(2)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

(3) 鼓励学生独自计算。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2、34×72+34×28 (1)呈现题目。

(2)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

(3)简便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 3、让生观察:36×3 =30×3+6×3 =90+18 =108 师:你能说说这样计算的道理吗?

  生独自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四、总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数一数》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内容: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 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2.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三、练习活动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2、3、4、5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7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作业

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更多免费资源下载 课件|视频|试卷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10个是多少, 10个是多少, 10个是多少

  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 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 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

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

1.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 数到一亿。

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

  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

5.十万里有( )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 )个十万

  一千万有( )一百万

  一亿里有( )个一千万

  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6.在计数器上拨出,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三、总结

  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

四、学生互相评价

《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口普查(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多位数。 教学难点: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较大的数据,教师板书 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

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祖国大陆约有人 北京市约有人 香港约有七十八万人 澳门约有四十四万人 天津市约有人 全国人口约为人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提问:你能读出以上城市的人口数吗? 小组讨论:1.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2.出示数位顺序表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一千三百八十万;六百七十八万; 四十四万;一千零一万

  观察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读表格里的数

4.教师任意出几个数,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

提问:你们发现这样读数有什么好处呢 三、比较数的大小

1.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 2.你是怎样比较的

四、巩固新知。联系实际 出示挂图,

(1) 说说这些国家个各有多少人

(2) 将这些国家人口数据按大小排列顺序

  板书设计:

  亿级

  万级

  个级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点: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读、写更大的数。

1.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

  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践练习。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第3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 2 6 5 8 3 0 0 0 0

  读作: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国土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二、实践练习。

  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 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 960 万

= 100 亿

《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

2.出示“填一填,说一说。”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二、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三、作业

  练一练1、2、4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

  万公顷

  亿公顷:约2亿公顷。

《练习一》教学设计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 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二) 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 3 计数单位

  8 2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0 0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忙碌的人总觉得时间勿勿而过,空闲的人总觉得时间走得很慢,不知不觉日历就翻到了2009年的第一页,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苦也有乐,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得到了必需知识的修养,得到了素质的提高。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积累经验,对本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特总结如下述。

一、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

  第 1 页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数读写的方法,乘、除法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笔算除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课时安排表 一、认识更大的数……4课时 六、除法……9课时 七、生活中的负数…………3课时

  总复习(2周)其中机动性课时10课时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