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环卫一体化排查工作汇报

时间:

环卫一体化排查工作汇报共3篇 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3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3054个字,阅读大概需要7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环卫一体化排查工作汇报共3篇 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环卫一体化排查工作汇报共3篇 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

环卫一体化排查工作汇报共1

  一体化大环卫工作总结

  XX公司(以下简称 )自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城管局及环卫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履行职能,强化目标管理,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加大检查考核力度,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狠抓落实,真抓实干,建立了环卫市场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单位主要负责XX所辖区域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楼群院落总面积 平方米的综合清扫保洁服务。承担每日垃圾量约 吨的生活垃圾收运转运服务(含转运站运营维护和设备更新),维护管理转运站 座。截止目前, 共有职工 余人,拥有环卫专用车 辆,环卫辅助生产用车 辆;运营维护管理 转运站 座(暂时关闭7座);垃圾收集设备果皮箱 个、移动垃圾桶 个、垃圾收集(斗)箱 个。今年以来,全面严格按照“首善要求、首都标准”的理念,一方面及时清除卫生死角、清除积存垃圾;一方面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加强人工清扫和保洁。实现了“亮沟、亮坎、亮线”,“路面见本色、垃圾不过夜”的承诺。作业方式、

  1 作业标准和作业效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市民的称赞和肯定。截止目前,我公司获 各社区及各单位赠送 面荣誉锦旗。

二、取得的成效及亮点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圆满完成2017年元旦、春节、五一节等节日活动的环境卫生保障任务。为 在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暨“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是在2017年 “两会”、“党代会”等各项接待、检查工作中,我公司在 保洁服务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洁有序,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助力全面整治 水环境周边环境卫生。制定了《 关于 实施方案》,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改善沿线的人居环境质量,出动环卫工人350名、上车工21名,出动3吨压缩车9辆、钩臂车21辆、杂物车12辆,共清运垃圾525余吨。四是助力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制定了《 治理工作方案》,有效清理沿岸的生活垃圾,3月1日至4月19日共出动环卫工人506余名,出动3吨压缩车2车次、杂物车37车次、钩臂车326车次,清运金钟河流域沿岸暴露垃圾共计约余吨。五是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巩固深化综合整治成果。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切实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措施到位、时间到时。

  2 六是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意识。自2017年起,我公司开始实行全员安全制度考核,全面推行安全管理制度,逐级至一线员工签订安全责任生产书,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2017年安全事故率较2016年下降50 %,无火灾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七是探索建立 农村垃圾收集长效机制。采取因时因地工作方针,开展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我公司在涉及服务的14个村居配臵了垃圾桶1100余个,垃圾斗1000余个,果皮箱120余个,每日共出动约280人次进行清扫保洁,清洗垃圾斗及垃圾桶共1300余次,清除大小野广告约6000余处;出动小钩臂车清运垃圾约550余车次,杂物车清运废弃物约20车次,转运车约20余车次,清转运垃圾累计约4万余吨。

(二)工作亮点

一是进一步解决了管干不分离问题。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管干分离、政企分开的作业模式,解决了政府部门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政府部门从繁杂的环卫工作具体事务中臵换出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环境卫生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履行指导、考核、督促职责,提高了环卫作业质量,实现了环卫公共服务优质化、高效化。

二是进一步解决了推诿扯皮问题。 环卫市场化运行,实现“大环卫”、“一体化”作业管理模式,将原来

  3 由城管、社区等部门管理的主次干道、背街背巷等的保洁工作纳入市场化的“大扫帚”,有效解决了路面保洁区域交叉,相互推诿扯皮、踢皮球的现象,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体制。与此同时,我公司不定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所辖区域内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解决以往垃圾堆积与暴露的问题,实现了以专项整治带动日常环卫工作的目标,并通过垃圾收运过程严格密闭、压缩、环保,确保垃圾日收集率达到90 %以上,实现了全区大范围内“道路见本色、垃圾不过夜”。

三是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环卫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光靠政府财政投入已不能更好推动环卫事业的良好发展,环卫市场化后,我公司的资金投入,提高了环卫事业活力,解决了云岩环卫资金投入不及时、环卫设施设备短缺的问题。我公司根据自身作业需要及 相关部门要求,适时增加环卫作业设备,有效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和质量。今年以来,我公司总投入600余万元,其中维修费180万元,我公司共新购臵环卫作业车辆55台,移动垃圾箱体60余个,果皮箱200个,垃圾桶800个(240L)、200个(660L),环卫机械作业范围遍及全区大街小巷,并通过合理安排机械化力量,实现区内主、次干道和车行道大范围机械化作业大清扫,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 %以上。人行道的清扫实行机械为主、人员为辅的作业模式,确保路见本色,亮沟、亮坎、亮线,全面提升区内主、次干道保洁作业效能和质量。

  4 四是切实解决了作业技术问题。过去, 环卫作业基本靠人工清扫保洁,也无专业的技术培训,环卫保洁效果较差。推行环卫市场化后, 推行“ ”的作业标准,配备了完善的专业设备,建立起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和专业素质较高的清扫保洁队伍,使环卫工作事半功倍,环卫保洁质量大幅提高。

五是切实解决了环卫工人待遇问题。环卫工人平稳过渡,待遇提高。今年以来环卫市场化不断深入推进, 原有3000余名环卫工人全部划转到我公司,我公司提高了其工资待遇水平,人均增资500余元,环卫工人得到了妥善安臵,实现平稳过渡。在环卫市场化过渡期间,未发生一起环卫工人群体性上访事件,有效保障了 环卫市场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渣土运输、占道洗车、占道经营、夜市摊区造成路面污染严重

一是路面渣土污染。修建轻轨、环、各地楼盘等的运输车辆由于覆盖不严、堆土过高造成沿路大量泥土沙石撒漏使得路面清洗困难,大大增加环卫作业额外工作量;二是夜间占道洗车。各社区路段均存在大量夜间占道洗车现象,造成路面污水横流,严重影响该区域环境卫生;三是道路占道经营。部分区域人流密集地,早市、夜市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乱倒垃圾、污水情况屡禁不止,造成无法及时完成环卫

  5 作业;四是路面油污污染。 作为夜生活繁华都市,绝大部分区域均存在大量夜市摊点,部分夜市摊区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摊区大量油污遗留在人行道上,致使人行道清洗困难。

(二)旧城区存在灰洞及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留下安全隐患并直接影响环境卫生

一是 旧城小区灰洞数量较多,需进行二次清运,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小区居民在丢弃垃圾时无法估测灰洞底部是否有人,致使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市政基础设施薄弱,部分雨、污管网不完善,路面、人行道破损严重,造成雨、污水排放不畅,导致道路清扫困难,部分路段污水横流;另一方面,一部分背街小巷无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垃圾随意堆放现象严重。

(三)市民环境卫生保持意识较为薄弱,给环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一是装修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废旧家具随意堆放形成卫生死角,清运难度和清运成本无限增大。二是存在垃圾不入斗、随意丢弃垃圾、破坏环卫设施等现象,极易造成垃圾暴露、积存。

(四)部分小区物管不作为,环卫作业工作瘫痪,导致环境脏乱差

  由于种种原因,作业区域内部分有物管小区名存实亡,

  6 长期无人进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垃圾滞留暴露现象严重,小区环境“脏乱差”极大影响市容环境。

(五)车辆违停、交通拥堵及道路狭窄造成作业困难 一是由于沿街违章停放车辆现象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车辆停留处存在卫生死角,造成道路清扫、清洗无法很好的做到全覆盖;二是由于垃圾产生高峰期与市民上班高峰期为同一时段,部分城区交通拥堵及限制环卫清运车辆进入,导致作业车辆无法及时有效完成垃圾收转运工作;三是我市背街小巷普遍狭窄,机械化清扫作业无法实现,更多只能依靠人工清扫保洁,作业质量得不到保障。部分区域垃圾清运更是依靠人力实现,极大提高了用工成本。

(六)环卫一体化责任区域不明确,造成区域作业盲区

一是在实施大环卫一体化作业过程中, 环卫一体化服务合同中存在:部分区域未在招标服务范围内及在招标服务范围内的漏测,未计算服务费用的区域,致使 大环卫一体化服务工作施行艰难;在农贸市场周边、大量道路偏坡地带等不在招标范围区域出现垃圾暴露、卫生死角等情况,亟待解决;二是在部分服务区域内除我司以外还存在其他公司共同完成环境卫生服务工作,出现部分区域绿化带垃圾清理、护栏清洗、垃圾清运责任不明、界限不清区域,及不在我公司清扫保洁范围内的学校、物业内部属地等区域,造成清扫保洁无法彻底到位,作业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

  7 高,另外社区与村(居)责任不明、权责不清、推诿扯皮,“脏乱差”责任追究无法明确;三是部分区域在初次签订“环卫一体化服务”合同时由于种种考虑,存在部分背街小巷、楼群院落未纳入招标范围,致使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存在断档。

(七)政府有关部门联动性较弱,造成环境卫生工作困难重重

  环境卫生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复杂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积极支持才能完成。由于政府各相关部门联动性不完善,“门前三包”、综合执法、交管督查等相关工作对接上存在断档,造成占道经营、占道洗车、随意丢弃大件旧家具、肆意倾倒装修建筑垃圾、道路违停、乱丢垃圾等现象较为频繁,致使环境卫生质量无法得到长效保持。

四、措施及建议

一是强化联动机制。为进一步做好 环境卫生工作,有效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建议各级政府协调交管、综合执法、市政、燃气、社区服务中心、电力、水力、相关村(居)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做好 环境卫生工作。二是加大综合执法、住建、交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查处力度。为杜绝违章停车、违法占道经营、乱丢垃圾、随意丢弃废旧家具、肆意倾倒建筑垃圾、渣土撒漏、工地车辆出场带污上路等现象,建议区综合执法、交管部门、

  8 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以上问题的查处力度,确保 环境卫生质量得以保障,并将“门前三包”落到实处。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卫意识。环境卫生靠大家,市民素质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环卫意识,需要各级新闻媒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加强宣传和教育,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否考虑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对随意乱扔、乱倒、乱泼、乱破坏环卫设施现象进行曝光和处罚,对模范遵守市容环境管理相关规定的进行表扬和表彰,树立“环卫为大家,环卫靠大家”的环卫意识。四是各部门做好协调,为环卫作业提供支持。第一,为进一步完善“大环卫一体化”,做到区域无盲区、无断档,我公司建议就未纳入招标范围内的背街小巷、楼群院落采取补充协议模式将其纳入“环卫一体化服务”范围;第二,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顶着烈日、冒着严寒为我们的城市卫生辛勤工作,为此,我司拟建议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增设部分环卫工人休息室及环卫工人饮水点;第三,鉴于环卫车辆作业特殊性,建议协调交管部门,针对环卫车辆无法避免的压线、占道等交通违规行为,采取备案方式不做违章处理。五是加大市政设施的投入,确保环境卫生质量。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与辖区各社区服务中心对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群众“出行难”“排水不畅”“设施缺乏”的背街小巷尽快进行整治,早日解决市政设施薄弱这一问题,确

  9 保今后背街小巷环卫作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做到精细化、常态化管理。

  2017年4月

环卫一体化排查工作汇报共2

  Xx镇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12月8日)

  近几年来,我镇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整治环境卫生,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全镇垃圾收集中转规范有序,主干道路面保洁良好,环境卫生管理比较规范。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成立镇环境卫生整治督导小组,聘请镇、村老协会会长为成员,加强日常督导和检查。在常态化管理中引入竞赛机制,将环境卫生整治列为镇每季度中心任务竞赛常设的一个内容,督导组每月对全镇各村主干道环境卫生至少检查评比一次,巡查一次,每月将检查评比结果和存在问题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每季度检查评比综合成绩与镇村干部绩效挂钩,与保洁人员工资津贴挂钩,每年评比结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成绩,与村委会、村干部评先评优挂钩,充分调动了镇村干部、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广播、标语、通报等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村利用广播、标语进行宣传,镇政府将督导组检查评比存在问题进行书面通报,并利用村主干参加镇大会的时机,

  1 通报各村评比名次和存在问题,从而督促各村进行整改,对没有整改的加倍扣分,从而在全镇上下营造了人人都抓环境卫生整治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大投入,强力保障。资金投入是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保障,垃圾处理费的收取是关键问题。近几年来,我镇先后拨出近300万元,添置了3部环卫车、30个垃圾箱,建立30个垃圾箱围,建设2个垃圾中转站,并提高环境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村评比奖励经费。各村也相应投入资金,添置环卫设施。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布置农村“一事一议”垃圾处理收费问题,全镇已有21个行政村通过“一事一议”收取垃圾处理费,为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有24个行政村建立环境卫生日常保洁队伍,做到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

四是点、线、面结合,典型引路。为了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我镇按照“点、线、面”三个层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以“点”带“线”扩“面”。“点”即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求进行整治。“线”即国道、县道列入常态化管理,引入竞赛机制,每年拨出20万元经费作为检查评比的奖励经费。“面”即“家园清洁”达标村,每年拨出10万元经费,按照“四个有”(有收费、有制度、有保洁队伍、有成效)进行申报评比,每半年由25个行政村进行申报,然后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复核,达到相应等次则认定达标并拨付50%的经费,余下50%在半年后经复查仍保持达标再拨付。目前已有xx、xx两个村达到一类村标准。通过“点、线、面”结合,典型引路,有力的推动了我镇环境卫生整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是建章立制,有序中转。长效机制是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2 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先后制定了《xx镇国道、县道两侧卫生管理方案》、《xx镇主干道卫生管理方案》、《xx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评比的通知》和《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等,既规范了管理,又建立了长效机制。今年5月份,我镇xx垃圾中转站开始试运行,除了中转处理国道、县道沿途各村垃圾外,还集中处理我镇南片区各村的垃圾。国道、县道沿途垃圾由镇政府集中收集转运,其他村由各村环卫队运至中转站处理,目前中转工作有序运行。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我镇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工农中转站附属建设尚未完成,设备尚无法安装,我镇北片区的垃圾中转尚无法进入正常运转轨道,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建设力度,争取11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如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尚没有全面展开,尚有4个村没有收取,收费的村有的收费比率也不高,有的仅有个别村组收费,今后我镇将全面铺开此项工作,为环境卫生的整治奠定更为坚定的基础;如还有1个村尚没有成立环卫日常保洁队伍,我镇将加大力度,督促该村尽快成立队伍,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如各村日常保洁队伍管理有待加强,有的人员没有到位,造成环境卫生存在时好时坏的现象,下阶段我镇将加大力度,督促各村加强管理,保证人员到位,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如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尚不够完善,今后我镇将加大力度,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

环卫一体化排查工作汇报共3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XX市以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和城乡一体化\"两个先行区\"为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配套建设、一体管理\"的思路,把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作为新型城市化和\"生态幸福宜居XX\"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市镇两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配套基础设施,组建管护队伍,健全考核制度,并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相结合,推动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向镇村延伸辐射,镇级垃圾转运站覆盖率和生活垃圾入站率均达100%,实现了城乡环境卫生质量一体提升。

一、建设施抓队伍,推行标准化管理

一是配套收运处理设施。市里,投资45亿元,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焚烧发电厂、压缩站各1座,镇街垃圾中转站25座,在400多个重点村布设地埋垃圾箱600多个,配备钩臂车、摆臂车、吸污车等大型专用车辆100台、小型垃圾收集车300辆。镇街,投资约20xx万元,用于村级地埋垃圾箱土建及设备安装,配备垃圾桶、池1500多个,垃圾清运车128台。村居,投资约900万元,统一建设村庄垃圾桶、池8000多个,增配垃圾清运车1000多台。二是组建专业队伍。全市共组建2600人的城乡环卫保洁收运队伍,其中:市级,按照每座垃圾转运站配备3-4人的标准,组建了96人的镇级垃圾转运管理队伍,由环卫部门直接管理。镇街,按照每10至15个村居配备一名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了62人的专职管理队伍和380人的专职垃圾清运队伍。村居,按照每10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组建了2100人的专职村居保洁员队伍。同时,为切实加强对镇村环卫队伍的监督管理,统一制作了\"公示栏\",将管理员、保洁员、清运员的姓名及工作时间、作业范围、标准及投诉电话在村庄进行公示,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和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三是完善运行制度。为使市、镇、村环卫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实行了上下联动、三级共管的运行模式,其中,市级,负责25座镇级垃圾转运站及600个地埋垃圾箱的垃圾转运,将转运站压缩后的生活垃圾运至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填埋。镇街,负责驻地环卫保洁及村垃圾池到镇转运站的垃圾转运,并将辖区道路、库塘、河道等纳入保洁范围。村庄,负责村内卫生保洁。

二、定政策抓推动,构建联管联治体系

一是突出党政主导。市级,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列入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分管市长具体负责,城建、监察、环保、督查考核、城管执法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乡建设局,负责定期组织月度考核,年终汇总成绩将作为市级补助资金核发和镇(街)年度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镇级,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部门,组建环卫\"管理、保洁、清运\"三支队伍,负责镇街驻地及辖属村居、工矿企事业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工作,以及督导管理和检查考核。同时,大力推行镇级\"一竿子捅到底\"模式,各镇街为村居统一配备人员、车辆、工具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发放工资。二是强化财力保障。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优先予以保障,全市每年拿出5500万元,作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运行经费。市级,每年投资1200万元,直补各镇街,用于保障村居保洁员工资、收运垃圾量的奖补。其中,村居保洁员工资500万元,以每人每年5000元为基数,按内陆镇街70%、沿海镇街30%的标准予以补助;垃圾收运'以奖代补'资金700万元,按内陆镇街每吨60元、沿海镇街每吨4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镇级,每年投资4300万元用于保障环卫人员工资、车辆运行及设施设备维护费用。三是激发社会参与。结合\"树典型、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活动,利用新闻媒体、村庄宣传栏、发放环境卫生\"明白纸\"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环境卫生知识,推广基层先进

  3 / 5 工作经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同时,大力推行镇、街道驻地\"门前三包\"、村庄\"庭院三包\"制度,开展\"卫生文明户\"创建等活动,把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镇容村貌管理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每家每户,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步入长效化和常态化轨道。

三、多模式抓特色,确保管理见实效

  首先,因地制宜,灵活选用收运模式。基于各镇街基础不同、村情不同,市里对垃圾收运模式只提标准,不做硬性规定,由各镇街自行确定,主要有三种:统一保洁清运式,由镇街统一配备镇村两级环卫队伍和清运车辆,实行划片分区式专业管护。村庄自行保洁清运式,由村居配备环卫人员和清运车辆,定期向镇转运站运送垃圾,镇街给予补贴。市场化运作式,将驻地及部分村的环卫业务通过招标对外发包,镇街负责统一考核和拨付费用。通过多元化的收运方式,有效解决了镇街、村庄之间管护不均衡的问题,确保了管理高效、有序运行。其次,创新考核机制,严格督导奖惩。在日常管理中,采取随机暗访、对比考核、定期调度等形式,强化督导落实。随机暗访,就是不定期组织考核人员,采取现场检查、拍摄录像的方式到镇进村暗访,暗访情况及时反馈到镇街,在限期内未进行整改的予以电视曝光。对比考核,就是创新了数字考核、绩效考核和民情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对镇村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打分排序,在全市进行通报,当月兑现奖补资金。对连续两个月考核低于75分的镇街,市政府将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定期调度,就是市里定期召开调度会、观摩会,对各镇街环卫工作进行现场考核评价,并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河道整治、面源污染治理等,开展多轮城乡大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清除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

  5 / 5

环卫一体化排查工作汇报共3篇 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