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电影飞驰人生观后感

时间:

电影飞驰人生观后感(精选3篇)

电影飞驰人生观后感(精选3篇)

电影飞驰人生观后感1

  初一去看了《飞驰人生》,这部由韩寒执导兼编剧、沈腾主演的动作喜剧贺岁片。之所以去看这部贺岁片,是因为看了预告片,被里面的一句,“那不是驾驶员,那是飞行员”的桥段逗乐。看之前没对这部电影抱有太大的期望,图个乐呵算是个理由吧,可是这部贺岁喜剧片却把我看哭了。

  记得之前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你所有的眼流其实哭的都是自己,我很认同。还记得大学时候失恋,躲在寝室里看小说,看的泪流满面,却直说是小说写得好,但其实那眼泪可能是为自己而流。正所谓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飞驰人生》的剧情没有太多悬疑,一位拉力赛车手从五届冠军的高峰跌落低谷去卖炒饭,再次重新走上赛场中间经历的种种。之所以戳中了我的泪点,大概是这种从高峰到低谷的心路历程和自己那段从患抑郁症的低谷走出来的'感受有相同的部分吧。

  电影里面配的音乐是朴树的《平凡之树》,其实对朴树一直没有什么感觉,之前他因为《白桦林》而走红,可我也没觉得那首歌多好听。后来听说他得了抑郁症,再后来就没有他的消息了,直到他重新推出《平凡人生》这首歌。那时候我还没有得抑郁症,人生也还好,所以也没有太多感觉,只是觉得朴树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但是这次在电影院里听到歌声响起:我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

  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忽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温热的泪水溢出了眼眶。

  电影里的很多台词也戳中了我的泪点,不得不说韩寒驾驭语言的能力很赞,同时对人生的感悟也很深刻。这位和我一样都是80后的文青,从作家到赛车手到做导演,人生经历真的很丰富。下面就把一些我觉得很有哲理的台词拿出来,结合抑郁症的治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一、你并不是征服了这片土地,你只是战胜了你的对手

  在抑郁症面前,我们要征服的从来不是抑郁症,而我们的对手也只是我们自己而已。如果我们一直把抑郁症当做我们要征服的目标,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你会一直陷在与抑郁症纠缠的漩涡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无法实现康复的根本原因。

  二、必胜的绝招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抑郁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能找到一个突破点,然后慢慢通过这个突破点把注意力转移出去,之后就会慢慢打破抑郁症的怪圈,打破抑郁症的魔咒。比如从认知调整开始,或者从运动开始。

  三、一通操作员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在治疗抑郁症过程中,经常会面临无论是药物治疗也好还是心理治疗也好,持续了一段时间可是症状依然没有改善,面对这种情况患者就会很崩溃。其实这种原地踏步的状态是正常的,我们参考的时间点要相对长一点,比如这个月和上个月比,这半年和上半年比,对照的时间尽量拉长。这其实也就是说,我们要与一段原地踏步的状态相处的。

电影飞驰人生观后感2

  这个假期一转眼好像过了好几天,终于去看了一场电影《飞驰人生》,这是是一部喜剧片。

  我挺喜欢看这类型的电影,讲述着一个赛车手重返赛场的情景,没有钱,没有车,但是却有二个支持他的伙伴,那种团队精神给我的感觉就是为了梦想在比赛,而那为了这个比赛所付出的那个过程值得人尊重。为了拉赞助,无底线的唱歌跳舞,却不愿意向对手低头。不是非得赢了比赛,但是却不想输。希望在赛道上拿回自己遗失的尊严;而对手也愿意帮助主角在最后关头修复赛车,因为赛道上没有对手,赢得冠军又有何意义呢?

  这部电影虽然有许多搞笑的地方,但是我被张驰热爱梦想的心而感动了。比如:张驰在禁赛五年里的时间,每天在脑子里练车二十遍,等到他知道可以复赛,他十分坚持。在他找赞助商时,为富人跳舞、唱歌,十分执著,就是为了得到一笔钱可以改装一辆赛车。

  张驰还有一个很团结很执著的队伍。当他找到当年帮助他修车的人和当年的领航员,他们都辞去工作,帮助张驰完成比赛,与他一起完成梦想。

  他还有一个好对手,在张驰把车运到比赛地点时,出了事故,车撞坏了,但他的对手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张驰修好了车。

  在比赛时,张驰没有领航员,但他凭借多年的开车经验和坚强的毅力,最后赢得比赛,获得冠军。

  影片中,张驰的一个学员问张驰,有没有什么克敌致胜的绝招。

  张驰的那段话我记得很清楚:有克敌致胜的绝招,就你能练,别人就不能练了?耍小聪明,赢得了一百米,赢不了一百公里,你问我绝招?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正如影片片尾字幕所说:献给所热爱的一切,比起咸鱼翻身更难能可贵的,是梦想不灭。

  经常看到朋友圈,有些人加班到深夜发朋友圈, 有些人生个病也发个朋友圈,跑一次步发个朋友圈,励志的、伤感的、鸡汤的……,其实有多少个能像这种,为了梦想,为了实现一件事情,一直坚持不懈的热爱做一件事情呢?我不羡慕那些一次二次的做某一件事,但我敬佩那些为了做好一份工作,一件事情,坚持一天、三周,五年,十年的做这件事的人。事无大小,只有坚持才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去提起梦想,觉得说那个太矫情,也很幼稚,不切实际,靠梦想吃饭就得饿死。

  可是我认为,梦想对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是一种信仰,更应该是引导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愿你能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

电影飞驰人生观后感3

  当我和同事聊到韩寒的新电影的时候,那兄弟直言,“韩寒的电影就是拼起来的段子,不值得看。”这兄弟不是可不一般,是个正经的观影达人,电影票都是包年买的。只要是电影院里放过的片子,难得能错过几个,韩寒的前两部电影都是在影院里看的。既然人家大哥花钱了,当然就有发言权了。幸好我没看过那两部电影,也免去了“听君一席话剩下不少钱”唏嘘感慨!其实,在韩寒的众多身份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他是个天才作家,而对于成为赛车手之后的韩寒知之甚少。大年初一,这么个喜庆的日子肯定是要选择一部令人愉悦的电影来看吧。最想看黄渤和沈腾主演的“疯狂外星人”,可惜晚场儿都排满了。依着我的意思,干脆在家看电视晚会。可儿子对看电影的渴望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并且他根本不在乎看得是那一部,哪怕是“怎么弄地球”。

  于是乎,我们在余下的几部片里选了一下,我本”熊出没“应该更受儿子欢迎一些,结果他选了沈腾主演的“飞驰人生”,看来他已经成长的程度还是超出了的预期。虽然没有了黄渤,但是还有沈腾呀,有腾哥在自然不会让人不开心。看《飞驰人生》的人也很多。2D iMax银幕,我们只买到了第一排中间座位。整场都是仰视,头要跟着场景左右摆动,以免某些稍纵即逝的画面遛出视线。一场电影看下来,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痛并快乐着。散场不到48小时,几部”初一档大片“的票房的传言纷至踏来。如今这电影市场火得是一塌糊涂,如果三天收入不过十个亿,你都不好意思往外报。就算是再大个儿的“天文数字”,片方都谦虚地告诉你,距离收回成本还有不小的差距,似乎大家都不甘心自己成为那头最先胖起来的猪。虽然票房新高不断,不过“盗版”问题却着实成了拦路虎。据说还都是高清版的,盗得分毫不差,就连片头广告也未能幸免,盗到如此境地真可谓“盗亦有道”了。不管怎样都是商业上的运作,与观影关系不大。扯得太远了。说到影片本身吧——“飞驰人生”——一部良心之作。

  首先这个是一个行内人讲述行人内自己故事的片子,其视角绝对的专业。作为赛车题材,也算是近些年(也许要上溯至“女篮五号”的年个年代)来一部非常优秀的体育电影。有分析人士称,这里讲述的赛车手的故事原型是我国著名赛车手——徐浪。而且,影片开头的部分也出现过徐浪的影像。徐浪去世距今已经有10个年头了。他曾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职业赛车手,却死于一次看上去毫无危险可言的事故救援,现在想起来依然令人唏嘘不已。其次,这部片子的定位是喜剧片,搞笑是自不必说了,但是,看过了之后,我觉得这是一部正儿八经的 悲剧。影片的主人公张弛,一个32岁的单身爸爸,带着自己5岁的儿子,靠摆摊买炒饭为生。当他穿着曾经五夺冠军的红色赛手服向儿子炫耀的时候,却和送餐的小哥撞衫了。故事的一开始便是一个笑场。一个长达五年的禁赛期即将结束了,一个新得人生即将开始了。然而,张弛在陈述自己参与非法赛车事情的时候,整个人生悲剧就此开始了。“有人邀我参加赛车,说是赢了比赛可以解决我儿子户口和上学的问题。”户口、上学,当代打工仔头上的两座大山,对于一个成名成腕儿的赛车手亦是如此。两年前,我儿子要上一年级了,我们咨询了各种政策,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发现教育和房地产关系紧密到如孪生兄弟一般,如果想要将孩子留在身边接受教育就必须摆脱“无产者”的身份。借钱、贷款,在花光了我们未来几十年的虚拟积蓄之后,终于成为了最基层的“有产者”,从此过上了入不敷出的幸福生活。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一举攻克人生路上的两座大山,换了谁都不会拒绝这样的邀请……当年被自己瞧不上的对手如今成了听证会现场的主席,而自己的命运却完全掌握在他的手里。然而,电影就是电影,它里面要展现的逻辑并不同步于现实。所以,张弛竟然毫无阻碍地通过了听证会审核。东风已至!然而,除了东风以外,依然一无所有。接下来,就是各种的准备工作,甚至不惜向对手拉赞助。最后,车队的经理,技师都伸出了援手。自己也在“大哥”的帮助下凑齐了。一部崭新的赛车隆重登场了

。离开了赛道那么多年,张弛却没有忘了每日苦练,炒饭的家伙都是他模拟赛车的道具,如今他可以闭着眼完成“巴音布鲁克赛道”。导演想了个残忍的办法成就了他独自驾驶完场赛道的伟业……赛程最末,伴随着张弛不顾生死的加速,有一段他和林臻东的对话,“你为什么非得要赢这一次”,“我必须要赢,我来参赛就是为了要赢下比赛。”我记不太清了他们具体说了什么,只能表述个大概。随着张弛的赛车冲过终点,飞向大峡谷,飞向远方的太阳……“奉献”走起。那一束耀眼的阳光打在飞翔的赛车上,光线被折射了,照到那些帮助张弛重返赛场的面庞……他们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同一个方向……张弛,的人生开始于32岁,而徐浪的人生结束于32岁。这一起一讫,仿佛有着某种关联。张弛,得到了救赎的机会,他救赎的不光是自己,还有徐浪。说实话,徐浪当年的事故实在是不怎么光彩。张弛的人生就是导演对于徐浪最高致敬。中国文化里讲究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我们的现实哲学根本不能容忍一个有过过错的人去救赎,我们的文化不相信救赎。所以,人生寂灭,张弛必死!大过年的,为了不破坏喜气气氛,最末的一段又搔了一把笑穴……

电影飞驰人生观后感(精选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