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时间: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最新12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最新12篇),以供借鉴。

窗边的小豆豆<a href=https://www.wxiaomi.cn/zuowen/duhoug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读后感</a>(最新12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开始,选择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是因为它有一个特别的书名和一个特别的封面。它的书名和封面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本故事书,这使得这本书充满了魅力。确实,仅仅是前面的几页就足以把我吸引住。这是一本很特别的“故事书”,文字简单轻快却又发人深省。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是感触良多。

  书中小豆豆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教育方法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试想,如果小豆豆没有去巴学园,没有遇到小林先生,那么,也许她永远都会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她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其实,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小豆豆”呢?如何正确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也许,这本书给了我们不少答案。虽然我们不能够实现像巴学园那样的教学,但是,至少里面的一些方法能够引导我们开展教育工作。以下,是《窗边的小豆豆》给我的几点感悟,我相信,这会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会倾听

  其实,小豆豆喜欢校长先生的原因之一是校长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小豆豆和校长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豆豆本来以为校长先生会问些什么问题,让自己回答。但是校长先生却告诉小豆豆“说什么都行”,这让小豆豆很开心,她拼命地说,直到绞尽脑汁也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当小豆豆发现已经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的时候,她不禁有些伤心,因为“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听自己说话,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跟这一样,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校长先生绝对不会把孩子的爸爸妈妈请到学校来。校长先生总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便孩子找的是借口,先生也总会认真地听下去。

  再对比我们平时对学生的教育,我们缺少的不正是倾听吗?很多时候学生犯了错误,我们都没有先耐心地听他们的解释,而是马上就批评他们。有时候我们甚至在了解清楚情况之前就把他们的家长请来学校。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部分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心理。其实,我们都应该向校长先生学习,因为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找借口,但是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来看呢?如果他们找借口,那说明他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还是在意的。这个时候,我们何不试着做一个倾听者,让学生把想说的说完,我想,这样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学会赞美

  赞美是一门艺术,小豆豆有很多缺点,经常重复地犯错误,但是校长先生并没有因此而说小豆豆是一个坏孩子。相反,校长先生一有机会,就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就因为这样,小豆豆也觉得自己的确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就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或许正式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很多时候却忘记了赞美。当一个学生重复地犯错误时,我们便给这个学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就会慢慢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坏学生,无论怎样都好不了,没有了变成好学生的自信。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赞美来帮助这个学生,只要我们给这个学生贴上好学生的标签,告诉他你也有很多的优点,你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相信这个学生会慢慢地以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慢慢地,这个学生一定会变成真正的好学生。我想,赞美的力量比批评要大。

  三、学会鼓励

  小豆豆的同学高桥君永远都不能够再长高了。校长先生为了不让他产生自卑心理,故意在校运会上安排了很适合高桥君的项目。最后,高桥君在每一个项目都拿到了第一名,这增强了他的自信。还有就是,高桥君在跳比自己还高的木马时,校长先生会鼓励他:“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绝对能跳过去!”仅仅在最后一刻才伸手托了他一下,让人觉得是高桥君自己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正像“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一样,校长先生经常对高桥君说的“你绝对能做到”这句话也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

  我们的学生当中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差、学习成绩不好等原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但是我们平时却忽略了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支持,而导致他们一直因为自卑而不敢大胆地去肯定自己。其实我们可以向校长先生学习,让这些学生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完成的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通过一个个简短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教育方法的重要性。这是一本掩卷之作。当然,除了以上几点我还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因为遇到了校长先生,巴学园很多学生的一生都被改变了。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又是否应该好好想一想:如何帮助那些“坏学生”,改变他们的一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这次研修的网络读书活动,李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窗边的小豆豆》。以前没看过这部书,看到这个书名感觉有点怪怪的,心想这是儿童读物吗?今天是周六,抽出了一天时间仔细地阅读了,感觉非常不错,给我这个13年教龄的老师很大的触动,也反思了自己这些年来的教育教学,很受启发。《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它是由日本的黑柳彻子写的,描写的非常生动,有精彩的故事、流畅的语言,是一本值得大家仔细阅读的好书。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作者黑柳彻子被认为是最了解孩子内心的人,从而成为了亚洲史上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我想,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幸运地遇见了一位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取决于她进入了一个我们都梦想进入的乐园——巴学园。

  还记得小时候,一旦受了委屈,总希望大人们可以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如今,成为一名教师了,反倒在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们的想法,因为如今我们是“大人”了,我们认为理所应当地要求他们理解“大人”的想法。

  小豆豆原本是老师们心中认为“无可救药”的那一类学生,她会在上课时走到窗边,对着街道上走过的艺人们大声打招呼,因为她最初的梦想是在长大后成为一名艺人;她会在课堂上不停地将抽屉挡板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因为她新奇地发现学校的抽屉和家里推拉的抽屉构造不一样……这一切仿佛将我带入了童年的记忆之中,那是一片充满童真的天地。遗憾的是,小豆豆的老师和我们一样,不再是小孩啦。

  小豆豆的境遇在巴学园里得到了彻底的转变,在这里,小豆豆学会了热爱书本,学会了关心他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只有平等和尊重;在这里,同样有悲伤和无奈,但快乐是巴学园带给孩子们的不变的主题;在这里,善良和宽容的种子伴随着知识,一同在小豆豆的心灵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巴学园是一片乐土,孩子们的一切想法都能得到最好的理解,小林宗作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和独到作为都令人钦佩不已。他能在午后的办公室认真聆听小豆豆长达四个小时的说话,只为让她能快乐地表达自己;他能为有腿部缺陷的孩子设计一场特别的运动会,只为树立他的自信;在小豆豆为了找心爱的钱包,而将粪池里的东西一锹一锹往外铲的时候,他只说一句:“记得把它们放回原处哦”;在上游泳课时,他鼓励学生不论男女都光着身子下水,因为他认为“要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和别人不一样就不好了”……

  这样的教育在巴学园里屡见不鲜,的确,良好个性的培养和知识的增长同样重要。读着,读着,我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巴学园中:和大家一起在饭前唱着“慢慢嚼呀,嚼呀……”,在结束一天的课业之后,集体在巴学园中漫步;和大家一起在废弃电车改装的教室里读书,看烧瓶里的液体咕噜咕噜地冒泡……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曾经是我们所梦想的校园;任何一名老师也不能否认,这曾经都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要想成为一名被学生喜爱的老师,首先要成为他们的朋友,而成为朋友的前提,就是理解他们的想法。学着小林宗作老师的样子,对我们的“小豆豆”多说几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因为,曾经,我们都是小豆豆,我们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巴学园。小林校长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小林先生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欣赏和鼓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性格,我觉得这远比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

  我很欣赏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他耐心引导孩子去观察探索大自然,使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我还欣赏小林先生对儿童的尊重,他用爱心与信任使巴学园的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我也佩服小豆豆妈妈对孩子的理解与宽容,小豆豆的调皮捣蛋,妈妈从来没有大声地批评,而是耐心地引导和倾听。

  现在,看着背着沉重书包上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庆幸小豆豆能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校长、老师。而我们也应该想一想,现在,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我想我自己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

  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收获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读了这本书,回味自己快乐的童年,才想起原来每个人都了解孩子,因为每个人曾经都是孩子。只是在望子成龙或者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时,就忘记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一味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也许我们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们一定要更加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因为,每一个站在窗边的小豆豆,只要加以适当的教育引导,就可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口碑已经无需赘述,它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畅销也说明了,大家对该书表达理念的认同已经跨越了地域和语言,作为万千读者的其中一员,我被此书的内容牢牢吸引,花几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以后总感觉意犹未尽,总想对本书主人公小豆豆在巴学园上学的日常有更多的了解,真的是一点一滴都想了解,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想放过。

  看完此书,我自己整理了一下读书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希望能引起已读者的共鸣和未读者的好奇,从而有更多人得以了解它并有更多人可以体验我这次幸福的读书之旅。

  你对小时候上学的回忆是怎样的?

  说起上学,想必大家对童年的回忆都没有那么美好吧,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让你对答案一目了然:你是天天盼着可以上学还是不愿意上学?

  本书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位日本小朋友,她在原来的小学上学的时候被当成问题儿童劝退了,因为她总不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而是有很多天真大胆的想法并不分时间场合地表达出来。比如在老师正上课的时候,小豆豆从教室窗户里看到外面马路上有人在表演节目便会大喊:宣传艺人(我认为是类似于我们国内的杂技表演)!从而引得别的孩子都一窝蜂地涌到窗户边去看表演,导致上课中断。再比如小豆豆对教室里有盖子的桌子比较好奇,便会在上课的时候不停地把桌子盖打开,又“砰”地一声关上,制造出很大噪音。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小豆豆只是表达了好奇,却引起了老师的困扰。于是学校老师无奈地把小豆豆的妈妈叫来,把她从学校劝退了,小豆豆的妈妈便把她带到了小林宗作先生开的巴学园。

  巴学园的教室都是由电车改造的,外观跟电车一模一样,上课时坐在教室里就像坐在行驶中的电车上。第一次见面,小林先生听小豆豆讲话讲了四个小时,小豆豆讲话没有主题,想到什么说什么,小林先生听小豆豆讲话的时候很认真、很耐心,听她讲完后便收下了这个学生,从此小豆豆便开启了她的巴学园之旅。在巴学园,小豆豆不再是问题儿童,而是每一个开开心心上课的同学中的一员。小豆豆每天都等不及天亮要去上课,每天都盼着上学时间的到来。

  我在读此书的过程中,心情也和小豆豆一样,觉得上学真是一件令人高兴和期待的事,每天都盼望着去上学,因为学校里总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和身心愉悦的事,而不是千篇一律,从校长到每一位老师,他们都是如此地爱孩子和尊重孩子,让孩子每一天都快乐地成长就是他们的使命。

  如果现实中有一座巴学园,你会让你的孩子进去学习吗?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引起轰动的同时也引发一些争议。巴学园里的孩子都被教会了爱、尊重、纪律、守时、平等、自由等很多珍贵的品质,但巴学园的教学没有遵从“教育部”(不知道日本对此类机构的称谓,此处暂称作教育部)的统一教学大纲,而是完全自由式的教学。

  比如书中举的一个例子,小豆豆去和别的学校的小朋友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会唱的经典儿歌,小豆豆一首都不会,因为巴学园不教这些。由此可知,如果巴学园的孩子参加全国性质的统一考试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因为学校也不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各种“幼升小、小升初、初中考高中、高考”等考试中考得不好地话,你能不能接受?还是你认为只要孩子拥有可贵的品质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看完此书,我有段时间内心很难平复,曾一度想为什么我们国内没有这种学校,为什么我的小学时光不是在巴学园度过?如果我有条件的话,一定要移居日本,带我的孩子去上巴学园(后来才知道巴学园在二战中被炸毁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以重建)。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我是否能承受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行,答案是不一定。

  想同时让孩子单纯、开心、幸福地上学还想让孩子成为考试学霸,这是很贪婪的想法,想必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让二者兼得。

  巴学园给我们的启示。

  《窗边的小豆豆》在最后说明了跟小豆豆同届的同学们的现状,因为是特别的学校,学校孩子很少,学校总共有50多人,小豆豆同班只有9人。小豆豆的同学有的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物理学者,也有的没什么成就只是成为了普通人。单凭这几个孩子长大后的发展,不能说明巴学园的教育成果,在小豆豆毕业后不久,巴学园就不存在了,所以巴学园的教学方式究竟能结出什么成果也就没法验证了。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巴学园式的学校在我们国内不会大受欢迎,因为我们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孩子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考试来进行,也就是我们的应试教育。但我们国内的教育理念也早就开始转变,从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现在的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跟巴学园有相通之处,但还不完全一样。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但巴学园的理念是承认孩子的独特性,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的,孩子应该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并去发展它,而不是按照什么标准去教育孩子。

  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巴学园里的孩子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爱和幸福的种子,他们知道什么是幸福,知道如何去获得幸福,这比孩子考试考多少个一百分都重要一百倍。

  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教育从业者都读一读小豆豆、读一读巴学园、读一读小林先生的事迹,从而在现行的教学中能融入一些巴学园的教育理念,也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在学校里真正开心地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

  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孩子们爱,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可以看见许多教学方法,例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自主学习等,而最重要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小林先生对孩子的爱。使我领悟到教师的爱决不是一种策略,更不是宽容与顺从;而是一颗对孩子热情相待的心,是要善于把关怀、宽容和鼓励作为与孩子沟通的法宝,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快乐地去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要教育好孩子,爱是根本。

  《窗边的小豆豆》告诉我,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教育的理想之花才能够绽放得绚丽而持久。小林校长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了4个钟头的话 ,在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吧!那是怎样的温馨、和谐、充满了尊重的爱!

  麻痹症的患者高桥同学在体育比赛中,因为小林校长的精心考虑,让他拿第一名,帮助生理残疾的孩子树立信心。他正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爱方式,减轻高桥君肉体上的自卑心理,而且,他也一直对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那又体现了一种宽容、鼓励、充满关怀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爱,小林校长将她具体化、生活化了。小林先生的爱为孩子们带走忧伤和烦恼,给孩子们带来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让他们的心灵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出了巴学园,飞向遥远的地方,飞到成功的彼岸。

  二、爱,就要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书中小豆豆的淘气就让我惊讶不已,她看到奇怪的事情,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经常做出让老师们大吃一惊的事来。例如值日的时候把电车教室的地板盖子掀起来,把垃圾扔进去;或者在晨会的时候把自己的辫子分成两半,夹在胳肢窝下面表演给大家看……诸如此类,让老师和小豆豆自己大吃苦头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是,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校长先生总是会耐心地听小豆豆的解释。尽管小豆豆总是做出那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来,小林先生也总是告诉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候,小豆豆就高兴地笑:"是啊,我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小豆豆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感悟到无论哪一个孩子,当他出生时,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虽然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多动,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美好善良的,只是有时候老师们看不到。如果我们告诉他"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这样的鼓励面前,孩子们也会渐渐相信自己真的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好,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孩子们的聪明都各有优势,展示着自己的风格;孩子们的擅长也各不相同,显现着自己的天赋。众所周知,德国大诗人海涅曾是学校里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也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孩子们更是如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挖掘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用爱心去捕捉每一个"闪光点".

  多么希望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也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那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幸福的好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获益很多,每次品读时,又总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在书中,我体会到了要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今后我要做的还有很多,现在和未来,我要每天反思自己的教育: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了吗?表扬、鼓励我的孩子们了吗?更要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满个性的幸福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让我百看不厌的书。封面是肉色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画,洒落着很多书中很多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人的是那个封面中间的小窗户中的小姑娘,扎着可爱的小辫子,朝着我天真无邪的微笑。她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

  小豆豆一定不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她非常淘气,静静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在写作业,豆豆突然站起来,跑到窗前和燕子说话;考试时,小豆豆不时地把抽屉来来回回地打开关上,发出很大的声音,影响大家考试;蜡笔图得满桌都是画;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使老师万分头疼……最后,学校决定让她转学。一开始,我看到这些总是“咯咯”发笑,一个聪明活泼,天真无邪的女孩跃然纸上。最终妈妈领着豆豆到了另一所学校,她没有告诉豆豆她是被退学了的,因为她怕打击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着,精彩的巴学园生活才开始……

  “巴学园”是个充满平等尊重的地方。调皮的小豆豆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小林校长还教育老师们要尊重孩子。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书中有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长为了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么一来,培养了残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补偿———自尊和自信。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后来这个男孩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还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专门融洽同事们人际关系的职位。教育孩子们要如何尊重他人,爱自己,爱他人。比如老师开学生玩笑,问孩子有没有长尾巴,被校长狠狠批评了;当小豆豆的辫子被男生拽得生疼后,校长竟然也对男生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教育,引导他学会尊重女生……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巴学园是人人平等,充满温暖,其乐融融。

  “巴学园”是个充满无限快乐自由的地方。这所特殊的学校,令人不可思议。用电车做教室,全校仅50名学生,但教学方法又别出心裁。小林校长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上课,让学生自选科目,喜欢哪科,就钻研哪科。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捉鬼,让孩子们明白世界上原来没有鬼;散步,让学生到野外去,无形中增长了知识;比赛,锻炼学生胆大细心;活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每个人都可以再巴学园里无拘无束地生活,可以光着身体地游泳;每个人都有一棵树,可以邀请朋友来爬树;每逢假日,学校就会组织露营野餐等有趣的活动……令我羡慕不已。小豆豆在这里成长起来,我也被吸引进去。那精彩的故事,使我如痴如醉。

  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巴学园”被炸毁了。但是,我心中的巴学园,心中的小林校长依然存在。正是小林校长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巴学园的孩子们都成为了有用之才。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在学习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追求巴学园式的教育模式。最近,我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新闻,发现这样的现象还不少。美国有200万人在家中上学,中国也有20xx多人逃离学校自主学习。全国“在家上学联盟”北京开国际研讨会,有1.8万人踊跃参与讨论。广东最多,浙江排第二。两年前,记者就曾采访过杭州一位叫沈璐玮的10岁女孩。她只当了一年半的小学生,就一直宅在家里学习,自学了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芭蕾舞四级,钢琴八级,小学在看初三的化学书。选择自己教育孩子的家长需要很深的教育背景,谙熟心理学教育学,还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大部分孩子都是处于小学阶段,如何要应对中考高考,是个非常苦恼的问题。关于人际交往的学习,还是一个缺憾。

  我想,要让理想中的巴学园成为现实,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才能还给我们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给老师们无拘无束充满创意的教学环境。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6

  看到《窗边的小豆豆》,很多人都有惊喜的感觉,这就是童年时看过的那本《窗边的小姑娘》!小豆豆是这样出场的:跟妈妈一起坐电车去新学校,几乎没坐过电车的小豆豆立刻决定长大了做一个把车票满满地堆一盒子的售票员!《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7岁的小豆豆在大人的眼里肯定是算不上个好孩子,因调皮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巴学园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于是小豆豆们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教育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从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教育反过来又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只有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教育是自然的、是真实的。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自然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到自然中。孩子的成长,教育的发展,都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假如把孩子封闭起来,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自然地成长。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天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自然的教育,必须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是好奇的,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无忌的。所以,教育就要给孩子一个观察、表现、挑战的环境,让孩子充分地发挥个性、张扬自我。巴学园的校门是矮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叶子”;巴学园的教室是不会走的电车;巴学园的周墙是各种各样的树木;巴学园的校长可以在任何场合和任何学生说话甚至学生可以坐在他身上;巴学园教室里的位置是可以挑着坐的;巴学园的大树一人一棵,随便地爬……。

  所有的这些怎么能不让孩子兴奋?怎么能不让孩子盼望天快点亮、早点到学校?自然的教育应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所以,小豆豆天天都有好心情;对高桥一直说的是“你绝对能做到”,所以,身体有残疾的高桥后来成了某公司的要员;而天天呆在酒精灯、烧瓶、试管边的阿泰则成了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

  当然了,到学校第一天就给校长说了4个小时话的小豆豆则成了电视主持人和社会活动家。小林先生曾对教师们说:“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大得多。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讲“为了……,我们要搞一次……活动,希望大家要……”,这样,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安全有保证,末了,学生回来后一定要写一篇日记或者是作文。结果,活动的效果往往大出意外,孩子们也说,这样的活动我宁可不参加……听课过程中经常听教师说:“今天我们在这个教室里上课,大家心情紧张吗?……请大家不要紧张……”,结果倒弄得学生越来越紧张。巴学园的的小林宗作校长,为了让身体有障碍的孩子(如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消除自卑,没有说“大家都一样的……”、“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漂亮的”,也没有说“请这些同学不要自卑”、“大家要互相尊重”等,而是组织大家“裸游”,让这些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劣等意识”;为了让身体矮小的高桥“树立自信”,校长专门设计了一些适合身材矮小者参加的运动项目,结果是运动会所有项目的第一名都是高桥(而且年年如此);为了让孩子营养全面,小林先生没有对家长说“请注重不要让孩子养成偏食的毛病”、“请注重营养的全面与均衡”之类的话,而是说要让孩子的饭盒里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为了让孩子在吃饭时专心,不说“不许说话,认真咀嚼”,而是让孩子们在饭前唱“好、好、嚼呀!”的歌曲……这些设计煞费苦心,而看起来却非常自然,其结果又是那么地良好。再看我们的教育:让孩子学礼仪,先背《礼仪常规》;为了培养爱心,先说“有许多上不起学的孩子……,需要我们的资助”;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先说“父母养活你这么大,轻易吗?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你们吗?”为了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先说“为了加强体质……”。

  如此等等,老师、家长越是想给孩子多讲点道理,孩子越是不认帐,结果是教育效果差,师生关系疏远、亲子关系紧张。教育无痕,是一种教育聪明。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

  生日的时候,同学送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作为生日礼物,说是一本好书。《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语,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读书经历。作者黑柳彻子是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7任亲善大使。而她获此殊荣的原因,也是因为联合国的官员读了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而任命她为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位亲善大使。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从小便是个极具“特色”的孩子——不能让普通的老师接受的特色,她实在是太顽皮了。因此,她在一年级时便被学校劝退。小豆豆是“特别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母亲,把她送到了“巴学园”,使她遇到了小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书中记录的事例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几件事:

  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污染了环境,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巴学园还有许多这样特别的孩子,小林校长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长从来没有让孩子们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没有让泰明感到过难堪;高桥是个侏儒,当他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而不知所措时,小林校长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加他的信心,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却总是第一名,使他成为了每一年运动会中的明星,原来校长先生就是为了高桥这样的孩子而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的,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桥战胜自己的信心。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毕业,并且有一个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黑柳彻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被表扬、被接受的幸福的环境中。在她的孩童时代,她非常幸福地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师,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老头是巴学园的校长,在今天看来,他也是个极其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就听小豆豆不停地讲一些她的故事,一听就是四个小时,还不停地鼓励她说“还有呢?”倾听孩子,这是种简单而又伟大的爱,但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像他那样连续听孩子四个小时,又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没打一个哈欠呢?

  小林宗作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那种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望子成龙般急切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的爱。这种爱体现在了他让每个孩子在午饭时带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种奇特的表达方式上;这种爱流露在了他打破吃饭不能说话的传统,让孩子们饭前讲故事,以保证孩子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来用餐;这种爱更体现在了他望着熊熊的战火燃烧着他的校园时,他却对着他的儿子说:“下次,我们要办个怎样的学校?”小林宗作的这份爱,比大火还要热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极富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如此富有爱心的学生,让这把爱的火种传递下去,用爱的春雨去浇灌爱的种子,用爱的火花去照亮爱的心灵。

  每次读这本书,总会有一番新的思考,产生一些新的体会。也许我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一定会更加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我不期待孩子们个个优秀,但求他们健康发展。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8

  童年,在每个人的眼中,都应该是美好的,它代表着天真无邪,充满乐趣、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无尽的欢乐。巴学园是个梦想中的学校。孩子们在热爱自由的校长的爱护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着多彩的人生。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作为一名老师,深深地感到豆豆真幸运拥有一位明智的妈妈。当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告诉她小豆豆在校时的种种“劣迹”时,妈妈只是表现得十分吃惊,心里还不断地为小豆豆的各种行为作出解释。如:小豆豆不停地把书桌盖子开开关关,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这是因为小豆豆好奇学校书桌盖子和家里桌子的抽屉的不同之处。家里桌子的抽屉是往外拉的,学校书桌盖子却是往上提。像垃圾箱的盖子那样,但要光滑得多,里面装的东西多。妈妈从孩子天性的角度出发,理解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认为等她对桌子渐渐习惯了,就不会有此行为了。在教师讲述小豆豆的“宣传艺人”风波、燕子风波、绘画风波之后,妈妈觉得:这样太影响别的学生了,看来只能再找一所小学了。想办法能找到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性格的学校,能够教会她和大家一起学习就好了。更难得的是妈妈四处奔波寻找新的学校,却始终没有告诉小豆豆被学校退学的事。因为聪明的妈妈觉得,即使说了,小豆豆恐怕也不会理解自己哪里做错了,而且还会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结。所以“等她长大以后,再找个机会告诉她吧。”她没有在回家之后厉声责问小豆豆,你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要离开座位?为什么中国的许许多多家长惯用的做法是,在教师面前感到羞侮,回家就在孩子身上出气。不管孩子的自尊、孩子的个性,只会怪孩子不争气,不懂事。

  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妈妈保护得完好无损,为小豆豆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幸运的是小豆豆有一位伟大的校长。小林先生是伟大的。小林校长最基本的教育思想是这样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有一个好的资质。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收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帮他们找到这种好的资质并精心培养它,这样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有个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体现在他创办了“巴学园”,而是在小处中见伟大。一校之长,他能够静静地听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能够创作出那么简陋的乐曲来当“校歌”,甚至连孩子们都觉得太简单了,还不如没有呢!而小林校长就是宁可没有校歌,也不要去做一首像“洗足池水虽清浅,能慰伟人之胸怀”的让孩子们似懂非懂的校歌。这样做也需要勇气。当我们教育孩子不偏食时,经常会用“什么什么很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等教唆性的语言去说服孩子。而小林校长却可以简练地归纳为“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天真好奇的孩子们谁不爱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呢?然后是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好好嚼啊!唱完根据《划船歌》改编的饭前歌曲,然后安静地就餐。小林校长认为教孩子们吃饭的时候,是应当花上一段时间,尽情愉快地和朋友们交谈着,慢慢地吃。小林先生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胆魄,克服对“鬼怪”的恐惧心理而进行的“试胆量”的活动。他让孩子们自愿报名扮演妖怪晚上埋伏在墓地里,剩下的孩子通过猜拳分组到墓地转上一圈,再回到学校,如果害怕了,中途回来也没有关系。所以一切都是在自愿自主的状态下展开的,没有勉强,没有无奈,个个兴奋激昂;由于妖怪是平时熟悉的同学扮演的,少了一份恐惧感,许多孩子带来捉蝴蝶的网、绳子纷纷摩拳檫掌要抓住、绑住“妖怪”,孩子们的心里由原先的害怕鬼怪转变成要主动抓住妖怪,装成“妖怪”的孩子,蹲在墓地等着大家,虽然渐渐害怕起来,最后有的哭了,有的吓得跑回家,但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看到真的鬼怪,从中明白了鬼怪其实并不存在,其他孩子看到他们的狼狈样,知道了妖怪自己也在害怕,没什么好怕的,从此巴学园的小学生们就不再害怕鬼怪了。《窗边的小豆豆》描述的不仅是作者的童年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一种理想的教育制度。

  虽然从我们目前的教育来说无论是班级的人数、当前的教育环境都还不尽人意,但是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智地顺应孩子的发展,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最后我特别的想到了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让我们做“优良品质”的发掘者、推动者,让孩子们的心灵能自由飞翔,无所畏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9

  最近,在同学的介绍下,我阅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知名教育著作《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面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让我对它爱不释手,主人公小豆豆活泼善良的性格以及巴学园小林校长令人可敬可佩的品质更是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小豆豆的故事中,我感慨最多的就是:孩子们都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个体,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我们应该像故事里的小林校长那样,关爱和包容他们,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一如故事中的“巴学园”,让他们在这片天空下自由实践自己的梦想。

  回想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告诉我们,上课要坐得端端正正,双手要放在桌面上,上课不许说话,有问题也要先举手······诸如此类的规矩,相信我们都不陌生,那时候的我们,总梦想着希望在学校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可能实现的事在“巴学园”里却成为现实。在巴学园里,学生用废弃的电车来当教室;每天上课的顺序都是由自己安排的;每天每个人的座位都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和需要来坐,学生们无拘无束,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要求学生们一定要上哪门课目,学生们可以自选喜欢的科目来钻研,在课余的时候,校长又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野营、温泉、比赛等活动来让学生们在经历中成长,学生们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课本。

  仔细回顾《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的内容,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本书出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作者小时候的一段往事,它主要的目的还是向我们展示一种教育方式。就主人公小豆豆的经历来看,她在以前的老师眼中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她在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屉,就是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她的这些行为妨碍了老师的讲课,因而被学校勒令退学。其实,反观小豆豆的行为,我们很多时候是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也就说明了好动、好奇本来就是小孩子的一个天性,它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大家怎么看。后来,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其实她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活泼,好奇,可是,为什么在巴学园小豆豆就没有被学校勒令退学,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因为在巴学园里,老师和校长都尊重和包容关爱孩子的个性。这里,其实也就反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小豆豆以前的那间学校是我们传统教育方式的代表,它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相反地,巴学园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巴学园里,没有不平等,有的只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关爱,对被勒令退学的小豆豆一样,对个子矮小的高桥君也一样。在巴学园里,孩子们的特长都可以得到施展,因为老师们采取“因材施教”,他们的上课氛围虽然给人一种感觉是乱乱的,但是,利用这种上课方式老师却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也就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于是也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后来,小豆豆无拘无束地发展了自己的天性,成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魅力的人,这也就是对巴学园教育方式的一种肯定。

  此外,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同时也带给我最多感动的是小林校长,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品质。小林校长是真正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在小豆豆刚来学校时,他耐心地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试问,在我们的教师中,有多少可以真正做到像小林校长那样?而且,作为一名校长,他全然没有大人物的那种架子,他和学生们非常友好的相处在一起,关心学生,对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他也竭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帮助他们建立宝贵的自信心·····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以及他对学生们的那种尊重和关爱,其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以及孩子们的灵魂塑造师,我们是否真的应该好好像小林校长学习?

  就拿小林校长的一句话来说,其实,“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因此,我们要尊重和关爱孩子们,给他们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不要一味地压制他们的天性,教育有时候不一定要老师和家长时刻挂在嘴边,有时候,“身教”更重要,这一点,在小林校长的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在他们去土肥温泉的时候,小林校长只是简单的交代一句话,并没有像我们平常那样过分强调,而学生们却很自觉地遵守纪律,没有人违反,这也就说明,你尊重学生,自然也就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故事结尾那里,小豆豆也希望能成为一名教师,到时候回到巴学园,我想这应该也与小林校长有关吧。

  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它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像小豆豆那样找到一座“巴学园”,那么,他们就可以在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我想,《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它之所以那么受人欢迎,其魅力大概也在于此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0

  在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中,我拜读了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书里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真实经历的故事。文中的“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它所反映的教育理念正是现在我们广大的教育者正在努力追求的。无论是别具一格富有创意的学校环境,还是小林校长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尊重学生的教育行为,都值得我们的教育者进行深入地反思!

  一、倾听孩子,是一种爱。

  当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领她到一所新学校——巴学园。小豆豆和校长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持续了长达四小时,与其说是交流更不如说校长完全在倾听一个孩子的“唠叨”。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不但“一次呵欠没打,也没有露出一次不耐烦的样子,而且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子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小豆豆的话”。这个场景给对我触动很大,每一个孩子都最愿意跟我谈天说地,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可以看出这种小小的渴望。有的说我买了一本新书,有的说妈妈给我买了一只蚂蚁,我还看见它怎样打洞……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有多少我是用心去聆听了呢?我总是边想着自己的心事边听着孩子们的故事,时间长了,还在想怎样可以温柔地打断他们……

  写到这时不禁想起了女儿总对我说的一句话“妈妈您听我说完”,是呀,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善于倾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孩子呢?成人的事情很重要,孩子那些小事也是他们的全部,也很重要,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话,巴学园的小林校长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二、最懂孩子,是一种创意。

  在书中无论是校门还是教室,都与众不同,校门远看就是一棵大树,而教室和图书室更绝,是用六辆报废的电车代替的。吃饭也别具一格,首先为了孩子的营养,校长想出了让学生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并及时检查,发现有学生未带齐的,就让校长夫人亲自下厨添加,保证了孩子的营养,又让孩子养成了不挑食的习惯。《饭前歌》让学生在歌唱中喜欢上吃饭,并能够记住节奏好好咀嚼,消化。这些都说明孩子们的生活常规培养都是有技巧的,不一定非得用专业而生硬的语言,只要孩子们能接受,乐意做,那怕只是简单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孩子们也愿意配合。那么生活常规的培养就不再是件难事,我们老师能否时刻做个有心人了?

  有创意的活动还很多,比如冒险呀、在礼堂里露营呀,运动会的设置呀等等。教学安排也体现出了自主性。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进度的把握,学生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加上位置的不固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别人合作学习。这点正和我接触的蒙氏教育不谋而合,在蒙氏教育理念中,孩子们是在一个温馨的环境里自由选择工作的,学习的进度则是由孩子自身的能力决定的,在工作中孩子有很多与同伴合作和像他人学习的机会,在蒙氏教育中教师只是个观察者、引导者。

  在管理上体现了人性化和创意。如小林校长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在班里难免会做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而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否放下权威、放下说教,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细心判断后,像小林校长那样做出直说一句提醒的话的举动了?

  在《韵律操》一篇中,小林校长发现孩子们不能接受时,他这样说到:“哎!这样教。孩子们是不会的。”于是他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韵律操》的节拍进行了创编,让孩子们听着音乐的节拍做各种夸张的动作,二拍、三拍、四拍的动作都不一样,当孩子们都学会后小林校长还让孩子们学会挑战难度,听快节拍做慢动作等等。这样看似难教的韵律操就在轻松地学习氛围中被孩子们学会了。

  我常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幼儿老师也难免遇到难教的课,如果我们不按照所写的教学计划去生搬硬套都像小林校长那样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怎样教才能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些?或者说在备课时就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还怕打造不出高效课堂吗?小林校长总对幼儿园的老师说:“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大的多。”我觉得这句话直到现在都很适用于每位幼儿教师。

  三、回归自然,是一种健康。

  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自然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到自然中。孩子的成长,教育的发展,都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如果把孩子封闭起来,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自然地成长。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

  我深深的感到小林校长以爱心、耐心为基础,在平凡中创造了教育奇迹。如果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都立足于平凡,在与幼儿的日常相处中传递我们的爱,用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面对孩子们,相信我们的幼儿也会如书中的孩子们一样,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成为一个个“优秀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

  上学的时候就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当时只作为一种消遣来读这本“小故事”的。读过之后,感慨万千。如今再读,依然觉得回味无穷,在这紧张的工作之余,特别是自己真正成为“育人”者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这本书的精髓:几乎人人都有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这种异想天开是何等的奇妙和伟大,但现实的教育世界里,这种顽皮和淘气却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似乎也忘记了,成长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微妙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我们都忽略了,我们甚至把它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自己现在是二年级老师,这个阶段的学生依然有着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调皮”与“不听话”,但似乎自己太急于让他们社会化了,太希望他们能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具备成人化的行为方式。

  《窗边的小豆豆》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包含稀奇古怪项目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如果上午就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

  重温这些场景时,不禁感慨万千,现实的教育为何如此乏味而单调!

  为人师表后再次读这本书,最佩服的是书中的小林校长。他对任何一个孩子都那么有耐心。在小豆豆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他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耐心的背后昭示的是何等的了解与爱呀!他应孩子们的要求精心创作了校歌,孩子们不理解不喜欢他也一笑了之;他为永远不可能长高的“高桥君”,精心设计校运动会,竟使高桥君每个项目都拿了冠军;当小豆豆因被同学拽小辫子而哭泣时,他一句“好漂亮的小辫子”就让小豆豆破涕为笑;他启发那个饭前无话可说的孩子,就更充满了童心童趣.....

  其实,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高高在上的说教不能形成优秀的品质,只能使孩子们内心感受到的和他被强加的产生矛盾。作为一个班主任,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似乎说教的比重太大了:热爱学习、孝顺父母、守秩序、懂礼貌、学会尊重等等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多少呢……再读这本书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是何等的重要,学生的体验才是达到教育目的的真正灵丹妙药,而这背后所真正需要的是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同感”。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教育观点:你想培养孩子哪种品质,那么就为孩子创造可以表现出这种品质的环境吧,让孩子不断体验这种品质,当孩子表现这种品质已成了习惯的时候,孩子的品质也就养成了。所以,重视体验教育,反对说教,这是小林校长巴学园的成功,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应该追求的!我想,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一个适时地反应,而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唾沫横飞,我们或许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日常的教育工作了,教师更需要培养自己抓住教育时机的能力,而非上好班会课的能力。

  读着这本书,重新体验着童年时代成长的历程,突然意识到,这个历程其实是创造力和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试探着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在书的催化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回忆自己的童年,可能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小豆豆那么幸运,能够进入那样神奇的学校,遇到那么好的校长……在现实的教育世界里,或者说成人世界里,似乎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我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才会让这么多的人感动,这么多的人为之动容。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作为教育者,我们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来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2

  第一次接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因为工作室主持人陈君玲老师的推荐,可当我捧起这本书读了以后,却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讲诉了作者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窗边的小豆豆》不仅带我走进了豆豆的世界,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小豆豆是“特别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的生命中,除了有一位理解自己的母亲之外,还遇到了小林先生如此出色的教育家。

  一、母爱,守护孩子的心灵

  每个母亲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每个母亲爱孩子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小豆豆有一个理解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小豆豆的妈妈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小豆豆在第一个小学被劝退,直到二十岁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这段经历。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如果,当我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我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要你了!’那样,当我第一天走进巴学园时,会是多么沮丧而惴惴不安啊!那生着根的校门、电车教室,在我眼中肯定不会那样有趣了。”此外,书中还多次提到母亲在平时生活中渗透对小豆豆的爱。例如,当小豆豆被劝退时,母亲会感到不安;为小豆豆精心准备“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午餐;给小豆豆编喜欢的麻花辫;当小豆豆在玩耍时弄破衣服或是掉入厕所掏口及灰泥堆的时候,她会理解孩子爱玩及好奇的天性,装作相信自己女儿所说的话,轻描淡写地回应……小豆豆真是幸运的,能有这么一位智慧的妈妈。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其实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人的骨子里,影响着人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小豆豆妈妈的母爱,守护了小豆豆心灵的健康成长。

  二、师爱,守护孩子的心灵

  在小豆豆的生命里,还有一位对她影响重大的人,那就是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小豆豆遇到小林校长是幸运的。小林校长经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书中所提到的小林校长的人格魅力与独特的教育理念,让我心悦诚服。

  (一)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当小豆豆第一次到巴学园见到小林校长的时候,小林校长并没有把小豆豆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而是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当成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来对待。虽然小豆豆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但小林校长却认真地听了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无论是之前,还是这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讲话了。可见,小林先生是多么地尊重孩子!真诚的倾听,源于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会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

  (二)细心地呵护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巴学园里除了小豆豆之外,还有许多特别的孩子。但无论哪一个孩子,小林校长都会细心地去呵护,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长从来没有让孩子们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没有让泰明感到过难堪;高桥是个侏儒,当他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而不知所措时,小林校长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加他的信心,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却总是第一名,使他成为了每一年运动会中的明星,原来校长先生就是为了高桥这样的孩子而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的,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桥战胜自己的信心。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毕业,并且有一个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三)善待“可爱的缺点”。

  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污染了环境,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当校长看到孩子犯错时,并没有马上训斥,而是问明情况,巧妙地让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母爱与师爱守护着小豆豆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师、为人母,《窗边的小豆豆》带给我很多的感悟。从这本书中,我收获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同时也还有很多东西是我还未从此书中品位出来的,也许再次品读时,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吧。也许我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一定会更加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让孩子们像小豆豆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让他们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最新12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