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时间:

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共3篇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3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2369个字,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共3篇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以供参考。

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共3篇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共1

  野胡拐乡土地流转情况汇报

  野胡拐乡地处魏县城南10公里,全乡16个行政村,人口万人,共有耕地万亩,人多地少矛盾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我们在做好土地延包工作、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全乡通过出租、互换、转让、转包等方式共流转土地2980亩,占全镇耕地的%,签订流转合同150份,形成了蔡小庄蔬菜种植园区等蔬菜大棚基地。流转土地每亩年均效益达到1万余元,有力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一、加强引导、规范规程、完善机构,积极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近年来,随着我乡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不断增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土地已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不少人开始自发地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为了规范流转秩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针对我乡农业生产实际,不断引进和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规划了蔡小庄蔬菜基地,野西养殖基地,鼓励农民按照规划,把土地向种、养专业大户、优势产业集中,以提高产业经营的规模。为此,我们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农经、司法、土地、农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土地的流转工作。我们统一制订了《土地承包经营

  1 权流转合同》,按照“政府引导、农户流转、规范合同、依法鉴证”的流转办法,把重点放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流转双方责、权、利上。对单个农户之间零散土地的流转,按照双方意愿,当好中介,做好参谋;对大面积土地的集中流转,坚持以农民自愿为首要原则,按照涉及农户的多少,分别召开所属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形成决议后再逐步实施。对积极性不高的农户,采取以优换劣的办法,先以其他农户的土地与之置换,然后再参加流转,确保所有农户均达到满意。同时,我们还组织农技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对流转土地进行等级测定,按常产和市场价格为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提供流转参考价格,并坚持由农户直接与土地承租、承包人签订流转合同,流转所得直接归于农户。为保证土地合法流转,我们坚持对土地流转过程进行逐一审核,定期检查,凡发现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规的,一律予以制止,责令恢复原承包经营关系。不仅如此,为更好地服务和规范全乡土地流转,我们以乡农经站为依托,投资2余万元,建成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全乡16个行政村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该中心具体负责制定土地流转规划、收集各服务站传来的土地流转信息并对外发布,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开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为更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中心还设立了土地纠纷调解庭,对农村土地纠纷进行调解,维护了农村稳定,有力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实现了流转方式的多样化和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农民以土地为本,把手中的土地视为生活的基本保障,不愿轻易变更、交换经营权。为此,我们提出土地流转要以人为本、以效益为中心,促进土地在流转中升值,通过流转给农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实惠。在规模化经营项目中,我们按照产业开发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流转模式。蔬菜基地建设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互换和转包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共完成土地流转面积 1380 亩,使基地外的农户通过土地互换进入了基地,实现了集中连片发展。土地形成规模后,我们立即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了集中整治,不但新增有效耕种面积800余亩,还全部完成了农田基本设施配套建设,使原本较为贫瘠的耕地得到全面改造。

三、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加快了高效益农业建设进程和农民增收步伐

  我们坚持以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为主要方向,坚持围绕建设新型农业项目搞流转,围绕提高农业效益搞流转,使土地这一存量资产得以盘活,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一是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全乡已建成了标准化蔬菜播种基地,面积达到1380亩,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个,年出栏各类畜牧产品 2万余头(只),基本形成了“西菜、东牧”的产业结构布局。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农

  3 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业经营实现了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高效益、集约化发展,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三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土地流转,解除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束缚,目前,全乡民营企业就业人数达到近1万人,个体工商户达到20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千余人。

  虽然我乡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不断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为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2年10月25 日

  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县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协议书

  土地流转申请书

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共2

  创新机制促流转 扩大规模提效益

----2011年新县创新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工作汇报

  2011年以来,我们以“放大规模流转效应,提升土地经营水平”为重点,大力扶持土地流转大户,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吸纳各类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集中,土地流转健康、规范、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

一、兑现政策驱动土地流转

  全面落实《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优惠政策,对耕地集中连片200亩、流转5年以上的每亩奖补20元,扶持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土地。县财政年初拿出资金近200多万元对 户种养大户、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奖励。同时将油茶项目资金、茶产业发展资金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了整合,向重点大户倾斜,极大地提高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流转积极性。截止2011年11月底,全县流转土地总面积亩,耕地亩、林地亩,其他土地

  1

,较2010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万亩,增长%。新增500亩以上林地流转大户74户,其中1000亩以上11户,5000亩以上2户,100亩以上耕地流转大户21户,其中500亩以上1户,较去年增长%。

二、创新形式推动土地流转

  在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基本流转形式基础上,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土地流转。一是开展了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在去年新集镇艾洼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11年新县结合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和空心村治理,又选取了基础条件好的陈店乡梅花村、浒湾乡游围孜村开展了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完善了《新县开展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的意见(试行)》,出台了《新县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处置补偿暂行办法》,制定了全县统一的《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退出协议》。截止目前,已完成3个试点村民组50多户210余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工作,累积补偿自愿退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资金230多万元,收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150多亩,初步建立起了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机制。二是实施了空心村治理项

  2

  目。2011年,我们结合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居住区自发向交通便利地段转移的特点,通过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科学规划、试点先行等措施,在千斤乡娘湾村五榜、聂楼,浒湾乡徐湾村胡畈,箭厂河乡李洼村李洼,苏河镇张堂村大洼,吴陈河镇吴陈河村上熊洼、胡塘榜,新集镇董店村下余湾,卡房乡胡湾村刘咀,陡山河乡李湾村大叶湾10个村民组开展了空心村国土整治项目。印发了《新县“空心村”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可行性报告,制定了补偿方案,启动了10个试点村民组的空心村治理工作,复耕土地1000余亩,初步解决了农民新型社区建设用地问题。其中卡房乡就折除空心村旧房8万平方,复耕土地320余亩。三是开创了“季节性”流转新模式。根据我县大多数农民耕地只种一季水稻的现状,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动种植大户、致富能人参与农民土地的季节性流转,解决秋季白茬田问题,减少土地流转成本,提高土地流转效益。箭厂河乡干部汪洋,2010年秋季零地租流转箭厂河乡农民白茬田200多亩,种植小麦,实现收益10万多元。

三、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反过来产业发展又为土地流转增加了新的动力,带动了农村土地流转。

  3

  我们紧紧围绕茶叶、蔬菜、油茶等支柱产业,按照“政府搭台、业主经营、龙头带动、科技支撑、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抓好主导产业布局规划与基地建设,突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土地流转综合效益,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土地流转,建立了香山湖管理区付山、箭厂河乡仁畈、郭家河乡莲花、泗店乡范店、八里畈镇神桥5个面积500亩以上的耕地流转示范园。2011年,余磊依托丰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在八里畈镇王里河村、张店村、聂潭村和光山县泼河镇东岳寺、砖桥新流转稻田1000多亩,种植超级杂交稻,并在育秧、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治上实行统一标准,科学种田,机械化耕作,仅水稻一项收入就达30多万元。田铺乡外出成功人士韩文章在付山村流转耕地100余亩,依托广东省东莞农科所,种植吊瓜和其它经济作物,发展立体现代农业。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山场资源优势,借助国家油茶基地县等优势,发展油茶和杉木等经济林。新海岚供水公司老板杨海之在沙窝镇罗汉村流转林地余亩,发展油茶、杉木等经济林。湖南天拓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庆成先生在陈高山投资650多万元,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立了陈高山油茶种植基地。已培育嫁接优质油茶种苗“湘宁1号”70万株、“茶宁16”60万株,可为全

  4

  县及周边县市提供3万亩高产优质油茶栽植种苗和技术指导。

四、整合项目拉动土地流转

  把涉农项目整合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促进了土地流转。整合国土整理项目资金24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563万元,有计划、分批次对农户零散的土地进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实施了七姑岭等53个国土开发整理项目,整理土地万亩;完成了3000多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配套完善了道理、水利等设施;对万亩土地连片进行低产田改造、坡改梯、荒地改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经过改造的土地成为流转市场上的抢手货,吸引了日本农场主立松归彦、台商杨武雄等一批业主来新县发展规模经营,整理后的土地70%以上被流转出去。借助农业扶贫项目,帮助香山湖管理区付山村规划发展猕猴桃种植等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建立付山土地流转示范园。特别是我们整合了农超对接项目200多万元,帮助新县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立了大别山农超购物广场,实现了生产、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配送辐射全县,解决了蔬菜种植大户的产品销售问题,带动了12个蔬菜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新流转土地1000余亩。

  5

五、搭建融资平台促动土地流转

一是夯实土地流转基础。出台了《新县农村“五权”确权颁证及抵押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全县农村“五权”确权,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为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打下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已累计为万户农户发放了二轮土地延包经营权证,确权率98%。宅基地使用权发证户,发证率89%。为全县2399户农民发放了房屋所有权证,完成了陈店乡梅花村321户、浒湾乡游围孜村199户、沙窝镇汪冲村670户、千斤乡代湾村412户的农村房屋确权办证工作。林权确权的数据信息已全部录入,打印林权证 万本,占总数的91%。二是搭建融资平台。配套了林权抵押贷款、林权交易评估等政策性文件,协调县农商行开启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县金源担保公司为大别山植物博览园等流转企业、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680万,为流转企业、合作社扩大流转面积,提升经营水平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破解融资难题。今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由农行、农商行、土地流转大户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土地流转大户的经营情况、融资需求及问题,帮助土地流转大户寻找解决措施,解决融资难题。今年初,我们首次采用土地承包经营

  6

  权作抵押,协调县农行、农商行向八里畈镇土地流转大户余磊贷款60万元。

六、优化环境服务土地流转

一是加强了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功能,建立了县、乡、村土地流转台账,摸清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底数,引导农民进入中心进行土地流转。充分发挥了土地仲裁委员会的职能,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流转和纠纷调解机制,规范了土地纠纷仲裁、调解程序。大力建设了新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实现了网站内容每日更新,充分发挥了新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的宣传媒介作用。二是加大了业务指导力度。多次组织了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五个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区,具体指导农村五权流转合同的签订、规范、备案,并逐乡逐村的对以往发生的流转合同,进行了检查、指导和规范。同时,按照程序对已流转的土地进行了合同签订和备案等手续。并利用新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帮助乡镇区发布土地流转信息近200多条。

  虽然2011年我县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耕地流转示范园建设规模不大,建设速度不快;空心村国土整治项目推进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农民自愿退出土

  7

  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推动困难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努力破解阻碍我县创新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工作的各种难题,深入推进我县弄粗年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8

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共3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以“规模经营、增收增效”为目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完善服务体系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如下:

一、土地流转现状及特点

  全镇共有17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6733农户、万农业人口,万亩承包耕地。全镇外出务工人员8000余人,其中常年外出有3400余人。截止2011年4月底,全镇流转耕地2700亩,完成年度计划数3000亩的90%;其中规模经营面积27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占流转土地面积的100%。全镇土地流转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流转速度加快。目前,我镇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4200亩,占耕地面积的12%,较去年同期增加1500亩,增加180%。全镇2010年9月至今的流转面积,超过以前数年流转面积总和,流转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2700亩,较去年同期增加180%。流转产业集中。在各方面的引导下,流转土地集中在肉鸭养殖、核桃、烟叶、苗木花卉、药材等产业。其中:从事肉鸭养殖400亩、温棚蔬菜100亩、烟叶种植500亩,苗木花卉种植1000亩,药材种植380亩,韭菜种植300亩,肉鸭养殖、烟叶、苗木花卉、药材等四个产业占流转耕地面积的

- 1业示范园。涧河村通过招商项目,支持外地客商姚清浪在涧河村承租土地600余亩,建成苗木花卉基地农业示范园。通过社会力量投入典型的带动,拓宽了农村土地流转渠道,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全镇土地流转。

(三)强化项目建设。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实施农业产业开发和科技示范,建立中药村、烤烟、苗木花卉、核桃基地、肉鸭养殖等试验示范基地,拉动项目区土地集中高效经营。依托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烟水配套工程的实施,发展烤烟规模种植,着力打造集中连片基地,推动了土地流转,涧河村利用改滩造地项目整理出的土地,流转给盐镇烟农李北斗种植烟叶,种植面积500亩,规模收入达到110万元。

(四)强化产业拉动。按照“壮大畜牧、烟叶、核桃主导产业,培育中药材、林果、苗木花卉、温棚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根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通过生产扶持补贴和优势品牌建设支持,扶持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种植,不断扩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全面扶持肉鸭养殖、烟叶产业做大做强;继续强化涧河、上涧苗木花卉、养马核桃、礼曲韭菜的品牌建设力度,增强特色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营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促进了土

- 3规模的扩大。四是当前短期流转、粗放经营较多,土地流转的综合效益不高。今后,我们将针对存在问题与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采取“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的办法,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熟悉政策,打消顾虑,积极投身土地流转;加大奖扶力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奖励制度,整合支农资金,重奖土地流转大户、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土地加快流转。

(二)积极鼓励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人才和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基地,开展规模经营,使其成为专业大户;强化流转大户扶持措施,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巩固扩大土地流转成果。

(三) 指导各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运行规则,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土地流转的热点难点,包装推出一批土地流转项目,实现对外招商。同时强化经营实体监管,确保其履约能力,减少低层次、短期性、掠夺式流转。

(四)积极统筹涉农投入,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加大规模经营扶持投入;逐步扩大和深化农业保险,构筑农业实体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保障体系,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积极性。

镇土地流转工作汇报共3篇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