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

时间: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精品6篇)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练习6》

  第一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流利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写好笔画“折”。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3)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二、书法指导

  1、交代本次练习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习的笔画:横折、竖折

  (2)练写“横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竖横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下行时略向右收,至“折”处微微提笔向左,旋即蹲锋右行,右靠笔画时,即提起收笔。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学生练习写“口、巨”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 篇2

  训练内容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训练重点

  1、按笔顺写字。

  2、了解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

  (1)读题目

  (2)说明题目要求

  2、指导

  3、其余两组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写。

  3、指导练习临写

  三、教学第三题:学习字词语句

  1、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2、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审题

  (2)指导练习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学习的方法

  3、练习:读读背背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课前准备

  2、审题

  明确要求

  3、指导

  (1)看图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评一评

  小结:注意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 篇3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综合练习,学会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2.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3.朗读背诵儿歌。

  4.学习打电话,学会打电话的礼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指导学习第1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指导。

  教师范读,边读边勾画山冈、太阳。

  教师:小朋友这时你站在山冈上,面对刚刚升起的太阳,读读儿歌,就知道该怎样辨别方向。学生自由读儿歌。

  讨论:你学会怎样辨别方向了吗?

  请一名同学上台辨别方向,集体评议。

  同桌互相演示,集体演示。

  ⑶齐读儿歌。

  2.指导学习第2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谁能说说刚才学过的辨别方向的儿歌?齐背儿歌。

  ⑶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指名上黑板填空,追问: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表扬填写正确的同学。

  小结:

  3.指导学习第3小题。

  ⑴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⑵讨论,交流。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搜集资料,想想中午怎么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值得老师表扬。第一大家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明白了中午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第二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非常了不起。以后,小朋友要继续这样去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⑴出示卡片认读:花、点、前。

  ⑵指导辩析3个字的异同。

  ⑶复习描红和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⑴观察3 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指名上黑板临写“花、点、前”。

  ⑶评价、纠正。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学生按要求练习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⑴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在干什么?

  ⑵自由读儿歌,想想儿歌里都写了哪些内容。指读儿歌,纠正错误读音。

  ⑶讨论:读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练习朗读,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

  3.边看图边练习背诵,会背的给自己画一颗星,背得有感情可以画两颗星。

  交流汇报背诵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打电话

  一、课前准备

  1.准备教学投影片。

  2.准备电话两部。

  二、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打电话。

  2.解题:打电话时要面带微笑,声音不要赤字高,要自觉地说“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3.学生借助拼音读图旁边的提示。

  讨论:是给谁打电话?为什么要打电话?

  三、指导

  1.指导看图,明确要求。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⑵图上的小朋友在打电话时会说些什么呢?

  ⑶结合看图,提出说话要求:

  2.指导说话。

  ⑴指名一人扮演小亮,另一个同学和他表演电话。

  指导分析:哪些值得表扬?还有什么不足?

  ⑵同桌练习。

  ⑶指名上台表演,评分。

  3.小结。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 篇4

  目的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年月日等相关的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整理与应用

  教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学生自由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7、4、1)30

  29(30)

  计时的方法:

  ⑴普通计时法(12小时计时)

  ⑵24小时计时法

  主要让学生举例说明互相转化的方法

  求经过时间

  ⑴求经过的小时数

  ⑵求经过的天数

  ⑶求经过的年数

  主要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1年=个月1日=小时

  1小时=分1分=秒

  讨论1年=天

  2、把下列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写出来。

  19时8时22时30分5时13分24时

  3、把下列时刻用24小时计时法写出来

  上午10:50早晨3:20下午2:25晚上9:45

  4、练习一的第4、5、6、7题

  采用的主要形式生报生写师报生写

  三、加深练习

  练习一的第8题

  讨论后反馈

  方法⑴先加小时数

  ⑵再加分数

  ⑶满60进1小时

  实际应用:

  计算是否过保质期

  四、课堂练习

  作业本

  单元检测

  目的:系统回顾查漏补缺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运用量词。

  2、能按指定的要求把词语归类。

  3、领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规律,知道中心词加上修饰语后可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会用“如果……那……”、“不管……都……”仿写句子。

  4、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初步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一段话;能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第1题

  本题要求填写的均为量词,意在训练学生准确使用这类词。

  练习时,一要强调用得恰当,二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

  2、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读题,明确练习的要求;

  按要求先口头对词语进行归类,师生共同订正;

  书面独立作业

  3、教学第3题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2个句子。

  按课文内容,再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教学第4题

  读读例句。

  用加点词语说个句子。

  讨论订正并选一个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这样加的理由。

  二、教学第6题

  这段话是石头与泉水的对话,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训练。

  朗读时应根据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括号里应填“水滴石穿”。

  三、教学第7题

  先让学生读这段文章,按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弄懂这段话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基础上,找出概括全段的句子。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 篇6

  在做思考题的时候,我首先问孩子:谁比谁多付8 角钱?对此孩子的判断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通过观察汉字发现的(他、她),还有的是通过买的练习本的数量来判断的,这两种判断方式都是可以的,但是从数学思维来看,我更倾向于后者。

  接下来我就让孩子自己思考该怎么解决,答案是千奇百怪。在反馈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方法是对的,但是解释的却不是很清楚。于是,我设置了一下2 个问题:为什么小男孩要比小女孩多付8 角钱?这8 角钱是几本练习本的价钱?通过这两个问题孩子的思维一下子就清楚了:8 角钱买了2 本练习本,每本就是4 角钱。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发现有部分孩子把单位写成“元”,开始我不能理解,后来细想这也许跟孩子的生活实际有关。现在文具商品的单价几乎都是以“元”做单位的,哪还有几角钱的,除非去大市场批发。孩子在做题的时候应该是凭着自己买文具的经验顺手就添上了。

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精品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