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时间: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7篇】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先学后教

  1.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我会读”,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配乐、配图朗读,整体感知。

  2.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3.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披文入情,品读体验

  1.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2.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3.出示重点段落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槐乡的孩子,( )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 )槐树,( )海边的娃娃( )大海,山上的孩子( )石头。

  勤劳的槐乡的孩子是不会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 )来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槐乡孩子的.勤劳懂事。板书:勤劳懂事

  4.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读句子,交流感受,体会槐乡孩子的吃苦耐劳。(出示重点段落美读: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知了(指导学生读出天气的炎热);槐乡的孩子不怕热……就已经爬到小山了。)使学生感受到:天气这么热,可孩子们却不怕热,上山采摘槐米。可见他们能够吃苦耐劳。板书:吃苦耐劳

  指名读,评价,再读。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体会采摘槐米的快乐。(出示重点句、段来理解:1、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2、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板书:以苦为乐

  6.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槐乡孩子们的快乐。师出示课件,练习用“槐乡孩子的篮子里满载着,满载着满载着”说话。

  7.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四、总结拓展

  1.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出示课件:配背景音乐欣赏诗歌《一片槐树叶》,愉悦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五、作业超市:

  1.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或活动),它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和快乐?

  2.回顾自己在学校或家里参加某项劳动的经过再把它写下来。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语言和感情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支柱,离开了感情的语言缺乏感染力,离开了语言的感情是空洞乏味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咀嚼课文中关键词、句来领悟人间真情,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达这份情,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滋养人文精神的双重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窘住”“不辞辛苦”和“沉吟”等关键词的意思。

  2、在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真挚的爱和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质。

  教学资源

  幻灯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述故事——温故知新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圣诞老人的礼物》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强调“诞”字的书写。

  2、组织同学们听写词语:橱窗、假发;项链、恳求;不辞辛苦、遗憾;包裹、纯洁。

  3、课文中介绍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你根据上面词语的提示,试着用三、五句话讲一讲这个生动的故事。

  (解说:听写的8个词语中包含了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提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问题和词语成为学生复述课文的阶梯。引导学生整体回味的同时为近一步理解课文铺垫蓄势。)

  二、整体感悟,学做批注——由浅入深

  1、指名按照自然段朗读课文。

  提示:文章开头就向我们介绍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外国的小女孩,请同学们边听边品一品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

  预设:这是一名非常孝顺的小女孩。

  这是一名很坚强的小女孩。

  2、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把最能体现小女孩孝顺、坚强的语句画出来。精彩的语句就像茶一样,要反复地品味、玩赏,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希望同学们找到这些语句后,像品茶一样反复品玩,把你品出的滋味变成文字,流淌在书上。

  (解说:让学生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初步的感受,对小女孩又一个朦胧的认识,为下文品词析句打下基础。同时侧重指导学生做批注,让学生能透过文字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从文中来在到文中去的学习过程。)

  三、品析词句,洞察心理——一叶知秋

  汇报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的感受。

  1、体会小女孩看到假发时的欣喜和激动。

  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此时小女孩什么心情?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高兴、激动、欣喜、喜出望外)

  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一读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解说:透过语言文字,读懂人物内心的情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融入朗读中。以读抒情,以情促读。)

  2、体会小女孩钱不够时的无奈和窘迫。

  还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三自然段)

  查字典理解“窘”在文中的意思。(窘:为难)

  小女孩因为什么为难呢?(体会项链的价格与假发的价格相去甚远。)

  是呀,项链可能是妈妈曾经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她全部的家当,是她最宝贵的东西,可还抵不过假发价格的七分之一,如果你是小女孩,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无奈、悲伤、失望、羞涩)

  把理解融入朗读中,试着读一读。

  (解说:关注重点语句中的中心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3、体会小女孩为换回假发付出的辛苦。

  读到哪句话时,你的心弦为之一颤,让你为之感动?(第四自然段第四句)

  小女孩手臂上的伤口就是无声的语言,看着这一道道伤口,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预设:小女孩抓着藤条、攀越着岩石上山的画面。

  她被一群也蜜蜂追赶、叮咬的画面。

  她不小心从山上滚落的画面。

  是呀,这伤口的背后是默默地付出,这伤口的背后是无法形容的疼痛,面对这些小女孩没有退缩,支持她一路走来的是什么?是她对妈妈深深的爱,是她对妈妈恢复往日的漂亮的强烈渴求,是她那令人感动的一片孝心。

  播放音乐,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课文。

  (解说: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缺,让学生展开想象来补白。在学生有了一定感情积淀的时候,播放音乐,烘托气氛,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4、体会小女孩听了老板的话表现出的坚强和失望。

  读到哪句话时,你的心弦再次被触动,让你感到很伤心?(第四自然段第五句)

  小女孩因什么而“愤怒”?又因什么而“忧伤”?

  是呀,当悲伤和失望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她变得愈发地坚强,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四、联系前文,再次品味——拨云见日

  1、读了五、六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2、联系前文,说说从哪里得知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预设:只有大胡子叔叔知道小女孩的妈妈急需这顶假发。

  大胡子叔叔沉吟了一会儿,遗憾地说……

  3、善于读书的同学不仅能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能读出懂文字背后隐藏的故事。再读一读这句话,在大胡子老板“沉吟”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想法?

  预设:他被小女孩的一片孝心深深感动了。

  对小女孩妈妈的身体和母女贫困的生活非常同情。

  已经打定主意,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

  带着对小女孩境遇的同情,带着对大胡子老板的敬意,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播放音乐,再次品味文字。

  (解说:通过对圣诞老人是谁的揭示,再次品味文章的重点段落,充分理解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文中人物在情感上达成共鸣。)

  五、布置作业,展开想象——余音缭绕

  作业超市,自足选择。

  1、给故事续编一个合理的结局。

  2、从小女孩、妈妈、大胡子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把想对她们要说的话写下来。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儿歌《好孩子》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好孩子》,学生认真听。

  2、谈话:你觉得好孩子是什么样的?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自学生字,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词。

  强调“嗓”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四、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

  2、自由练读,注意三个妈妈说话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拎、桶、停”三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这三个字的“点”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1)小组内交流: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指名读。

  (2)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妈妈的心情。

  a、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b、教师范读。

  c、指名读,教师提示读的语气。

  (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速平稳)

  d、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用“﹏“划出来。

  (1)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2)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3)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

  3、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分角色朗读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读出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

  三、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聪、胳膊、甸、晃荡”。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教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讲评。

  板

  书

  设

  计23、三个儿子

  一个一个另一个

  翻跟头唱歌提水(好儿子)

  孝敬父母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体会友情的美好和可贵,培养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2、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认识新笔画“ ”和新部首“辶”;模仿表示“请求”的句式;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正确使用“再、也、又”。

  3、能力目标:学会互相体谅、友好相处,体会各角色的心理感受;有节奏、语气、注入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文中了解字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冬冬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感情朗读。

  三、 教学难点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学会互相体谅、友好相处,培养尊重别人的美德。

  四、 教具课件、卡片、彩笔、田字格黑板

  五、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读顺课文、读准生字字音、随文了解部分字义、体会冬冬和丁丁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

  三、 教学过程

  (一)创景引入

  1、在幼儿园、小学都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和他做朋友?(引导多看别人的优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文章,好吗

  3、揭题板书:冬冬读课文

  指名读、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运用平时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并做记号,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共同指读,正音

  3、看你们读得那么带劲,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学习,同意吗?

  范读,看看有些字音老师是怎么读的

  4、汇报通读,学习多音字“教”,以句子体会

  (1)老师在教我们读课文。

  (2)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

  (三)熟读课文体会冬冬和丁丁的心情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分段读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次,教师指导读。理解“再、也、又”

  3、分组分段赛读,生生评价

  4、指名分段赛读

  (四)随文识字

  1、齐读字卡

  2、将自己最想认的字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读(带出词)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课件游戏:哪个字闪烁就以最快的速度读出来,对了奖星

  5、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评价

  6、分4人小组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多

  7、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8、课件展示:读词

  9、问答游戏:一人说字,另一人则立即用这个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进行感悟

  1、课件:展示动画,配课文朗读,学生可以跟读

  2、感情朗读:起立读,以施展才能

  (六)欣赏歌曲找朋友

  (七)课堂练习

  (小黑板出示)选字填空

  (1)第一次没唱好,我唱了一遍。

  (2)妈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吧!

  (3)丁丁能把字写好,我能写好。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友情的珍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8个生字。

  二、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田字格黑板

  三、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冬冬是个胆小的小姑娘,有一次在课堂上读课文时发生了什么呢?

  (1)抽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2、冬冬越读声音越小,同学们有什么表现?冬冬怎么了?

  (1)这时的冬冬是什么心情?

  (2)如果你是冬冬,会想什么?

  3、正在这时候,丁丁站了起来,他做了什么?

  (1)齐读第三、四自然段:丁丁是怎么做的?说了什么?(投影:a、我觉得冬冬的声音很好听 ,我喜欢听她读课文。b、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 读这两句话)

  (2)分组讨论

  1、如果你是冬冬,听了丁丁的话,会怎么想?

  2、如果你是笑话冬冬的那位同学,听了丁丁的话又会怎么想?

  3、你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喜欢他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表白心声)

  (3)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认识这是表示“请求”的一种句子形式。仿照这种句式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

  (二)拓展性练习

  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各是怎么做的?评评谁做得对。

  总结:同学们都喜欢和爱帮助人、信任人的同学做朋友。希望今后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学会欣赏别人、帮助别人,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也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开火车读字卡

  2、同桌互检互考

  3、口头说词句:字——词——句

  4、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记忆这些字?

  5、小组派代表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四)生字书写

  1、这八个字该如何写?书空,有异议的做记号

  2、都会写的字,在田字格中如何写才好看?

  3、提出有异议的字,按照书写规则帮助掌握,“这”和“文”比较,认识“ ”和“辶”,“这”先写“文”后写“辶”,了解“读、请”二字中笔画的变化

  4、根据范写进行仿写(先描再写) 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展示、交流优秀作品,

  (五)拓展:写好后和同学交流读文记字及学习上的其他方面的方法。

  板书:

  冬冬读课文

  (冬冬)胆小声音小 (丁丁)声音好听 再读一遍

  脸红读不下去

  又好听又响亮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注意“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liàng”。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搬、运、输”。

  4.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注意“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liàng”。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搬、运、输”。

  教学难点:

  1.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注意“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liàng”。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注意“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liàng”。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写日记吗?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一个小朋友写的日记。

  3.出示课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思考,有什么明白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

  3.思考:日记写了什么内容。

  4.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一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中午,我在窗户下面发现很多蚂蚁正在搬运一小快月饼。)

  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5.你对蚂蚁的生活有感到惊奇吗?哪些做法让你感到惊奇。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作者做了什么?蚂蚁又是怎么做的?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6.指名朗读,感情读。

  四、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搬”。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8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8个生字,会写3个字。

  教学难点:

  1.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字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词。

  2.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你还对蚂蚁哪些做法感到惊奇?为什么?哪一段写了这个内容?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集体评议。

  5.你们观察过蚂蚁吗?有什么新的发现。

  6.蚂蚁有趣吗?为什么?

  7.齐读全文。

  8.总结日记的写法。

  三、复习部首查字法。

  1.齐读题目,说说每一个格子里应填什么内容。

  2.自由练习

  3.集体订正。

  四、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砖”。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用部首查字法查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3.预习19课文。

  板书

  观察日记

  我蚂蚁

  擦、放上砖头乱了一阵绕过

  胶水画圈商量碎月饼渣铺路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虾、如、闹、费、拖、套、拼、虽、弓、腰、使、劲、究、至”等14个生字,会写“弓、虾、重、跑、虽、往、如”7个生字和认识新偏旁“虫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与人合作。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学写“虾、跑、如”。

  3、通过朗读课文,明白天鹅、大虾和梭鱼合作拉车,大车却未动分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2、师: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

  生:我喜欢小猫,它能捉老鼠。

  我喜欢小猴,它的本领是上树、爬山。

  我喜欢梅花鹿,它跑得很快。

  我喜欢……

  3、师:你们对动物的了解真不少!

  4、师:同学们对动物真是了解!(课件出示天鹅、大虾、梭鱼图片)今天也有三位可爱的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快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好!天鹅!你好!大虾!你好!梭鱼!

  5、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之间的故事吧!

  6、板书课题,9、天鹅、大虾和梭鱼

  齐读课题

  7、学习“虾”字:“虾”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虫下虾,吓字的口字旁换成虫字旁就是虾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师:现在就打开课本P39,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想不想像老师一样把课文读好呢?赶紧自己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3、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

  师:读了课文,看看谁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

  ⑴⑴带拼音的生字词

  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往哪开?

  生:小小火车往这开。

  ③小组读

  ⑵去拼音的生字词

  师:拼音宝宝走开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往哪开?

  生:小小火车往这开。

  ③男生、女生比赛读

  ④齐读

  4、再读课文,读通全文

  师:把刚才学习的生字词放回课文中,把课文读流利

  5、指名读小节,生评价,师指导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此文转自淘.教。案网(4个)

  ⑴出示课件,检查标号

  ⑵指名读

  ⑶小组合作读:让我们一起分小组把这个故事读一读

  6、齐读全文

  师:生字词和小节都读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流利。

  7、整体感知

  师: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一起要拉一辆车

  生:他们往不同的方向拉车,所以那辆车一步也动不了。

  过渡: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这个内容?(第二、三节)

  三、学习故事

  1、指名读第二、三节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思考:谁去拉车?他们怎么拉车?

  生汇报,师板书

  3、理解“拼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4、指导朗读

  师:你能不能带上动作或表情来读一读

  5、小结:大家都在努力地拉车,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可大车却未动分毫。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

  2、指名说如何正确规范地写好这个字

  3、指名书写笔顺

  4、教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练写

  6、展示学生作业,及时反馈学生书写情况教案。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熟悉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

  教学重点:学生能熟读课文,从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叫看图说成语。

  2、这四个成语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勤奋。和老师一起板书。(板书“勤奋)

  观察一下“勤”这个字,是力字旁。这个力字可有讲究了?你知道为什么吗?(说明要努力,卖力,用力)

  3、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谈一谈勤奋这个话题。(补充板书“说”)谁来朗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检查初读效果

  2、课题叫《说勤奋》,那么课文中那些句子告诉我们勤奋很重要?快速读课文,然后用横线画下来。

  指名说,相机出示:

  A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B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C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D只有一生勤奋,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你觉得这四句话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把这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比喻句。

  3、作者是怎样把要勤奋这个道理说清楚的?(板书举例子、司马光、童第周)

  4、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成就?齐读课文,再全班交流回答。(板书:)

  小结:作者通过举着两位名人的例子,其实是在强调“勤奋能够成才”。

  5、这两个人,你最敬佩谁?用朗读来告诉大家。(指名读2、3自然段)

  6、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奋?用笔画一画,然后读给大家听一听。(老师评价学生读好了哪个词语)。疏通词语。

  7、他们这样勤奋,浇灌出了怎样的鲜花呢?

  (1)老师介绍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就。

  (2)他们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都是靠――勤奋。所以,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道:勤奋就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作者在最后又告诉我们什么?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课文一开头,作者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了两个事例,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来说明道理,在课文结尾再次强调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像这样的文章结构,是说理文常用的方法。

  三、生字教学

  1、6个左右结构的字,特点是左窄右宽。

  2、枕、惯、础的写法,描红。

  3、末、基的写法,描红。

  板书:

  勤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举例子

  童第周剥离手术

  成功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