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秦淮河作文

时间:

秦淮河作文(汇总7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秦淮河作文(汇总7篇),以供参阅。

秦淮河作文(汇总7篇)

秦淮河作文1

  今年暑假,我在徜徉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后,终于兴冲冲地投入十里秦淮。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十里秦淮,集古迹、园林、灯船、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极富风情和魅力。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秦淮两岸,富贾云集,青楼林立,鳞次栉比。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元宵节时在秦淮河上燃放小灯万盏,华灯灿烂,金粉楼台,画舫凌波。吴承恩、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翁同龢、张謇等均出于此。一个个沉甸甸的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时,也使得秦淮河的名声流传千古。在我看来,与其说她是秦淮河,倒不如说是“情怀河”,在浆声、歌声与灯影中,秦淮河还原了历史的繁华,她显示的不仅仅是历史的情怀,也是人的情怀。

  已是夜晚,月亮早早爬上了夜空。旅客络绎不绝,找船可不容易。等了许久后,终于有船靠岸了。同船夫讲好价钱,我们租下了一条小船。船虽不大,却别样精致,情调优雅。宽敞的船舱里摆放着几张红木椅子和一张桌子,坐在桌子旁,透过窗户可以欣赏到河边的风景。船头的甲板被栏杆围着,方便游客眺望。船仍然是用桨划的,为的是让游客能更好地体会秦淮河的风景。船缓缓前行,渐渐融入了秦淮河迷人的夜晚。河水似乎是静止的,异常的柔和。在历史的沉浮和时代的变迁中,秦淮河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船家轻轻荡起木桨,缠绵的水波便一波逐一波向前漂去,像柔软的丝绸一般,溅起一朵朵水花。不知何时,两岸的灯火陆续亮了起来,船家也亮起了灯。灯光柔柔的,爱抚在宁静的水波里。两岸的垂柳在如水的月光下梳着淡妆,长发拂在水面上,随风轻轻飘动,一如妩媚的姑娘。河岸的楼阁沿用了古建筑风格,尽显昔日秦淮风韵,把八百里铺人家,五十里商街,和诗人对她无限的感慨,都融汇进去。两岸还不时出现一些古时残存下来的房屋,但大都已疲惫不堪,阴沉沉的,顽固地坚守着秦淮河的荣耀。

  河上跨着许多石桥,石桥的线条柔和简洁,有一个拱的,也有两个拱的。那被磨得平滑的厚重石块构造成桥身,是挺起历史的脊梁,在河水的映照下泛着白光。船从桥底穿过时,人身也被映成了灰白,似乎与桥一样古老。暖湿的风送来了两岸平台上年轻女子的轻唱,婉转的歌声透过暗紫色的轻雾,袅袅娜娜的,仿佛是从隔着很远的水上传过来似的。灯光把河水染成郁郁的昏黄,像连绵的历史不断地涌来,紧紧地裹住了秦淮河,渐渐地淌进她的怀里,流进她的脉络,成为她的血液,最后融化在她的心头,成了她的情怀。我们都被秦淮河轻轻拥在怀里,沉浸在她的声、光、影和历史的尘埃中,也拥有了她那缠绵的如水的情怀,任凭船桨在我们的心波里荡漾,最后激扬起了我们心中的涟漪。无意间船已调头靠岸,船夫催着我们下船。我深情地凝望着秦淮河的水、两岸的灯火和河上泛着白光的桥,我恍惚意识到,秦淮河灯火通明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秦淮河作文2

  我来到了秦淮河边,这儿的景色可真美啊,恍如让我身临其境。秦淮河水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的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我看见了一条小船像我们开来,河面漾起起一道道波纹。河上有一座桥,桥上有行人来来往往。河的两边长满了树,小鸟经常在树上唧唧喳喳的唱着歌。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落了,如同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落在桥上。

  河的两边长满了芦苇,搞得齐腰深,矮的还没到脚脖子。草的颜色也有许多种,有深绿色的,有淡绿色的,也有浅黄色的······草丛中夹杂着许多五彩缤纷的野花,蝴蝶经常在上面翩翩起舞。河的旁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有许多行人在上面悠闲的散步。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有许多鱼虾,他们在水里自由的游来游去。河的两边有两个亭子,像欲展高飞的鸟儿。亭子里有人在乘凉。啊!秋天的秦淮河真美呀!

秦淮河作文3

  元宵节前一日,我游了一回秦淮河,来得匆匆,却正是游的时候,那一边系着千古情怀的秦淮河,另一边是繁华竞逐的夫子庙;傍晚我选了靠河边的咸亨酒家,要了壶酒店自酿的太雕老酒,点了个天苜湖的大鱼做了个剁椒鱼头、要了个芦蒿炒豆干、还有一个金陵盐水鸭;随着夜色降临,河边那宫灯的亮起,恍惚我又回到了千年前的古都秦淮。

  我住在桃叶渡口,附近就是东晋王献之接桃叶姑娘过渡约会的地方,千年流传的风流佳话“桃叶复桃叶,渡口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今天渡口人潮如水,可惜桃叶不知何处去,红灯依旧亮秦淮了!

  文德桥在咸亨酒家的旁边,刚好把江南贡院和秦淮香居分开,也是一桥分月和才子佳人会聚的地方。再过去就是乌衣巷,王导和谢安居住的老宅了,这两个代表了东晋的政治和文化的大家族在这里居住了三百年,至少给中国留下了一篇书法佳作《兰亭序》和一个有着深厚文韵的东晋文化时代!

  品味着一水秦淮多少梦我借着酒意,趁着舒懒的上了画舫,一游金陵秦淮灯会;由于今日临近元宵节所以水中有画舫,正载歌载舞,虽然没有了往昔的风流文雅却多了今朝繁荣竞逐的气息。

  春在秦淮两岸,我也领略了古都秦淮的风情,神会心悟了一代文韵的精髓,可以在新的一年再次放飞自己的思想了!再见了古都秦淮!

  辛卯年正月十四游,正月十九红雨山人记。

秦淮河作文4

  一条河,从东庐、宝华而,走过六朝和明清,蜿蜒穿越金陵城,孕育了古老灿烂的明,一路欢歌,汇入滚滚长江。她就是传诵千年、闻名中外的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20xx年正月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我和家人有幸游览了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亲身感受了她的柔美和厚重。

  当日,恰逢一年一度的秦淮灯会。我倚靠着夫子庙德桥的栏杆,放眼望去,夜色下的秦淮河,灯火璀璨、水波摇曳,呈现着梦幻一般的迷人意境。各式花灯把秦淮河装扮得如同待嫁新娘般靓丽,悠悠河水静静流淌,满载客人的画舫穿梭其间,船后拖着长长的水纹,层层扩散开去,轻抚着两岸,发出哗哗的声音,似在慢慢地细说自己悠悠的岁月。两岸古色古香的“秦淮人家”,青砖小瓦,马头白墙,飞檐漏窗,雕梁画栋,游船所过,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在尽情地倾诉自己曾经的繁华。夫子庙大成殿对面黑瓦红墙的照壁稳稳矗立在秦淮河南岸,照壁上雕刻的两条龙栩栩如生,通体金光,脚踏祥云,同戏火珠,蜿蜒游动在秦淮河中。

  我们随着人流缓缓而行,穿过商铺鳞次栉比的石坝街,到了灯火中多姿多彩的桥。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考场——江南贡院便座落在桥边的河北岸。穿过秦淮河面的薄雾,我似乎看到了古代学子们赶考的场景,似乎看到了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等才子身披红袍,胸戴红花,正跨马游贡院街;仿佛看到唐代诗人杜牧,挥毫写下“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千古绝句;看到孔尚任吟唱着“梨花似雪柳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的.诗句。

  夜色下,灯火明暗,月色朦胧,清幽的河水在脚下流淌,游船抚过,就像一条伸向远方的美丽玉带,秦淮河如此的妩媚妖娆和引人入胜,河面上的桨声灯影瞬间化作永恒。

秦淮河作文5

  那天,上午十点多钟,我到达南京的时候,发觉这里已是雾雨苍茫,满城尽皆湿漉漉的了。

  韶华早早地就来到了高铁站接我。当我拖着行李箱从高铁站出来之后,韶华一眼便认出了我,她麻利地走上前来,引导我去乘坐地铁的地方,坐上了去南京站的地铁。

  从地铁站出来,韶华问我接下来的行程怎么安排,我告诉她说,先去把回程的车票买好,将行李寄存了,然后,你就陪我去秦淮河和夫子庙那边转转吧。我好想在那个叫做“桃叶渡”的地方去会一会王子敬;在秦淮河上去寻一寻杜牧与李商隐的旧踪,感受他们心底那深藏着的无奈和难言的抱怨;在秦淮烟雨中去触摸纳兰性德的心跳,去体会他那种烟波深处,无尽愁绪的绵绵长恨……

  韶华听我说完,不由扮了个鬼脸,打趣地对我说道,想不到明然哥还真是个多愁善感,情意缠绵,内心丰富的人呢。我不禁被她那俏皮的样子以及她身上隐隐弥散出来的无边风情给逗乐了……

  她放下手中的行李,命令我呆在原地别走开之后,便径直去了自动售票机那里买票,我喊她回来把钱拿过去,她说,到了南京,就得由她做主,哪能我说了算的。我只好由着她去了。

  认识韶华,源于她的那部叫做《猫无罪》的短篇小说。

  之前,我和韶华虽然在电话和网络中,就她的小说《猫无罪》的创作,进行过多次深入的文学交流,但是,却从来没有跟她见过面。这次,当她知道我从张家港回程,再次路过南京时,便恳切地对我说,前次我路过的南京时侯,她正在北京准备她的毕业论文答辩,没能前来陪我,这次,一定要让她尽一份地主之谊了。于是,我只好在南京的中转途中,一切听候她的安排了。

  不多时,韶华买好车票走了回来。她告诉我说,车次是当日晚上二十二点由南京开往南昌的火车,在时间上来说,应该是很充裕的了。

  为了在游览时能够逛得轻松些,我便将行李在车站做了寄存。随后,韶华叫来了一辆出租车,我们坐了上去,一路顶着朦胧的雾雨朝秦淮河上径直而去。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秦淮河边。下车之后,韶华将我领进了“秦淮人家”。

  在“秦淮人家”坐定,韶华问我要吃些什么,我很是随意地对她说道,就随便来几样地道的特色菜就行了,吃完了,我们好去逛逛啊。韶华说,那哪行,你好不容易来一次宁城,咋能就随便打发了呢。她很是认真地要了几个菜,还要我来一听啤酒,被我给婉言地拒绝了。

  从“秦淮人家”走出来时,外面正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韶华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把小伞来递给我说,明然哥,我给你准备了一把雨伞,你戴着吧。我接过雨伞,在韶华的陪伴下,开始了秦淮河上的游历。

  我们一路漫步在秦淮河边,走走停停,观光浏览。看着沿河两岸眉眼低垂的绿柳,那随风摆动的柳绦儿,秦淮河仿佛就是一位娇媚的少妇,坦陈在我们的眼前。那些青翠得都流出了水来的柳丝儿,恍如她披拂在肩上的发丝,是那么地葱翠诱人。烟雨中的秦淮河,真的是那么地轻柔与妩媚,婉约而不失风骚,轻灵而不失雅致。我们在不经意间,见偶有游船自雨雾中穿洞过桥而来,船上的人门,身披蓑衣,手中橹儿轻摇,嘴里俚语浅唱,穿透这眼前的无边烟雨,撕开那一道道仿佛珍珠织就的雨帘,直直地朝我们这边摇了过来,竟然一下子将我的思绪,仿佛带到了一千多年前。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名句。今天的我们,默然地站在这秦淮河边,细细地咀嚼着那诗意的味道,感受着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联想到当前国际上发生了那么多离奇古怪的事情,不由得让我的心事也跟着沉重起来。这眼前无边的风月啊,我的兴致似乎一下子黯淡了不少……

  明然哥,那前面不远的地方,不就是桃叶渡么?韶华的一声呼唤,将我从沉思中拽了出来。我们移动脚步,继续沿着河岸的栈道,一路议论着王子敬与桃叶、桃根姐妹俩的爱情故事,向着桃叶渡口奔了过去。

  “桃叶渡”原本还只能算是一个野渡。坐落在桃叶山下的秦淮河上。每当春天桃花漫山遍野地盛开时,山上山下和沿河两岸的桃花姹紫嫣红,十分好看。每当风起的时候,就会有接连不断的桃叶,桃花轻浮在河面上,被风吹得四处飘零,来往两岸撑船的艄公望着那水上浮泛的桃叶,桃花,笑言曰“桃叶渡江也,桃叶也渡江”。自此“桃叶渡”之名便在艄公和民间广为流传开来。

  到了东晋时期,让这秦淮河上的“桃叶渡”声名鹊起,名声大震的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王献之和他的爱妾桃叶,桃根姐妹俩。

  王子敬曾经写过这么一阕《桃叶歌》,史书上也称作《桃叶词》:其一、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其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其三、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其四、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从此,桃叶渡也就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野渡,优雅地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渡口之一。

  从这几阕《桃叶词》中,我们不难读出王子敬心中那风月无边的浪漫情怀与心底那流淌着的真挚情爱。

  来到了桃叶渡口,我和韶华选择了一处临河的雨棚坐了下来。

  看着石栏外的河岸石阶下,河水在不知疲倦地流着,流着……我和韶华俩人由王子敬的书法扯到了纳兰性德的诗词上。提起了纳兰性德,我眼前奔流不息的秦淮河,仿佛变成了一道千年的泪河,是那么地幽怨与凄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纳兰在人生的最为悲苦时期,内心最柔弱的时刻,对心爱的人儿最为真切的呼唤与怀念。

  尽管纳兰出身高贵,家道富有。但是,他人生的悲剧命运,似乎是与他的天生富贵一起是由上天注定的。性德虽然有着令全天下的男人都艳羡的财富与门第,但是上天只交给了他一副孱弱的病体,让他短短一生中的大好年华,托付给了病榻,这就导致了在他的词作中,总是充满了无聊与悲凉的况味。特别是纳兰在其妻子卢氏死后的一段时日里,曾经写下了大量的悼亡诗词,我们亦不难在他的那些诗词中读得出来。

  记得纳兰的一首《南乡子》是这样写的:“烟暖雨初收,落尽繁华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着分携泪暗流。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在词中,纳兰巧借石尤氏盼望顶头风阻止夫君远行的典故,王子敬在桃叶渡口每天迎送桃叶、桃根二妾的爱情故事,来隐讳地抒发出他内心对亡妻的深深怀念情愫。纵观纳兰仅仅三十一年的短暂一生,虽然他拥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绝世才华、潘安也较之逊色的出众容貌、独立特行的高洁品格,恍若活生生地站立在人们的眼前,但是,我们亦不难看到从他的身体内,自然地流淌出一种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悲凉气息,不得不让当代的人们喟叹,纳兰的一生是诗词的一生,是文学的一生,他的生命将会伴随着他的词作而永恒。

  当秦淮河上的无边烟雨,不经意打湿了我内心的时候,我仿佛看见韶华的眼角,也已然滚动着掉下了几滴灼人的泪水。

  也许是纳兰的故事感染了我,我的愁集容戚又感染了韶华,让她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似地坐在对面窘迫不已。见此情形,我故作轻松地和韶华打了句招呼后,便赶紧转过头去,假装出神地看着那排成了长龙的一溜大红灯笼,在一河两岸间的房檐下晃悠,生怕被她猜透了我深藏在内心中的那一腔难以言说的心事。

  雨,依旧在下。雾,依然在飘。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一腔心事已然停靠在了这风情万种的秦淮河上了,她将幻化成我心底里的一个长长久久的梦。至于梦里的境况,也只有我自己才最清楚。

  默然地立起身来离开了桃叶渡口,我不敢回过头去再看她一眼。一路无声地尾随着韶华的脚步,朝夫子庙那边而去。

  由于夫子庙和状元楼正值修葺,我们俩便一路穿过朱雀桥来到了乌衣巷前。

  乌衣巷,是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远处的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本为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乌衣军所在地。因为当时的军士都是身着黑色的衣服,故名为乌衣军,久而久之,人们便以“乌衣”为巷名了。

  到了东晋初期,由于朝中大臣王导住在了乌衣巷里,后来又有谢安等豪门大族也住了进来,这里变成了王族豪富的聚居地。特别是王、谢的子弟们,沿袭了喜着乌衣的习惯,从而使得“乌衣巷”名动天下。所以,到了中唐时期,诗人刘禹锡在游历“乌衣巷”时,感慨世事的沧桑,不自禁地发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深长咏叹。并因此而让乌衣巷成为了后来人的一个抒发思古幽情的好地方。

  倘佯在乌衣巷中,寻寻觅觅潜藏在岁月深处的历史痕迹,我仿佛看到了“六朝王都”的龙盘虎踞之象,巍然耸立在历史的风烟深处,令人仰慕与神往。流连在乌衣巷口,依稀看见了“六朝粉黛”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身上珠环翠绕,流金溢彩,粉面含春,眼含秋波,楚楚动人,摄人心魂。行走在金陵城头,我好想拨开这眼前的雾雨,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去找寻“六朝亡都”没落与衰败的根由,可惜我目光浅陋,学识不够,便难以在其中找到搜寻的入口,而不得不放弃后走了出来。

  待我们从秦淮河上,乌衣巷中游历完出来,天色已快要暗下来了。我不无歉意地对韶华道,韶华妹,你也该家回去了,今天耽误了你一天的宝贵时间,我真是罪过了。韶华道,难得明然哥来一次宁城,陪你走走看看是应该的,你跟我还客气什么呢?

  于是,我们俩一边聊着闲话,一边招来了一辆的士,径直地往南京火车站疾驰而去。

  送走了韶华之后,目送着韶华上了回家的公共汽车,远远地看见她没入了滚滚的车流,我感激的心情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回想着这一天的游历,不禁让我有感于韶华的真挚情谊,直觉无以为报此厚意,遂拿起手机,打开记事本,用片言短语,将心中的感慨记录了下来,以飨韶华:其一、秦淮河上桃叶渡,韶华文君作伴来。烟雨苍茫世空远,寒月孤星闯梦怀。其二、秦淮河边伤心地,乌衣巷口世纪风。何谈百年身来晚,恰然秦淮烟雨中。其三、金陵一日称心裁,雨中韶华共徘徊。秦淮烟雨漫步赏,乌衣巷口快意哀。玄武湖边言文事,香君故里叹命衰。桃叶渡畔子敬笑,不日明然定重来。

  寥寥数语,难以言说我心中此刻的所思所想,惟愿韶华在文学的秦淮河上独领风骚。这是我真诚的祝愿!

  有道是:无边烟雨闯秦淮,帘锁雾笼知谁来?历朝王气皆散尽,六朝粉黛尽余哀。乌衣沧桑梦幻在,虎踞龙盘时荣衰。莫道从前春色好,烽烟常伴龙泉埋。这就是我在无边的烟雨中,在如梦似幻的秦淮河上,游历一日之后而得来的粗浅感慨。

秦淮河作文6

  近期大队部组织了以保护母亲河,让绿住我家的活动,要求每人拍摄一组有关秦淮河好与差两方面情况的图片,今天,带着这个任务,我们和邻居两家一起来到了位于河定桥附近的外秦淮河畔。

  放眼望去,河的南岸是高楼大厦,河堤干净整洁,北岸却杂草丛生。河里的水非常浑浊,而且还有一些货船和做小生意破船泊在岸边,更可恶的是河里竟然有捕鱼的网,虽然我对这种可耻行为感到生气,但我还是很好奇,竟然有人住在船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把船装饰得有模有样,更令我吃惊的是他们还有一间专门的厨房,并且还在上面上贴上了瓷砖。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外秦淮河,我们又来到了河的另一头,漫步在杨柳依依的河岸边,心情特别的好,过了一会,大家都累了,决定返回休息,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前方的河面上飘着一个东西,走近一看,呀,原来是一只乌龟。爸爸赶紧捡起一根枯的柳枝把它赶到岸边,捞了起来,我欣喜若狂,赶忙找来一个盒子把乌龟放了进去。

  但是大人们看过后有的说这是乌龟,有的却说,这是甲鱼,正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突然我想起书上介绍过:乌龟的壳硬,而甲鱼的壳软。我立马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但我妈却说,有的甲鱼的壳也应该是硬的吧。我带着迷惑和兴奋回到了家,打开电脑一查,果然我的猜测没有错,它是一只乌龟,为更好的了解它,我顺便查了一下乌龟的特点和习性,这样,我可以更好地喂养它们。

  这次秦淮河之旅,真让人又开心又遗憾,开心的是收获了两只乌龟,遗憾的是秦淮河还是有些脏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母亲河作出贡献。

秦淮河作文7

  南京,十朝古都!秦淮,名扬古今!幻想中那里的男子浪漫风趣、文采极佳,女子才貌双全,美丽动人。

  淮河一直在流淌,一直在歌唱。低吟浅唱间,一个时代过去了,河水一直奔流,流不尽的是人们对秦淮的热爱,对风雨秦淮人的怜惜。

  我对秦淮河的认识,是因为有文章题目叫“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不记得读没读过这篇文章。只是当人们提起桨声、灯影,我就会联想到秦淮河。有桨声、有灯影,有河,有人家,这该是怎样的景象?向往着,憧憬着,对那些经历秦淮风云的人很佩服,也有羡慕。好想去看看,对它的期盼如梦想一样,总想有一天去实现。

  没想到今年还真的梦想成真了。

  正月初七,南京一整天都在下雨。上午细雨霏霏,下午淋漓酣畅。在雨中,我们游了鸡鸣寺、江宁织造、明故宫遗址,途径总统府时,已是黄昏十分,往大门里望了一眼,游人稀少,灯光暗淡,门里的一切掩映在风雨中。

  为了去夫子庙,我们提前订好了附近的都市客栈,放下简单行囊。我与儿子各撑一把伞,向夫子庙走去。真的好近,过一个红绿灯,步行十几米,拐角,即可看到“南京夫子庙”几个大字镶嵌在一个高高的牌坊上,童男童女张开双臂站在灯笼上,欢迎八方来客。

  放眼望去,两旁店门打开,灯火辉煌,树上垂下的灯棒如繁星落下,小店门前均挂着灯笼,构成了这条小街的红红火火。地上水花里灯的倒影五光十色,人们像步入五彩池中,如梦似幻。

  继续前行,即可看到“老街”牌坊,牌坊左面搭起一个台子。音乐响起,歌手们在大声歌唱或说着广告语。前行几步就到了一条河,这应该是传说中的、令南京人引以为骄傲、让外乡人做梦都想一睹芳容的秦淮河吧。

  果然是也。对岸双龙戏珠,活灵活现,它们似乎要从岸边一跃而起,空中炫舞。左右两边桥上挂满了灯笼,形状精美,火红喜庆。

  虽然自头到脚雨串飞泻,积水湿透了鞋子,却丝毫影响不了人们来此游玩赏灯的兴致。三三两两穿梭在灯光下,逛商店看商品,坐游船赏花灯,品味十里秦淮,桨声灯影。

  儿子说:“那么大的雨,竟然还有人来此游玩,真是疯了!”

  我说:“我们俩也疯游一次吧!”

  伫立岸边,放眼四周——

  一盏盏灯笼或明或暗,透着火红的光。桥上、小街两旁挂满了不同形状的灯笼。这几天,恰逢“第28届中国秦淮灯会”。因此,灯笼的数量及种类比平时多,圆圆的灯笼、方形的灯柱,长长的灯龙,加上店里的灯光构成秦淮河灯的世界、红的海洋。这些光,这些喜庆映在脸上:孩子们欢叫着、姑娘们满面飞霞、小伙诗意盎然,中年人则把沧桑经历和着雨水放在灯影里打磨,把脚下的路走稳。

  这里的河与别的河没什么不同,这里的房并不高,这里的街道也不宽敞,甚至有点拥挤,更不必繁华。然,这条河流经南京,而南京又是十朝古都之城,就决定了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它不仅滋养着南京人的生活,更承载着六朝烟云、沧桑历史和丰富文化。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商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之地。河中的水、小船、河上的桥,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像是在讲述光影中的南京故事,秦淮残茶,琴棋佳话,带有几许哀婉、几重情愁。

  等你心爱的人、心爱的地方有一天真的出现你面前时,你却无语了。此刻我就是这心情。

  站在秦淮岸边,撑起一把伞,虽挡住了天上落的雨,却挡不住我的心雨。我的心很乱,小鹿乱撞似的,羞涩,不敢抬头,但又怎能不抬头?看秦淮灯火,看河中游船,听桨声,听音乐声。一不小心,与哪个朝代的才子佳人撞了满怀。我慌忙躲开,怕当电灯泡,耽误人家的约会,误了美好光阴。幻想着自己也是一名才子,携手如花似玉的姑娘,或者自己就是那姑娘,偶遇一浪漫才子,一起畅游秦淮,赋诗对词,赏灯猜谜……

  眼前的一切令我眼花缭乱,千百年的故事在我脑海里翻转,我不知道先抚触哪一块砖、哪一片瓦、哪一泓河水、哪一台楼阁,先听哪一个人诉说?

  这样的繁华都市,这样的彻底灯火,这样的灯影桨声,这样的秦淮烟雨,这样的美景如画,这样的风流才子遇见这样琴棋书画、貌美如花的女子,怎能少了儿女情长、爱情佳话!

  君未见,南朝之时,名门望族云集秦淮,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笛声,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

  六朝时,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东晋时曾有在此居住的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

  明末清初,热闹非凡的十里秦畔,一水相隔河两重天,一边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考取功名的人不胜枚举,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妓聚集之地。盈盈楚楚间,秦淮河岸灵秀聪颖痴情的马湘兰,风骨俊俏的柳如是,忧国忧民的李香君,侠骨芳心的顾横波,倾国倾城的陈圆圆,温柔贤淑的董小宛,坚强刚直的寇白门,秀丽聪敏卞玉京,个个相貌出众,身材窈窕,琴棋书画、诗词歌舞样样精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关心天下大事。李香君与侯方域、卞玉京与方以智、董小宛与冒辟疆的风流韵事被时人传为美谈。

  在那动荡年代,在那男性专的时代,这些身怀绝技、自命不凡的女子遇见不同的人,遭遇不同的事,人生经历不同,命运却多是波折坎坷。柔弱的身子,敏感的神经,现实与梦想的反差,往往令这些人身心俱疲,难以对付达官贵人的伤害,难以应付婆家家族的阻挠,有的被排挤、驱除家门,抑郁而终;有的痴情于人,终日寡欢,最后积郁成疾,香消玉殒。

  如果能重新来过,秦淮八艳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或许会当一名普通人吧,哪怕就在秦淮河开个小店,买点小饰品之类的,亦或者当个白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漫步在秦淮河岸,我再也找寻不见才子佳人品酒斗诗的场面,再也看不到痴情人月色朦胧泪眼望穿、弦断有谁听的情景。是啊,四季轮回,浪花淘尽,才子何方,佳人是否还在河岸等候?

  面对秦淮烟雨,叩问烟雨秦淮,你是否记得千百重的故事中,哪个更扣人心弦,谁有痴心一片?留给今人的还是那灯光、那桨声吗?可这些人、这些事怎么又都不见了呢?只听得墙角砖缝处的那一哀婉叹息,桨声里的那份无奈。

  张开双臂,拥抱秦淮,让这里的风,这里的雨,这里的灯,这里的河入我心脾。它们都像有生命的,跳动着秦淮脉搏,撞击着南京胸膛,用热血和激情在向世人讲述着一代又一代南京故事、秦淮烟云。

  秦淮河是一条厚重的河,一条历经沧桑的河,一条懂风情、知伦理的河。他真的像一中年男子,有文化、有修为、有才情、儒雅大度、浪漫风趣。这条河什么都明白,什么都能看透,什么都能包容。尽管时光流逝,时代变迁,人间沧桑,这条河依然流淌,承载着秦淮人家的梦,带着南京人的激情,一直奔流,奔流!

  时代早已变迁,灯火早已改换,这里的人们在回忆精彩故事的同时,更注重现在的发展。现在的秦淮河岸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商品丰富,更有四方游客来此畅游,在品味一杯清茶的功夫,时光的桨又滑走好远,好远……

秦淮河作文(汇总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