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

时间: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3篇(关于语言创新的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3篇(关于语言创新的作文),供大家阅读。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3篇(关于语言创新的作文)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1

  作文语言创新技法

  1、新瓶装旧酒。此法就是对旧的材料进行组装、修饰,作文就在有限的材料中出新出采,显出无限的意蕴。

  示例:古代女子的生命是貂禅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是杨玉环抛上树的白绸,是西子坠湖的涟漪,是绿珠溅落的鲜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窦娥赴刑场的怒火……

  简析:文中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同学们都熟悉,巧妙的语言表达,充满诗请的议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其语言驾驭的能力。

  2、褒词贬用。示例: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今天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办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

  简析:一个霸气十足的国际警察形象跃然纸上。

  3、巧借俗语。示例: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马上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

  简析:日常用语在分析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上,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用语巧妙,叫人拍案叫绝。

  4、旧词新用。示例: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一种是和平演变式。

  简析:旧词新用,格调清新,意蕴深厚。

  5、古诗词连用整句。在文中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示例: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十”;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排比式整句。它主要通过修辞的方式来连缀展示。一是内容上排比,增强了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递进,增强了说服力,喧染了气氛,提高了气势。示例: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又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睛。不同的国度给了我们不同眼睛。或许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活泼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昆仑的清风正在你眼前幻成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阳光,灌溉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并在上面牢牢地打上了民族的标签。

  7、比喻式整句。它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涵的语段。

  示例: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8、假设式整句。就是利用假设的句式,利用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相对整齐的句子。主要通过“退一步,进一步”的方式来完成假设命题的,通过推理、论证,达到自己的目的。

  示例:试想,若爱迪生在失败了几次后便轻言放弃,电灯的发明不知将被向后推延多长时间,人类文明又怎能得到如此飞速发展?在工作学习上如此,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难道不也是如此吗?蒲松龄七次赶考均榜上无名,而他并没有给自己唯一的答案,他选择了人生的另一答案,放下功名,铺开笔墨,这样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

  作文语言创新例说

  文章的语言新颖生动,才能吸引读者,提高感染力。怎样才能使言新鲜活泼呢?



  一、积累并运用新词。使用富有新时代特色的词,不仅使言显得鲜活有趣,还耐人寻味。像这样的新词很多,如:酷、发、靓、走俏、疲软、特区、开放、新潮、克隆、减负、提速、大腕、大款、炒股、招标、合资、承包、扫黄、打假、黑马、下岗、非典、含金量、百分点、负增长、沙尘暴、透明度、数字化、电子化、多媒体、擦边球、麦克风、时间差、短平快、一国两制、世贸组织、绿色食品、环保意识、法律消费、素质教育、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跨国公司、信息时代、双向选择、负面影响、假冒伪劣、希望工程、豆腐渣工程等。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

  1、"老王家的孩子总是穿得古里古怪的,头发还染成黄色的……""你不知道,人家那是新新人类。"句中的"新新人类"这一新词更能把青少年那种追求奇装异服的特点表现出来,比用其它词更形象,给人印象更深。



  2、"'乖乖虎'是我中学时代的偶像,他在《还珠格格》里把五阿哥演得风流潇洒,真是帅呆了。"句中"帅呆了"比用"漂亮"更能表现出演员演技的高超,而且使语言更新颖。



  3、"开什么国际玩笑?你把我当傻子啊?"句中"开国际玩笑"这一新词,运用夸张手法,更能表现出玩笑非同小可。



  4、"中国队和瑞典队的那长比赛中,刘国梁打得棒极了,简直盖帽了。"句中"盖帽了"比用"好极了"更能新颖的表现出刘国梁球艺的高超。



  二、积累并运用俗语。俗语来自民众,来自生活,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往往会达到新颖的效果。如: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那块云彩有雨、成不了气候、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东方不亮西方亮、光打雷不下雨、晴天一声霹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太岁头上动土、太阳从西边出来、天打五雷轰、水涨船高、陈谷子烂芝麻、葫芦里买不出什么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初生牛犊不怕虎、好马不吃回头草、鸡多不下蛋、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老猫不在家耗子上房笆、兔子尾巴长不了、天下乌鸦一般黑、插杠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穿小鞋、大门不出二门不进、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东扯葫芦西扯瓢、翻老皇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解铃还须系铃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红蓝铅笔两头削、开绿灯、豆腐嘴刀子心、连锅端、乱弹琴、扣帽子、没见水就脱靴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拧成一股绳、破罐子破摔、前有车后有辙、一锤子买卖、一竿子插到底、照葫芦画瓢、吃香的喝辣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家丑不可外扬、朝里有人好做官、各人自扫门前雪、过五关斩六将、明保曹操暗保刘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曹操曹操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逼上梁山、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戴高帽子、吃饱了撑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翻脸不认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八九不离

  十、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

  1、"'妹妹!'姐姐沉痛的说,'吃一堑长一智。接受我的教训吧,把姑娘作为前车之鉴吧!……'"句中"吃一堑长一智"比用"接受教训"显得更生动形象新颖。



  2、"赵编辑给他打气:'不过,好在现在出版社很多,东方不亮西方亮,你们不妨拿到别的地方试试......"句中"东方不亮西方亮"比用"这个地方不行别的地方就会行"显然更生动形象新鲜。

  3、"……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它的机会!"句中"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一俗运用具体的时间更形象的写出了"迟早逃脱不了被捕的命运"这一意思。



  4、"俗话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他做得对集体生产和社员生活有好处,我拍起巴掌欢迎!"句中"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采用比喻形式更新颖地表现出"以实际效果来判断好坏"的意思。

5"好在观音姐身正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店之主,她注意着#⒕渲校⑸碚慌掠白有保⒈扔茫⒆约浩沸卸苏慌卤鹑怂迪谢埃⒏蜗蠡钇谩?BR>

  三、积累并运用歇后语。运用歇后语能使文章的言诙谐幽默,寓意深刻,从而取得新颖的目的。

如:六月的梨疙瘩--有点酸、三十晚上盼月亮--没个指望、秃子打伞--无法无天、盘山公路--净绕弯子、草上露水瓦上霜--不长久、大水冲走的鹅卵石--没了棱角、溪水遇到拦路石--绕道而行、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弄得措手不及、包公的上方宝剑--先斩后奏、曹操用人--唯才是举、黑李逵碰见莽张飞--非崩不可、花果山上的孙猴子--称王称霸、黄忠射箭--百发百中、姜太公钓鱼--原者上钩、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瓦匠干活--拖泥带水、出来进去走窗户--没门儿、脚登黄山眼看峨嵋--这山望着那山高…… 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

  1、"他苦笑了一下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堕落已久,一时半时是不容易改掉他的坏毛病的。'"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歇后语点明"要想改掉毛病需长时间努力"的道理。



  2、"年轻轻的,成了这个样子!哎,真是'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句中用"拔了萝卜栽上葱--茬比一茬辣"这一歇后,更新颖的写出了"一个比一个厉害"这一意思,更能耐人寻味。



  3、"一想到未来,她总有那种吃甘蔗上云梯的感觉--步步高,节节甜,幸运之神是不会遗弃她的。"句中用"吃甘蔗上云梯--步步高,节节甜"这一歇后,比用"越来越甜美"更生动形象。

4"供销社和私商天生就是两码事,你怎么好说'黄瓜熬冬瓜-一一色货'呢?"句中"黄瓜熬冬瓜--一色货"这一歇后比用"一个样"显然更形象新颖。



  四、巧妙引用名言佳句。写作时,如果在恰当的境中巧妙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警句,就会创造语言的亮点,是文章显得新奇生动。

(一)、直接引用。

如:

  1、"正因为'扩招'才让'旧时王榭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我要为'扩招'政策叫好。"引用诗句使文章更具文学色彩。



  2、"如今只要看到那相片上轻灵的舞姿,我仍然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同时我还会吟起冰心的诗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引用诗句不仅使文章更新颖,而且使立意更深刻。



  3、"生活中有许多始料不及的事情,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要不怎么会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几安在'的慨叹。但是,如果能够承受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就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李白的诗入手,更能引人入胜。



  4、"自那以后,'该出手时就出手',好汉们对班上的公共财物大打出手,风风火火闯了个够。"直接引用《水浒传》主题歌的歌词中的句子,能使言显得更生动新奇,妙趣横生。



(二)、活用。

如:

  1、"'前不见烤鸭,后不见猪肘,望肚子之空空,独怆然而涕下',唉!都是零食惹的祸!"活用陈子昂的诗的形式,使文句显得更幽默诙谐。



  2、"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骂最多的人是我,'五一'没自由的是我,房价关禁闭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这段仿用歌词改编的道白新颖生动的讽刺了某些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生失去自由的现象,读后令人掩卷深思。



  3、"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多多。我非'懒虫','书虫'是也。"这段话采用小令的形式,生动鲜活的反映了中学生勤奋好学的情趣。



  4、"今天考,明天考,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必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文中仿照古文中名句的句式,用调侃的笔调鲜活的表现了中学生对考试过多的愤激之情。当然使文章生动新颖的方法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慢慢积累。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2

  中学生作文基本方法

  在语文学习上,最让学生头疼的莫过于写作文了,许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罗罗唆唆写一大堆废话,或者是文不对题,南辕北辙。虽然现在指导写作的文章有不少,但是他们看了也是不得要领。归根到底,就是这些文章谈的都是一鳞半爪,学生今天读一篇应该这样写作文的文章,明天又读一篇应该那样写作文的文章,很难融会贯通。如果掌握了中学生作文的基本方法,就能对作文的结构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写作文应该从哪里下手,怎样去写,目的也就能达到了。

  那么作文应该怎样写呢?

  第一步,确立中心思想。

  什么是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也是作者在写作时对写作对象所持有的感情:是爱还是恨,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

  任何人都是有感情的,有了感情就想抒发出来,而写作完全就是为了抒发感情,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就写起文章来,都是受到了刺激或者有了某种感受某种想法才开始动笔的。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就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高度热爱和赞扬之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文中的一切都要为它服务。文章如果少了它,就等于人没有灵魂,就等于一串珠子断了线,作者写这篇文章就等于白写,这就是中心思想的重要之处,因此,文章不能没有中心思想,当然,除了某些应用文之外。所以,中心思想的确立是最重要的,应该放在写作的第一步。只有确立了中心思想后,才能进行下面的工作。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确立中心思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方面,作家倒是比较自由,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有某种感情就可以写,没有就可以不写,所以他们在动手写作时,素材早已积累很多了,感情也已酝酿很久了。而我们都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困难相对就大多了。因为我们拿到题目后,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感情要现培养,材料要现抓,短时间内要完成这些工作谈何容易?而如果没有充足的素材有力的素材,哪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没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那些本来就持有与题目要求相反态度的学生,要想写好,就更困难了,因为他们尽要说违心话,要现造假素材。可见,平时多积累各方面的素材是多么重要。

  对于命题作文,还有一个很困难的事,就是有些学生对中心思想不能把握准,还有的干脆就不知道去确立中心思想,这个困难如何解决呢?关键是要好好分析题目。

  对于给定的题目,可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已经指定了明确的中心思想;一类没有指定,必须自己确立。

  对于第一类,正确地把握住所给定的中心思想是关键。在这类题目中,修饰词往往很重要,不能忽视。例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这个题目,重点应该放在“有趣”上,“有趣”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这次活动有什么趣,作者必须重点写。除了修饰词之外,中心词在有些题目中,也得非弄清楚不可。例如,《我爱小花猫》和《可爱的小花猫》这两个题目,虽然都有一个“爱”字,两个题目乍一看差不多,但是中心思想不一样。第一个题目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我”,中心思想应该是“我爱”,重点应该写我是怎样爱小花猫的,例如怎样逗它玩,怎样给它洗澡,怎样给它治病,小花猫的可爱之处应该略写。而第二个

  题目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小花猫,中心思想应该是小花猫的可爱,重点应该写小花猫是怎样的可爱,例如长相漂亮,动作好玩,忠于职守。

  对于第二类题目,先确立中心思想是关键。这类题目往往只给出写作对象,没给出明确的中心思想,所以,拿到这类题目后,首先应该确立中心思想。例如,《记一堂语文课》就属于这类题目。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一堂语文课,写作对象给我们了,可是没有给定中心思想,这就要自己确立。你对这堂语文课是喜欢的,还是厌恶的;它是有趣的,还是有教育意义的,使你受益非浅,还是很糟糕的,这就要靠自己先确立,然后才能动笔。但是,有些同学一看到题目,丝毫都不假思索,根本就不知道确立中心思想,立即写起来。从老师一进教室写起,一直写到下课,其间写到老师讲课是多么吃力,多么详细;学生听课和做练习是多么认真,多么刻苦。当中还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能做到前后呼应,点面结合,详略搭配,乍一看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而其实呢,它只能算是流水帐,因为它没有中心思想。要知道,这堂课,既然值得你记,多长时间一直念念不忘,肯定有它的特殊之处,要么很幽默风趣,要么很有教育意义,使你受到很大教育,要么很糟糕等等,写作时,应该围绕其中一方面来写才行。但是,上面同学所写的那篇作文,让人看起来却仅仅是千堂课万堂课中极普通的一堂课,根本不值得一提。然而,如果把这样的文章放在小学作文里去,就能算是好文章了,因为小学作文不要求有中心思想,只要会简单的描写和叙述就可以了。

  第二步,选材。

  确定了中心思想之后,就要想方设法选择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不是无中生有,这就是选材。选材其实也是酝酿思想感情很好的方法,因为通过选材,你的某种感情可以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甚至由那一方(例如反对方)转到这一方(例如支持方)。

  要选择哪些材料呢?这当然要根据中心思想来决定。不管是写景的、状物的,还是说理的、叙事的,只要对中心思想有支持作用就能选,没有这个作用就不能选。例如说,写一篇《我的学校》,应该选哪些材料呢?写学校,无非是从环境、人物及发生过的有影响有意义的事件等几方面来着手。然而,环境、人物及事件等都有好有坏,究竟是选好的,还是选坏的?这就要看你对学校的态度了。如果你喜欢这学校,那么你必须净拣好的,让你自豪的来写。如写校园是多么整洁美丽、教学设备是多么先进、老师是多么和蔼、同学们是多么团结、某年曾发生过一件什么样的好事。如果你厌恶这学校,那么你就尽力施展你败坏的本领好了,可以写校舍破败不堪、厕所里蝇蛆成团、老师蛮横无理,同学们勾心斗角、某年曾出过一件什么样的丑闻等,写这么多还不能让你解恨吗?再拿鲁迅的小说《故乡》来作个例子。《故乡》写于20年代初,中心思想(也就是写作目的)是抨击当时的黑暗统治,所以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通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故乡二十年来由可爱到可憎的巨大变化,让人一看,自然而然就对当时的黑暗统治痛恨入骨,唤醒人民去摆脱黑暗,“适彼乐土”。在描写二十年前的故乡时,作者选择了自己富裕的家境、月下西瓜地的美景、难忘趣事、活波可爱的少年闰土、漂亮的青年杨二嫂等材料;在描写二十年后的故乡时,则选择了自己破落的家境、枯草破屋、可怜愚昧的青年闰土、丑陋贪婪的中年杨二嫂等材料。

  这两个例子说明,选材一定要根据中心思想来选,中心思想一旦确定,就要选择各方面的材料来为它服务,而且应尽量从多方面来选择。但是,这不等于说材料选得越多就越好。这就牵扯到了选材要遵守的另一个原则:同一方面的材料应精练,应有代表性,忌重复。

  有时候,关于某方面的材料可能有很多,是不是都选呢?例如,在写《我的学校》时,在人物方面,有很多优秀老师,是不是每个都写?没有必要,一是因为文章的篇幅有限;二是因为选多了就等于叠床架屋,实在没意义。所以,只要把其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最能突出写作对象特色的选出来就可以了。例如,要写《我的学校》这篇作文,学校里有三个池塘,都很美丽,是不是要把这三个池塘一个个都描写一遍呢?这就显得太罗嗦了,让读者感到厌烦,因为这毕竟不是画地图,也不是写说明文。所以,只要拣其中最美丽的一个或最有我的学校特色的,其它学校都没有的一个描写一番就足够了,或者把三个池塘的优点都集中在一个上写也可以。再例如,要表现某人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虽然他一生中做过很多好事,但是只要选择几个典型的即可。《故乡》在人物方面的刻画上,在正面描写上也只选择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做代表。

  第三步,编排顺序。

  珠子往线上穿,要一个一个地来,同样,材料运用到文章中去,也要分个长幼尊卑。但是,刚选择好的材料,通常是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是不能直接搬到文章中去的,必须对它们进行整理,即给它们分类、编排顺序等,其中编排顺序最重要。

  一篇文章,如果顺序安排得适当,就不显得凌乱,最起码让人容易看懂。如果顺序不当,那简直就成一团糟了,让人摸不着头脑。什么样的顺序才算适当呢?记叙文一般以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为顺序,如《雨中登泰山》就是以空间的连续变化为顺序的。说明文一般以物体的自然构造为顺序,比如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论说文一般是按照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

  写作文除了要讲究顺序之外,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就是“过渡”。当从一类材料写到另一类材料时,为了使读者不感到突然,能弄明白两类材料之间的联系,中间通常要用“过渡”把它们衔接起来,这就好比电焊。过渡自然的文章,可以让人读起来一气到底,觉不出有丝毫的断点和接痕,就象摸一根滑溜溜的无缝钢管一样舒服;而过渡不好的文章,感觉上就象摸一根竹竿,疙疙瘩瘩的,让人难受,有时甚至不能让人理解。例如,在《雨中登泰山》里,当作者写到抵达“岱宗坊”时,接着写到“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这句话就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它把“虬在湾”和“岱宗坊”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作者的游览路线,即使从来没到过泰山的人,也能从只看出泰山的风景结构。如果把这句话去掉,味道就变了,给人的感觉就象作者会“云里翻”,一个跟头从岱宗坊翻到虬在湾,究竟岱宗坊和虬在湾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读者就弄不清楚了。

  上面说的是关于写作的几个基本步骤,如果我们能严格地按照这几步来练习,定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向名篇佳作学习,是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又一个好方法。在课堂上,每当遇到好文章,有特点的文章,都应该来分析、评论,先看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看大师是怎样选材、用材的,是怎样造句的,是怎样过渡的,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并体会文中每一句、每一字的奥妙,这样做,不仅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帮助,而且还能提高我们分析文章的能力,增加我们的学习兴趣,不能不说是一石仨鸟的好办法。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3

  中学生创新作文的十种方法

  作文,不一定有创新的成分,而创新作文,必定有创新的因素。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理应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题材,然而,我们的许多中学生依然对写作文毫无信心。究其原因,除了缺乏丰厚的生活积淀和扎实的语言功底外,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创新思维。其实一个中学生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进而形成创新思维的品质,那他一定能思人所未思,学人所未学,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他的思维一定能“左右逢源,豁然开朗”,本来感觉还头疼的写作问题,也一定能够“迎刃而解”。因此,可以说创新思维是创新作文的核心因素。那么,中学生如何进行创新思维,以实现创新作文的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从十个方面对此作一粗浅的探索。

  一、发现问题求创新

  创新作文,要靠思维的敏锐性,发现问解,解决问解,是进入创新大门的必由之路。

  大千世界有无数的问号,创新作文应以问号为先导,从研究发现的问题入手,捕捉具有创新意义的素材。

  一场并不大的风,竟刮倒了一棵大树。许多人从它身旁匆匆而过,并不以为怪。同学小张却觉得奇怪:这么大的一棵树,怎么那么弱不禁风。一个特大的问号,驱使她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树杆是空心的,里面还有一团白蚁……这一惊奇的发现,又使她想到了反腐败问题,想到了列宁所说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告诫,想到了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反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亡党亡国”的论述。“空心树现象”与“反腐败”问题就有了相通之处,借“空心树”现象为论题切入,生动形象地谈反腐败问题,自然会使文章入木三分且别具一格。

  二、筛选题材求创新

  巧妇难作无米之炊,创新作文需要有创新题材。对一个老生常谈的论题,要写得有新意,就必须注意创新材料的选择。同样写“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题可以选择的材料很多,而同学小王的三个例子:高射炮可以把飞机打下来,打蚊子就远不如用蝇拍;拳头可以致人于死命,而打跳蚤则只能是自己吃亏;人干渴于沙漠之中一口水能够救命,而所携带的千斤黄金则只能成了累赘。可谓生动通俗、新鲜活泼,寓理于趣味之中。为进一阐明中心论点,作者还恰到好处地引用了一则骆驼和小羊的寓言:高高的树枝上长着肥嫩的树叶,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而小羊怎么也吃不到;而小羊发现墙头那边长满了鲜美的水草,它从墙洞钻过去美美地吃了起来,而庞大的骆驼则不能。这里“三个实例和一则寓言”把道理论述得清楚明白,而且没有一点空泛说教的味道。

  再比如写环保题材,如果再写污染的危害或者环保行动的重要性,那就缺乏创意,但如果写一些行之有效的环保行动故事,显然就有了创意。

  三、联想想象求创新

  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的两张翅膀,从生活中发现有创新意义的素材,必须借助于丰富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比如一学生的短文《趣说为人》:人的两只眼睛,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耳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的鼻孔共有两孔,所以不能随着别人,一个鼻孔出气;人只有一舌,所以不能说两面话;人虽只有一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这里文章的创意在于把人生所需的主要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心脏与人品、人格的颂扬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因果关系,宣传要做一个高尚人的思想,读来让人饶有兴趣,过目不忘。

  再如一同学写《溪石》,他从下游河床的石子比上游河床的石子光滑中悟出道理,并联想到成功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并把他们的光芒聚焦为一个亮点,那就是“不停地磨练”,显然,这一联想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四、迁移转化求创新

  迁移转化就是由此及彼,由A至B,“及”是迁移,“生”是创新。例如,在生活中曲线举目皆是,它蕴含着形态美,哲理美。一同学创作了《曲线美的启示》,作者由“曲线”落笔,依次生出赞美自然的曲线美——赞美社会的曲线美——赞美人生的曲线美……从一条平常的线段,生出了一篇佳作。我们看它关于人生曲线美的赞美:人生道路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它上面,既留有得意者的欢欣,也淌过失败者的泪水;既有顺利者的喜悦,又有受挫者的苦恼,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的幸运者,也许有,但却少得可怜,而且,正由于人生像曲线,生命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当一个人走完了自己的坎坷旅程而蓦然回首时,他定会为自己留下的曲折而执着的印迹而欣慰,对于大千世界报以满意的一瞥……人生的曲线,鼓人信心,给人希望,激人奋进,展示了人类奋斗的力量的美。显然这里迁移转化的功夫很到位。

  再如一同学写《冷背热背鸿门宴》,他把冷热感受迁移到背书方法上,把《鸿门宴》上的冷菜热菜迁移到文章的表述上,使抽象的背书方法变得形象可感。

  五、构建假设求创新

  创作时,从假设入手,敢于打破现实的“不可能”,往“假如可能”的方面想,这样,往往会有创新之笔。如散文大家朱自清在《绿》中的精彩假设:“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托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这里作者大胆而又恰到好处的假设,写得颇有创意,写出了潭水绿的可爱,其形——像柔软的绸缎,其彩——像明亮的眼珠,同时,在赞美“绿”时,也表达了与世人同享自然之美的强烈愿望。

  又如一同学的一篇文章《假如有一个能吸二氧化碳的肺》,作者有感于空气质量太差而又无法改变的现状,忽发奇想,要制造出适应于二氧化碳的肺。显然,她的奇思妙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依据的,基因密码技术、克隆技术都成了她构建假设的基础。

  六、多元发散求创新

  发散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我们应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坐着、站着、蹲着、站在凳上看,角度不一样,看到的样子就不一样,诚如苏东坡在《题西林壁》里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例如对同一则材料: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当时有人驾着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由于火车没有装上弹簧,把路基给震坏了。然而史蒂芬并没有因为比赛失败而灰心,他不断改进火车,坚信火车有马车无法媲美的前途。一百多年过去了,马车自然还是原来的速度,而火车却飞速前进。这里,我们可以从“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角度立意,还可以从“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角度立意。

  又如一同学以发散思维读书,以发散思维写作,读《五人墓碑记》赞颂颜佩韦等五义士;读《为了忘却的纪念》,赞美白莽等五位烈士;看《狼牙山五壮士》赞葛振林等五位壮士。发散思维所及的不同时期的献身者,均能体现为正义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所写15位义士虽属不同时代,但其组合都是5,虽然大家都知晓,但没有人把他们组合在一篇文章中,因此他的这篇文章也就有了创意。

  七、扩充延续求创新

  扩充延续就是通过新奇的情节,出人意料的衔接,创造出新奇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结果,给既定的环境生出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延续。有一个经典的传说,说唐伯虎对门有一家富翁,一日,富翁为其母亲过生日,请唐伯虎来绘画题诗,为其母祝寿。于是,唐伯虎先画了一幅《蟠桃献寿》,然后拿起笔在画上题诗,诗的第一句是“这个老妇不是人”即使满座皆惊,可他接着一句“好像南海观世音”,便让人们转怒为喜,接着第三句“生个儿子是个贼”,富翁面如土色,正要发作,唐伯虎却又轻轻一句“偷得蟠桃献星魁”,大家即又改颜赞许。这里唐伯虎的两次延续句都非常精彩,使整首贺寿诗跌宕起伏,富有创意,别具一格,构成了一首绝妙的与画面内容相呼应的的佳作,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

  再如一同学写《由鹅卵石想到生命的意义》,他由读毕淑敏的文章,有感于关于“死”的一小段话,扩展延续地进行思考。想到秦坑赵卒40万,文革医生窃器官,“法轮功”劝病人拒医等死,辛德勒救助犹太人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还有轻生女学生等,其间写出了许多自己的道理,从而劝喻人们要珍惜普通生命。由于扩展延续思维的不普通,因而写出的文章也就有了新意。

  八、形象替代求创新

  以形象写抽象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创新。现代歌曲《走进新时代》的歌词就用了这种方法: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新时代的领路人,带着我们走进新时代……用形象的歌词歌颂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又如作家二月河在谈他的写作感受时,用了“探险性的旅游”来比喻,他说,写作是一种非常丰富多彩却又很疲劳的精神旅游,有时候甚至感觉是在穿越沙漠。每写一部书,都等于穿越一座大沙漠。当然,行进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有些地方写起来很困难,感觉就像走在沙漠里边,绕过去,就是一片绿洲等着自己……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全靠一个人干,自带干粮自带水,寂寞和空寥,完全是一个独行客。这里作者用探险性的沙漠旅行来表达文学创作的甘苦,既形象又贴切。

  九、类比辨析求创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唐朝诗人运用类比求创新的典型诗句,它不正面写枫叶之红,而是通过枫叶的红色与春天的红花对比,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枫叶比春天更红的情景,大大开拓了诗人的意境,这是类比正衬。除此,还有类比反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欲写其静,反写其声,因为写声,更觉其静,因而成为千古佳句。

  再如一同学写《目标》一文,文章的中心是讲追求人生目标。这一内容有点抽象,不太好写,于是她就想到了用类比来表述,她把美国的雷因和歌唱家夏里宾的关于“距离”的故事与本文的中心内容作了类比,“我”渐次提高跳远成绩的实例与本文的中心内容作类比,于是抽象的内容就具体化了,常见的主题也得到了创新。

  十、求异思考求创新

  求异,常常是创新的发端。很多人认为“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固然不错,然而,我们也可以从相反的角度看问题,认为“成功乃成功之母”。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成功被扼杀于当初的失败。同样,我们有许多后来的大成功源于当初一个个小小的成功,因为成功能激人奋发,给人以勇气和力量。

  再如人们总是对默默无闻的小草予以高度的赞美,歌唱它的永恒,而对“昙花一现”却嗤之以鼻,但也有同学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待,认为:“昙花是太短暂

  了,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绿草相比,它甘拜下风。然而,难道生活的全部价值是以生命的长短来衡量吗?生命价值的天平并不以时间为砝码,而是看它是否有过奉献,有过闪光,因为奉献才是人世间价值的计量单位,闪光才是生命价值的真正标志。昙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却能生得娇美,长得艳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要远远地强于青草的默默无闻而又漫长的一生。显然,这样的求异思考既富有创意,又富有哲理,读者自然乐于接受。

  总之,中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写创新作文,不仅能拓宽中学生的写作思路,而且能提高作文质量。新时代的中学生们只要肯动脑筋,又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在创新作文上大有收获。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3篇(关于语言创新的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