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我的长征》观后感范文

时间:

【荐】《我的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汇总3篇)

【荐】《我的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汇总3篇)

《我的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1

  隆隆的炮声中,红军战士接二连三的倒下;瓢泼的暴风雨中,红军战士跋山涉水;铁索连接的泸定桥上,红军战士奋不顾身……耳畔炮声隆隆,眼际战火连连,心中的热血在沸腾……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创造的壮丽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东方神话。70年岁月流逝,但红军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依然让我们心潮激荡、热血澎湃。伴随着感人的画面,我的心灵中分明感受着一种震撼。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是什么支撑着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是什么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的威胁?是什么让他们不断成长,走向胜利?他们的精神震撼着我们,心中的疑问让我更加钦佩他们。

  惨烈的战斗磨砺了红军的意志,亲人的牺牲,战斗的胜利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主人公王瑞由一名胆小、幼稚的伢子成长为有着坚定意志的共产党员。这其间,“跟着走”是一直激励着他成长的航标,由起初盲目地“跟着走”到最后坚定地跟着党走,跟着胜利走。这似乎在启迪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坎坷,会有迷茫,最关键的是让自己心中有一盏明灯。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不需要面临枪林弹雨,我们不必忍饥挨饿,但挑战依然存在,学习中的困惑、矛盾,前进中的失败,预设目标的偏离……

  的确,现在再也不需要我们去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长征路,但是在和平的建设年代,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要以长征精神鼓励自己,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困难摆在眼前,我们同样需要清楚航向,心中要有指引的明灯,明确“跟着走” 的方向,“想想长征二万五,想想革命老前辈!”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洗涤,我们也会走向胜利!

《我的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2

《我的长征》讲述16岁的少年王瑞的长征经历。父亲、姐姐、姐夫、战友都在长征途中牺牲。小小年龄,面对着亲人朋友在炮火中逝去,少年王瑞依旧坚定着跟着走,跟着党走,跟着红军走。四渡赤水河,横渡金沙江,大渡铁索桥,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如果可以重来,“我”依旧不会后悔那段征途;如果可以重来,“我”庆幸碰到了曾连长;如果可以重来,“我”仍然会感谢毛泽东____那一番教导。如果可以,“我”宁愿以自己的身躯对抗熊熊炮火;如果可以,“我”要在那青山上插遍红旗,告慰那些逝去的英灵;如果可以,“我”想让和平鸽放飞在蔚蓝的天际;如果可以,“我”愿今后的人儿铭记长征的快乐多一点,苦难少一点。看了《我的长征》,我推测王瑞的心里定是对长征充满的怀念。同时长征也教会我们长征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回忆跟痛苦的回忆,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我想,世界上总有些人有些事。只得自己去任眼泪在脸颊肆虐的。《我的长征》就是那一个可以主宰我的悲喜的故事。也许是长征时,类似“瑞牙儿”(王瑞)故事实在是太普遍了,但不可否认,这些“普遍性”又往往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殊性”。

  红军过湘江,死伤无数。但王瑞一家都坚强的撑了过来。可是快乐才刚开始,悲伤,却早已潜伏而来。昌仔先是躺在手术台上,愤怒的吼着,“这哪里是打仗?这是挡仗”。然后因为没有麻药,但不得不减掉胳膊上的烂肉时发出痛苦的哀鸣。而当昌仔以无限凄凉的声音,叫出了最心痛的一声“爹”,感动了多少人啊!我一直以为,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爱,但当我听到那一声“爹”的时候,才真真切切的感觉到,爱,原来一直存在,不管何时,都存在于你、我、他心底。

  在后来,红军到达了遵义,到达了那个让人看见曙光的遵义。王瑞在帮毛泽东____梳头时这样说,“ ____,我爹说,‘跟着走!’”于是就是这样一种信仰,让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下来,也让所有人坚持了下来。很惊讶,原来,那时人们的信仰,竟是那么的伟大!可以让无数的人,义无反顾的扑向死亡,或者是新生。比如共产党,扑向的,就是凤凰涅磐。

  飞夺泸定桥,到底死了多少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一个战士从那座只有铁索的桥上跌下翻滚怒吼的大渡河时,我的心像是被刀割了一样,生疼生疼,特别是昌仔掉下桥时,他的手,一只一只的松开,悲伤地喊着竹妹子的名字。跟着走,然后找到许多许多的爱。

  亲情、友情、爱情,它们明明都是那么那么的重,可一旦出现在民族危亡面前,却又变得那么的渺小。“我多么希望现在的人,多一些幸福的回忆,少一些痛苦的回忆……”然后,《我的长征》结束了,我的眼泪,却依旧,不停流。

《我的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3

  从没想过长征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也想像不出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对长征的理解只有“爬雪山,过草地,两万五千里;吃草根,啃树皮,岁月苦无比”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今天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那些战斗场面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也感觉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老红军王瑞对长征岁月的回忆,那段岁月是他难以忘记,却又不愿想起的岁月。当年十五岁的王瑞还是个小孩子,全家四口人都参加了长征,湘江突围时,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他第一次认识了毛泽东,他的父亲也在惨烈的炮火中牺牲了。残酷的战争给他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痛,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却坚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在遵义,瑞娃子又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他亲眼目睹了毛泽东、贺子珍为了坚守红军的纪律,在紧急环境中被迫丢掉刚刚出生的女儿那动人心魄的一幕。这使他“跟着走,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红军通过凉山彝区受到拦阻,瑞娃子和他的姐姐通过以诚待人的我军民族政策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也是在这里,瑞娃子失去了他的第二个亲人。就在清晨,反动头人勾结白匪洗劫了红军的野战医院,瑞娃子的姐姐竹妹子是野战医院的护士,在这次劫难中,没能逃脱。竹妹子牺牲了。

  红军强渡大渡河,三条船无法渡过千军万马。瑞娃子所在部队奉命沿江而下,抢夺距安顺场渡口三百二十里的泸定桥。悬崖羊肠道,大雨泥泞难行,红军战士饿着肚子,不畏艰辛,日以继夜赶赴目的地,连长为救遇险情的瑞娃子落崖牺牲了。瑞娃子失去了敬爱的兄长。

  发起总攻之前,还差半年才满十六岁的瑞娃子被提前接收入党。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二连担任突击队,他们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后面的战士一边铺桥一边进攻。最终,红军战士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瑞娃子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又回到了当年战斗的地方……

  以长征精神激励新长征,就是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长征是最严峻的生死考验,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在红军将士的头上。红军将士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英勇顽强地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十多万红军将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军战士所以能够克服千难万险,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长征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人民群众是红军坚强的支柱与后盾。今天,面对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以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面对我们国家还不太富裕、部分人民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的现状,我们共产党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用长征精神鞭策自己,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壮丽史诗,70年岁月流逝,那些日子已载入史册,成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如今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时时刻刻都要牢记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它能够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具有不畏艰险、不怕挫折,奋力拼搏,我们要继承这种精神,并将伟大的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荐】《我的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汇总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