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

时间:

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汇总4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汇总4篇),欢迎参阅。

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汇总4篇)

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1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加速了,涌入人们眼中的,是如“鸟巢”般高科技含量的北京新标,而那些融入了一代又一代北京人情感并扎根于北京人心中的以往的北京符号却在转瞬间荡然无存了。无论是老人、中年人还是我们这代年轻人心中都在默默的暗自神伤,承载着我们无限童年记忆的四合院已经成了宽广的路,仅存的被标注和翻新了的四合院也已成为四面八方游客的旅游景点,早已不带有任何北京的泥土气息。

  我们的记忆就这样在心底渐渐的模糊,只有在闭上眼睛追忆的时候,图片才能清晰的拼凑起来。记得,在姥姥家的大杂院宣布拆迁后,我一直没有勇气回去看看,这个我从出生到中考结束一直生活的地方,我却没有勇气看她最后一眼,直到她变成了废墟,不见曾经的点滴,我才摸索着记忆的路线,站到了她身边,心里一阵酸楚,泪水已经夺眶。这里曾经有我最完美的,姥姥、姥爷、姥姨和爸爸、妈妈,一直生活于此,虽然我们自己的小家在楼房里,但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这里有我从小到大的伙伴,我们一起在大杂院里玩耍,一起在这远近几里错综的胡同里穿梭,我们一起骑车上学、下学——这里有太多我的记忆,我多么想抱住她,不让她离开。我的朋友们,在这个时候纷纷拿着相机,试图留下曾经的记忆,不让她消去,即使是同学的聚会,我们也将地点安排在这熟悉的地带集合,一起缅怀——

  老北京胡同的喧嚣声、吆喝声,老北京人夏日在院子里乘凉时的调侃声,孩子们在大街小巷追跑吵闹的嬉戏声——曾经的声音早已被汽车嘈杂的发动机声所掩盖;人们渐渐的变的陌生,挤进拥挤的楼群,关上门,用不着去问候对面的邻居;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竞相参加着各种各样的学习般,哪里还知道躺在屋顶看星星是一种怎样的——

  也许还能唤起北京人美好记忆的,还有那些已经商业化的北京小吃,虽然不再浓郁,却依然倍受北京人和外来游客的青睐。因为此时此刻,我们也只有通过味觉的刺激,才能找到一点曾经的痕迹,只有通过味觉的刺激,才能感受老北京的特色。

  北京的大学同样是北京的符号,一直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是作为一个旅行的景点向人们展示北京的文化沉淀。然而,虽然我们的大学比起国外的许多大学要年轻太多,但我们的却有着飞速的变化。高耸的教学楼透着完美的设计和尖端的科技,却无法被一眼识别出她所属的院校。一位外国友人在参观北京大学的时候,看到原来的老式红墙教学区不禁感叹,我喜欢这个北大!

  在前进,科技在发展,但人们的心中在重视创新元素的同时,更加珍视属于自己的往事记忆,这是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那些已经植根于我们心中的北京符号,才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家乡的记忆,如果有一天,她们都已不复存在,那么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又有什么区别?

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2

  天子登基,万臣叩首。朱棣定国号永乐,从此,自己成为了明成祖。他下的第一道圣旨,便是把他侄子建文帝的在史书上抹去。

  从攻进南京金川门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一直寝食不安。建文帝消失了,是被火烧死了,还是真的逃出宫外了?不仅他自己心里不舒服,南京的大臣和百姓们也并不太佩服这位篡权的皇上,私下里也难免“道路以目”。

  子民们心中的不服朱棣自然不敢小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越来越不喜欢这座城市,便开始暗暗筹划一个计划,把整个都城都搬回他的原封地,北平。

  他对大臣们说,迁都北上是太祖洪武未尽的事业,天子守边也是对北方防线的重要补充,况且大运河疏通,迁都北京的时机已经。他说的句句在理,众人不得不服。

  历时数年,北京城营造成一个大都市,巍峨的紫禁城,庄严的祈年殿和坚如铁桶的层层城墙。迁都大典异常热闹,文武百官第一次见到如此万国来朝的盛况,各国使臣纷纷献礼,最耀眼的莫过于大太监郑和从非洲运来的麒麟。

  我们现在居住的北京城的雏形,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当时北京的符号是“天”,天子所在,天宫耸立,天坛巍巍,天兽得祥。

  几百年了,北京城作为天的尊严已经被洋人的大炮打得脸面无存,天朝辉煌气魄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当中国的人民起来反抗列强的侮辱,反抗旧廷的压迫,最终得取胜利的时候,北京的符号该是什么也成了一个难题。

  有人提出,建设一个新的符号,他要超越前代,要体现中国人民的民主与自强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人民大会堂。也有人提出,要推翻旧的符号,如同推翻旧的观念,建立新的秩序。这就是后来上演的拆城墙修公路的一幕。

  历史长河的流向,终究不是几个少数人可以左右的,北京的符号,仍旧是“天”。是天安门。国徽上,地图上,都能证明。然而,就像天安门城壁上的两幅字写的一样,此时的“天”不再是自大的口号,而是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当然,中国真正走向,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不再是“有三分之二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才短短几十年的事情。今天,地球就像一个小村,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都有数不清的各式符号。但是,我希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能永远保留这份千年不变的天下同福,世界大同的心愿。

  北京的符号也将永远是“天”。

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3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一家子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他爷爷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

  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但他一口悦耳的吆喝声,让我深信不疑。那会儿我还小,还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谁吆喝得好听就买谁的吃。

  于是,我跟这个老北京混了个脸熟。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经过我家的门口,他的身后就会跟着一个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5岁小破孩儿。

  老北京很喜欢我,每天收摊儿前都会给我一串糖葫芦作为报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脑袋说:“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年幼的我不懂这些话的意思。于是认真地望着卖糖葫芦的说:“赶明儿我一准儿干这个。”老北京笑笑不语。

  15年后,我长成20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的前途奔波,现在的是当个白领,再也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虽然15年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划15年前那个小破孩儿。

  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了我一串糖葫芦。“提前付你的工资,像当年一样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20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然后,他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胡同深处、四合院、门墩儿——小破孩儿——妈妈……一股热浪敲击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一切,敞开喉咙——

  冰——糖——葫芦……葫芦——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号,有着老北京淳厚的。时代变迁,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声却穿过飘向2008,到那时候,让友人都来听听地道的吆喝,品尝这醉人的京韵吧——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4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过了砂糖在锅里‘唰唰’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传神!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的丰碑。

北京的符号高考满分作文(汇总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高考语文作文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