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己亥杂诗读后感

时间:

己亥杂诗读后感10篇 阅读己亥杂诗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己亥杂诗读后感10篇 阅读己亥杂诗,供大家赏析。

己亥杂诗<a href=https://www.wxiaomi.cn/zuowen/duhoug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读后感</a>10篇 阅读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读后感1

  己亥杂诗龚自珍

《己亥杂诗》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有关古诗内容,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整体赏析

《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1840年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名篇赏析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2] ?。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是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荷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3] ?。

  名家评论

  陈锦荣:“龚自珍《己亥杂诗》作品高度凝炼、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发展七绝议论时事、干预现实的功能,是在绝句艺术上的开拓与创造。”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ān)。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毒品。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有《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读后感2

  1.朗读《己亥杂诗》。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5.朗读并背诵诗歌。

  四、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读后感3

《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

己亥杂诗读后感4

  在灯光下,我手捧着这首诗,心中默默诵读,一曲充满爱国情怀的诗,流进了我的心田,那就是它——《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感情激越的诗篇,它那真挚的情感,恳切的言辞,生动的气势,无一不表现出期待人才改变现状的强烈的愿望!

  我可以想象,诗人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正当清政府腐败衰落的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疾苦,官场上无一正直的官员。这时,爱国诗人龚自珍熬不住了,他饱含着忧愤之情用如椽大笔,勇猛地向封建“末世”开战,揭露黑暗,抨击时弊,倡言改革的风气,这多么令人振奋啊!

  我放下了书本,望着广阔无垠的天空出神,好像我就是那位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奋发有为的诗人。深蓝色的天空中有几颗若有若无的星星,它们好像也在控诉那时的朝庭。我又猛然想到,我们生活在这么平静详和的世界里,不是社会的恩赐吗?

  此时,我又重新拿起书,细细品味这四行既平凡又特殊的诗句。

己亥杂诗读后感5

《已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七言绝句,是中国诗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词。这组词内容广泛,而且有许多篇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要求变更现实的进步思想和要求严禁鸦片,抵御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

  诗中第一句“九洲生气侍风雷”就告诉我们要使中国大地有生气,必须依靠狂风惊雷才行。在当今社会,人类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走狗起精神,打破陈规产生各种各样的人才。

  科学的灵感,绝对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那些不懂得珍惜、没有同情心的人。

  要想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自身的发奋努力是必不可少的。练好了扎实的本领,整个天空都会是你的。

己亥杂诗读后感6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本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杂诗》诞生了。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他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己亥杂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堪危。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印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境,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我不禁被龚自珍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己亥杂诗读后感7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很早以前看武侠,就见过这首诗,不过只有头两句。似乎还有一本书,直接拿了剑气箫心做了题目。当时很是击节,觉得箫之慈柔、剑之刚直,二者相合,正是儒者心中侠的形象。以慈柔之心为刚直之事,君子所当行,恰如作者龚自珍少年时那一阙词:“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然而却忽略了后面的两句,现在看来,这才是他写这首诗时的真实感情。换而言之,不是我想象中飞扬踔厉的年少轻狂,而是苍凉归棹的中年心事。

  龚自珍出身经学世家,幼年即有文名,外祖父极寄厚望,弥留之际写给他七个字:做名臣,不做名士。我有时猜想,正是这七个字,影响了他的一生。古时士大夫,求官求隐两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遇太平盛世,君有道则佐其君;乱世无道则远避江湖。求己清静。龚自珍所处,正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山雨欲来,败相已成,如他另一首诗中所写: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论理,师承训诂,做个学者名士便罢;然而他终不能放弃自己的名臣情结,忧心国事、剀切时弊,虽屈沉下僚、饱受排挤,终不肯放弃,也是痴心人。梁启超曾言:“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则其人于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启蒙地位可知矣。

  关于龚自珍,史有定论:思想胜于文章,文章胜于诗词。后世作介绍,也多偏重于他的思想家地位。我却独喜他的剑气箫心,因其中有侠气。中国的书生大多是些病态的形象,如同戏剧中的小生,羸弱、自负,得志时目空一切,失意时怨天尤人。我之所以喜诗不喜词,也是被一班风花雪月中呻吟的才子们扭捏怕了。但龚自珍不是,无论诗、词、文,即便风月之作,也自有豪气。最喜欢的一句便是《浪淘沙》中——“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何等潇洒可喜!想来那梳头女子,妩媚之中必有三分英气,岂是庸脂俗粉比得?唐传奇写到虬髯客初见红拂:“张氏(红拂)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公(李靖)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张熟视其面,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裣衽前问其姓。”每见这一节,常有心旌摇摇之感。无多语,只是看汝梳头,将红拂之英爽妩媚、虬髯客之超迈倜傥,写得淋漓尽致,气象万千,神韵跃然。金庸评价此段,言道“雄奇瑰丽,不可方物”。亦剑气箫心一流也。

己亥杂诗读后感8

  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 以“落红”自现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 寄予爱国情怀

  作者邮箱: kingzhauh@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己亥杂诗读后感9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很早以前看武侠,就见过这首诗,不过只有头两句。似乎还有一本书,直接拿了剑气箫心做了题目。当时很是击节,觉得箫之慈柔、剑之刚直,二者相合,正是儒者心中侠的形象。以慈柔之心为刚直之事,君子所当行,恰如作者龚自珍少年时那一阙词:“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然而却忽略了后面的两句,现在看来,这才是他写这首诗时的真实感情。换而言之,不是我想象中飞扬踔厉的年少轻狂,而是苍凉归棹的中年心事。

  龚自珍出身经学世家,幼年即有文名,外祖父极寄厚望,弥留之际写给他七个字:做名臣,不做名士。我有时猜想,正是这七个字,影响了他的一生。古时士大夫,求官求隐两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遇太平盛世,君有道则佐其君;乱世无道则远避江湖。求己清静。龚自珍所处,正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山雨欲来,败相已成,如他另一首诗中所写: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论理,师承训诂,做个学者名士便罢;然而他终不能放弃自己的名臣情结,忧心国事、剀切时弊,虽屈沉下僚、饱受排挤,终不肯放弃,也是痴心人。梁启超曾言:“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则其人于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启蒙地位可知矣。

  关于龚自珍,史有定论:思想胜于文章,文章胜于诗词。后世作介绍,也多偏重于他的思想家地位。我却独喜他的剑气箫心,因其中有侠气。中国的书生大多是些病态的形象,如同戏剧中的小生,羸弱、自负,得志时目空一切,失意时怨天尤人。我之所以喜诗不喜词,也是被一班风花雪月中呻吟的才子们扭捏怕了。但龚自珍不是,无论诗、词、文,即便风月之作,也自有豪气。最喜欢的一句便是《浪淘沙》中——“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何等潇洒可喜!想来那梳头女子,妩媚之中必有三分英气,岂是庸脂俗粉比得?唐传奇写到虬髯客初见红拂:“张氏(红拂)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公(李靖)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张熟视其面,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裣衽前问其姓。”每见这一节,常有心旌摇摇之感。无多语,只是看汝梳头,将红拂之英爽妩媚、虬髯客之超迈倜傥,写得淋漓尽致,气象万千,神韵跃然。金庸评价此段,言道“雄奇瑰丽,不可方物”。亦剑气箫心一流也。

  然而龚氏一生傲睨,际遇也极坎坷。青年之时,他已被目为奇才,后来的柳亚子更誉之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最重要的,他之所学大多入世,和林则徐、魏源交属莫逆,但所任的最高职位,也不过是宗人府主事,却在己亥年间,忽然辞官归隐。这其中的原因,却与一个女子有关,这女子便是奕绘贝勒的侧室,顾春。顾春字梅仙,号太清,其实是满人。祖父原是广西巡抚,因涉文字狱被赐自尽,顾以罪人之女的身份,入荣恪郡王府为奴,直到二十六岁,才嫁了荣恪郡王的儿子奕绘。手头有一本金元明清词鉴赏词典,收了这位女词人的六首词,时人将之与纳兰性德(容若)相比,称为“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真”。其时奕绘执掌宗人府,而他是个酷爱诗词的人,也颇欣赏龚自珍的才华。 此后情形怎样了呢?诗为心声,这一段风流缠绵终于还是在诗句中泄露了出来。详情已无人能知,太平湖畔有龚顾二人手植之丁香花,己亥杂诗所言:“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有人道,正是此诗惹下了泼天大祸,令龚自珍仓皇辞官南逃。是与否,无从考证。侯门深似海,真实的龚自珍并非剑术高超的虬髯客,而顾氏也终难作夜奔的红拂。诗人的天地,只是浪漫想象——夜风凉刺骨,岂是一个不管能够了之? 1841年8月20日,就在已亥杂诗作成之后两年,龚自珍在江苏丹阳的一所书院里酒后暴卒,行囊萧然,仅藏有一小束枯萎的丁香以及顾春自画小像。死因颇多猜测,一说被奕绘之子毒死,史称丁香花疑案。断剑折箫,乱世飘摇,这位漂泊京城多年的不世才子,已来不及兑现自己向祖父做出的“做名臣不做名士”的诺言了。六日后,厦门沦陷;至十月,英军攻占了他的家乡。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下关一带雾锁长江;江面军舰上,米字旗高高飘扬。悲茄声咽,秋风萧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即将签字了。

  九州生气半成愁,万马齐喑一霎休。学剑学箫翻画饼,名臣名士偃荒丘。

己亥杂诗读后感10

  古诗乃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浸润在书香校园中的我诵读过不少古诗词,但最钟爱的还是清末明初中国杰出的大文学家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

  当时,龚自珍辞官回乡,这正值清政府败落的时期。路上,龚自珍看见外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一打听才明白正在举行纪神大典。一位道士请求龚自珍写一篇祭文,龚自珍没有片刻的沉思,笔走如飞,一会儿就写成了一首古诗,全诗如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写出了龚自珍对中国形势的看法。大自然如果要保持生机勃勃的状态,就要有风雷的激荡。国家也是一样的,要改变腐败的情况,就必须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而现在,人才被扼杀,各个地方贪官污吏作威作福,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之下,龚自珍希望朝廷能够振作起来,奋发有为,利用人才,使国家欣欣向荣!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许多人才支撑起了国家的江山,于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明朝的兵部尚书,于谦忠于职守,当蒙古人来打进京城的时候,其他将领都不敢出城迎战,决定坚守京城。而于谦一个小小文官却为了保住大明江山拼死一战。他鼓励新兵要有作战勇气,并把九个城门分配的井井有条,用巧妙地方式同蒙古军队打伏击战,最终大获全胜。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希望,有更多人以此激励自己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己亥杂诗读后感10篇 阅读己亥杂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