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时间: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精彩7篇】

  【简介】本文是网友“hiyk82864”分享的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精彩7篇】,供大家参阅。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篇1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沙拉的新作《特别狠心特别爱》,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有中国父母的爱,但爱得更理性、更智慧。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犹太妈妈沙拉,她的教子经让我受益匪浅。

  沙拉是位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她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中以建交后,沙拉为了父亲的遗愿以及对以色列教育观念的好奇,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她的祖国----以色列。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会坚强,她放弃在上海优越的生活,做了回现代的孟母。中以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她有了更好的直观比较,也让她更好地用科学的方法对儿女进行教育,终于将他们培养成才。

  本书主要是关于孩子的教育和沙拉一家艰苦创业的故事。沙拉对孩子特有的母爱,以及她的教育方式,都让我非常地感动,也很受启发。普天下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不少父母却不懂得怎么样培养孩子。沙拉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能准确地把握母爱与溺爱的界限。她知道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什么,而是教会孩子怎样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中去争取什么。她把自己所能够给的爱全部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感恩父母,回报父母,这是孩子们从小就应该懂得的事情。大多数中国父母,年轻力强时疏于对子女的教育,视其为小皇帝,待年老力衰时老泪纵横地向别人唠叨自己的子女如何不孝,后悔自己爱的方式错了,而沙拉做得实在是明智和聪明。

  孩子的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是因材施教的,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效果会大相庭径,要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欣慰地看到儿子在我的教育下有了很多的改变,比如我要求不管吃什么东西,都要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然后才是他自己吃。再比如牛牛出生到现在,在零食、穿衣方面的消费要比其他孩子少得多。我不是不舍得花钱,主要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不攀比的消费观念。当然我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直升机妈妈。看了《特别狠心特别爱》之后,我也在慢慢的检讨自己。有件事让我觉得,只要我们肯撒手,只要我们狠下心,我们的孩子是能行的,也是很棒的。两个星期前,我胃不舒服,我对儿子说:牛牛,你现在能去药店帮妈妈买胃药吗?牛牛一愣,傻傻地看着我:妈妈,我行吗?我不去,还要过马路...... 这有什么啊,你是男子汉,你说过你要保护妈妈。牛牛极不情愿地说:好吧!临走时,我给了他我的医保卡和密码,十几分钟过后,他开开心心地回来了,兴奋地说:人家药店的阿姨说我很能干,妈妈我去给你倒水喝药啊。我竖起大拇指:妈妈爱你!牛牛有点害羞的笑了。我既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家长,真切希望家长不要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不要因为忙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丢给学校。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再名牌的学校,再负责任的老师也没法把孩子教育好。家庭教育是基础,基础没有打好,就不会有更好的人生。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以独立的人格去面对世界。正如沙拉所说: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为了孩子,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吧!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篇2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沙拉的新作《特别狠心特别爱》,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有中国父母的爱,但爱得更理性、更智慧。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犹太妈妈沙拉,她的教子经让我受益匪浅。

  沙拉是位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她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中以建交后,沙拉为了父亲的遗愿以及对以色列教育观念的好奇,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她的祖国----以色列。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会坚强,她放弃在上海优越的生活,做了回现代的孟母。中以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她有了更好的直观比较,也让她更好地用科学的方法对儿女进行教育,终于将他们培养成才。

  本书主要是关于孩子的教育和沙拉一家艰苦创业的故事。沙拉对孩子特有的母爱,以及她的教育方式,都让我非常地感动,也很受启发。普天下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不少父母却不懂得怎么样培养孩子。沙拉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能准确地把握母爱与溺爱的界限。她知道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什么,而是教会孩子怎样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中去争取什么。她把自己所能够给的爱全部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感恩父母,回报父母,这是孩子们从小就应该懂得的事情。大多数中国父母,年轻力强时疏于对子女的教育,视其为小皇帝,待年老力衰时老泪纵横地向别人唠叨自己的子女如何不孝,后悔自己爱的方式错了,而沙拉做得实在是明智和聪明。

  孩子的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是因材施教的,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效果会大相庭径,要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欣慰地看到儿子在我的教育下有了很多的改变,比如我要求不管吃什么东西,都要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然后才是他自己吃。再比如牛牛出生到现在,在零食、穿衣方面的消费要比其他孩子少得多。我不是不舍得花钱,主要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不攀比的消费观念。当然我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直升机妈妈。看了《特别狠心特别爱》之后,我也在慢慢的检讨自己。有件事让我觉得,只要我们肯撒手,只要我们狠下心,我们的孩子是能行的,也是很棒的。两个星期前,我胃不舒服,我对儿子说:牛牛,你现在能去药店帮妈妈买胃药吗?牛牛一愣,傻傻地看着我:妈妈,我行吗?我不去,还要过马路......这有什么啊,你是男子汉,你说过你要保护妈妈。牛牛极不情愿地说:好吧!临走时,我给了他我的医保卡和密码,十几分钟过后,他开开心心地回来了,兴奋地说:人家药店的阿姨说我很能干,妈妈我去给你倒水喝药啊。我竖起大拇指:妈妈爱你!牛牛有点害羞的笑了。我既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家长,真切希望家长不要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不要因为忙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丢给学校。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再名牌的学校,再负责任的老师也没法把孩子教育好。家庭教育是基础,基础没有打好,就不会有更好的人生。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以独立的人格去面对世界。正如沙拉所说: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为了孩子,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吧!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篇3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一位在上海的犹太母亲写的,内容是关于她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世界富豪。纵观全书,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家庭教育有着莫大的关联。并不是非要家长或教师把孩子培养成世界富豪才是成功,而是让孩子有成为富豪的能力与心智。我来谈谈自己读完本书的收获与感受。

  一、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

  好的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

  “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不能唾手可得。“延迟满足”增强了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对成功至关重要的逆商。不仅如此,“延迟满足”还训练孩子在延后享受中磨练意志,磨练对人生的期许,从而变得更有弹性,在学习方面也会变得更有耐心。

  二、撤退一步,学会放手

  犹太思想家朱特比说过:“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如果父母过分呵护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绝对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绩。”

  不肯撤退,不肯放手,就会把孩子培养成超龄婴儿,这是父母对一个美好生命的辜负,是父母教育的失败。

  课堂教学同样有着相同的道理。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撤退到学生的背后,做学生的向导,而不是包办一切,让他们拥有学习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以上只是我读了这本书的一些粗浅的感受,书中还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讨、去研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更好的培育我们的花朵,我们的未来!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篇4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一位在上海的犹太母亲写的,内容是关于她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世界富豪。纵观全书,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家庭教育有着莫大的关联。并不是非要家长或教师把孩子培养成世界富豪才是成功,而是让孩子有成为富豪的能力与心智。我来谈谈自己读完本书的收获与感受。

  一、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

  好的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

  “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不能唾手可得。“延迟满足”增强了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对成功至关重要的逆商。不仅如此,“延迟满足”还训练孩子在延后享受中磨练意志,磨练对人生的期许,从而变得更有弹性,在学习方面也会变得更有耐心。

  二、撤退一步,学会放手

  犹太思想家朱特比说过:“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如果父母过分呵护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绝对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绩。”

  不肯撤退,不肯放手,就会把孩子培养成超龄婴儿,这是父母对一个美好生命的辜负,是父母教育的失败。

  课堂教学同样有着相同的道理。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撤退到学生的背后,做学生的向导,而不是包办一切,让他们拥有学习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以上只是我读了这本书的一些粗浅的感受,书中还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讨、去研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更好的培育我们的花朵,我们的未来!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篇5

  说实话,如若不是陈老师的推荐,我或许不会看这本《特别狠心特别爱》,我一直以为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万万,而孩子本身就是千千万万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许多人所谓的“成功的育子经验”,其实并不实用。但后来一想,似乎是我忽略了自己“过滤”的能力,“经验之谈”应该是别人说来听听,然后自己挑有用的拿(两个千万富翁的妈妈的话不可能没有一点儿适用的)。于是,在自己边读边掂量的过程中。

  感谢沙拉女士,写就了一本对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有着重大影响和震撼的书籍。更感谢犹太民族的家庭教育典范对世界人民的影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审视高效的家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比我们自己的“草莓族”、“啃老族”孩子。“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教育孩子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段话:这世界上唯有一种情感是不以聚合为终极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以分离为代价的。就像当初你把他产下,连着你们的脐带必须剪掉一样,你要离开他,学会放手,这样他才能飞翔。在读这本书时,这段话总会时不时的蹦出来,好像在嘲笑我:看吧,这些道理你都懂,但正真做到并成功的是沙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犹太父母对儿女的爱以终生受益为目标,他们常常比喻自己的家教方法说:我们不做短线,要做长线投资。犹太家长不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过程,他们把爱藏起一半,让能力让独立成为孩子的拐杖。他们只做参谋、引路人,至于如何做靠你自己去体验,去获得。这样孩子有了坐标和愿景,自然就有了原动力并积极地为实现自己的愿景和理想而脚踏实地的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他们肯定有困惑、失落甚至是惨败,但这正是进行挫折教育最好的时机,为孩子们的心灵加筑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他的抗挫抗压能力将增强,这样他才能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跌倒后一蹶不振,永远卧倒。

  沙拉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家教中成长起来的。她的二儿子辉辉在做事情的体验中,学会了管理时间、管理金钱、管理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辉辉体会了劳动乐趣,赚钱的技巧,交际的多元,辨别判断的能力。大学毕业后他受到钻石公司老总的青睐,被考查了两天(第一天让他记账,他从小就记账,所以不成问题;第二天让他给钻石分类,他早有准备在大学辅修的就是此业,所以也不成问题。)就这样,他成功地进入了高门槛的钻石行业,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到三十岁时就拥有千万资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翁,并交给了妈妈一把当年许诺的房钥匙。

  简单的拿自己做一下对比,似乎拥有这些能力都太晚了,十年二十年,直到步入社会多年才体会这些,这样看来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由此看出,犹太家长培养的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终生受益的能力,中国家长只图眼前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反倒是害了孩子。其实,中国有着几千年来优秀的教育典范“孟母三千”、“孔融让梨”、“曾参杀猪”等等,这些可贵的精神粮食,我们不可丢弃。现在,大家越来越会调侃中国式教育了,很多家长已经渐渐意识到“包办”的弊端,只是在“回来”的路上走的比较缓慢。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篇6

  以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使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和素质。从爱孩子就要为他们深谋远虑出发,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送给孩子。——摘自《特别狠心特别爱》

  当上帝把一个粉嘟嘟的小生命送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家长。看着幼小的生命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我们欣喜,我们感恩,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想要把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送给我们的宝贝孩子,因为,我们要我们的孩子幸福。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幸福的家庭?良好的教育?高档的玩具?先进的学习用品?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甚至,无所不能的金钱?一帆风顺的成长之路?

  在《特别狠心特别爱》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作为家长,送给孩子最宝贵的东西,就是首先教会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就好比是个1,其他的各种能力就是后面的0,离开了生存能力,其他的一切能力都无从谈起。所以,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他的世界。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家务能力,家务教育是一个孩子生存能力的起步教育。

  记得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自己洗袜子,每次都是边洗边玩,有时候一双袜子没洗干净,肥皂却只剩下半拉了;有时候,一双袜子洗上好长时间,可照样黑是黑来白是白,到头来,我还得重新再洗一遍;终于,我给他说:宝贝,你洗不干净,妈妈给你洗吧,等长大了你自己再洗吧。

  现在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愚蠢,哪个人生下来就会干活?即使干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肯动手,孩子终究会学会的。可是我呢,孩子本来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就这样被我夺走扔掉了,直到现在,儿子每天一双的臭袜子还是我洗。即使让他洗,他也不愿自己动手了。

  如果是现在,我会怎么做呢?我会首先夸奖儿子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很棒,帮树立儿子爱劳动的信心,然后教给儿子正确的洗袜子方法。那么,今天,洗袜子,还有更多的家务,就不会是我一个人的辛苦了。

  儿子的购物欲望特别强烈,不论吃的穿的玩的,只要自己喜欢,哪怕只是和家里的有一点不同,也要缠着给他买。为了限制他强烈的花钱欲,升入二年级后,我决定每周给他五元钱的零用钱,让他给自己当家,并且前提是家里的垃圾都由他带到楼下垃圾箱里,也让他知道赚钱的辛苦。儿子经不起独自当家的诱惑,痛快的答应了。刚开始,儿子不愿提卫生间里的垃圾,认为太脏,就给我商量,可不可以不提卫生间的垃圾?我坚决的说不行。为了自己的零花钱,儿子英雄气短,只得答应了这个条件。每次看到捏着鼻子,头拼命歪向一边,提垃圾的小手伸得远远的儿子,我都想笑,谁说英雄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家儿子为五元钱都折腰了。

  如今,不用提醒,只要看到放在门口的垃圾,儿子都会自觉的提到楼下去。更难得的是,体会到了赚钱的不容易,儿子花钱的欲望得到了有效控制。有一次,我和儿子在文化城玩,儿子想喝红茶,可一瓶红茶就要用掉自己一多半的零花钱,考虑再三,儿子用一元钱买了一瓶矿泉水。

  为什么这件事儿子能坚持的这么好?这其实就是《特别狠心特别爱》里的有偿生活机制课,不仅更好地锻炼了孩子做家务的能力,更让孩子体会到了任何事情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

  前几天看过这样一句话:如今,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成了孩子的取款机,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成了孩子的榨汁机,虽然有些调侃的味道,可也反应了当今一部分的社会现象,即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啃老族。为什么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找不着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需要父母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去娶妻结婚生子买房子?我们做家长的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我们送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礼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独立生存的本领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时,孩子一定会长成一株参天大树。为了孩子明天的更好生活,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宝贵的礼物送给孩子吧。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 篇7

  说实话,如若不是陈老师的推荐,我或许不会看这本《特别狠心特别爱》,我一直以为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万万,而孩子本身就是千千万万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许多人所谓的“成功的育子经验”,其实并不实用。但后来一想,似乎是我忽略了自己“过滤”的能力,“经验之谈”应该是别人说来听听,然后自己挑有用的拿(两个千万富翁的妈妈的话不可能没有一点儿适用的)。于是,在自己边读边掂量的过程中。

  感谢沙拉女士,写就了一本对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有着重大影响和震撼的书籍。更感谢犹太民族的家庭教育典范对世界人民的影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审视高效的家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比我们自己的“草莓族”、“啃老族”孩子。“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教育孩子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段话:这世界上唯有一种情感是不以聚合为终极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以分离为代价的。就像当初你把他产下,连着你们的脐带必须剪掉一样,你要离开他,学会放手,这样他才能飞翔。在读这本书时,这段话总会时不时的蹦出来,好像在嘲笑我:看吧,这些道理你都懂,但正真做到并成功的是沙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犹太父母对儿女的爱以终生受益为目标,他们常常比喻自己的家教方法说:我们不做短线,要做长线投资。犹太家长不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过程,他们把爱藏起一半,让能力让独立成为孩子的拐杖。他们只做参谋、引路人,至于如何做靠你自己去体验,去获得。这样孩子有了坐标和愿景,自然就有了原动力并积极地为实现自己的愿景和理想而脚踏实地的`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他们肯定有困惑、失落甚至是惨败,但这正是进行挫折教育最好的时机,为孩子们的心灵加筑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他的抗挫抗压能力将增强,这样他才能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跌倒后一蹶不振,永远卧倒。

  沙拉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家教中成长起来的。她的二儿子辉辉在做事情的体验中,学会了管理时间、管理金钱、管理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辉辉体会了劳动乐趣,赚钱的技巧,交际的多元,辨别判断的能力。大学毕业后他受到钻石公司老总的青睐,被考查了两天(第一天让他记账,他从小就记账,所以不成问题;第二天让他给钻石分类,他早有准备在大学辅修的就是此业,所以也不成问题。)就这样,他成功地进入了高门槛的钻石行业,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到三十岁时就拥有千万资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翁,并交给了妈妈一把当年许诺的房钥匙。

  简单的拿自己做一下对比,似乎拥有这些能力都太晚了,十年二十年,直到步入社会多年才体会这些,这样看来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由此看出,犹太家长培养的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终生受益的能力,中国家长只图眼前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反倒是害了孩子。其实,中国有着几千年来优秀的教育典范“孟母三千”、“孔融让梨”、“曾参杀猪”等等,这些可贵的精神粮食,我们不可丢弃。现在,大家越来越会调侃中国式教育了,很多家长已经渐渐意识到“包办”的弊端,只是在“回来”的路上走的比较缓慢。

读《特别狠心特别爱》有感【精彩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