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中班教案模板

时间:

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欢迎参阅。

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中班教案模板1

  活动目标:

  根据诗歌的句型结构仿编诗歌。

  能简单复述诗歌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大象、长颈鹿、孔雀、袋鼠等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学习诗歌,了解诗歌的结构。

  1、教师通过形体、语言等方式引出诗歌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猜一猜这是谁?

  大象的什么地方最有趣?

  你可以和它的鼻子玩什么游戏呢?

  教师完整朗诵一遍诗歌。

  2、幼儿学习朗诵诗歌,进一步熟悉诗歌的结构特点。

  二、学习仿编诗歌。

  1、想一想,大象的鼻子还能给我们当什么?

  孩子们,我们用大象鼻子荡秋千仿编一首诗歌,好吗?

  教师及时的给予鼓励及肯定。

  2、出示孔雀图片

  师:孔雀的什么地方最特别?样子像什么?能给我们当什么玩?

  3、引导幼儿尝试用孔雀仿编诗歌。

  三、分组练习仿编诗歌。

  1、出示长颈鹿、袋鼠等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其明显特征部分。

  2、引导幼儿分组练习仿编诗歌。

  四、活动结束

  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做相应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前,我通过肢体语言引出诗歌的内容,为激发幼儿想象做了铺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活动中,我出示图片且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为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反复多次的朗诵,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发现诗歌的结构特点,可是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够感悟,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所以我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将问题设计带有了针对性,直接引导,效果很好。整节活动,孩子们积极、想象力丰富,如,袋鼠的口袋比作摇篮,孔雀的尾巴比作屏障等,气氛活跃,既有集体合作完成,也有幼儿分组完成

  小百科:象,通称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学名:Elephantidae),非洲象属和亚洲象属。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中班教案模板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棒架起橡皮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能发现并乐意解决问题。

  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筷子、橡皮泥、pvc 管、竹竿、毛根、小球等。

  2、课件、欢快的音乐。

  3、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用小棒撑起橡皮泥。

  1、提出问题:师:小朋友,看你们的盒子里有什么?(小棒、橡皮泥)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它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你能用一些小棒把橡皮泥稳稳地撑在桌上不倒下来吗?想接受挑战吗,那就让我们试一试。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

  2、幼儿操作。(放音乐)3、交流。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用几根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的? 教师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4——6根小棒)4、小结:

  我们把小棒插进橡皮泥,上面靠靠紧,下面分开一些,这样才能将橡皮泥稳稳地撑起来。

  二、第二次探索:用最少的小棒撑起橡皮泥。

  1、提出要求:刚才很多小朋友都很成功的用小棒撑起了橡皮泥,真棒!现在想继续接受新的挑战吗?请你们用最少的小棒把橡皮泥稳稳地撑起来。比一比谁用的小棒最少,试一试吧。(教师指导)2、幼儿操作。

  5、交流。你们都成功了吗?谁来介绍一下,这一次你用了几根小棒?

  师:你们觉得两根会成功吗?(不能,会倒掉的)看看记录表,现在最少只要用几根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

  4、验证结果: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用三根小棒试试,现在请大家再试试,用三根小棒到底能不能把橡皮泥撑起来?

  5、教师总结:原来最少只要用三根小棒就能把橡皮泥稳稳地撑起来,它们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们给这个架子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角架”

  三、经验延伸:了解生活中三角架的应用。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三角架,你见过哪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播放课件:相机架、架子鼓、救人架、多层三角架、画架)这是什么?你能找出藏在这里面的三角架吗?它有什么用?(牢固、方便)四、拓展经验:制作三角架撑起球。

  1、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材料,看有哪些(吸管、铅笔、橡皮筋、筷子、游戏棒、丝线等) 提出要求:可以任选一种,将球撑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欣赏幼儿作品。

中班教案模板3

  【活动目标】

  1、区分基数和序数,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2、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3、能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若干,人手一份房子图卡、每人一张小动物住楼房的工作单。

  Ppt演示文稿。

  【活动过程】

  1、玩小动物等车的游戏,教师引导幼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师:几只小动物在等汽车,从公共汽车的站牌开始数,x'x排在哪里?

  2、玩小动物排队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对基数和序数进行区分。

  师: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从站牌开始数,x'x排在第几(第5)

  3、游戏“找找看”,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师:现在从左往右数,谁在第一?谁在第二?谁在第三?

  4、进行“小动物搬家”操作活动,复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1)出示房子图卡,认识小动物的新家,数一数房子有几层?

  (2)请幼儿根据作业单上的要求,将小动物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3)教师观察指导并检查幼儿的操作情况。

  5、师生共同游戏:翻双色片

  (1)请幼儿数出5个双色花片,横着排成一排,从左边起把第2个翻成蓝色。

  (2)请幼儿将5个双色花片竖着排成一排,从下边起把第3个翻成蓝色。

  (3)教师摆双色片,请幼儿说过程

  6、延伸游戏:两人合作,一人说要求,一人翻花片。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初步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4.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带幼儿到户外看看、摸摸、闻闻,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归属关系。

  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的头饰,教学挂图一张

  场地四周分别布置成蓝天、树林、草地、小河和花园

  教学过程:

  1。游戏:《找家》

  〈1〉请几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和蝴蝶,告诉幼儿它们迷路了 ,请幼儿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幼儿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2〉游戏后,教师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2。理解学习诗歌内容。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内容。

  〈2.〉教幼儿整体 朗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并教幼儿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

  〈3〉请小朋友按意愿分别扮演各角色,大胆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

  3。仿编诗歌。

  〈1〉教师提问:蓝天、树林、草地、小河、花园还可以是谁的家?[引导幼儿 大胆想象]

  〈2〉学习仿编,请幼儿将大家说的这些内容编进诗歌里,注意诗歌的准确性。

  〈3〉请个别幼儿上来朗读自己编的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4.幼儿自由创编,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模板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难点: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2、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边操作边讲)提问:放得对不对?为什么?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中班教案模板6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纸棒,体验游戏的乐趣,练习钻、翻。

  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手、纸棒、眼、头、手臂的关系,提高机体的协调能力,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长约50厘米的纸制彩棒。

  【活动过程】

  1、教师让幼儿自己找一个伙伴,两人组成一组。

  2、小朋友二人一组,手拿纸棒的两端,两根纸棒成平行状;

  3、游戏开始,两个小朋友一起念儿歌:“炸,炸,炸果子,咱俩一起炸果子,你开,我开,哗啦过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炸,炸,炸果子,咱俩一起炸果子”时,两只手臂有节奏的左右摆动,念“你开,我开”时,两个小朋友同时举起同侧的一根小棒,念哗啦时,两人的头同时从举起的纸棒下面钻过去,这时两人背对背站立。小朋友再念第二遍儿歌,用同样的方法再翻回来,这时两人面对面站立。

  【活动反思】

  本游戏难度适合中班幼儿,幼儿用安全、好玩的彩色纸棒做游戏,幼儿很感兴趣,充分利用了活动器械,锻炼了孩子钻、翻的基本动作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提高了机体的协调能力,同时,我也感到自己在活动的设计中,忽视了对个幼儿表现的估计,活动中虽发现了个别幼儿的表现,也试着引导,但为照顾全体幼儿的活动,降低了对个别幼儿的要求,以后值得加强注意。

  小百科:果其本义为草木结出的球状籽实,后引申为使内部充实,使变成圆球形。

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