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时间: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7篇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篇1

  与同学聊天,偶尔说起暑期读书的事,介于她的推荐,我去拜读了一下著名教育家毕镇西老师所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翻开此书,看到序言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毕老师的那番“最”字论:“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读到此,不免有些惭愧!每每看到学校在表扬优秀教师时,会想尽职尽责的老师便是如此了!相反对比自己,对比过去几年来的工作历程,哪及得上,更别提毕老师所说的“超越自我”,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完全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毕镇西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以及他那颗对学生无比热爱的教育者的心。桃毕满天下,这是我对教师最早的认识!以前的想法是你能做个桃毕满天下的教师已经是相当伟大了!而要让满天下的桃毕都能幸福的去度过一生,这又是多么远大的志向啊!而毕老师此生的教育追求便是“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正是源于这个追求,毕老师首先付出的是他的爱。书中,毕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和学生相处时,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同学们还不是大人。

  所以,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看到这句话,反观自己,又是在学生犯错以后,自己老早就开始“批评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还会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的去思考问题。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同学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同学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同学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当然,毕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对后进生的教育上,毕老师的种种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曾经面对班级中的调皮的学生、不爱听课的学生、捣乱的学生无比的头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训斥都无法长久,偶尔的好将其放大并表扬,但这一方法仅仅只是短暂的。当看完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同学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只是期望一次谈心、一次批评、一次电话“告状”等等就能让他变好,甚至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读完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应该要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毕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而毕老师的这些教育理论将成为我们这些教师的指路明灯,把教书育人当做是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篇2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篇3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强调自己和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这段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劢,为他的每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篇4

  拿起《做最好的老师》,心里很是沉甸甸……现代的社会服务行业非常透明,就是以往让人最崇敬的“人民教师”也是被排入了量化、透明化的行列!怎样才能做学校、家长、孩子心中最好的老师?真是难为教师了!学校、家长、孩子好比顾客,教师就是那么一道菜,想要这道菜能入千百口人的胃,那得需要多少高超的厨艺啊!?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做最好的老师》目录,急切地想寻找怎样做最好的老师!目录分了是个章节,分别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转化后进生”、“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做一名最好的教师!我慢慢品味着……

  一、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如何把握师爱和教育呢?曾记得因学校工作的原因,我送完一届的毕业班,转辗又新接一届毕业班,这班可是整个年级最调皮捣蛋的,又加上我是小学最后一年接任,对他们既不熟悉又不了解。由于学校工作的繁忙,我基本只是上课时间去教室,偶尔在晨会课上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这些全班性的点面结合的批评教育根本不管用,每当上英语课时张同学总是拿出魔方来玩耍,又带动了周围一批调皮的男孩在课上窃窃私语!我苦恼至极!在课后几次找张同学谈话,可是没有效果!好似天书的英语家作,张同学总是不能完成!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也似乎很关心地赠予张同学英语家作本,想鼓励他能今后及时完成作业!可是好景只持续了三天,三天过后还是老样子!怎么办?怎么办?直至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根据学校要求给这些后进生补补营养。于是我从乡下赶来,就请了张同学来校补英语,我细心的讲解,每讲解一步骤,我都耐心地问他懂了没有,再给他类似的题型练习。其实张同学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有些时候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看到我如此耐心地教授与他,他听得很认真,题目也会做了,尝到了甜头,他更是认真了!我们就这样学习着直至傍晚5:30,那天是我送他回家的!

  第二天起,在课上张同学再也不玩魔方了,即便遇到了难题,他也拼命地翻书查找,不会放弃!我每堂课上都关注他,提点他,他每天都在困难中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后毕业会考中,张同学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前不久,这位在同学心目中调皮捣蛋的张同学来看望我了,并从他的口中得知他在遥远的地方望了我几次了,看到我忙碌就没进来!多懂事啊!从这件事中我也懂得了“师爱不是简单地赠予,而是真心地付出!”孩子,加油!

  二、提高教师的素养

  在这一篇章中最能让我有感触的是————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的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澎湃汹涌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本学期我又因为学校的工作需要,送完一届毕业班又新接一届毕业班,同样的,在短短的一学期中想要深入地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很难。最主要的是我一下子很难有时间深入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就会表现为浮躁、随意、无所谓!果真如此,开学的一个月里,班级里的英语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孩子认为换了个老师,不了解他们,他们也就可以更随意些了!于是在英语学习上我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并且我亲自做了一些记录,适时地进行表扬与批评,孩子开始有点收敛了,心慢慢地回到了英语学习上,早读课、英语课变得安静了!期中的家长会更是让我深入了家长的心!我根据平日里的观察,在班级中选了五个典型的孩子,在家长的面前进行适当地引领,给他们做各方面的示范和榜样!家长也是用心地回家教育孩子了!在期末,有位家长在班级群中这样写道:“发自内心,对三位老师说一声谢谢六年不算短的时间,孩子们换了九位任课老师,实话每位老师都很棒很有教学经验,可对自己的孩子我捏了一大把汗。刚开学几天,孩子回家告诉我,妈妈,我们陈老师英语是全校最好的,所有班听力全是他报的,还带了别的一个班,她从进门打招呼全程用英语,我连起立,坐下,也听不懂咋办!看成绩好的同学站,我就站,坐我就坐打陈老师的电话,当时我手机拿起放下,放下拿起心里很矛盾。最后儿子提出,妈妈你要相信我你每天帮我报单词,在大考卷上做自己不会做的题,前面几次全是良,回来他自己也更加努力了,付出总有收获!”可以看得出这位家长是发自内心的,我很高兴,在我的教育下孩子能取得好成绩!我也这样回应道:“其实谁教都一样!

  1、习惯是养成的,习惯了哪个老师就行!

  2、好的习惯也是靠自我约束才能养成的!

  3、找对方法很重要!

  4、坚持才能实现最终的梦想!

  5、更重要的是相信这句话:天才=99%汗水+1%的灵感!”我相信,来年我们班的英语学习将更是一片美好的景象!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篇5

  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的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她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做朋友。在与学生嬉戏游戏时,老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是智慧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正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幅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

  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篇6

  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的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她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做朋友。在与学生嬉戏游戏时,老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是智慧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正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幅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

  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篇7

  最近我仔细拜读了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书中作者将自己的教育生活以简洁朴素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故事,书信的形式娓娓道来,读起来倍感亲切。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有时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我遇到的一些困惑。看完此书使我感受到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多姿多彩,同时也使我对幼儿教师这份平凡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曾经,在我的脑海中无数次闪过这样的想法:幼儿教师是个辛苦而又不被人理解的职业:每天早上七八点到幼儿园开始忙碌,接待家长、组织活动、开会、学习、看午睡……一直忙到了下午四五点钟,有时还要加班布置环境,晚上还要做一些文案工作,做得很苦,做得很累,却有时得不到家长的认同和理解。有些家长甚至会经常抱怨老师没有很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有时仅仅是为了孩子的裤子穿反了或者是鞋带没有系好。

  但当我仔细阅读了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后,我的想法就彻底变化了。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我发现其实我们并不是这么辛苦、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着,我完全可以让孩子们的所思所想,让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成为我快乐工作的动力。原来,快乐的工作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孩子还是孩子,我还是原来的我,原来痛苦和快乐只是一个想法的转变,只是那么一点点的改变。

  当我惊奇的意识到后,我真的发现,我的工作中处处充满着欢乐和甜蜜。有时,当我午餐过后,拿着书在孩子旁看时,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后躲着几个小家伙笑着给我敲背呢;有时,当和孩子们一起到大型玩具处玩耍时,孩子们不时传来叫我一起来玩的亲热叫唤声;有时,当家长们从我手中接过孩子的衣服真诚的对我说谢谢……这些让我兴奋不已,原来快乐地工作可以是这么简单!

  读了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我一定会怀着“我孩子一起跳舞”的情怀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保持一颗童心,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