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钱》大班教案

时间:

《钱》大班教案(集合9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钱》大班教案(集合9篇),供大家参考。

《钱》大班教案(集合9篇)

《钱》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10元以内面值的人民币,说出单位名称。

  2.能以元为单位进行10以内的换算。

  活动准备:

  1.贴有5元、10元的储钱罐,罐内装以元为单位的钱币,总额与标签相等。

  2. 5元、10元纸币。

  活动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小朋友在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

  2.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幼儿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幼儿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4.让幼儿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幼儿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三、10以内的换算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储钱罐里有多少钱吗?怎样数快呢?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幼儿拿出储钱罐里的人民币,分类数出每种面值的人民币的张数。

  3.你的储钱罐里有多少钱?

  数一数:(1)1元等于几个5角?

  (2)1元等于几个1角?

  (3)5元等于几个1元?

  (4)10元等于几个1元?

  (5)10元等于几个5元?

  4.对照储钱罐的标签与罐内的钱币,写出不同算式。

  5.师小结换算关系。

  四、小超市

  幼儿到小超市买东西,练习10以内的换算。

  五、活动结束,提醒幼儿及时洗手。

《钱》大班教案2

  教案目的:

  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习用不同方法进行7元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教案准备:

  1、活动课件《自动取款机》。

  2、复印1元、2元、5元面值的纸币若干。

  3、记录单,铅笔若干。 教案流程:

  一、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钱币,我们叫它人民币。

  3、你们认识这些钱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钱有什么用?

  5、你会用钱买东西吗?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取7元钱的不同策略。

  1、出示活动课件《自动取款机》。这个取款机有许多的1元、2元、5元的.钱。

  2、出示鞭炮。这个鞭炮需要7元钱,如果你能在这个自动取款机中取7元钱,鞭炮就会响起来。

  3、个别幼儿说,教师操作并做记录。

  4、幼儿操作、探索取7元钱的不同策略,并把它记录下来。

  5、交流记录结果,教师汇总。

  三、买票到游乐场。

  以上讲述了《幼儿园中班优质课数学:自助银行7元钱的兑换》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幼儿园中班优质课数学,希望对大家有用,大家的工作经验可以在下面进行留言讨论,还有相关的几篇同样优秀的教案例文推荐给你,幼儿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及反思,幼儿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小班数学教案。

《钱》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连加连减,初步掌握运算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连加连减的图4幅,加减等号若干

  2、幼儿已有经验:6以内的加减

  活动过程:

  1、复习数数l——70,倒着数。

  2,学习6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1)学习连加: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大班有两个篮色的球,有2个红色的球还有几个绿色的球,大班共有多少个球(边说题,边在图下相应的位置贴出2,2,2和6)

  ①让幼儿回答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2+2+2=6

  ②运算中的数字和符号各表示什么意思?

  —2表示什么? (篮球)2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红球)(绿球)两个一十"表示什么?(表示做连加)大家知道6是怎样得半的加了一次,再加一次,先用总数6减去2。 (边说边把得数4记在脑子里再把4减去2就等于2)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里投放数字卡片,幼儿可以进行连加连减的练习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吃点心。

  (二)学习三个数连减师: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由此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帮助日本群丛度过难关,全世界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受灾的日本人吗?

  师:好,好上好超市正在举办募捐活动,请每个家庭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帮一帮那些可怜的人们,捐款的金额不限制,也就是说你们想捐多少就捐多少,但是,捐款也是有要求的哦,在捐款之后,请在黑板上记载好你的捐款金额。

  (捐款与记录)(师:谢谢!您真有爱心!谢谢!受灾的人们会感谢您的!谢谢,你是爱心小天使!)师:各组家庭请注意,20元备用金,超市购物花了一些,捐款花了一些,还剩下多少钱?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这可是"超市大赢家"第二回合的较量了,请每组家庭派出一名成员来大显身手。

  (引导幼儿一起列式计算,评选领先家庭,贴好红旗)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

  师小结:哎呀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我也是这样想的,要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钱,就要用钱的总数,减去第一次花掉的,再减去第二次花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连减。

  分组活动师:每个家庭剩下的钱不多了,可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办呢?(幼儿:赚钱)师:好,超市有一些工作需要各位帮忙完成,这可是第三回合的较量哦,哪组家庭先完成工作可以为你的家庭争得一面红旗。

  力量组:超市的玩具柜套圈摆乱了,需要一定的力气来整理哦,因为你们是力量组的,请你们把每个圈内的计算题算出来,套在和它得数一样的套圈娃娃身上,用线连起来。

  智慧组:超市又到清帐的时候了,请你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帮陈经理把这些帐单的结果算出来。

  (幼儿工作,教师巡回检查,核对。评选出第三回合领先者,贴好红旗。)

  交流小结,延伸生活,师幼道别

  1、评选冠军,颁发奖品。

  师:那么,哪组家庭是今天的超市大赢家呢?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今天的冠军家庭!好,现在开始发放奖品。

  师:冠军只能评选出一个,没有得到冠军的家庭并不是很差,你们也是最棒的!加油,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也来尝尝拿到冠军的滋味,好吗?

  2、"超市大赢家"的比赛结束了,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好家庭收支记录,做个理财小管家哦!

《钱》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7以内的加减运算。

  2、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文具的过程。

  3、能够积极参与购买文具的活动,清楚表达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文具店”的场景图,见教学挂图。

  2、剪下幼儿用书第9页的1~7的数卡和加、减、等号,剪下幼儿用书第3页的7根雪糕娃娃棒图卡及第7页《时钟接龙卡。幼儿用书第29页《分分合合(三)》的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玩游戏“一共需要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加法。

  1、教师出示“文具店”场景图,请幼儿观察货架。

  师: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每种文具的价钱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文具店买两种文具,说一说所买的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的'游戏。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购买文具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三角尺和5元钱的铅笔盒,一共需要7元钱。

  4、引导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师幼讨论: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三角尺和5元钱的铅笔盒,一共需要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5、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和符号表示的意义。

  6、幼儿再次进行买文具活动并学习用算式进行记录。

  7、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先看算式记录卡,再讲述自己买文具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二)集体玩“还剩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7元钱到文具店买一种文具,说一说所买的这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还剩下多少钱?

  2、幼儿边看图边进行“还剩下多少钱”的游戏。

  3、幼儿讲述自己用7元钱购买一种文具的事情。如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

  4、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师幼讨论: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5、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

  6、幼儿再次进行买文具活动并学习用算式进行记录。

  7、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先看算式记录卡,再讲述自己买文具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每个小朋友到文具店里买两样文具,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用算式记录。

  2、还剩多少钱?

  师:每个幼儿用6元钱到文具店买一样文具,算算还剩多少钱?用算式记录。

  3、雪糕娃娃排队。

  师:按顺序为7个雪糕娃娃排队,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4、时钟接龙。

  师:将时钟接龙卡片按顺序首尾相连,接成一条长龙。

  (四)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一共需要多少钱”和“还剩下多少钱”的活动结果,集体评价。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利用分点心、分水果的机会,引导幼儿说说“有几块饼干,吃掉几块,还剩几块?并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家园共育:请幼儿在家中经常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出题让幼儿计算,如看图书、写字时,可以问问幼儿“我写了4行字,还有2行没有写,请你算算一共要写多少行字?”

《钱》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钱币,在买卖东西和观察学习中知道如何有节制地用钱。

  2、知道要爱惜钱,合理计划地用钱,养成良好的用钱的习惯。

  【活动准备】

  红包20只、钱(钮5元20张、100元2张、50元2张、10元10张、五元2张、一元一张),卖东西(一人一个主题每样五元、银行要准备存款单,说明有利息),短片展示,幻灯片,20个篮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发钱,认识钱币。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十元红包(内置钱币:五元。)

  2、和幼儿一起认识钱币(二十、五十、一百元)。

  二、设置场景,尝试用钱。

  教师分别设置:银行存钱的、卖小吃的、卖书的、卖日用品的、卖玩具的、卖小饰品的、卖学习用品的,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买东西。

  三、购物反馈,集体交流。

  1、你买了什么东西?(幼儿介绍,教师不做点评)。

  2、教师小结:呵,大家都会用钱了,不错啊,谁还有结余?

  四、故事介绍,短片展示。

  1、故事介绍我这里就有一本《钱的学问》的故事,说的是小熊哥哥和妹妹用钱的事情,你听听……讲述他们乱用钱的一段。小熊哥哥和妹妹是怎么用钱的?你觉得好不好?会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小结:对,乱用钱,没有节制的用钱是不行的,你们来看一看。

  2、短片展示(小熊哥哥:“我上英语培训班都没钱了,我要买棒球拍参加比赛也没钱了,我把零花钱都买了游戏机呢!我要钱啊!”小熊妹妹:“棒棒糖好吃,我的钱全买这个了,可我现在要买学习的书和舞蹈鞋都没钱了,爸妈我要钱!熊妈妈:“钱、钱、钱,,买米买菜,生活用品,哪样不要钱?象你们这样,我们全家喝西北风去!熊爸爸:“买这买那,孩子们,你们以为爸爸是钱做成的?!难道你们以为钱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开车要钱、上学要钱、这就是生活——工作、挣钱,为下雨天做准备!”)怎么会没钱?如果你有钱,你会怎么花钱?行,现在给你们一次机会再去用钱,可以去退货。也可以坚持你想要的。

  五、幼儿再买,集体讨论

  1、这回你是怎么用钱的?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一开始你买的是什么,后来呢?没有改变主意的人,又是为什么?

  2、如果你每月有一笔属于自己的零花钱,你会怎么用?

  3、教师小结:你确实需要的、有用的东西可以买。还要根据你拥有的前的数目,合理计划用钱。其实,熊爸爸说的'“下雨的时候”就是家里更急需用钱的时候。所以我们平时就要节约用钱、合理计划地用钱。

  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那么钱用完了,没钱了怎么办?

  2、讲述故事《钱的学问》第7页到第九页。(放书的幻灯片)。

  3、教师小结: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钱的学问》这本书都告诉我们了。当然,现在我们不能象童话里小熊哥哥和妹妹那样去挣钱,但我们可以努力学本领,长大挣好多好多钱,好吗?

  七、活动结束、延伸方案

  可以在大班教研组开展“旧物拍卖”活动,以旧物代替钱,所挣的钱用于公益,让幼儿明白钱还有这样一个最好的用处。

《钱》大班教案6

设计思路:

  有一次,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同事把一些钱还给我。一个小朋友看见了就说:“我妈妈也有这50元钱。”这一下,大家说开了,“我妈妈还有100元钱。”“我爸爸还有外国钱。”我马上与孩子讨论起来。于是我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钱,开始探索各种钱的特点。

  活动目的:

  1、在看看讲讲各种钱币中,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了解钱用处的.基础上,让幼儿懂得从小节约用钱,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0元以内各种纸币、硬币、外国钱、古代的钱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话题

  师:最近,我们小朋友一起带来各种各样的钱,现在请你来告诉大家,你认识了哪些钱?

  (幼儿大胆发表)

  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三个娃娃银行,请大家到银行里看看有哪些钱?钱是怎样的?

  二 幼儿自由观察

  1 你看到哪些钱?

  (幼儿积极讲讲看到的钱,老师随机引导)

  幼儿再次观察钱的秘密。

  2 你发现钱有什么秘密?

  3 还有什么看不懂,请大家看来帮忙。

  (幼儿大胆提问,老师与同伴一起帮忙。)

  三 钱的用处

  1 钱有什么用?

  2 你们猜猜老师今天带来这些钱派什么用?

  (老师出示报纸直接告诉幼儿,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幼儿排队捐钱。

  四 延伸活动

  那这个箱子怎么寄出去?

  (下次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钱》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物品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两件商品的价格及所付的钱款。

  3、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难点

  幼儿用语言讲述两件商品的价格及所付的钱款。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5元零钱,一个钱包,一个篮子,十二个筐分类摆放有标价的商品。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出示10以内钱币,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

  --这里有什么?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请你算算你的钱包里有多少钱?

  2、小组活动。

  交待活动要求。

  --小班的老师想请你们买些东西送给小朋友,我们就用钱包里的钱买两样东西,要把钱用完,买一样东西付一次钱,买好后说一说你买的两样东西一共用了多少钱。

  3、幼儿购买商品,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谁来告诉大家你买了哪两样东西?分别用了多少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启发幼儿讨论不同的记录方法。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钱》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复习6的组成,巩固6的加减法运算。

  2、通过购买物品的模拟操作,引导幼儿讲述两件商品的`价格及所付的钱款和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学习用算式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若干,小兔、熊猫、小鸡图片各一,6的加减法算式一套,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游戏猜猜看。

  二、进行买水果游戏

  1、师:“大象伯伯开了一家水果超市,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带领幼儿一起确定水果的品种以及价格。

  2、出示图片小鸡。

  “小鸡有6元钱,它想买两样水果,可以买哪两样?”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6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出6的加法算式。

  3、出示图片小兔。

  “小兔也有6元钱,它想买一样水果,小朋友帮它想想可以买什么水果,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

  教师小结,引出6的减法。

  4、出示图片熊猫。

  “熊猫也有6元钱,它想买三样水果,它可以怎么买?”

  引导幼儿得出连加算式。

  5、“水果超市里的水果快卖玩了,我们帮大象伯伯进货去吧!”

  规则:进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6元钱。

  活动结束

  “如果给你6元钱,你想怎么买水果?”

  请幼儿在记录单上圈出自己要买的水果并列出算式。

《钱》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2、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3、通过游戏体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4、知道中国的古钱币。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重点:

  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活动难点:

  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活动准备:

  钱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人民币,自由讨论它的.用途。

  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钱?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钱?

  二、出示挂图,介绍中国的古钱币。

  1、认识中国的各种古钱币。

  挂图上的钱币你们见过吗?猜一猜哪种钱币是最早出现的?

  2、教师总结:最早出现的钱币是贝币,然后是各种形状的金属币,接着秦始皇将这些金属币统一成了圆形方孔铜钱。后来,一些大的金额用白银和黄金来代替。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三、认识人民币。

  1、我们现在用的是我国第五套人民币,谁来说一说这些纸币和硬币上的图案分别是什么?

  2、幼儿分组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案,并进行集体分享交流。

  3、教师总结:人民币图案的意义。

《钱》大班教案(集合9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