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时间: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实用4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实用4篇),以供参考。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实用4篇)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课文的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3、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鸟、小鸡、小鸭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美景,看完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课件展示)

  2、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看,地白了,树白了,屋顶也白了,多美的景色啊!小朋友们,你们最想做什么呢?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课件出示,学习生字。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4、指名读,并请同学说说读懂了什么。(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精神)

  (三)朗读感悟。

  1、出示课件。

  师:下大雪的`时候,看到满地的白雪,你们心情怎样?谁会读第一句?

  指名读,自由读。

  2、指名读第二句。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说说有哪些小画家来了。(齐读)

  3、这些小画家来到雪地里都画了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三句。

  指名读。

  展示课件。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还能画别的吗?为什么?

  师范读,生仿读。

  练习:课后读读连连。

  4、自由读第四句,指名读。

  师:为什么不用颜料不用笔?

  引导学生读出自豪的语气。

  5、瞧,小画家们画得多高兴啊,咦,怎么没看见青蛙啊?它为什么没参加?

  指导读五、六两句。(了解青蛙冬眠的习性)

  6、师范读全文,生分组朗读,反复练习,读好课文。

  7、指名朗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四)实践活动。

  回去了解哪些动物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它们会画什么?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下节课来跟同学们说说。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通过朗读理解生字、词。

  2、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准备:

  1、课件。

  2、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关于动物脚印的形状以及爱冬眠的动物。

  五、学习过程:

  1、揭示课题

  (1)看雪后景色(录像),配上雪后景色描写的短文朗读,给学生语言材料予以积累。

  (2)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看看,下雪后,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A.放声朗读、运用拼音、询求帮助、猜等方式克服生字的困难,读通课文。

  B.圈出你不了解的地方。

  (2)汇报自学情况

  自学检查:

  A.指名朗读,请其他同学点出他没读准的音。

  B.请另一学生帮助纠正读音。

  C.怎么的么读轻声,怎是平舌音。

  (3)纠音后再次朗读,准备提问。

  二、提出问题

  1、学生提问,教师板问题,随后进行梳理。

  2、师生讨论选一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小画家们画画不用颜料不用笔。反复朗读。

  三、探究问题

  1、理解课文部分,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不用颜料和笔呢?

  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也会冬眠?

  2、根据学生的提问,先请学生小组内讨论。

  3、第一个问题通过反复读,引导学生得出哪些画其实指的就是脚印。第2、3个问题,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看录像来补充学生的知识。

  四、解决问题

  感情朗读。(采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边读边表演、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读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

  2、你能学学课文,也来编一首儿歌吗?提示:

  -----画-----

  -----画-----

  -----画-----

  3、作品展示。

  六、总结

  在神奇的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神奇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掌握“虫字旁”和“目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借助儿歌了解小鸡、小鸭、小狗以及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等冷血动物要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揭题激趣

  1、开展画手印的游戏。老师谈话:“小朋友爱画画吗?上课前,老师先请小朋友根据要求,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

  的小手掌印。”(共画三幅手掌印:1、五指并拢:2、五指张开;3、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2、揭题谈话:冬天下雪了,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出示雪景图片)在这美丽

  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3、鼓励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板书问题概要:1、谁?2、为什么?)

  二、阅读探究,感悟理解

  1、初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对课文;2边读边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2)读后反馈,结合训练:1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板画动

  物图片)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B、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理解词语:“一群”积累新词:“三五成群”)

  2、再读探究。

  过渡语:小朋友的学习还真有效率!接下来请大家再一次去读读课文,要求还是边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称这

  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1)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学习成果。

  (3)读读议议,感悟理解。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从不同方面说说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2、重点句朗读指导:第三句话读时稍快,语调有起伏。第四句话朗读时突出“几步就成”。

  3、讨论一:小动物们为什么能画出不同的画面呢?(学生联系课前游戏说一说,然后完成文后练习“读读连连”。)

  4、讨论二:为什么小青蛙不参加画画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列句段,进行阅读拓展。

  冬天到了,天气寒冷。有些动物为了保持体内温度,开始了长时间“睡觉”,这就是动物的冬眠。常见冬眠的动物

  有:青蛙、蛇、狗熊……

  三、课堂总结,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说说阅读课文时应“边读边思考”。

  2、教学生字。

  1读对生字;

  2记一记“蛙、睡”;

  3比一比,口头组词:

  月()儿()同()我()力()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4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符合冬季的气候特征,冬天里,幼儿最盼望的是早点能见到“下雪”和“雪地”这样的场景,希望能走进雪地里和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尽情感受冬季的美丽和玩雪的快乐。可是对我们南方的幼儿来说,这种美好愿望却很难实现。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不仅让幼儿能通过动画欣赏冬天下雪的景色,感受冬季的美丽,还能通过诗歌朗诵,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爪子(蹄子)的形状不同和青蛙冬眠的特点,活动的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求。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观察雪景图片并回忆已有经验,初步感受冬日雪景的美丽;第二环节在观察脚印及想象中引出儿歌并初步理解内容;第三环节在完整欣赏并理解的基础上学念、尝试仿编,在共念儿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冬日美景。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2.尝试仿编诗歌,感受冬日雪景的美丽及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感受讨论——冬日雪景的美丽。

  (出示雪景图)

  1.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些什么?

  2.看到这厚厚的白雪,小朋友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

  二、观察想象——引出话题,初步理解儿歌

  1.有几个小动物也和我们的小朋友一样,在家里可呆不住了。你瞧,他们来了。他们是谁啊?

  2.他们来干什么?

  3.他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什么?(脚印)猜猜是谁?

  4.它们的脚印像什么?

  三、学念仿编——进一步理解并学习儿歌、尝试仿编。

  1.欣赏诗歌

  2.小鸡、小狗、小鸭真的是画家吗?那么它们是怎么画的呢?画的是什么?

  3.青蛙怎么不参加呢?(冬眠去了),原来,小青蛙躲在洞里睡着了。

  4.看到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画画这么开心,还有很多小动物也要来了。谁会来呢?

  5.这些动物会画什么呢?引导幼儿按“…画…”的句式编儿歌。

  6.还有什么动物也要冬眠呢?

  7.共念仿编儿歌。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实用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