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

时间: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7篇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 篇1

  1、标题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简单,只写出行文各段的标题。

  这是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勇简洁的文字标出了各段的写作要点。

  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

  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2、要点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编写提纲的要求:

  1、要审清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

  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2、要简洁明了

  作文提纲只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

  因此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繁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 篇2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 篇3

第1章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2章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演进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维度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衡量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第3章承担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

第4章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制度背景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分析

第5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设计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变量设计

  模型构建

第6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描述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

  回归结果分析

  稳定性检验

第7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研究结论

  对策及建议

  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结论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发展,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回顾国内外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理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以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我国经济制度背景,分析不同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构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本文根据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对其进行细分的基础层、市场层、环境层战略性企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影响的假设,并得到了实证结果的证实。实证结果表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为企业带来及时的效益的同时,还能使效益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基础层与市场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相对于同期有所减弱,但履行环境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要显著于同期。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和企业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企业对生态系统各成员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企业生态环境反影响于企业,增加企业的经济价值,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第二,本文结合经济制度背景,在第一个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财务绩效的正向积极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会计业绩的促进作用,但对市场绩效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后的稳定性检验又证实了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会计业绩以及市场绩效的促进作用。结果反映,国有企业在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会偏向非经济目标的实现,而对成本效益、经济目标实现方面的问题考虑较少,在经济价值增值方面的动机弱。而非国有企业在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时比国有企业更偏向企业经济价值的增值。

  第三,由于本文实证模型中检验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后一期的财务绩效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显示,除环境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外,对后一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的显著性明显弱于同期的财务绩效的影响。说明对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并非一劳永逸,而需要不断做出努力,才能促使社会价值与企业经济价值同步增长。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 篇4

调查报告型

  被调查企业xx问题的调查

  1绪论

  研究的背景

  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内外文献综述

  2 被调查企业xx问题现状

  被调查企业概况

  被调查企业xx问题现状和特征

  被调查企业现有经验和做法

  3被调查企业xx问题分析

  被调查企业xx问题分析的理论依据

  被调查企业xx问题分析方法

  被调查企业调查内容和过程

  被调查企业调查结论

  被调查企业xx问题改进方案和措施

  4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 篇5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绪论 10-17

研究背景 10-11

研究意义 11

文献综述 11-15

.1 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 11-14

.2 国内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 14-15

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7

  2. 研究理论基础 17-22

重要概念界定 17-20

  2. 高校行政管理 17-18

  2. 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 18-19

  2. 职业倦怠 19-20

职业倦怠三维度理论 20-22

  3. S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现状 22-31

S高校简介 22

调查设计 22-25

  3. 研究假设 22-23

  3. 调查对象 23

.3 调查问卷设计 23-24

.4 调查过程 24

.5 数据统计 24-25

调查结果 25-30

  3. 问卷信度分析 25

  3. 总体现状 25-26

.3 差异比较与分析 26-30

结论 30-31

  4. S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31-44

个体因素 31-37

  4. 人格特征 31

  4. 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有待增强 31-32

  4. 情绪智力有待提高 32-33

  4. 工作压力大 33-34

  4.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34-35

.6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缺失或不合理 35

.7 个人成就感低 35-36

.8 人际关系困扰 36

.9 工作学习冲突 36-37

   从业的非预期性 37

组织因素 37-42

  4. 管理体制陈旧 37-38

  4. 选拔和任用机制不合理 38

.3 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38-39

.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9-40

.5 晋升制度不顺畅 40-41

.6 缺少人才流动机制 41

.7 重使用轻培训 41-42

.8 待遇偏低 42

社会因素 42-44

  4. 社会发展变化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42-43

  4. 职业认同感低 43-44

  5. 缓解S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44-49

个人层面 44-45

  5. 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44-45

  5. 强化情绪管理 45

  5.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45

组织层面 45-48

  5.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45-46

  5. 建立规范的人才任用机制 46

.3 实行职级制,建立多阶梯的晋升通道 46

.4 探索合理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 46-47

.5 实行定期岗位轮换 47

.6 健全培训学习体系 47

.7 建立心理调适机制 47-48

社会层面 48-49

  参考文献 49-52

  附录 52-54

  致谢 54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 篇6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3……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 篇7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湿地是地球上一种功能非常多、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对湿地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在对环境进行保护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如何将湿地园林中的生态、湿地、地域文脉与湿地园林中的“美”相结合,是湿地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对于湿地园林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湿地园林;生态;园林美;地域文脉

  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环境功能,不仅能对环境中相关的污染进行降解,还能够对生态资源中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净化,而且还有非常多的生物将湿地作为自己的栖息地,对湿地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在环境保护这一事项上的重点。湿地园林是一种将湿地作为开发对象的园林形式,湿地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利用了生态学原理以及现代化园林建设工艺,对湿地这一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与恢复,将自然的湿地景观在湿地园林中很好的保存下来,为广大人们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让人民群众在湿地园林中体验、感受到了自然湿地景观。

1、湿地园林的设计构思

尊重自然为前提,以生态优先

  生态资源中的水资源,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基本保障,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保护对象,它也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在各个国家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湿地管理的设计构思中,要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维持湿地园林中一些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将平衡湿地生态系统这一事项作为建设的目标,通过湿地园林的建设带动水源湿地中的保护与建设,有效地提高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自净能力,湿地园林在设计构思的过程中,要将保护水资源作为建设的前提之后,还要对水资源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尊重水源湿地中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让植物在生长中能够有自己的特点。

湿地园林中景观的设计构思

  湿地园林中的景观具有综合性,在对湿地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构思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生态系统中的原则,还要将景观的设计构思纳入艺术性这一范畴中,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否则湿地园林景观在设计构思这一层面上会缺乏完整性,在生态化这一基础上对湿地园林中的景观进行设计时,还要重视对湿地园林景观中“美”的设计,运用不同的手法、施工工艺、艺术构思等,将湿地园林中的景观与自然相融合,使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辉映,提升湿地园林景观中的观赏性、文学性,结合湿地园林中的地理形势、周边环境的实际状况对景观中的水体进行合理的改造,在湿地园林水面景观中种植各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使水面景观更加生动、丰富,使水面景观中的植物与水面景观周围的一系列景观之间互相辉映,在各个景观设计上的形式、环境的功能、内部的结构这三者之间相融合,使湿地园林中的景观大道艺术美学与生态环境统一,使湿地园林中的整体景观呈现统一性。

湿地园林中的地域文脉

  湿地园林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地域文脉的传承,一个城市中湿地园林的文化底蕴,对这个城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城市文化中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园林的设计构思中,要将当地的地域文脉融入湿地园林的各个建设环节中去,使当地的地域文脉在湿地园林中得到有效的传承。

2、湿地园林中植物的配置

  湿地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在对相关植物进行配置时要考虑在景观的绿化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感,要采取适当的复合式层次的绿化形式,扩大湿地园林中植物绿化的覆盖面积。在湿地园林的植物配置中,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搭配,例如:色叶、落叶、香花、乔木、常绿等,使湿地园林中的各个景观在层次上分明,增强湿地园林景观中的色彩效果。

  根据湿地园林中独具的特点,用植物在相关的景观中进行点缀,使景观中的美化与绿化相结合,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强调色彩上的整体感,这样不仅能增强湿地园林中自然景观的美感,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文化底蕴。在植物的选择上,首先要选择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植物,其次就是对植物的功能进行分析,尽量选择抗污、净化能力以及适应性强的植物,在植物的配置上要充分地体现出湿地园林景观中所具有的艺术性、地方性、时效性,实现湿地园林景观中各个环节的统一。

3、结语

  湿地园林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起着完善的作用,湿地园林的设计与规划融合了现代先进的设计观念与技术,具有教育、文化、游赏、生态等一系列的功能,在建设湿地园林的过程中,要遵循湿地园林中生态、湿地、地域文脉与湿地园林中的“美”相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建设好湿地园林。

参考文献

  1 鲁敏,程正渭,王金江,城市公园的地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12)

  2 刘佳,李哑男。济南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05)

论文提纲的格式和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