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时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0篇

  【前言】本文是热心网友“eht6376”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0篇,供大家赏析。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

  【颁奖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人物事迹】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

  2002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经多方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2

  【颁奖词】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人物事迹】

  汪勇,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

  2020年2月19日,汪勇接到了单位复工的通知。因为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工作近6年的他连升3级,从一名快递小哥升职为分部经理,这在顺丰历史上从未有过。管理200多名员工的汪勇至此再也没时间接单跑“快车”了。

  他带领的志愿者司机团队,自大年三十起义务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协调推动网约车企业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在医院周边投放单车。自行募集资金为医护人员提供泡面,“扫街”找餐馆、争取有关部门餐食供应,快速搭建起应急餐食免费配送备用网络,以“聚拢温暖守护英雄”的义举被批复火线入党。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他瞒着家人成为了武汉金银潭医院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的“带头人”,他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以非凡之勇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其事迹在新闻联播和央视《面对面》等权威媒体报道,在社会层面影响广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3

  【颁奖词】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人物事迹】

  远去的2020年,有难关、有难题,更让人难忘,也因此,感动在这一年变得必须、必要、也那么必然。2020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感动更大的分量。

  在江西南昌一家医院旁边的小巷子里有一个特殊的厨房,每到饭点,这里都特别热闹,空气当中混杂着各种饭菜的`香味,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却处处充满着亲情的温暖。

  小巷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这些忙碌着的都是病人家属。他们来到这里炒几个菜,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家的味道。一日三餐,炉火熊熊,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被人们称为“抗癌厨房”,厨房的主人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江西南昌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如今,已近70的他们,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从不离开。这对夫妻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4

  【颁奖词】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人物事迹】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她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叶嘉莹10岁前,她都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诵读经典,由此开始与诗歌结缘。1948年冬,叶嘉莹随丈夫来到了台湾,不久,因为丈夫没有了工作,叶嘉莹靠辛苦教书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

  20世纪60年代之后,叶嘉莹先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

  1978年暮春,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内地的学校需要教师,便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申请信,她希望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

  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来到南开大学开始执教。40年来,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的许多学生目前已是中国、加拿大、美国多所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术带头人。

  20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5

  触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1多少年过去了?叶家英先生在风雨中吟唱,在花雨中漫步,在诗中观察人生,走过了一条坎坷的道路,这似乎实现了王国维“天作百恶”的一句话。李先生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她的生活中有许多难以言表的艰辛。幸运的是,诗歌给了她生存的力量最近,我丈夫在《新民晚报》上读了一篇关于“周日夜杯”的长篇文章,写了一篇长篇文章《补短争天地》,她告诉我一个小秘密:事实上,“在没有生命的意识中做一份生活,在悲观的经历中过一种乐观的生活”,当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丧生后,她在悲伤和痛苦中挣扎时,她曾经写下的两个自励词只是因为她不好意思说生活中的这样一个漏洞是她自己的理解,所以她曾经声称这是她的老师谷穗先生说的,但现在她已经老了,所以她承认这是她自己的话。现在,这两句话不仅仅是张先生在中国诗歌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写照

“书的其余部分可以减轻沉重的悲伤,软弱的美德无法回头。”,先生认为“诗人处于弱势,不能充分表达自己或说话,但他有一种道德品质需要保持。我处于弱势,……当我保持弱势时,我有我的把握……也就是说,你的性格和理想不应该被外部环境改变”。因此,张先生首创了这种“弱道德之美”,尽管他遇到了困难和痛苦,但他仍然坚持了一生。

  今年的传记电影《水月在手》在上映前轰动一时。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网上售票时,门票在五秒钟内售罄,随后获得金鸡奖。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在美丽而空灵的山川镜头中,在佐藤·斯马特的八首秋歌的配乐中,在佐藤先生温柔的诗歌声中,都一起经历了佐藤先生的传奇生活,所有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导演陈传兴先生说:“叶先生和诗歌的关系已经深入到生活中。她就像一个水月观音,让人们可以穿过诗歌之河,到达河的另一边。”张先生曾写过两首诗:“看天空,孙志瑾变了”和“蚕难老”。张先生把自己比作蚕。因为她从小就热爱中国古典诗歌,70多年来从未停止过教学,她希望她的学生和所有像她一样热爱古典诗歌的年轻人都能把她吐出来的丝绸织成美丽的锦缎,就像谷穗先生早年对她的鼓励和郑重委托一样

  今年庚子初夏,扬州广陵出版社出版了《沱安嘉陵师生歌集》。顾名思义,内容是谷穗先生和叶先生的诗歌演唱。这本书是传统的木制手工雕刻。它是用高级贡纸手工印刷并折叠的。与宋锦封面相配。它仅限于红色、蓝色和黑色,可以说是完美的。哲子先生曾经把它握在手中,揉了很久,这不仅是文字的亲和力,也是他们老师和学生永远传承下去的见证。

  20xx年,我想从台北飞往天津看望我的丈夫。他在电话里说:“我太忙了,没时间和人见面。我太老了,我有很多东西要收拾。”听起来他好像拒绝了我的来访。然而,我没有放弃。过了一段时间,我又给丈夫打了电话。出乎意料的是,我丈夫答应在11月19日早上与我见面。我在前一天清晨直接飞往北京,并通过空运和陆运转机到天津。当我到达我丈夫家时,已经是晚上5点半了。我突然很早就到了,这似乎打乱了我丈夫的生活节奏然而,冉先生和我谈了很长时间,谈到了上次在台北与周梦迪先生的会面,谈到了亚贤先生在电影院外看到她的过去。丈夫给我带来的书一本一本地签了名,我正要离开,照顾我丈夫的姑姑突然问我丈夫煎的酱汁煮得怎么样了。要我留下来吃炒面吗他说,因为姨妈的问题,我丈夫没有让几千英里外的客人离开, “我太忙了。我要为明天下午的演讲做准备。在这期《中国文化》中,我的演讲已经讲完了,要去看天荪锦。你可以自己坐下来看。我们以后一起吃晚饭。没有准备,只有简单的蔬菜,酱汁炒面。我不知道你是否习惯了。我很高兴。”我很简单。“做面条的时候,姨妈对我说,”只要你有演讲,先生,你总是准备好的。你经常在两三点钟不睡觉。“

  很快,姨妈端出了两碗面条、一大碗油炸酱、豆芽、大豆和菠菜。我丈夫每碗给了我半盘。然后我们舀出了油炸酱面。我什么也没说,无耻地默默地陪我丈夫吃饭。我猜我丈夫每周都不会让客人在她家吃饭天。这应该是个特例。当我偶然想起它时,我仍然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在我的一生中,与丈夫共进晚餐是很少见的触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2在过去的12年里,张桂梅每天早上都在教学楼巡逻。5:30,张桂梅用手电筒一个接一个地点亮了五层教学楼的走廊。早年,她想赶走进入学校的蛇和各种小动物,因为学校没有院墙。低飞的蝙蝠会划破学生的脸。她站在二楼,手持喇叭,敦促学生们跑进教室她希望每一分钟的顺时针旋转都能扭转贫困

  她记得,当她转到云南省华坪县中心学校时,她第一次目睹了贫困带来的痛苦:一些学生没有钱买衣服,冬天穿一两元的塑料凉鞋;有些学生买不起大米。晚上,他们抓起一把米饭,第二天就把它放进热水瓶里当早餐;“总共要放50元。如果你不寄,我就把它们放回桌子上。”

  张桂梅经常自己掏钱带学生去餐馆,帮他们支付学费,买衣服和被子。1997年4月,张桂梅被诊断为子宫肌瘤,腹腔内长出一个2公斤重的肿瘤从医院到学校10分钟车程,张桂梅走了40分钟。为了带好毕业班,张桂梅坚持上课,把学生送到考场,然后住院。一天,张桂梅突然喘不过气来。一位老师在风雨中为她找到了一个氧气袋。一些学生的父母在山上采摘野生灵芝,用机器将其磨成粉末,混合在大米中,然后送给她。其他人则去山上为她采摘野生核桃为了治愈她,山上的妇女们捐了10元或5元。县长对她说,不管我们的地方有多穷,我们都会治好你的病。“所以我留在这里。”张桂梅说

  20xx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成立,捐赠者任命张桂梅为院长。丈夫去世且没有孩子的张桂梅对此表示同意。她发现,在每个孤儿的背后,都有一位悲惨的母亲,一位因家庭暴力杀害丈夫而被判刑的母亲,一位因重男轻女而在分娩中死亡的母亲,以及一位与丈夫离家出走的母亲这让张桂梅意识到,贫穷的女孩会成为贫穷的母亲,贫穷的母亲会养育贫穷的下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

  班上女孩不多。张桂梅发现,总是有女孩在阅读后失踪。她去山上找到了那个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6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念完六年书后,教了一年中学,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班上一个女学生,叫做杜致礼。那一年,杜致礼17岁,后来她成了杨振宁的太太。

  杨振宁出国的时候,并没有跟杜致礼谈恋爱。但是对于她的美丽与大家闺秀的风范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年之后,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中不期而遇,两人竟然都有了“过电”的感觉。他们后来认为,这恐怕就是前生的`姻缘吧。

  这场姻缘不仅给了杨杜两人终生的幸福,还意外地让天各一方,似乎永世不得相见的岳父岳母有了晚年14个春秋的团聚。成为国共战争史上一首黄昏的恋歌。

  1948年底,时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以赴刑场的心情上战场,兵败被俘,两次以砖头猛击头部,自杀未遂。蒋介石得此消息,也不免心恸垂泪。但不料想,杜将军进了共产党的监狱,几年之间,便彻底“赤化”,于1957年被第一批特赦释放。蒋介石颜面尽失,雷霆震怒,不准许杜的夫人曹秀清和子女出入中国台湾。曹秀清带着婆母和5个儿女在台北生活十分窘迫。为了兑现当年蒋介石手谕的许诺,曹秀清曾找过宋美龄、张群等人反映自己的处境,然而均未结果。

  1957年,曹秀清突然接到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的信。说:“您的‘老朋友’与我通信了,他非常关心您,惦念着你们母子的安全。”曹秀清幡然领悟到“老朋友”就是令她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丈夫杜聿明。

  曹秀清清楚,她只有取道美国才可能见到她的“老朋友”。于是她向中国台湾当局提出了要求去美国看望女儿的请求。但蒋介石却“关照”:“杜聿明的妻子儿女不得再离开中国台湾!”

  1958年初的一天,宋美龄突然派车接曹秀清到士林官邱。见面时宋美龄握住她的手说:“杜夫人,恭喜你女婿获得了诺贝尔奖,你该去美国看看他呀!”曹秀清喜出望外。宋美龄接着说:“杜夫人,希望你从美国回来时,把杨振宁也带回中国台湾,让他协助蒋‘总统’反攻内地。”这时,蒋介石也走进屋内问:“孩子们怎样?你的身体可好?”

  曹秀清沾了女婿的光,终于获准去美国探亲了,期限为半年,逾期不归,罚以巨款。为防不测,中国台湾不允许她带子女,还特意找了两个位置相当高的人作保。1959年,曹女士来到美国,再也没有返回中国台湾。

  杜聿明获释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妻子能来内地与他团圆。然而曹秀清却一直心存疑虑,丈夫以败将之身,寄人篱下,能有什么好日子?她不相信按丈夫的性格,他会真心留在内地。因此她写信给丈夫,劝他不要强求自己。当她终于明白丈夫铁心扎根内地并非权宜之计时,她于1963年10月回到了北京,甘愿与丈夫一起过清贫的日子。临回国前,她听说内地物资比较匮乏,写信问丈夫需要什么?丈夫想知道能贮存食品的冰箱是什么样,于是杜夫人为其从美国带回了当年很奢侈的一件家用电器。血海硝烟中厮杀了大半生的杜聿明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们家因政治原因导致的夫妻隔绝,竟因为物理的原因,因为一项诺贝尔奖而化解消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7

陈陆:誓言“守好庐江”浪尖上逆行的他用生命兑现承诺

  陈陆:

  我还要回一次头,还去救那两个人。

《感动中国》颁奖辞

  最先出发 最快抵达

  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

  欠身体一台手术

  欠妻子一个告别

  欠父母一次团圆

  洪水汹涌

  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

  大雨过后

  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陈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8

  张桂梅觉得,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一一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恶性循环。

  张桂梅认为,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2002年起,她就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招来的是许多人的质疑和辱骂。但张桂梅并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该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还出来看笑话。”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08年1月7号,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号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个企业家和她对话,争取帮她解决点女子高中的困难。

  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50至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火化的消息。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筹建学校的日子,张桂梅异常艰难、身心疲惫,但她始终义无反顾,矢志不渝,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她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了。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9

  今日午时,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新闻人物电视片,感动了你我,感动了大家! 能感动全中国的12名新闻人物有:魏青刚、丛飞、李春燕、洪战辉、邰丽华等。

  那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丛飞!在未成为歌手的丛飞就极其喜欢山区里的那些贫困孩子,他成为歌手后又把他所赚的钱都捐给了山区里的贫困孤儿,让他们从此以后便能上学了。就是孩子让他心动,所以让他行动!“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是鲁迅先生说的,而这句话也正说明了丛飞。

  而就在这时丛飞被诊出胃癌晚期,而他的妻子邢安刚怀孕4个月!在这时丛飞想的并不是自我的病情而是山区里的178个孩子的未来!在这紧急时刻,一所医院愿意免费为丛飞治疗。丛飞的女儿叫邢小丛飞,意思是他的女儿要比他做得更好!丛飞翁显出金钱、失业、健康,给予那些怀疑、嫉妒的人肯定回答!他是无私者、忘我者,他把爱都传递给了别人。他把所有的时间无私的给了山区的孩子们!

  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自私;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苦恼;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斗争;多一份爱心就多一份奉献!你的爱能换来更多的爱,这个团队就无限完美,人生就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幸福,充满了一种期望! 让我们一齐显出一份爱心,那这个世界将会多么完美!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篇10

  第一次写周秀芳的故事时,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对于大多数鄞州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遥远很陌生的地名。记得当时某位与贫困学子结对的爱心人士,一个字一个字告诉记者,那些陌生的镇名、村名、校名应该怎么写。

  如今,不仅溆浦山区已经成为大家所熟知的爱心汇聚之地,还有源源不断的人群,在那山路上,用脚步丈量着属于他们的公益历程。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那个滚烫的名字——周秀芳。

  记者在溆浦的第一站是北斗溪镇桐林希望小学,是她牵线捐建的29所希望小学中的第一所。

  “下雪天,孩子们在没有门没有窗户的教室里上课,小脸冻得通红。”这样的情形,每一次在记者脑海浮现,只为了与眼前高山之上,树木清幽,校舍崭新的景象作对比。

  每一次去桐林,一路都是“过山车”般的转弯,惊心动魄的山路,同行的新闻界同仁,有人在半路就吐了,有人到第二天还晕着。

  这样的山路,恐高、膝盖疼痛的周老师,走过了4年。

  在那些希望小学,每一次都会出现的画面是,周奶奶被孩子们围在中间,他们亲热地叫着她,好像是在叫着自己的亲奶奶,他们还总会拿出画之类的小礼物,送给周奶奶。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身影,灿烂的笑容,与周围山区的环境,与他们身后一个个贫困的家庭,形成了一种反差,给初见的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总是有人当场湿了眼眶。

  在孩子们中间,她的笑容热情亲切,她的声音温柔随和,她叫得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她会问起他们家人的近况,她会勉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她会随时随地教导学生,从握笔的姿势到正在做的数学习题。

  是奶奶,也是老师。从她身上,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爱被重视的幸福。特别是一些身体上有些病残的孩子,依偎在她身边时,脸上的神情特别踏实。

  在山村的小学,听着孩子们的声音,看着那一条条曲折而漫长的山路,曾经,这些孩子们为了上学,每天要走上几个小时。

  也只有走到这里,看到她和孩子,才会更加明白,那一所所希望小学,那些因为她而来的支教、送教的老师,对于孩子们,对于山区的未来,所具有的意义。

  她因此成为所有人的“周奶奶”,孩子、村民、家长、学校老师、县城里社区的居民以及记者在溆浦不同场合遇到的人们,都知道她。

  她实实在在感动着溆浦,感动着湖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0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