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新型玻璃》教案

时间:

《新型玻璃》教案【8篇】

  【前言】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探索新型玻璃的特性和应用变得愈发重要,因此编写一份《新型玻璃》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种材料的创新之处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本文是热心会员“laobitan”分享的《新型玻璃》教案(共8篇),供大家参考。

《新型玻璃》教案

《新型玻璃》教案 篇1

《新型玻璃》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2.能力目标

(1)学会本科生字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意思。

(2)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

  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 他们有什么用处吗

(让学生自由回答,正确的教师给以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片关于玻璃的课文,题目叫(此时教师提出课题:新型玻璃)

  看课题后教师可提问"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这片课文中有那些新型玻璃呢 他们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用处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课题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说一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板书: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的语句,用"~~~~"划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

  2.学生自学后讨论: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并板书:特点作用

  中间夹丝金属丝网报警

  3.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说边体会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四,分组自学二至五自然段

  1.学生用上述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以下四中玻璃。每人学一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完成板书,填写四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的认识各种玻璃。

  六,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走进新型玻璃展览馆,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出示表格)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然后看着表格,连贯的说一说每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先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召开展销会,鼓励学生竟说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在我们班开一个展销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当一回推销员,推销员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就是把自己厂里的产品介绍给大家,发动大家来买自己介绍的产品,如果来买的人越多,就说明你这个推销员的水平越高。)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呀 (生,想)

  今天你们推销的产品就是这五种新型玻璃,请每一位组长代表你们一组到上面来选一种玻璃。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想好推销的话语,夸夸自己厂里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让人一听就来买,你们在小组内先说给其他同学听,相互出出主意,待会儿就请同学能争着到上面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我们还要评出优秀推销员,好吗

  学生在组内推销。

  2.都准备好了吗

  下面请你么上来像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推销。

  3.学生填写订单,交给自己认为讲的最好的学生,然后评出优秀推销员。

  4.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之外,你们还知道其他新型玻璃吗 如果知道,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争当"小发明家",培养创新精神

  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讲到的和同学们刚才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新型玻璃,他们在现代化建筑中正起着(重要作用),研制这些玻璃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真了不起,它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发明一种新型产品呢

  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每人设计一种新型产品,完成这张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产品名称:

  产品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人:

  月日

  2.学生完成方案

  3.交流

  4.总结

  同学们都能积极动脑,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了一种新型产品,还没有完成的,或还需修改的课后完成,最后,老师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让理想成为现实,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新型玻璃》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19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抓住并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通过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学习《新型玻璃》这篇课文,看老师写课题。(教师板书)请注意“型”字的写法,第四笔“竖”,要写短些,留出空儿来,写好“土”字的那一竖,请大家把“型”字写两遍。

  学生写时,教师巡视,写的规范的予以表扬,写的不规范的予以指正。

  过渡:新型玻璃新在哪儿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

  二、熟读课文,了解内容。

  1、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思考: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同时画出读不懂的词语。

  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能把生字字音读正确,看看哪些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时予以表扬。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教师应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注意一些难读的长句,一些难读的段,让全班学生反复读。

  3、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应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

  4、教师:请同学们把老师板书的词语在书上画出来,教师板书:

  不是……而是……既使……仍然……

  尽管……还是……如果……就……

  指名读课文中用上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再全体齐读,试用这些关联词语造句。

  5、教师:这一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对学生读文有效果予以表扬。

  三、改变人称,文中练笔,深化理解。

  教师: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并记住问题的答案,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能读懂,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什么障碍,随时予以点拨。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每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而且记住了。但老师还希望你写下来,题目《新型玻璃自述》。谁知道什么叫自述?(学生回答)

  全班分五组,分别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夹丝玻璃自述》《变色玻璃自述》《吸热玻璃自述》和《吃音玻璃自述》。

  教师:要会夸自己,把自己的特点、用途写清楚,叫人一看就想买,当然,要实事求是,不吹牛,别忘了,现在你就是新型玻璃了,

  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到学生中间走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辅导。

  学生写完后,各选一篇评改。

  四、课后总结,新型玻璃在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你还希望创造出哪些新型玻璃,请课后讨论讨论。

《新型玻璃》教案 篇3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先学后导,三层训练。

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第一层次训练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二、板书课题

  三、展示目标

  四、第一次先学后导

自学指导1: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在文中用“ ——————”划出描写新型玻璃特点的语句,用“~~~~~~”划出描写新型玻璃作用的语句。(5分钟后比谁找得正确)

(一)先学

  新型玻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有关段落,读后在书上划下相关词句。然后小组展开讨论合作完成表格。

(二)后导

  1、小组合作交流。

  2、反馈指导。

  五、第二次先学后导

自学指导2:

  再读课文,想一想:举例说一说作者在介绍这5种玻璃时运用

  了什么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划出来。5分

  钟后比一比谁说得更好。

(一)先学

  1、生独立思考。

(二)、后导

  2、小组合作交流。

  3、反馈指导、(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六、第三层次训练

  1、读一读,指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①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②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③噪音像个来去无踪的“隐身人”。()

  试着用画线词语练习造句。

  2、连线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吃音玻璃吸热玻璃

  消除噪音阻挡强光自动窗帘自动报警藕断丝连

  3、拓展延伸。

《新型玻璃》 篇4

《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您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

  本站网址是

  执教:特级教师于永正

  整理:陈虹

  评析:特级教师张庆

  班级:江苏省新沂市实验小学四(1)班

[评者按]怎样改革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以为,改革的要点,就在于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便是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的,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评: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无需多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于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师:(看手表)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一些人囿于传统的偏见,夸大了烦琐分析的作用,似乎摒弃了烦琐分析,学生便无从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的道理也在于此。]——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评: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训练得有质量。](听课的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笑声。)

[评:既训练说的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于老师的这一番话,学生是很难忘的,甚至会激励她一生。什么叫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讲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第二教时

  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用笔划。看来陆飞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

[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信手拈来,因势利导。教给读书方法,强化良好习惯,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举重若轻,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好,接着读吧。(学生继续读、想、划。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划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评:这项练习设计形式新款,颇具匠心。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其实,这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于老师以他的丰富经验,以他的创造性,把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运用到自如的程度了。]

  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

  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学生到讲台前“自述”,于老师当面进行评改。下面是重点评的后三种玻璃的“自述”。前面的从略。)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师插话:“请停一下,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者忍不住笑了。老师说:“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个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全体同学注意蔼—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太心慌,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们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评: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只要有了训练意识,到处可以找到训练点。](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

”(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小偷就不知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师插话:“想得真周到。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作‘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师插话:“对!就是用你做的!”笑声、掌声。)“大家去商店把我买回家,我会为你尽力效劳。”师: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的心很善良。三好啊!还有一好,课文读得好。如果课文没读好,哪能写得这么漂亮?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于老师握握手。(笑声。)该第四种玻璃介绍了。请班长来吧

!生:(读)“《吸热玻璃自述》。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师插话:“‘大大地希望’改成‘衷心地希望’。”)“如果你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

  师:又来个“大大地”!你是不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笑声。)把第一个“大大”改成“衷心”,把第二个“大大”改成“热情”,不要老是用“大大地”。你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你没忘了老年人,很善良,良心大大的——好!(笑声。)孔子的学生问他的志向,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首先愿天下的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你这句话虽然是以新型玻璃的口气说的,但是可以看得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请上位。

[评:于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不光从“文”的角度评改,也注意到从“道”的角度评点,抓住学生在行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熏陶,可谓“循循然善诱人”。]最后一种玻璃谁来读?好,请你来。

  生:(读)“《吃音玻璃自述》。我叫‘吃音玻璃’,我虽然不像‘夹丝网防盗玻璃’那样能防盗,不像‘夹丝网玻璃’那么坚强,(师插话:“‘坚强’改为‘坚硬’。)不像‘变色玻璃’那样能调节室内光线,不像‘吸热玻璃’那样,夏天能够把强光挡在外面,冬天把温暖留在房间里,但我也有一种特殊本领,就是能吃掉噪音。你们把我装在窗上,如果街上的噪音是6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8分贝了。我是消灭噪音的能手!

  师:书上说,街上的噪音是40分贝时,传到屋里能减少到12分贝,如果是60分贝时,能减少到多少分贝?

  生:18分贝。师:对,18分贝,一点也不错!数学也学得好!(笑声。)她是最后一种玻璃,她把前面的概括了一下,等于替教师作了总结,我要好好谢谢这位同学。

[评:让学生当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则当众相机面批,此种方式好处很多:1.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能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2.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3.当众面批,费时少,受益面大。——当然,要面批得好,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语感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您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

  本站网址是

新型玻璃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质疑、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题

  我相信同学们都见过玻璃,而今天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介绍几种我们从没有见过的玻璃:--《新型玻璃》

  二、出示自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且能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等词语。

  2.知道课文介绍了几种玻璃?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能将字音读准,语句读的通顺连贯。

  2.自学生字:

  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同桌互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解答。

  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音。

  2.生板书文中的生字词,共同学习。

  3. 自主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六、当堂训练

  1.比一比,再组词。

  型( )费( )付( )

  形( )废( )寸( )

  占( )绸( )阻( )浅( )

  粘( )调( )祖( )践( )

  2.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造句

  七、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种新型玻璃?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出示自学目标

  朗读课文,思考:

  1.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课文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绍时使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画出课文在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说说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六、当堂训练

  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七、小结:

  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八、板书

  新型玻璃

  种类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 盗

  变色玻璃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九、反思:

《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篇6

  一课是说明文,以精炼的语言,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成功之处: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首先,师生共同梳理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确定讲读重点。接着我运用诱发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演说的舞台——即一次别开生面的《新型玻璃介绍会》。在这一情景创设的同时,引导学生明确,熟悉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是这次介绍会成功与否的关键,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2.细读课文,列表归纳

  这篇课文的前五个自然段结构基本相同,其突出特点是:作者在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先讲特点,再讲用途,内容浅显,条理清楚。我先让学生充分自由读课文,让学生在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的基础上,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归纳。如图(略),接着同桌互相交流作业,学生在交流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弄清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最后才全班交流。

  3.巧引练说,横向拓展

  在学生对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已十分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再次创设情景,让学生以做广告的形式对每种新型玻璃进行一次创造性的复述。在小组合作时,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最后,请小组推荐最棒的推销员上台,给新型玻璃做广告。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课文中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创造性解说。通过这种形式,巧妙地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激活学生参与意识,从而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并表达出来,求得知识的丰满和思维的拓展。

  4.结合练笔,深化提高

  本课最后,由我对“产品介绍会”作总结,对学生发明的新产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将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而后提出要求,要求同学们模仿课文的写法,把自己想发明的产品记下来。让学生结合课外练笔拓展想象,不仅能活化学生的思维,而且能促进他们继续去查找资料,为自己的想象提供依据。

  二、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

  1.在学生找到说明方法后,没有指导孩子针对几种说明方法进行实际运用的训练;忽视了朗读的作用,仅仅停留在指名朗读等,形式较为单一。

  2.说明文一向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学生接受起来总是容易缺乏一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用心进行教学设计,让孩子们不仅在快乐中学习,更能对说明文背后的写作方法,有所运用与实践。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篇7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创新设计,发展语言及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用到许多物品,他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谁能说说哪些产品是因为我们生活或工作的需要而发明的呢?

  明确:如飞机、船、汽车、电灯、电扇……

  师:是啊,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都是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同学们说一说最常见的玻璃有哪些用途?

  明确:可以做成镜子、眼镜、器皿、烟灰缸……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玻璃可以做成这么多供人们使用的物品,是啊,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科技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玻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反映玻璃新的用途的文章。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型”字的结构。

  板书:新型玻璃师:那么本文所学的玻璃新在哪里呢?这需要大家从文中自己寻找答案。

  二、学习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大家开始吧!

【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1、板书生字,学生自学。

  2、解词。

  急促:快而短促。

  企图:图谋、打算。

  炎热:天气很热。

  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服。

  研制:研究制造。

  安然无恙:很安全,没有受到损伤。

  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新型:新的类型,新式。

  束手就擒:束手,自束其手,比喻不想方法反抗就受擒,被活捉。本课指罪犯想不出任何逃脱的方法,只得举手投降。

  自动调节:本课是指变色玻璃不需要人就能调节室内的光线。

  奇迹:榻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分贝:计量声音的单位。

  3、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篇课文中的五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来逐段学习课文。

  3、指名读课文。

  师:老师刚才呀看到不少同学在边听同学读书边勾画,还不停地在旁边做批注呢,这种学习方法真了不起,不动笔墨不读书啊!

  明确:开始边听读课文边画边批注。

  师:老师还发现啊,同学们把课文中的几种新型玻璃的名称都画下来了,还在课文中找到了相应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这是它的特点、这是它的作用。你们可真了不起啊!真会读书,等会老师还要让大家说一说呢!老师相信大家说得也会很棒的。

[学生说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先找到相应的段落,让学生读,然后找新型玻璃的名称,接着找句子,旁批是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最后读一读,加深体会。]

  4、讲读第一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段意。

  明确:这一段主要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②、默读这段用“”在文中画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用“﹏﹏”划出它的作用。明确: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种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是它的特点。明确: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这是它的用途。

③、这段课文中开头三句话讲什么?这三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开头三句话讲的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破获一起防盗窃案,这样写更能突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④、改变人称,练说《夹丝网防盗玻璃的自述》

  师:现在老师想分别请几个同学来扮演一下这种玻璃,向大家进行一下自我介绍,这也叫做自述。说一说你的特点和用途,自述时必须用第一人称。

  例文:我是夹丝网防盗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在银行、珠宝店等存放重要物品的建筑物中如果使用我,就可以防盗,因为我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我的身体里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所以罪犯划破玻璃,碰着金属丝网,警报就会响起来。

  5、总结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学法。

(1)读——概括段意

(2)读——画特点、用途(3)讲——新型玻璃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种新型玻璃,总结了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另外四种玻璃。

  名称:夹丝网防盗玻璃

  特点:自动报警

  作用:防盗

  二、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分组来学习,每四人为一组,先通读一下剩下的部份,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玻璃,运用刚才学第一种玻璃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并且共同完成课后的填表练习。应该注意的是,大家要发扬合作精神,有不懂的地方,要在小组内提出来,共同帮忙解决。

【生学后汇报、填空】

  名称: 特点: 作用: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

  2、第六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意思?

  明确:一句话,中间用了分号,是两个分句,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是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层是人们不会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

  3、理解“正在”和“将会”两个词。

  4、最后这句话在全文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四、自述。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真是神奇呀!这几种新型玻璃都是因为人们的需要而发明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动力。那么,你现在有没有奇特的想法,也想发明一种新型玻璃呢?大家想想吧!【生想一会】

  师:想好了吗?把你自己奇特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听听同桌给你的意见和建议,同桌也要学会倾听。好,开始吧同学们!

  师:现在呀,我来采访一下。你好!你是什么新型玻璃呀?你又是什么新型玻璃呢?哦,你好,来握握手!能简单地说说你自己吗?【生开始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被你们这些奇特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住了。下面我们来写一写新型玻璃的自述。

  板书:自述

  师:自述是什么意思呢?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自己谈自己的事。好,从现在开始呢,你,你,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可以是书上的五种,也可以是自己刚才想到的。大家休息,闭着眼睛,想一想。

  师:可以开始写了吗?在写的时候啊,不要忘记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新型玻璃,给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想想自己有哪些特点、用途,叫人一看就想买你这种新型玻璃,写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以吹牛哦!

【生开始写】

  师:你真棒,这么短时间能写这么好,我们来看看XXX写的,这种新型玻璃是怎么样介绍自己的?是你来读还是老师来读呀?

  师:你也很棒,你好!我们来握握手,老师看了你的自述就想买这种新型玻璃了!

  五、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奇妙,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志向可不小啊!但是,任何科技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辛勤的付出和努力的学习,这样才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做基础,要想把想法变成现实,你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哦!争取长大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

  读——概括段意

  读——画特点、用途

  讲——新型玻璃的自述

《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型玻璃》这一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看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

  2.读完一遍课文的同学请默读第二遍,把新型玻璃的名字划下来,并读一读,记住它们的名字。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理解段落中不理解的词语。

①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指名读第二段,齐读第二段。

②第一、二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这一课中说的是什么?指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③划出这两段中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请同学齐读这两句话。

④指名读第三段,齐读第三段。

  指名读第四段,齐读第四段。

  第三、四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⑤指名读第五段,理解“分贝”是什么意思。

  划出这两段中的关联词语:“尽管??还是??”、“如果??就??” 。请同学齐读这两句话。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课件展示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

  3. 课件出示:课文中有关说明方法的句子

  学生自己读句子,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4. 课件出示:“新型玻璃的自述”

“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5.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

  6.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

  7. 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

  学生齐读一遍.

  四、拓展延伸

  放飞想象:大胆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

  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

  板书

  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防盗

  变色玻璃 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 “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不断探索

  创造奇迹

  教学反思: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这种体裁有点陌生,所以还需要继续学习。

《新型玻璃》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