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

时间: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汇总3篇)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汇总3篇)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1

  2022年1月4日,41岁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不幸逝世。其实在牺牲之前,他一家三代接力守边71年的动人故事早已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拉齐尼·巴依卡用生命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优秀答卷,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树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隆冬时节,在拉齐尼·巴依卡牺牲的喀什大学人工湖畔,陆续有人前来吊唁。 今年1月4日中午,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途径人工湖边时,发现一名儿童掉入冰窟,危机关头,他第一个冲上冰面,在伸手拉孩子的时候,因冰面突然坍塌跌入水中。同行的舍友木沙江·努尔墩立即拿来围巾,和拉齐尼·巴依卡一起施救,并目睹了拉齐尼·巴依卡牺牲的全过程。

“他说救孩子,救孩子,我把围巾递给他,他抓好后我把围巾往回拉,拉过来一米多冰突然裂开了,我也掉到水里面。我快上来时他说赶快救孩子,我回过头一看,他慢慢地在水里面沉下去了,再也上不来了,整个过程大约十分钟左右,他一直托着孩子。“回忆到这一幕,木沙江·努尔墩痛苦万分。

  孩子获救了,英雄却就此长眠。其实,早在牺牲之前,拉齐尼·巴依卡已经就是一位英雄。他的家乡在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早在1949年起, 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就开始给部队做向导,巡边卫国,接力棒传了一代又一代。祖孙三代守边71年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家喻户晓。

  2017年,还在喀什军分区工作的王洪飞曾跟踪报道过拉齐尼·巴依卡与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共同巡逻护边的事迹。

  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一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特别是在中巴边境的重要通道吾甫浪沟一带,每次巡逻都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还要蹚上80多次刺骨的冰河。

“尤其是在每年九十月份,在吾甫浪沟巡逻的时候骑着牦牛去,牦牛巡逻一趟下来大概都要瘦个一二十公斤,你想对人而言是一种多大的挑战,但是一家几代人不计任何报酬,不讲任何价钱,为解放军当向导。”说起那段报道的经历,王洪飞不甚唏嘘。

  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这是祖辈告诫拉齐尼·巴依卡的“家训”。近些年,家族获得的荣誉不少,大大小小的奖牌证书挂满了一个房间,但拉齐尼·巴依卡依旧秉持着他的赤子之心,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英雄牺牲的噩耗传回家乡,整个家族沉浸在悲痛之中。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她的爸爸此生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为国戍边,让她和弟弟上大学。她希望爸爸放心,一定会好好学习,实现他的心愿,把他的精神传给所有人,要让全世界知道,爸爸是个英雄。

  塔吉克族人将天上飞翔的雄鹰视为英雄的象征,因此他们将拉齐尼·巴依卡称为是来自帕米尔高原的雄鹰,事实上像这样的雄鹰在当地还有很多。 新疆喀什拥有着中国最长的边境线,不少祖辈生活在当地的牧民和边民们,主动做起了护边员,协助当地的部队和边防戍守边关,近千公里长的边境线,留下了他们风餐露宿的印记,也见证着他们守护好祖国每一寸土的壮志雄心。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2

  从解放初期至今,巴依卡一家三代用满腔赤诚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几天前,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宝贵生命。现在,他的父亲表示要将获救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子。巴依卡一家将对家的情感深凝在对祖国的担当,对他人的大爱上。而这种精神仍将延续,因为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说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爷爷和父亲的言行,是她传承到的最好的家风。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巴依卡一家的善良与担当,就来自那个叫“家风”的精神原乡。中国人的家风,是《静夜思》里的中天明月,是岳母刺字的泣血箴言,也是像巴依卡一家那样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动人篇章。

  守望家风,就是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大河之中的浩荡清流。传承优良家风,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的伟大精神力量。

  拉齐尼·巴依卡曾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他又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1月,他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3

  向帕米尔高原上的“雄鹰”们学习

“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这句诗来自共产党员拉齐尼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拉齐尼托举落水幼儿英勇牺牲前发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

  拉齐尼祖孙三代戍守边疆,都是护边员,他们的眼睛如雄鹰般锐利,观察着边界的风吹草动;他们的身手如雄鹰般敏捷,保卫着祖国的一草一木;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回响在雄鹰翱翔的帕米尔高原上空,充满着令人奋进的力量。党员干部应以帕米尔高原的“雄鹰”们为镜,对标先进精神,汲取伟大力量,争当翱翔于新时代的雄鹰。

  以雄鹰之勇猛保卫国家领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寸都不能分裂出去!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立下誓言:“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他作为当地牧民,敢于与狂风暴雪做斗争,自告奋勇为边防官兵作向导,成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第一名护边员。凯力迪别克以雄鹰般的英勇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日复一日守卫着家乡888.5公里的边境线,仔细巡查着边境,坚决保卫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党员干部要学习凯力迪别克一心为国、寸土不让的爱国情怀,始终将党和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胸怀勇猛之气,脚踏坚定之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贡献一己之力。

  以雄鹰之英姿担起初心使命。“不忘初心跟党走”,凯力迪别克这样叮嘱着儿子巴依卡。1972年,巴依卡接过了手中的接力棒,背起行囊和干粮,带上红油漆,踏遍了“生命禁区”中每一寸的土地。饿了,他就拿出被高原的风吹干的馕啃两口;渴了,他便拾起高原上干净的雪塞嘴里解渴。戍边26年,巴依卡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直到前来有关领导来慰问他,他才说出唯一的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巴依卡不忘父亲的嘱托,牢记沉甸甸的使命,将一枚闪闪发亮的党徽自豪地戴在胸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要学习巴依卡高度强烈的使命意识,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雄鹰之坚定英姿砥砺共产党人的初心,以雄鹰之矫健英姿勇担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成为奋斗的接力者,携手擘画“十四五”蓝图。

  以雄鹰之胸怀涵养为民之心。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拉齐尼牢牢记住爷爷和父亲的期待,成为了“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2010年10月,拉齐尼第一次独自带领巡逻队进入雪山,历经千辛万苦牵着3头牦牛穿越被喻为“生死九道弯”的盘山路,为连队官兵送去补给和年货。2022年2月,拉齐尼在冰冷的水中托举起一名幼儿,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党员干部要向拉齐尼学习,胸怀祖国山河,永葆为民之心,无论身在什么岗位,都要尽己之力,竭己所能,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为百姓做小事、办细事,达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

  在帕米尔高原上空,到处翱翔着的雄鹰;在帕米尔高原边境,时刻站立着守卫祖国的官兵。党员干部要不惧困难,勇猛向前,以卓尔不群之英姿、志存高远之胸怀,争当在百年之大变局中乘风破浪的“雄鹰”!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汇总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