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品德与社会》教案

时间:

《品德与社会》教案(汇编4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汇编4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录学校周围地区的方法,了解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正确地用方位将社区调查的记录在区域平面图上。

  2、了解安全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

  1、与一、二年级的教师练习

  2、为学生准备画草图需要的白纸。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将上节课出来的调查记录绘制成草图。

  2、布置新任务。请学生阅读书48~49页,并说明:乐乐他们在调查过程中还想到了小弟弟、小妹妹,并把有关小弟弟、小妹妹生活的问题做了特别的说明。今天,我们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3、小组准备。画草图,为提醒小弟弟、小妹妹做准备。将提醒小弟弟、小妹妹的事情挑出来制作成文字或图画宣传品。

  4、教师。肯定学生所画草图及为小弟弟、小妹妹所做的提醒。

  5、布置作业:将自己为小弟弟、小妹妹制作的文字或图画宣传品送到低年级课室,并向他们做简单介绍。

《品德与社会》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理解火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争的危害。

  3.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

  4.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的伟大,萌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古代火箭图和现代火箭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提起火药,谁都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

  2.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火药是古代炼丹师偶然发现的。本来炼丹师是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意外地炼出了能够置人于死地的火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与迷信往往是奇妙的结合在一起的,火药的最初发明就是这样的。当硫磺、硝石、木炭这三样东西混合在一起,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加热,极容易着火甚至发生爆炸。说不定还有一些炼丹师曾为此丧生呢!虽说他无意为科学献身,但科学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是炼丹师发明的火药。但是仅仅靠偶然发生的事故是不能产生真正的发明的,人们在炼丹炉经常发生的爆炸事故中,经过反复摸索、尝试,才最终有了火药的发明。”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7页下方的图(它们分别是古代不同时期的火箭),然后请学生想像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关于万户的文字和图画,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8页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文字和照片。教师强调:“当你们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而赞叹的时候,应当记得像万户这样伟大的先行者,更应当记得发明火箭的是我们的祖先。现代火箭是高科技的产物,比早期的火箭不知进步了多少倍,但它们在原理上却是相同的。”教师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如关于前苏联第一次进入太空、美国宇航员登月等,不必详细,但应当简单予以说明,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4.小小辩论会。教师向学生说明:“火药发明的利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召开一次小小辩论会,题目就叫做“火药的出现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5.。教师对学生的辩论活动进行,应特别强调的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火药,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还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

  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关于四大发明的作业。

  2.搜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语录和事迹。

《品德与社会》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

  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

  〖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呈现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以及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并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2.阅读与观察讨论。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及“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对照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照片中人物的年龄、衣着、容貌、家庭成员数量等的变化入手谈感受,可以结合下面的历史年表,让学生估计每幅照片拍摄的年代,根据历史年表列出的国家大事,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个年代。

  3.讲解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7页的课文,教师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像小文那样,为自己的家庭编写家史。要编写得好,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教科书上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根据教科书第27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资料、完成三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

  4.个人。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己的.家史,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27页豆博士的话。

  5.。教师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家史的学生,请他们课后继续完成。

《品德与社会》教案4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口号。

  2.发现不同人身上体现的道德美。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74~175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先从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业开始。然后教师朗读:“爱国守法……”教师体温学生:“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些口号?懂得它们的含义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予以补充或纠正。

  2.自由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76页下方的课文,并向学生说明本节课要进行“画像活动”,请学生说一说他们希望为什么样的人画像,为什么。

  3.制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决定为谁画像并动手完成画像。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教科书第77页豆博士的提示要求,提醒学生要进行分工与合作。

  4.展示与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画像,并且按照第77页下方的格式做介绍。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可以事先准备画板或厚纸,以便同意全班作品的规格。

  2.鼓励学生为普通人、平凡人画像,不一定局限与英雄人物。

  3.提醒学生无论所选择的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劳动者,要说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秀的道德品格。

《品德与社会》教案(汇编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