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时间:

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3篇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业内数据怎么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3篇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业内数据怎么做,供大家品鉴。

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3篇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业内数据怎么做

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1

  新常态下文化建设

  今年11月9日,总书记在APEC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演讲,主题是“谋求持续发展,共筑亚太梦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而这个引人注目的“新常态”的提法及其主要特点,值得我们文化建设认真研究并积极适应。相对于作为基础的经济建设者而言,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建设。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的诉求与追求,往往会渗透在文化建设的理念与举措中,也会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步骤。比如我们一度就笃信人均GDP的大幅增长将大力拉动文化消费,而未能细察这个“增长”的结构构成及其消费取向;比如我们一度也认为文化设施就应建得“有文化”,只是不少为显“政绩”的设施把“显豪华”当成了“有文化”;比如我们一度还认为“大歌舞”能够壮势“大繁荣”,于是不管大庆典、小庆贺都弄得花团锦簇、“群星灿烂”并滋生出“文化包工头”??虽然那些“文化的虚火”被明令禁止而紧急刹车,但文化建设要真正回归“润物无声”“攻心为上”的功能,还需要“志存高远”“坚守理想”,还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还需要努力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格局,要有积极适应新常态的大智慧。

  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第一要再度审视文化建设的本质和功能。近读总书记所著《之江新语》,我们看到他10年前就发表过两篇关于文化建设的精辟之论。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他写道:“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文化育和谐》一文中他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文化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正是因为深彻洞悉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总书记不久前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就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其本质而言要以“弘扬中国精神为担当”,就其功能而言要以“凝聚中国力量”为使命。这是我们文化建设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重中之重。

  第二,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要真切领略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追求。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于我们的文化建设而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常态;与之紧密关联的“新常态”,是反映当前“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是表现当前从“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这也就是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的“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事实上,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追求,其根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生活为源,强调的是生活决定文化建设的内容,也决定文化建设的取向;比生活更高,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第三,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要努力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理念和举措。简言之,我们需要把握的理念一是着力于“质的提升”而非“量的泛漫”,二是着眼于“结构优化”而非“同质繁衍”,三是着手于“创新驱动”而非“要素驱动”,四是着意于“多元动力”而非“单一取向”。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有许多就是针对“质的提升”而言。他所说的“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我们文化建设的一些方面。因此,着力于“质的提升”就要改变“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改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我们的文化建设只有努力把握经济新常态才有可能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才有可能逐步确立自身的新常态,才有可能在“高原”上崛起“高峰”,在“春季”里鼓荡“清风”。着力于“质的提升”是文化建设新常态的根基。

  关于着眼于“结构优化”,是目前在文化建设许多层面上都应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调整的重要举措。在整体层面上,主要是着眼于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科技使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进入生活,扩大了文化的覆盖面并增强了其渗透力。另一方面是这一进程中用户角色的重大转变,也即“用户创造内容”现象的发生,我们将为这种蕴含能动创造的文化体验去进行文化创造。结构优化,还体现在各文化业态建设的具体层面。以传统舞台演艺业态而言,当我们初步完成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一是实现其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即真正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二是在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要为文艺院团这一“市场主体”搭建运营平台,全面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如目前“保利院线”和“中演院线”的所作所为。

  关于着手于“创新驱动”,可以说也是文化建设积极适应新常态的个中要义。中国经济新常态,不仅与资金、技术、信息人员流动达到高水平的亚太市场密切关联,而且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同步进行。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然推动我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必然主导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进程。“创新驱动”是相对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而言的,这在文化建设的新常态中更应得到高度重视。如果说,我们既往的“继承创新”较多关注“要素驱动”,那么“创新驱动”则呼唤着文化建设的“集成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理念的平移,文化建设的“集成创新”一要有自主意识,创新要素与内容的选择要服从主体解决文化发展问题的需要;二要有跨界意识,要全面开放创新要素与内容的选择视域,以实现主体选择的最优化;三要有协同意识,要善于集中智慧、凝聚优势、开放建构、转型升级;四要有贯通意识,要将各创新要素与内容有机整合,生成一个具有独特品格的有机整体。

  关于着意于“多元动力”,就文化建设积极适应新常态而言,特别鲜明地体现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之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三个要点:一是要建立“体系构建”的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二是要建立群众评价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三是要整合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之相关,还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培育文化非盈利性组织。这里的“社会化发展”,其实是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是我们文化建设新常态要培育的“多元动力”。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设施建设、项目组织、活动开展方面都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着意于“多元动力”作为适应新常态的举措,要特别在“引导群体心理”上下功夫。作为国家文化部的“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我们最近验收了云南省保山市腾冲的“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和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的“主题社区建设”,关注到二者在群体心理引导方面有共通之处:即一是讲和谐,使人心不争;二是讲凝聚,使人心不散;三是讲陶冶,使人心不俗。面对中国经济呈现出的新常态,文化建设要有积极适应新常态的文化自觉,以使我们能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能更好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2

  新常态下谋求地勘单位新发展

  对于“新常态”,认识不易,适应更难。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展现更大作为,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担当。

  导读: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迎来了“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对于“新常态”,认识不易,适应更难。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展现更大作为,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担当。为此,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从4个方面着重“发力”。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迎来了“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对于“新常态”,认识不易,适应更难。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展现更大作为,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担当。为此,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从4个方面着重“发力”。

  保持发展定力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相对放缓造成矿产品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引发勘查资金投入下降、地质勘查市场萎缩,全局地质矿业、建筑施工、工业企业、商贸服务等四大产业板块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各单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面对当前“新常态”,应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向好,总量还在增长,只是增速放缓。习近平说,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是持续的,仍是引领地矿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此外,受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影响,地灾、环境治理等公益地质迎来了新机遇。身处赣鄱大地,我们又迎来了国家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历史机遇。

  2015年上半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在国家、江西省推动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善于发现蕴藏的巨大市场机遇,在一带一路、昌九一体化、长江中游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重大战略中逐步发展壮大四大产业,充分发挥南昌作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这一历史机遇,继续围绕“抓项目、争基金、多开钻、重人才、强管理、创特色、谋发展、上台阶”的方针,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外抓市场、内强管理。一季度经济指标证明,这一工作思路完全正确,全局挺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完成产值同比增长的单位有7个,收入同比增加的单位有7个,以环境、民生为重点的地质延伸服务业务得到显着增长,完成经济指标任务充满信心。

  激发创新活力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大趋势上,我们要及时跟进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推进步伐。同时要积极总结近年来局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模式的经验得失,进一步大胆尝试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国营资本和民营资本“两个活力”,为发展注入更多的市场动力。江西地勘局属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有色水利水电公司以及江西有色建设集团公司等单位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联大联强、敢闯敢试,通过股份制改革,彰显了国有资本的活力,经济发展继续向好。其中,晶安高科在锆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经营利润实现逆势上扬,继续领跑全国。

  在自身发展上,“创新也是一大改革”,是单位发展的最强驱动力,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刻领会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走向,坚持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人才助推产业,做大做强“江勘”经济。近年来,通过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局属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江西金源有色地质测试有限公司通过引进V8多功能电法工作仪、岛津MXF-2400多道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创新驱动效应及人才集聚效应得到初步显现。

  深挖管理潜力

“管理也能出效益。”强化内部管理潜力无限,科学的管理手段也是单位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新常态”下,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在规范财务管理、强化审计监督、严格安全生产保障、提升办公信息化和自动化等常规重点基础上,要更加强调法治思维在管理中的运用。近年来,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出台并认真落实了一批财务管理制度;在增强融资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风险管控,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内审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整改。内部审计监督得到强化。仅2014年全局即完成审计项目47个,首次对局机关五部门进行审计检查,将“三公经费”和执行“八项规定”情况纳入事业单位审计重点,做到“常态审计,重点突出”。安全生产贯穿始终。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严格规范钻探作业等一线环节现场管理,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实现平安发展目标。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圆满完成全局文书档案的汇交工作并获得省档案局“省直档案移交先进单位”表彰,规范了借阅相关流程。局机关服务优化升级。切实按照“决策大事、服务小事、解决难事、敢于担当”的要求,提升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结合“连心” 驻点活动,扎实改进机关作风。

  汇聚实干动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切宏伟的蓝图都是靠实干绘就,一切美好的愿景都要靠实干实现。江勘人有着“艰苦创业,积极开拓,献身地质事业”的优良传统,也清楚地明白,市场开拓离不开实干、找矿突破离不开实干、产业升级离不开实干、一切发展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真抓实干。要依靠实干创造了辉煌历史,也必然依靠实干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

  2015年下半年“江勘”的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体“江勘人”必须树立坐言起行、“干”字当头的信念,一步一个台阶,努力用全员的实干去汇聚改革发展、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才能在实现“江勘梦”、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中凸显新的更大作为。

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3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改革如何攻坚?

  从原地质矿产部管理下的地质找矿事业单位开始,地勘单位历经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探采分离体制;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后,再到1999年“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地勘队伍的改革与发展从未停止过。而今,新常态下,地勘队伍改革与发展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原地质矿产部管理下的地质找矿事业单位开始,地勘单位历经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探采分离体制;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后,再到1999年“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地勘队伍的改革与发展从未停止过。而今,新常态下,地勘队伍改革与发展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勇于打破思想束缚

  回顾地勘单位“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历程,虽然一系列改革确实改善了不少地勘单位的经济状况,但总的来说,其发展仍过多依赖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勘单位的衣食问题,却没有解决地勘单位的生命力问题。与此同时,不少地勘单位也强烈地意识到一直处于“打工”的窘境,并积极寻求走出“打工”窘境的途径,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其根本原因是“顶着事业单位的帽子”,使一些地勘单位因迷恋财政补贴而养成了“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观念,从而削弱了地勘单位主动创新的欲望,严重阻碍了“造血”机制的形成。其次,事业单位的一些制度缺陷使一些地勘单位长期形成了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附加值的“低价值链”模式,技术水平低,品牌建设落后,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乏力。因此,看似完美的“事业帽子、企业路子”的改革思路其实也让一些地勘单位错失了不少发展机遇,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地质调查院院长胡云喜不久前在一次地勘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胡云喜表示,由于地勘单位长期所形成的惯有观念,在思想上更倾向于依赖事业体制,不少干部职工面对市场不愿意轻易摘掉事业单位的帽子。据有关“事改企”现状调查显示,各省市地调院、研究所均选择公益一类,多数地勘单位选择公益二类,只有少数地勘单位选择企业,特别是西部地区,选择公益二类的地勘单位数量明显多于东部地区。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目前不少地勘单位干部职工思想仍较为保守,对走企业的路子信心不足。

  当下,一些事业单位性质的地勘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勘单位的积极性,导致其不能放开手脚,长期处于“想放开干,又不能放手干”的尴尬局面。

  不少专家认为,地勘单位要走出目前的窘境,应打破惯有的历史束缚,解放思想,拿出破茧重生的决心积极适应地勘市场,接受市场洗礼。

  各地勘单位从地勘局长到各队队长,再到每位职工都要坚定信心,打破传统地勘队伍组织架构,积极推进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以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激励机制,为改革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这些年,地勘单位许多干部职工都非常关注改革的发展方向,却忽视改革还应结合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也就是说,地勘单位先要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找准定位后,再谈其改革和发展方向,这点尤为重要。

  目前,全国地勘单位分类改革进入了攻坚期,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因此这类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应着眼于如何更好地调动积极性。另一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勘单位转为企业,将彻底摆脱原有体制的约束,加大改革的步伐,快速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形势,找准自己的生存之道,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依法合规地推进改革

  新常态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地勘行业“事改企”的这部分单位无疑面临着重大抉择,“一方面他们需要自我拼搏,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协同,进行顶层设计,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引导,依法合规地推进地勘工作改革。”专家们中肯地提出。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地勘单位也加入了改革的浪潮。当时,政府指导性文件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等。这些文件精神为地勘单位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却没有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也就是说,给了地勘单位好的政策但在执行上却打了折扣。一些地勘单位为了解决单位可持续发展问题,尝试着办公司、搞合资、办矿权,这些看似合理但是否合法合规值得商榷。再比如,当前不少地勘单位从事了不少国家财政项目,财政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均是采取定额预算的标准执行,对项目本身而言不允许有盈利。这看似与地勘单位性质不允许有盈利完全相符,但按照当前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庞大的离退休包袱很难让不盈利的地勘单位生存。

  与此同时,过去的10年,地勘单位的很多做法、探索及实践成果,现在受到了审计方面的强烈质疑,而且可能还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显然,地勘单位在以后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急需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并与其他政策协调一致的情况下,依法合规地推进地勘工作的改革发展及创新。

  在这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所有被改为国有企业的单位(包括国有地勘单位),是否同现有的其他国有企业一样获得同样的定位?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其改革发展经历了扩大经营自主权、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3个阶段,通过以上3个阶段的改革使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集中。然而,“本次地勘单位分类改革还停留在解决“姓事”还是“姓企”的阶段,国家是继续偏重于减轻地勘单位对政府财政的压力,还是偏重于地勘工作对国家战略的重要性?换句话讲是国家继续拿钱请地勘队伍干,还是放手,让国有地勘单位自己单干?这将对改企后的国有地勘单位发展起到指针性的作用。”胡云喜这样认为。

  对此,胡云喜进一步予以说明,从国家现行的找矿模式看,地勘单位主要承揽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地勘项目,从而参与到地勘市场中来,地勘成果完全提交给政府,政府在对找矿成果形成矿业权后,进行市场招拍挂出让矿业权,政府和地勘单位对地勘成果没有分配和共享关系,地勘单位不能成为地勘市场的主体,也就是常说的“打工”身份。

  其实,从以下各方面因素考虑,政府放手的时候到了。一是地勘队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质找矿技术和人才队伍,对全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和矿产类型摸清了家底,总结了切实可行的找矿方法;二是地勘队伍“打工”身份弊端越发凸显,实践证明“打工”身份的存在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地勘队伍的生存问题,不利于调动地勘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更有甚者,地勘单位为了生存,盲目争取国家财政资金而找矿,其结果是既浪费国家资金又达不到找矿效果。三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讲,特别是从海外获取资源,依靠现有的地勘队伍“走出去”运作资源几乎不太现实。近几年,虽然国家出台了境外风险勘查基金,鼓励地勘队伍实施“走出去”战略,但是一些大型国企对外投资失败的案例,及海外项目80%的失败比例,同时也敲响了警钟。

  在此情形下,作为一个弱小的地勘队伍,在没有资本、政策等支持的前提下,“走出去”谈何容易。因此,纵然未来有再多的矿业发展高潮和发展机遇,地勘单位也只能望尘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需要具体支持措施来扫清障碍。

  深入思考,尝试新的切入点

  地勘单位改革已有几十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已摆在面前,也给新一轮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胡云喜认为“地勘单位应该深入思考,尝试新的切入点”。

  一是地勘单位改革道路上的商业模式探索。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应转变发展方式,以企业身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对自我发展进行颠覆性思考和重构,重塑商业模式,将传统技术、国家政策、外部资金渠道等因素,转化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从而蜕变为探采一体化的国际矿业公司。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地勘单位逐步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地勘行业探索发展的新方向。

  二是地勘业务的拓展与转化。按照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地质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服务地质环境保护,服务防灾减灾,服务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五个服务的总体要求,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体地质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综合部署,给地勘单位的业务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再一次充分说明了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样的形势,地勘单位必将思考自身业务的拓展和转化等问题,地勘单位业务的拓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传统地质勘查技术的优化和新技术的革新。过去10年,地勘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期,各地勘单位也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一些地勘单位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年轻化的现象,加之生产任务繁重,从而忽视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地勘单位在矿物学、自然界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过程等方面拥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如岩浆成矿作用、接触交代成矿作用、区域变质成矿作用等。地勘单位能否结合材料学开展交叉研究取得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从而取代传统上社会对金、银、铜、铁矿的需求,进而实现技术与成果的转化值。

“互联网+”助推地勘单位发展新格局。当下,“互联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许多行业搭上互联网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已是不争的事实,地勘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该深入思考与新技术的结合。比如,全国所有地勘单位现有的技术资料及信息经过保密等级处理后,能否利用互联网平台集成、交换、运用,从而实现高效、快捷、节约;地勘单位现有的优质资质和成熟技术能否结合互联网快速寻求合作伙伴;在国家加快实现找矿突破战略中提出的“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中,能否考虑利用互联网打造切实可行的多元投资制度平台,等等。

浅谈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3篇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业内数据怎么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